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明彧 攝影●郭涵羚 如果你認識零售服務業的老闆或主管,問他們近年工作上最大的煩惱?十個有九個,可能會告訴你是「缺工」。 疫情之後,零售服務業面臨大缺工困境,根據一○四人力銀行大數據,零售服務業二○二四年中時,職缺數高達近十八萬個,是國內缺工最嚴重產業的第二名。 而且根據國內薪資調查網站「比薪水」今年初的調查,民生服務業有高達八六.五%的員工打算在今年離職,原因是產業薪資結構限制,薪資長期偏低。 找人難、留人更難,這難道是零售服務業逃不過的宿命?同樣受到少子化困境衝擊的日本,日經新聞社以及求職網站Mynavi每年都會針對大學畢業生進行求職意願調查,近兩年蟬聯文科畢業生最想進入企業第一名的,並非傳統印象中高起薪的金融業、航空業或是大集團,而是零售業的宜得利家居。 宜得利為何能夠擺脫零售業先天體質困境,吸引日本畢業生指名搶進? 大學畢業就進入宜得利,服務超過二十八年的台灣宜得利董事長兼總經理佐野雅俊受訪表示,不管是台灣或日本,零售業在薪資上確實有其弱勢的地方,但不代表對人才的吸引力就同樣弱勢,關鍵就在於能不能讓員工「看見未來」? 很多人認為,企業想要吸引求職者,只有起薪高或知名度高這兩種武器,但佐野雅俊在宜得利看見的是「未來性更勝於知名度」。當企業提供員工看得見的職涯方向、升遷路徑、薪資成長、發展目標,「隨著公司成長,員工也能夠對應成長、職位與薪資提升,就會成為強大的人才吸引力。」 打個比方,台灣許多企業提供給員工的職涯發展,與其說是「路徑地圖」,更像是「想像圖」,訴諸員工努力,就有機會升遷、加薪,但到底要做到哪些?以及做到後,是否就能保證?通常是含糊的想像。
Z世代注重對價關係 它靠職涯大富翁地圖吸人才 「Z世代和過去世代最大的不同,就是非常講求『對價關係』,」專長是零售業人力資源、職場行為的南臺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黃靖媛如此表示。南臺科大是由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捐資成立,行銷流通系更是南台灣技職中註冊率前三名。 黃靖媛特別為商周與學生進行「Z世代挑選工作考量」調查,發現Z世代在工作心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輕易相信企業畫的大餅,而是十分重視付出與收穫是否對等,願意努力,但也要求明確回報。「他們不要空泛的『以後可以』,而會問『如果我做了這些,那企業要給我哪些?』」 這種「對價世代」的工作觀,正是宜得利吸引年輕求職者的主因。 宜得利把給員工的未來職涯,從朦朧預想圖,變成一張明確的大富翁地圖,當做到哪些項目、練就哪些技能,你就能照著你想要的意願和方向,走到對應的升遷或轉職。對價關係清晰,就讓Z世代想來,也願意留下來。
宜得利 成立:1967年創辦人:似鳥昭雄 台灣宜得利董事長:佐野雅俊(圖) 主要產品:家具、家飾、居家生活用品 成績單:2024財年全集團營收8,958億日圓
每半年幫員工做職涯規畫 她不到十年從店員變區經裡 宜得利的第一項武器,是獨有的「配轉教育」(人員調度教育)制度。 宜得利鼓勵員工每一年半到兩年就調動部門,記住各式各樣的工作內容。更每半年實施一次職涯規畫,請員工構思自己的職涯目標,再從目標逆算,回推何時需要補上什麼能力、前進哪個職位,公司又可以提供哪些教育訓練和輪調機會,幫員工實現職涯升遷目標。 這不是傳統常聽到的「只要你努力,未來就會更好」,而是明白的詢問員工,你一年半後想去到哪裡?公司裡面又有哪些部門、什麼職位,可以對應你對工作的期待,只要完成歷練、通過門檻,就可以轉調過去、升遷加薪! 台灣宜得利店鋪營運部區域經理邱綉晴,不到十年內四度晉升,從門市店員一路成為區域經理,完成自己入職時的職涯目標。 她原本在餐飲業工作,快到三十歲時,開始對未來感到恐慌,尤其看到同學老是被忽悠,用心付出卻始終停留在原地,「這是台灣服務業常見通病,但我不想這樣啊!」 邱綉晴面試時,被宜得利「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你當上店長」打動,仔細詢問升遷制度、培訓制度、薪資福利,毅然決定轉職。 一進宜得利,她就坦言想「快速晉升」,從門市營運開始,一路朝總部前進。她先研究公司內部資料,並結合海外資訊,知道自己約每一年半,要前進的新職位會是哪個;對應不同階段,又有哪些線上課程、實體研修要完成;以及如果走管理職,需要加強日語能力,以及部門上下溝通協調能力。 「這就是『看得見的安心感』,」邱綉晴強調,從門市轉進總部,在很多台灣企業,都被視為是一種「特殊獎勵」,必須非常傑出才可能「有機會」,但在宜得利,公司有透明的升遷路徑,對應自己的興趣和意志,就可以畫出通向目標的最短路徑,只要完成,公司就歡迎你轉調。 或許你會想,國內也有很多公司願意提供員工內部升遷,宜得利真的有特別厲害?
