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微軟轉「綠」 獵地造林競逐碳金

國際現象〉世界級企業致力碳移除,串連供應鏈拚永續


近年來,全球掀起另類的綠色大戰,產經業巨擘紛紛投入大量資金,積極透過圈地造林、自然復育,落實碳移除,促使旗下供應鏈跟上品牌商的減碳布局,儼然掀起一波新時代的綠色商戰。

文/郭逸

近年,跨國企業紛紛出手獵地造林、布局自然碳匯,目標跨及五大洲,白熱化的程度已成為另類綠色競爭。

一度引發熱議的,就是金融大咖美國摩根大通(JPMorgan,俗稱小摩)在2023年初,耗資5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元),買下美國東南部25萬英畝(10.1萬多公頃)、種有高達1.2億棵樹的林地。

金融、航空業投入,科技大咖也不缺席

你可能感到疑惑,金融機構為何要花大錢買森林?

小摩隨後向全世界解惑,表示這片林地除了生產木材,還能捕捉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謂的「碳移除」,以此來滿足永續建築產品不斷成長的需求,還能有效減緩氣候暖化。市場粗估,這片林地可以封存約1800萬噸的碳。

不僅如此,小摩也嗅到商機,因為樹木吸碳後,可以轉為碳權,稱為「綠碳」,封存的碳有機會換算為碳權額度,並上架碳權交易所,賺進一筆可觀收入。

但碳移除的碳金商機有多大,足以吸引小摩這樣的金融大咖進場?

碳數據平台「CDR.fyi」發布的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8月,碳移除的採購量已達410萬噸,比去年成長4.6倍,有交易紀錄以來,總銷量已高達20.5億美元(約新台幣651億元)。

CDR.fyi也預測,碳移除市場規模會持續放大,2050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還可能高達50%。攤開平台上揭露的碳移除碳權購買排行榜,空中巴士(Airbus)、美國銀行(American Bank)、波音(Boeing)等大型企業均名列前茅,需求量不言可喻。

其實早在金融業、航空業之前,許多科技龍頭已大規模搶地造林。

跨境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與多國政府與企業合作,籌資逾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保護、復植世界各地屢遭濫伐的熱帶雨林;社群媒體領頭羊Meta,也選在美國、澳洲、肯亞等國,種下一片又一片樹林。

其中,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最積極,他們分別喊出2030永續野心,蘋果要淨零、微軟要負碳,所以光是一般的節能減碳,絕對不足以達標。因此,他們老早就把腦筋動到碳移除,全世界都有他們圈地造林的足跡。

先從蘋果說起。四年前,蘋果iPhone 12的發表會上,矮了一大截的「包裝盒」意外受到關注,因為電源轉接器「豆腐頭」和有線耳機等iPhone盒內的兩大標配,都不見蹤影了。

原來,包裝盒瘦身後,不僅多出70%的運貨空間,還能減少電子垃圾,蘋果預估每年可省下超過200萬公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每年路上少了45萬輛汽車。

但更重要的涵義,是為了響應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上任後,持續推崇的環保意識。那一年,蘋果對永續可說動作頻頻,除了宣布整體供應鏈2030年要達到碳中和,屆時每個蘋果的產品,生產過程的淨碳排都會歸零。

而蘋果發布的《2020年環境進度報告》中,也計畫2030年前降低產品製造過程75%的碳排放,再透過植樹、復育熱帶草原等方式,抵銷剩餘25%的碳排放。也就是說,蘋果要做到「減碳」與「除碳」,藉以進化為「綠色蘋果」。


▲蘋果環境、政策與社會措施副總裁傑克森(左)加入公司後,響應執行長庫克(右)推崇的環保意識,大量圈地造林,讓公司進化為「綠色蘋果」。達志影像

綠蘋果帶頭圈地造林,蝴蝶、雪松回歸

這項浩大工程有個關鍵人物,就是蘋果現任的環境、政策與社會措施副總裁麗莎.傑克森(Lisa Jackson)。

《Business Insider》在2020年選出了「轉型企業100大人物」,亞馬遜、微軟以及特斯拉(Tesla)都是執行長名列其中,唯獨蘋果的代表是傑克森,或許她並不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但她絕對是蘋果變綠的重量級園丁。

事實上,傑克森來頭可不小,她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k Obama)政府的環境保護署長。她在2013年加入蘋果,積極推動環境議題,為公司找到營運與環境永續之間的平衡點。

「大自然可以移除大氣中的碳,比如說森林、濕地和草地,還能把碳永久儲存在土壤、根部和枝幹,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可以減碳又能取得收益的基金,」傑克森擘劃蘋果的碳移除藍圖,就是要在世界各地投資自然資源。

