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護國神山 神助高階人才

2020年的全球疫情,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成為全球製造供應鏈的焦點。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和高科技業,更被譽為「護國神山」,成為引領台灣站上國際舞台的最重要產業。

近三年來,產官學界公認台灣最有機會的兩座新神山,一是「生醫科技」、二是「人工智慧」。《遠見》採訪產官學界,告訴你如何搭上起飛列車,成就更好的學習與就業未來,讓研究所選擇成為「有深度又有實用」的職涯起點。

文/謝明彧

許多人驕傲台灣終於站上國際舞台要角,從「代工廠」一躍而成「全球企業重要生產伙伴」,開心之餘,也不免提出一個帶著擔憂的疑問,除了半導體與高科技業,台灣是否有機會培育出第二座、第三座「護國神山」、甚至「護國群山」?

接棒下一座護國神山?AI、生醫最有潛力

近年,被產官學界公認台灣最有機會的下一座神山,一是「AI」,二是「生醫」。

台灣擁有實力強大的資通訊人才和高科技技術,結合生活應用場景的大數據後,將可以為企業優化決策、帶來市場洞察與創新應用。

台灣國土小、人口相對少,但上網普及、數位產品使用發達,對各種新商業接受度也高,被認為是極佳的AI新應用實驗場域。

不僅官方和產業都看好AI,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個站上國際舞台的亮點;近年來,各大學院更紛紛成立AI學院或成立與AI相關科系,鎖定「人工智慧跨域」,爭相培育相關人才。

然而,看好聲中,依然不是沒有隱憂。台灣發展AI,最常被質疑的就是市場太小、法規保守,撐不起AI產業帶來破壞式創新的發展可能。

另一個被看好的,則是「生醫」。台灣擁有國際排名領先的醫學研究能量,這次疫情,包括防疫作法、檢驗製劑、生物晶片等研發,再度向國際彰顯台灣在醫衛生科領域的專業實力。其中,「生醫」被認為可以結合原本台灣就極具優勢的資通訊和高科技技術,鎖定包括「生物晶片」「醫療大數據」等開發,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個國際亮點。

今年教育部更是在睽違39年後,首度開放國立三所頂大中山、中興、清大成立醫學院或學士後醫學系,串連區域醫學中心,培育未來「生醫跨域人才」。

然而,「生物科技」相關科系,多年前曾爆紅後並陷入低潮,許多人畢業後,才發現台灣沒有預期的就業機會。

「生醫新創」是國內熱門創新創業選項,但因為醫療產品國際檢驗要求極嚴,讓相關創新落地商業化的成本很高,也多次被質疑台灣市場太小,撐不起相關發展。

機會與風險的拉扯,讓很多準備就讀研究所的學子,在考量科系選擇,抱持著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既想把握難得的產業起風時機點,又擔心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的假象。

到底AI和生醫,是否真的有機會成為下一座神山?如果是,學生又如何透過研究所的選讀,成為產業需要的未來人才,幫自己找到正確的登山口?


▲繼半導體之後,AI與生醫被視為最有可能接棒的新護國神山人選,圖為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討論現場。黃菁慧 攝

台灣不缺工程師,而是具軟體思惟的AI腦

面對「台灣到底是否能夠發展AI產業?」曾任微軟公司人工智慧部門亞太區研究總監、被暱稱為「PTT創世神」的台灣AI實驗室創始人杜奕瑾說,很多人都認為,台灣市場太小、人才又不夠,所以很難,「但台灣其實非常具有潛力。」

對於「市場小」,杜奕瑾認為,台灣是海洋國家,不管是傳產業、製造業、科技業,從來都是做國際市場;而且AI產業的產品是軟體,從來都是無國界的,「完全沒有市場小的問題」。

而對於「人才少」的擔憂,杜奕瑾回憶,2017年,他決定回到台灣時,很多人都警告他台灣人才不足,但他在海外看到的現況是,微軟實驗室中有超過300位台灣人,Google企業裡也有超過200位台灣人,全球各大資訊公司中,看到的都是最頂尖的台灣軟體人才在其中。

「台灣缺少的是『軟體思惟』,還是用傳統製造業觀點,去看AI產業的發展,」杜奕瑾說,這是台灣AI發展的侷限,也是台灣教育制度在談AI人才培育與跨域轉型時,必須突破的自我限制。

所謂軟體思惟,就是思考如何利用新的科技,去創造一個新的體驗,提高使用者的黏著度。AI工程師的任務,並不是複製過往的成功,而是開創新的體驗;尤其是那些使用者不知道、沒想過,在接觸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需要的創新內容。

台灣過往的僵化的教育體制,很難培訓出這種思惟的學生;台灣的投資人,也不習慣投資這樣的企業;台灣現有法規,還是用傳統製造的模式,來規範新的軟體產業;整體社會欠缺對軟體思惟的了解,這也是許多人會質疑「台灣養不起AI產業」的原因。

杜奕瑾抱持樂觀態度,指出台灣發展AI的優勢還是很大。台灣軟體人才的素質非常高,理工科系學生的技術能力很強,加上台灣的資通訊(ICT)產業非常發達;例如AI實驗室與醫療產業或政府單位合作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的專案時,就看到台灣因為過往IT產業的投入,累積了非常多的大數據資料,「我們已經坐在金山銀山上,只是還不知道怎麼好好利用。」

勇敢提問、大膽試誤,敲開AI產業大門

想要突破,就是讓更多人一起轉變軟體思惟,尤其是年輕學子。「思惟才會帶進人才,人才就能創造產業、改變法規,」杜奕瑾說,這也正是他回到台灣的重要原因。而改變思惟的方法,杜奕瑾對於想要投入AI產業和創新創業的學子,強調的並非技術面的程式學習,而是兩個更「軟實力」及「個性面」提點:

1.勇敢提出自己意見

杜奕瑾在美國微軟總部擔任主管時,每當與團隊成員溝通,團隊成員都很積極找出問題,提出批判、集體討論,尋找更優化的可能點;在台灣的會議中,多數人卻不太主動提問,這或許是台灣從國中到大學教育長期養成、學生習以為常的學習態度;「但如果一種教育,並不是要大家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造體驗,而是教導人們去學習與複製過去的成功典範,那台灣人技術再強,也很難跟上AI產業的需求。」

杜奕瑾強調,在AI產業中,不問反而是最有問題的,軟體時代最有價值的工作,就是創造,去發現別人沒發現需求,第一時間滿足它。「就像微軟,曾花了很多經費投入做社交軟體,最後還是不成功;Google花了很多資源做線上文書軟體,但也無法取代微軟的Word和Excel。」
2.練習敏捷式開發思考

AI的開發模式,通常採取「敏捷式開發」,根據收到的使用者回饋和數據,不斷進行修正與優化。所有人有一個共同的願景目標,以及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認知,但過程中,沒有可依循的前例、標準、答案,只能不斷面對問題、拆解問題、假設可能、設定解法、上線嘗試,再透過使用者的回饋和數據,進一步確認其中對與不對的部分,再進行下一輪的優化嘗試,尋求更好的新解答。

「AI的開發,就像是一場持續不止的創新創業,」杜奕瑾說,理解沒有人可以給予正確答案、也沒有成功前例可以照抄依循,將是未來AI人才的另一項特質。

「勇敢提出你的問題、積極嘗試你的解法,AI時代,請不要當copy cat!」杜奕瑾給每一位想敲門AI產業的年輕人提出忠告。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特刊:2023研究所指南2022/9月 第69期

本文摘錄自‎

新護國神山 神助高階人才

遠見特刊:2023研究所指南

2022/9月 第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