不分App也能分眾〉
國泰世華「任意門」圈粉
有200萬數位帳戶用戶的國泰世華,市占率排行第2,並在2022年宣布子品牌KOKO整併至網銀CUBE。「一開始希望用KOKO經營年輕族群沒錯,但我們發現這(數位服務)是很普遍的需求。」陳冠學指出,金融服務強調長期信賴關係,希望客戶在每個人生階段都使用同一平台, 才有機會提供更長遠的服務 。
與其說CUBE是國泰世華銀行力推的數位品牌,不如說像國泰世華想打造的一道「任意門」——從人手1張的CUBE卡,到網路銀行、數位帳戶,所有最貼近日常消費場景的服務,入口都是CUBE App。
陳冠學強調,CUBE從未放棄經營年輕客群。目前只要用戶年齡在25歲以下並持有國泰世華銀行帳戶,透過CUBE App新增子帳戶後,即可享有高利活存優惠,抓住年輕人的心。CUBE每年新開數位帳戶用戶中,仍有4至5成來自25歲以下的年輕人,顯示策略奏效。換句話說,即使捨棄雙品牌經營,在一大群CUBE用戶中,仔細擬定策略一樣能做到分眾經營。
陳冠學說明,國泰世華將數位帳戶視為一種基礎的服務入口,當客戶願意留下來,就可能助攻貸款、基金等其他業務,為銀行帶進收入。
小資、亨利族全要〉
永豐吸「準大戶」轉盈
留住客戶的下一步,就是要獲利。希望客戶接觸更多金融產品帶進收入,如何讓數位帳戶有利可圖,是許多業者的終極目標。賴偉晏指出,銀行在前期先用激烈手段獲客,取得客戶資料後,就能分析客戶來源與輪廓,再擬定從客戶身上賺錢的手段。
瞄準新富族群的「亨利族」(High Earner Not Rich Yet,HENRYs)的永豐大戶DAWHO,僅花4年開始轉正獲利,就是加速變現的案例。
相較其他數位帳戶主攻小資族,嚴國瑞強調,永豐大戶從來不是瞄準「年輕人」,儘管主力用戶群年紀落在20到40歲區間,但無論資產多寡,只要喜歡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客群,都是永豐大戶招手的對象。
所謂的亨利族,指的是還沒真正富裕,但年紀輕輕就領高薪的族群,他們通常消費力強、更早會有房貸、信貸等投資需求,對銀行來說「含金量」更高,這可能也是DAWHO能更快平損益的關鍵。賴偉晏補充,亨利族人數仍有限,因此放緩獲客力道、經營多樣化產品線,在數位品牌投入的成本與效益之間有效「配速」規畫,也是永豐大戶能快速轉盈利的關鍵。
個人戶進擊企業〉
將來銀行拆2戰隊突圍
目前數位帳戶戰場上,在33家傳統銀行之外,有3家還是在起步階段的純網銀。相較傳統銀行仍有大批實體帳戶客戶,對純網銀來說,數位帳戶就是唯一。
「我們本來就沒有實體據點的成本,就可以給更長久的優惠。」將來銀行資深協理彭梅茹解釋,純網銀沒有實體分行的營業支出,能回饋給個人戶更好、更具持續性的活存利率方案,特別是瞄準數位原生世代,吸引年輕族群。
相對能帶來穩定資金、存款成本低的企業法人戶,對純網銀來說也是必要經營對象,還有機會因此談薪轉戶合作。8月金管會拍板放寬企業開立數位帳戶規定,市場普遍認為是純網銀受惠最多。
彭梅茹表示,如果有機會爭取法人授信業務,是幫助純網銀加速損益兩平的一大利多。為擴大資產負債規模、加速獲利轉正,將來銀行已成立企金團隊,與個金團隊分離,各自推展業務。
金管會從2019年開始,逐季公布各家數位帳戶的開戶數據,作為觀察銀行布局數位金融的基礎指標。如今數位進程領先的傳統銀行,已經將重心放在留客與獲利,不再認為開戶數字與新開戶成長率,能如實反映數位金融服務提供的品質。
賴偉晏指出,每家銀行策略不同,發展程度也不同,從數位帳戶「數量」本身的確無法看出更多資訊。他認為,如果要真正鼓勵數位金融服務發展,主管機關可以往提供多種指標的方向前進,在開戶數之外,也一併呈現用戶黏著度、用戶輪廓等。
擁有簡單的客戶輪廓資料,便能觀察數位帳戶吸引的主要客群,與銀行原先設定的目標是否吻合,將有助市場了解金融機構之間的差異,也更有參考價值。
賴偉晏也提醒,就如同電子支付,未來數位金融服務的差異化發展,最終比拼的可能不是技術優劣,而是能否打造強大有力的外圍生態圈。
數位帳戶的戰場才剛開始,未來如何擴展應用場景、找出新的商業模式,還充滿各種可能性。
閱讀完整內容
採訪・撰文/許靜之
拿起證件、點點手機就能開戶的「數位帳戶」,是許多年輕人的愛。畢竟,有誰想要去銀行排隊呢?數位帳戶吸引年輕人的優勢,還包括更高的活存利率、多次跨轉免手續費等,新開戶甚至有上看10%的利率方案。再加上行銷廣告鋪天蓋地助攻,掀起開戶熱潮,曾經1季就新增76.6萬個開戶數。
根據金管會2024年第2季的數字顯示,數位帳戶開戶數累積突破2,229萬戶,如果扣除兒童跟年長者,等同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擁有1個以上的數位帳戶。但另一方面,季增率只剩下5.3%,是史上同期最低、單季次低的表現。數位帳戶數量已接近飽和了嗎?未來市場可能怎麼走?
數位帳戶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說1個用戶可以擁有多家銀行的數位帳戶。單從近2,300萬戶的數位帳戶數量,還難以定論市場達到飽和。
不過,過去最能激勵開戶行為的新台幣高利活存,優惠早已不復以往。永豐銀行數位金融處處長嚴國瑞表示,與其說市場趨於飽和,他更傾向以「常態化修正」來描述。
「貼錢大放送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客戶不理性的開戶行為也回歸正常理性。」嚴國瑞指出,高活存利率終究會遇到可持續性的問題,加上逐利而居的族群重複開戶率高,開戶都開得差不多了。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直言,衝刺開戶數早已不是國泰世華的目標,在App上能否提供整合性的流暢服務,才是努力方向。
銀行現在心中的目標,是如何把客戶留下來。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分析,未來各家金融機構比拼的重點,就是誰更會留客,例如台新客戶可能跑到國泰世華、國泰世華客戶也可能跑到永豐,端看哪家業者能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服務,牽動版圖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