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十年來最嚴重食物中毒案
文/彭子珊 攝影/黃明堂
原訂三月底歇業的寶林茶室遠百店,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二死五重症的快速發展,成為台灣近十年來最嚴重的傷害。致病源頭恐是台灣首度出現的「米酵菌酸」。
三月二十七日上午,衛福部食藥署召開記者會,定調台北市信義遠百A13內的寶林茶室疑似食品中毒為「非常嚴重事件」,因為截至三十日為止,全台已通報二十八例與此案件相關。
台灣首度驗出米酵菌酸中毒
除了三十九歲男子、六十六歲長者死亡,還有七人住院治療中(五人住加護病房、兩人住一般病房)、十九人症狀輕微返家休養。噁心、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幾乎是共通點。台北市政府也宣布,寶林茶室的北市其他分店全部暫時停業。
六十六歲長者的女兒在記者會中哽咽提到,父親十九日用餐完就開始腹瀉,起初以為是諾羅病毒感染,也在用藥後好轉。但二十三日就被送入加護病房,裝上葉克膜仍無法救回。
從食藥署的統計來看,近年來只有二○一九年和二○二三年分別有兩人及一人食品中毒死亡,這次的寶林事件,很有可能成為十年來最重大的事件,這也是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中毒。
食物中毒的兩條路徑
一位食品科學領域專家分析,食物中毒大致分為兩條路徑,第一個就是群體性的「四同」,兩個人吃到同樣的食物,有相同的症狀、驗出同樣的微生物。不過,他認為看起來寶林事件的食材應該都加熱過,微生物造成的機率不高。
另一條路徑,就是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破壞,過去常見的肉毒桿菌等都在此類,就不一定是「四同」,只有一個人中毒也算。所以起初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等,都在醫界揣測的可能範圍。
直到三月二十九日晚間,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召開記者會宣布,其中兩位死者、六位住院者均驗出米酵菌酸。因為台灣從未發生過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這次本來要向海外訂購標準品才能檢驗,最後循線查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正好有庫存,這才提早驗出。
米酵菌酸為何致死率那麼高?
米酵菌酸相當罕見,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毒素,過去常見於東南亞的發酵食品天貝,或是粿條、河粉、米線、玉米粉製品、木耳等發酵食品。
這樣的食品中毒曾發生在中國大陸、印尼、莫三比克,造成肝衰竭、腎臟損傷甚至死亡。因為米酵菌酸通常是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產生,清水洗滌、高溫烹煮也無法消除,致死率高達三成。
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解釋,此毒性如同把粒線體,也就是人體細胞的發電廠打壞,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所有細胞瞬間失去能量,才會看到這次患者出現的肝衰竭、代謝性酸中毒等。
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提醒,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從預防做起,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類發酵食品。只是,寶林茶室和供應商的十九件食品檢體初步抽驗結果卻發現,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均不含米酵菌酸。
然而這樣的致命事件究竟為何在台灣發生?調查仍在進行中,唯有盡快找出原因,保護民眾的飲食安全,這起重大危機才能真正落幕。(周妤靜協助採訪)
3招預防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沖洗不掉,烹煮也殺不死,再加上無臭無味,受影響食物也不會改變外觀與色澤,只能在製作過程中預防。以下為降低風險的幾個方法:
1.衛生:發酵過程需要嚴格的衛生條件,因此盡量避免在自家自行發酵玉米、椰奶或果肉等產品。
2.低溫:如需隔夜浸泡白木耳或黑木耳,要確保浸泡過程在冰箱內進行。
3.丟棄:細菌會在室溫繁衍,食物別放室溫過長時間才吃;放冰箱過久的食品,不要捨不得丟。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