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比會做重要?

君子慎言這種事在矽谷並不存在,「會說」為什麼比「會做」重要,因為在一個創業挑戰不斷的環境裡,開放式溝通、創新思考是常態,不怕你提出問題和要求,只怕是沒有聲音的隱形人。

文/尼可Nicolle


“Don’t be shy or humble about your strengths andachievements. Remember you are in a very verbalculture.”

(不要對自己的優勢和成就感到害羞或謙遜。記住你在美國,這是一個標榜「口頭文化」的國家。)

在矽谷工作這麼多年,歷練過新創企業和大咖科技公司,我對用美國人普遍「講話膨風」這件事,還是不太適應。我腦中常浮現在美國公關公司第一份實習工作,主管W對我說的這句話。

矽谷求職,體驗美國「口語文化」掛帥的衝擊

搬來矽谷後,我每天投出至少二十封履歷、積極透過朋友介紹工作,並勤練面試技巧,但往往在第二關電話面試或實體面試時,就迅速被淘汰,找了三個多月竟沒拿到任何一個offer,信心全失。

當時我跟本文開頭的主管尋求諮詢,W還特別提醒我要收起亞洲的謙虛文化,如果我為過去的工作表現打八十分,面談時則要說成一百分,且姿態要不卑不亢、眼睛都不眨一下。W在矽谷和美國職場打滾了十餘年,深諳箇中之道,笑說這樣才能符合一般美國人說話的標準。另外,若能將過去的小成就,描述成一個如何克服困難、最後成功的精采曲折案例,挺進下一關的機率將大為提高。

和一般亞洲人相比,我算是比較善於表達的人,從小在演講、辯論比賽屢獲名次,但我曾在矽谷練習模擬面試時,見識到我的老美朋友,如何舌燦蓮花將學生時代一個微不足道的科學競賽,描述成有如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突出重圍的驚人案例。不得不說,我完全被美國人的口才震攝了!滔滔不絕、天花亂墜,言談之間製造故事的高低起伏和重點,表情和手勢更是到位。

反觀我自己,雖然研究所學業成績排在全系前百分之十,找工作時卻彷彿無用武之地。我觀察當中的差異不只是英文口語能力的高低,而是心態上的差異。我們亞洲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少說多做、沈默是金。而在美國社會,大部分情況之下,「會說」比「會做」更為重要,君子慎言這種事是不存在的。

是否能言善道,直接影響在矽谷職場的升遷速度

美國人際關係大師卡內基曾說:「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智力和技巧,另外85%取決於溝通的能力──講話的技巧以及說服他人的能力。」這句話用於矽谷職場,簡直有如圭臬。

我曾在矽谷科技公司,親眼目睹兩位業務經理爭取部門主管的過程。

業務部的總監把公司一個新產品線指派給一位台灣同事M負責,他接到任務後的第一反應是:「好,老闆你要我怎麼做?」接著,他熬夜加班花了三天的時間,照著老闆提出的方向交出企劃案,之後跟別的部門的人仔細交派工作。這半年來他幾乎都最後一個下班,鉅細靡遺確認跨部門的合作按表操課。一年後,M負責的產品線,慢慢在北美市場拓寬銷售通路的渠道,產品的能見度大為提高。

而另外一個老美同事B 小姐,同時被總監委任負責另一項新產品線,她接到任務時的反應,跟我的台灣同事截然不同。首先,她跟老闆說:「你給我一點時間,我想個企劃案給你。」隔天,B主動邀請工程、產品和行銷部門的主管開會,討論方案的主軸,和每個部門能提供的資源。一週後,她提出方案,並強調這方案是跨部門協調後的成果,她順利得到老闆批准後執行。一年後,B 小姐也成功打開這項產品線的北美通路渠道。此時,她跟老闆說:「我還可以負責另一個相關的產品線,我做了一個簡報,對這項產品做了市場分析,我認為我們可以……。」

最後,老闆不但讓B 接管另一個產品線,在一級主管會議上,B也成功出線,成為業務部的經理。我的解讀—雖然兩個人都很有主管相,但B更加積極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還串連各部門,做資源整合,展現她的跨部門溝通統籌的能力。最後,B更大膽爭取機會,向老闆毛遂自薦,表明願意承擔更多職責,為自己開創新局。