「五年待同部門會變化石」 它內部多達14個部門供轉調 宜得利的第二個武器,是各類職務的部門眾多。 「連續五年待在同一部門,就會變成化石,」佐野雅俊說,宜得利有別於其他企業,營運相關各種業務全都自己來。不管是供應鏈上下游,例如物流、貿易、廠商採購、商品開發,或零售端的各面向,例如門市、電商、IT、廣宣、企畫、教育,「光是在台灣,宜得利就有十四個部門!有興趣、有目標,就一定能在公司內找到適合你的地方。」 台灣宜得利商品部家具採購李紹杰,原本在國內另外一家大型居家修繕工具與材料企業工作,九年後想要轉換職能,卻發現選擇有限,於是進入宜得利。 李紹杰先在門市服務,一路做到店長,之後主動提出轉進商品部做採購。他觀察到,台灣市面上並沒有「半張雙人床墊」這種商品,於是主動和商品開發部門共同企畫。 李紹杰在門市服務時,遇到很多夫妻因為作息不同、或對床墊的軟硬喜好有差別,同睡一張床墊容易彼此干擾,但居家空間又無法分房或是分床睡。而半張雙人床墊,就可以提供兩人同在一張雙人床架上,不必分床卻又能各自擁有喜歡的床墊。 這款商品推出後,大受歡迎,甚至引來其他同業也推出類似款。李紹杰說,以前在零售業,想要自我成長,通常只能通過跳槽,但在宜得利,不必換公司,也能從不一樣角度學習看營運,「我覺得自己的可塑性越來越大!」 內部進修資源豐富,則是宜得利擄獲新鮮人的第三個重要關鍵。宜得利除了鼓勵員工為自己的職涯設目標,同步也針對員工想要去的方向,提供能力培訓。
宜得利組織開發室人財採用經理陳巧紋表示,為了提升員工能力,鋪平晉升路,宜得利每年花在每一位員工的教育訓練費用,超過三十一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六萬七千五百元),是日本上市公司平均的五倍。一九八一年起,更帶員工前往美國、日本、越南等地進行海外研修,至今累計已超過十四萬人。 李紹杰就分享,從本土企業到外商企業,從門市轉進採購,就算工作多年,其實也會怕。宜得利內部有提供連鎖店經營理論課程,系統性教他怎麼當一位店長。此外,還提供一本手冊,裡面記載了宜得利創業五十多年來,所有要擔任經理人必須懂得的關鍵營運與財務數字,例如商品週轉率、營業利潤率等。 李紹杰說,在店鋪主要工作是管「人」,而在本部,主要是管「商品」,雖說都是銷售營運相關,但關注的項目卻截然不同,如果沒有先做相關教育訓練,轉換跑道絕對會撞牆!「在其他公司,往往只能學到一、兩種,但在宜得利,什麼都可以學到!這讓我更想要留下來。」
▲從門市店員做起,邱綉晴(右)透過明確化職涯路徑,10年內連升4級成為區經理。
起薪比不過,它就創造舞台 四年多以來增加30位店長 支持前述三種做法成功的最後一個要素,則是「積極展店」。「企業不能只給願景,還要真的給出舞台!」佐野雅俊強調。 宜得利二○○七年進入台灣,四年後就開出第十家門市、再三年達到二十家,近四年間,更是一口氣增加近三十家門市,目前全台已達六十六家。預計未來每年會以增加十店速度持續展店,台灣目標上看兩百家。 「四年多三十家門市,這代表什麼?就是增加了三十位新店長!」邱綉晴說,給員工職涯目標,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對應的位子讓員工升上去,「看到一家公司敢對外明確的喊出展店目標數字,換算之後,我就知道我的職涯目標,確實能夠成真。」 比不過薪資?那就給未來!這就是宜得利逆轉零售業招聘劣勢的做法。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觀察,零售業確實在起薪上有其天花板,但也是進入門檻最低的產業,除了調薪誘因外,如果能提供求職者一個明確願景,強調這就是未來企業接班人的養成計畫,輪調歷練、外派機會,一定會比其他職務多。當努力與回報不只對價明確,還成正比,就能讓年輕人想來,更不想走!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為Z世代創造對價關係 宜得利躍日本文科生最愛公司
商業周刊
2024/12月 第145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