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金融巨頭這樣瘋AI

轉型先鋒〉高盛、摩根大通資訊長猛出招 台灣還在綁手綁腳


金融產業是破壞式創新的主戰場,傳統金融業猶如現代版的恐龍,隨時可能因為大環境突變而絕滅,為此,華爾街龍頭紛紛投入巨資,狂奔擁抱AI。

撰文‧乾隆來

台灣金管會在六月底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這是針對金融機構對於生成式AI投資與導入規畫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即使ChatGPT熱潮已經在全球狂燒了大半年,保守的台灣金融機構卻依舊靜悄悄,只有兩家金融機構回應「正在規畫導入」,用在智能客服、內部行政作業與風險管理,其餘的金融機構,全數回應「評估或觀察」。

台灣金融業對於AI態度保守,其實是非戰之罪。在金管會嚴格管理下,金融機構要引進新興科技,必須符合金管會責成各大公會訂定的多項規範,例如《金融機構運用新興科技作業規範》、《中華民國證券期貨業商業公會修訂新興科技資通安全自律規範》、《保險業辦理電子商務應注意事項》、《保險業辦理遠距投保及保險服務業務應注意事項》等。


▲網路科技發展徹底改變華爾街的面貌,即使是擁有百年傳統的金融巨頭,也大量引進科技人才、改變公司文化、衝刺AI服務,甚至標注自己是科技公司,而非商業銀行。達志

台灣金融創新腳步慢

純網保沒一家過關 純網銀也寸步難行

根本不用提先進的AI金融科技,過去兩年曾一度吸引多家公司投注資源籌設的「純網路保險公司」,即使申請的是績優的龍頭金融機構,即使網路保險在歐美先進國家早就是成熟業務,今年三月的金管會審查會仍然全數否決,沒有一家過關。

這並不意外,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熱潮延燒近十年,金管會曾經推出「金融監理沙盒」,還費盡力氣成立專法,結果進到沙盒的FinTech新創公司未見成功案例,其中三家「純網銀」則在各種官方審查會與傳統銀行的夾殺下寸步難行。

多年來遭到嚴管、不敢出錯,創新申請也總是遇到重重障礙的金融業者,早已深植「一動不如一靜」的產業文化,台灣的金融機構不論是官股或民營,不論保險、銀行、證券或資產管理業者,第一個反射動作就是觀望,等待主管機關的指令,避免觸及鋪天蓋地的資安紅線,創新不要衝第一,守成才領得到下個月的薪水。

台灣金融業與國際金融業者的創新能力差距愈來愈遠,許多大型銀行還在用上一個世紀、八○年代的核心系統,老舊主機不敢更新,連雲端都沒有, 擁抱AI的確也只是奢談。既然台灣金融產業現況如此,我們乾脆改用「欣賞」的角度, 用看美國NBA、MLB的心情,來看看摩根大通(J.P. Morgan)、高盛(Goldman Sachs)這些全球金融巨頭,如何用令人驚奇的視野與巨額的預算,打造AI金融的新世紀。

與台灣金管會同時,美國KPMG會計師事務所(顧問部門)也做了類似的AI調查;接受問卷的美國二二五家大型上市公司執行長的回覆,與台灣金管會的問卷得到天差地遠的結果。

其中,六五%的美國執行長認為,「生成式AI在未來三至五年,將會對自己的公司帶來極高的衝擊」;六○%執行長表示,「本公司在一至兩年之內就會落實生成式AI的解決方案」;更有高達七二%的執行長認為,「生成式AI將會提高生產力」;有六六%認為,「啟用生成式AI會鼓勵創新」;有六五%認為,「工作方式將有顯著的改變」。

當然, 在風險方面, 也有四五%認為,如果沒有同步進行風險管理的提升,公司的信譽將會受到負面衝擊。

高盛組織調整劇烈

用AI處理合約、文件分類、研究報告

KPMG的調查已經很嚇人,不過,高盛證券資訊長阿根提(Marco Argenti)卻說:「我們的時程表會更短,我誠實地認為,不需要『幾年』的時間,我們就會有多個獲得成效的生成式AI計畫,對高盛來說,應該『幾個月』就會有產出。」

無論是接受《資訊長》雜誌(CIO Journal)、CNBC等媒體專訪, 或是參加在紐約舉行的科技金融論壇Fintech Nexus USA 2023時,阿根提都做了同樣的表述。高盛已經在內部的程式軟體開發、存檔歸類與分析數以百萬計的交易或法律合約,以及自動化程序中,大量啟用人工智慧的工具,現在,又再加上大型語言模型(LLM)。