在矽谷,開放式溝通、創新思考是常態,主管不怕你提出問題和要求,只怕你沒聲音就變成隱形人。

在矽谷一線公司,只會悶頭做事的工程師,也不比同時具備紮實溝通能力的工程師吃香。中高階的技術主管,看重的不是程式寫得如何、會不會做事,反倒更像是一個團隊的「業務」—能否橫向溝通合作、解決內部矛盾,把困難的技術問題,解釋給不同部門的人聽;以及向上管理、為團隊爭取有力的資源,這些都需要優異的溝通能力。


美國扎根於校園教育的說話力

談了那麼多,你或許會好奇,究竟美國人能言善道的「標準人設」,是打哪來的呢?

我想這份肯說敢言、口才好的特質是源於從小的教育:在台灣,我們自小被教導要「順從聽話」。還記得小學一二年級時,我是老師的頭痛名單,每天家長的聯絡簿上寫的是「上課太愛發言」,我身邊就有朋友因為從小被「警告」話太多,久之喪失了勇於表達想法的動機。

反觀美國教育,從幼稚園就培養孩子自在表達與回答問題的能力,只要上課發言,老師一定投以「戲劇式的讚美」,學生還常能獲得小獎章等禮物,無形之中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學校也經常有「Show and Tell 」的活動,通常由老師訂定主題,比如說第一週展示的對象是自己:Who am I?(我是誰),等於讓小朋友自我介紹。接下來展示寵物、書、手工作品、旅遊紀念品等等──學生可以帶真的狗、烏龜甚至毛毛蟲到學校對全班解說,再讓同學自由發問討論。

透過這種互動性高的上課形式,孩子也在無形間培養了說故事和運用詞彙、5W1H( What, Where, When, Who,Why and How)等表達技巧。基本上這種「互問互答」的教學形式,貫徹了美式教育的精髓。

我在德州大學廣告系的第一堂課叫創意策略,上課有如一場互動式座談會,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完全不需點同學發言,台下就此起彼落有人搶著回答。可以想見美國人自小就被鍛鍊需具備說話力,其重要性在大學或研究所入學評估的比重,甚至比考試成績還重要,日後自然被落實到美國的生活和職場。

欣賞美國人的滔滔不絕,是一種文化包容力

當時在研究所為獲得好成績,我強迫自己每堂課必定要發言一次。後來在矽谷找工作入了職場後,我開始思考為何求學階段沒有的文化衝擊,突然排山倒海迎面而來?

原因在於職場是一個更為現實的世界,會不會說話直接影響在公司的地位。回顧我在美國的第一份正職工作,雖然因自己不會對客戶提案而吃過虧,但我具備美國人不見得有的仔細和認真,且正是因為知道無法走能言善道路線,特別加強觀察最新的數位行銷趨勢操作策略,並投入Google Analytics證照的考取。當中粹煉的實力,讓我日後有機會為公司轉型的具體執行方案獻技,而獲得辦工作簽證的機會。

當初的文化衝擊,給了我從另一面向著手努力的動機,同時不斷「打掉重練」,提醒自己說話時儘量大方無畏,丟掉原本的包袱。後來有機會在規模不等的跨國公司歷練,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共事之後,對於美國人講話「膨風」這件事,也漸漸覺得稀鬆平常。

畢竟每個文化背景的人都有獨特的溝通說話模式,沒有絕對的標準。

例如多數印度人講話,明明嘴上說的是 Yes,卻不斷左右擺動頭部;墨西哥人或日本人有時則說話比較攏統或過度客氣,需要進一步確認對談的要點,避免造成認知的落差。

如今的我,每當老美在我眼前展現口若懸河的完美演說時,我會sit back and relax,好整以暇地看他們「表演」、學習當中的說話技巧,同時為當中的內容打一點折扣,然後在心中為他們默默叫好。

摘自:《矽谷傳說臥底報告》作者/尼可Nicolle 閱讀完整內容
big大時商業誌2022/11月 第75期

本文摘錄自‎

會說比會做重要?

big大時商業誌

2022/11月 第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