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悄悄扶植雲端新勢力 劍指四巨頭、台灣最有利

文/侯良儒

AI的力量,讓輝達(Nvidia)從過去在PC年代的配角地位,搖身一變成為市值兩兆美元的主角。同樣一股力量,也讓雲端服務——這個長年被北美四大業者宰制的產業,而今,也進入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黃仁勳:AI的iPhone時刻到
優先出貨給新人,把餅做大


過去的雲端產業,高度被業界稱為「四大天王」:微軟(Microsoft)、Google、亞馬遜(Amazon)、Meta四大廠獨占。據研調機構Canalys統計,去年,光是前三大業者,就吃掉全球雲端服務市場三分之二市占率。

然而,二○二三年,生成式AI熱潮爆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更定調全球已進入「AI的iPhone時刻」,剎那間,不僅高階GPU(圖形處理器)成為人人爭奪的稀缺資源,可供企業在遠端訓練AI模型、採租賃制的雲端算力空間,也瞬間供不應求。

也因此,去年初起,雲端市場上開始出現一個又一個「生面孔」,譬如Northern Data、CoreWeave、台智雲等新興業者,各自宣布推出「GPU雲算力租賃」(GPU Cloud),與傳統四大天王互別苗頭。

這些新秀,在之前幾乎鐵板一塊的雲端市場,為何仍勇敢投入?到底是什麼在驅動它們?

在背後推動這些新秀逐鹿中原的很大一股力量,就是輝達。

研究雲端產業逾十年、研調機構IDC分析師高振偉指出,過去幾年,輝達為了造AI這一局,「 它是非常有策略的扶植『非四大』的新興業者,甚至自己拿錢去投資它們,」他指出,黃仁勳的思考是,「越多人投入(GPU算力租賃)對它越好,就像淘金潮年代,越多人投入淘金,賣淘金設備的人就越賺錢。」


三破口讓小蝦米看見機會
虛幣挖礦商、在地企業出頭


這些獲輝達注資的新興雲端業者,包括CoreWeave、together.AI、H2O.AI。其中,一七年成立、曾是北美最大乙太幣礦商的CoreWeave,不僅目前估值已來到八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近期連四大天王之一的微軟都是其客戶,「輝達甚至會把最新的GPU優先出貨給它,讓它比四大雲還早拿到貨!」一名電子業人士說。

只是,輝達的力挺歸力挺,面對過去被少數大廠獨占的雲端市場,這些後進者,到底看到什麼樣的市場破口?

第一,是起跑線的重置。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指出,這波生成式AI熱潮來得又急又快,「快到連四大廠都沒想到,所以他們去年才趕緊大量的買GPU跟AI伺服器,速度上,沒有比新興業者快多少,等於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點。」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少新興雲端業者,過去都是虛擬貨幣的礦商,「因為挖礦需要大量的GPU,所以它們就把手裡的資源,順勢投入算力租賃,轉型成GPU雲業者,」一名技嘉科技經理級主管表示。

這裡所謂的「資源」,還包括電力。英業達總經理蔡枝安曾解釋,過去的資料中心,當中伺服器是以CPU為核心,其電力需求,遠遠不如以GPU為核心的AI伺服器,因此四大廠在各地的資料中心都正在跟各國政府重新申請、布建電力。

然而,在挖礦盛行的時期,礦商不僅手握許多GPU,也早早申設了大量電力。
第二個破口,也就是黃仁勳口中的「AI主權」。這當中,包括許多由政府掌握敏感資料的領域,譬如國防、公共行政,在AI化過程裡,「 基於資安,很多政府跟公司不想與境外業者合作,而是想扶植在地化的雲端公司。」高振偉指出。


▲為了造AI商機的「浪」,黃仁勳(左)在大客戶Google執行長皮采(中)、Meta執行長佐伯格(右)外,也默默培養、甚至投資它們的競爭對手。法新社

第三個破口,則是中國商機,而這又牽涉,過去五年的中美科技戰。

一九年,美國對中國祭出晶片禁令後,讓大大小小的中國AI業者,無法採購輝達與超微(AMD)的高階GPU。但,山不轉路轉,許多中國業者心想,既然「買」不到晶片,「那就改用『租』算力的方式,去訓練它們的AI模型。」一名台灣雲端業者表示。

像總部位於新加坡、由比特大陸共同創辦人吳忌寒成立的「比特小鹿」,去年就大張旗鼓宣布,在採購輝達H100晶片後,今年三月正式推出算力租賃,「據說它們一部分的生意,就是要把算力出租給中國AI公司。」上述雲端業者說。

群雄並起的態勢,對台灣業者是利是弊呢?工研院產科研究所經理石立康認為,當前發展,非常有利於台商,因為不管美商或陸商的雲端伺服器,台商的訂單占有率,都超過七成,「不管哪個業者冒出頭,都脫離不了台灣供應鏈。」

只是,未來會非常考驗台灣業者「選」客戶的能力。以賽亞調研分析師莊大為說,預估三年後,雲端市場將進入整併期,當有些業者退出,誰有眼光與最有競爭力的客戶合作,就能做相對長久的生意。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4/4月 第1898期

本文摘錄自‎

輝達悄悄扶植雲端新勢力 劍指四巨頭、台灣最有利

商業周刊

2024/4月 第18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