阿根提說,高盛用人工智慧處理巨量合約與文件的分類「效果極為顯著」,成果遠超過傳統的職員;此外,證券分析師的研究報告、上市公司訪問報告等,在人工智慧工具的協助下,彙總的效果也獲得具體證實。

二○一九年,高盛挖角原本擔任亞馬遜雲端事業(AWS)副總裁的阿根提,加速了高盛在雲端與人工智慧的創新進程,更為了落實金融科技的轉型工作,內部做了劇烈的組織調整。有趣的是,雖然各界都稱阿根提為「資訊長」(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他自己設定的正式頭銜卻是最基層的「工程師」(Engineer),傳達出即使是背負百年傳統的金融巨鱷,也願意用劇烈的改變來擁抱破壞式科技創新的潮流。

摩根大通砸重本

今年資訊科技預算高達153億美元

另一個龍頭金融機構摩根大通,則是所有金融巨頭中手筆最大、投注最多資源做金融科技轉型的先鋒。摩根大通在五月二十二日舉行了一場「投資人大會」(Investor Day,編按:股東會為五月十六日),一級主管接受投資人的詢問,除了澄清之前媒體猜測,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可能轉換跑道去選總統的謠言之外,人工智慧的議題,當然也是焦點中的焦點。

摩根大通資訊長比爾(Lori Beer)在投資人大會做的報告數據極為驚人,她說:「去年我們投入在資訊科技上的預算高達一四三億美元,而今年將會繼續提高到一五三億美元。」

她接著簡報了一連串關於AI運用的驚人進度,比爾說,「我們預計透過人工智慧創造十億美元的商業價值(Business value),而我們的進度明顯超前,我們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專案數比去年增長三四%,有超過三百個專案正在推進,已經啟用二十幾個實際的應用,對公司的營收創造出二億二千萬美元的增長。」
比爾總結說,公司運用資料分析、人工智慧來促進個人化的客戶服務,「在二三年底之前將會創造十五億美元的效益。」另外,在資訊基礎建設的現代化,包括將資料中心與應用程式全面雲端化,未來三年還會創造十五億美元的成本撙節效益。

華爾街金融巨頭們的戰略方向非常清楚,傳統金融業者必須擁有最先進的金融科技,打造與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平起平坐的科技能力,同時還要創造出與緊追在後的FinTech新創公司同樣活潑的創新能力。

《金融時報》曾經報導,摩根大通超過二十五萬名員工當中,已經有大約五分之一是具有各種科技能力的工程師,摩根大通鼓勵所有員工擁有撰寫程式的能力,開設程式語言課程教導財務或是行銷出身的員工,美國總部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完成程式語言課程的訓練。

傳統金融業者警訊!

「信任」核心價值 早被蘋果、谷歌超過

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巨頭用盡全力,投入巨資,引進人才來擁抱人工智慧,創造新的金融科技服務,甚至標注自己是科技公司而非銀行業者,道理很簡單:金融產業是破壞式創新的最大戰場,規模巨大的傳統金融業,其實就是現代版的恐龍,隨時可能因為大環境的轉變而絕滅。

我們不用討論普羅大眾聽不懂的科技術語,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幾百年來、一直到二次戰後,傳統的金融業必須有宏偉的大樓、花崗岩貼到頂的華麗大廳,穿著整齊制服的銀行員,來爭取客戶的信任。但是,相信這些傳統訴求的客戶,都已經陸續上天堂去見上帝或佛祖了。

如今的網路Y世代,以及在App世界長大的千禧世代,他們期待的金融服務是個人化、網路化、手機化、無紙化,甚至無現金、無行員的金融服務,對他們來說,抽號碼牌、拿存摺、印章排隊,在櫃台交易的傳統金融,老舊麻煩又可笑,而業務人員推銷的理財產品,也經常被質疑成本高、報酬率低。

傳統金融業仰賴政府發出的「 特許執照」來阻卻外部的競爭者,如今蘋果、谷歌、PayPal、亞馬遜,還有一大群技術卓越的科技業者不斷鯨吞蠶食金融服務,即使是最核心的金融價值「信任」,蘋果、谷歌、亞馬遜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度,可能早已遠遠超越摩根大通或是高盛;現在科技公司與電商掌握的金流與客戶資訊流,已經超越傳統金融業,傳統金融業者「被死亡交叉」的時間點,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台灣金融業者使用創新科技的能力,與新興科技公司的落差愈來愈大,將來如何存活?如果連摩根大通、高盛這樣的百年金融老店,都必須用盡全力在人工智慧的歷史浪潮中掙扎求活,甚至標注自己是科技公司而不是商業銀行,台灣的金融機構,怎麼可能以不變應萬變呢?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3/7月 第1385期

本文摘錄自‎

華爾街金融巨頭這樣瘋AI

今周刊

2023/7月 第13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