傑克森帶頭先買下美國緬因州與北卡羅萊納州總計3萬6000英畝、將近半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林;接著,蘋果2021年發起2億美元的基金「Restore Fund」,宣示每年要消除至少1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

為什麼要投資樹木?傑克森說,蘋果的產品包裝使用大量紙張,除了找到長期可使用的紙張來源,也要保護這些森林資源,避免遭到政府分割,或是出售給開發商濫墾、濫伐。

而且,蘋果在這兩片土地栽植長葉松和白色雪松,吸引許多保育類蝴蝶棲息,提高生物多樣性。

隨後,蘋果陸續在中國、肯亞等多個國家大規模造林,以樹木吸存的碳排申請國際認證為森林碳匯,也就是「綠碳」,未來轉為碳權,用來抵換公司的碳排量,甚至放到碳權交易所進行買賣。


▲鏡頭轉往北美最長河流、全長將近3800公里的密西西比河,雲端服務巨擘微軟才在2023年12月,宣布要與新創企業Chestnut Carbon簽訂一紙15年的合約,要在密西西比沖積河谷(Mississippi Alluvial Valley)植樹造林。

除了綠碳,蘋果也著墨於藍碳。2018年,蘋果在哥倫比亞復育了一片2.7萬英畝的紅樹林,碳吸存量更比陸地森林高出十倍,也是蘋果第一個投資於「藍碳」的計畫。

「蘋果或許不常這樣說,但是我們希望其他企業也能『抄襲』我們。 」傑克遜強調,大型企業投入生態保育,比起人類的環保作為,還能更有效地延長地球的壽命,「這是一個人人都必須參與的行動!」

這片河谷生態豐富,還是北美綠頭鴨最重要的冬季棲息地,但過去75年,居然只有20%的原始森林生存下來,其餘土地都被做為農地或其他利用。

微軟表示,如果能順利把樹林種回來,就能夠移除270萬公噸的碳排,也有機會申請到國際認證,取得綠碳。


▲巴基斯坦信德省的紅樹林復育計畫「Delta Blue Carbon」,要用一甲子把35萬公頃的紅樹林種回。Delta Blue Carbon 官網

微軟投資Delta Blue,要花一甲子種回紅樹林

說到微軟最為人熟知的生態復育及碳匯開發專案,當屬巴基斯坦信德省東南沿岸的紅樹林復育計畫「Delta Blue Carbon(DBC)」。

九年前,當地大片紅樹林因為過度砍伐,原本的肥沃土壤與多元生態消失殆盡,泛黃且龜裂的土地好似哭著喊痛,沒了防洪、防潮的功能,甚至反噬人類,許多居民被迫遷移。

從過往的照片與衛星空照圖來看,這片35萬公頃、相當於2885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綠地,近年化為無垠黃土,完全看不到盡頭。

這片印度河穿越的三角洲,在當地政府與私人碳開發商「Indus Delta Capital」合作之下,向世界募集資金,開啟了全球規模最大並經過認證的紅樹林復育計畫,名為「Delta Blue Carbon」。要用60年的歲月,把35萬公頃的紅樹林一棵一棵種回來。

如今,人們開始赤腳踩在濕地上,拿起一株又一株紅樹林秧苗,輕柔地放進小坑,再用一旁的泥土覆住樹根,象徵一個個新生命的起點。

九年後的今天,DBC計畫已種植面積超過七萬公頃的紅樹林,鳥類找到遷徙途中的覓食中繼站,貝類、蟹類等濕地生態復甦,被列為瀕危物種的恆河豚、印太瓶鼻海豚與印度穿山甲也因此受到自然保護。同時,居民慢慢遷回當地社區,他們也因為新增的上萬個工作機會,提高生活費,並逐步改善生計、醫療、教育。

目前DBC已獲認證為藍碳,就連台灣記憶體大廠華邦電也慕名而來,在2022年買進碳權,用來抵換公司的碳排放。

微軟一系列的自然保育與開發碳匯的作為,全都來自總裁布雷德.史密斯(Brad Smith)一句話:「只有碳中和是不夠的。」

2019年9月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UN Climate Action Summit)上,66個國家承諾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Net Zero),但微軟的野心更大,隔年便宣示:「2030年,微軟就要達到負碳排放(Carbon Negative)!」

因此,微軟啟動10億美元的「氣候創新基金」(Climate Innovation Fund),加速全球減碳、捕捉與移除的技術發展。

全球產經巨擘投入大量資金,透過圈地造林、自然復育落實碳移除,旗下供應鏈必須跟上品牌商的減碳布局,看來又將掀起一場新時代的商戰。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4/4月 第454期

本文摘錄自‎

蘋果、微軟轉「綠」 獵地造林競逐碳金

遠見雜誌

2024/4月 第4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