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更易設計與製造,新創品牌因此大增,同時成為知名汽車製造商強勁對手。四年內電動車款增至逾五百款 雖然許多電動車比汽油車貴,但運行成本卻是大幅減少,隨著全球汽油價格上漲更是如此,且多數政府仍提供豐厚的購買激勵方案。 Alix Partners計算, 目前市售約有三百三十款純電動或油電混合車型,五年前只有八十六款,預計二○二五年,會再增加到逾五百款。發展之快雖然令人興奮,但一些大廠仍保持謹慎,警告行動太快可能會疏遠了不願或無法改變的現有客戶。 「如果歐洲有一半市場到二○三○年會變成純電動化,那還剩下另外一半。未來若不提供他們服務,那就是畫地自限了。」BMW執行長齊普斯(Oliver Zipse)說。 與內燃機的車型相比,電動車更容易設計與製造,降低了這個曾經難以攻陷的行業門檻。 老廠握製造優勢,威脅來自中國 知名老牌車廠的一大問題是,他們能否對抗新創帶來的雙重威脅:包含特斯拉與最新加入者,以及來自中國、渴望搶奪市占率的許多對手。但,大型車廠的新車型在價格、續航和性能方面,更有競爭力。 隨著業者對製造新系統更加上手,將來的車款可能可以解決早期的問題,像是福斯首款電動車ID.3因為軟體出錯,嚴重延遲交貨。 然而,一些製造商卻覺得他們在這場競爭中被綁手綁腳。純電動車製造公司已能籌得資金或以鉅額估值上市,但老牌車廠交易的本益比卻低得令人沮喪。例如,中國新創蔚來汽車(NIO)深陷虧損狀態,估值卻幾乎是法拉利的兩倍。 今年也有一系列公司上市,如英國電動貨車製造商Arrival,儘管尚未開始生產,但透過借殼上市,估值仍達一百三十六億美元;而美國電動皮卡(Pickup Truck)新創Rivian,正尋求獲得八百億美元的上市估值。 不過,舊帝國已開始反擊了。富豪汽車(Volvo)旗下的電動性能品牌極星(Polestar)將借殼上市,估值達到兩百億美元,顯示老牌車廠藉由開發新品牌,還是有望能激起市場的興趣。這對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等企業來說是好機會,它計畫捷豹(Jaguar)在二○二五年,要轉型成純電品牌。 福斯集團執行長迪斯(Herbert Diess)說,他不太擔心新加入的競爭者,他們還需要處理大量製造的複雜性,又要讓新客戶對服務中心的運作保持滿意。 中國蔚來汽車的第一家工廠就曾因延遲問題,導致提交首次公開募股文件時,僅交貨四百輛汽車。即便是特斯拉,也花了十五年才爬到今天的地位。 對老牌車廠,最大的威脅或許並非來自新創企業,而是中國。轉向電動車時代,讓中國本土企業有了機會能與德國、日本和美國等傳統汽車霸主,爭奪市場主導地位。 非常多的電動類企業進入市場,他們獲得當地政府或主要車廠大量資助,還經常雇用曾任職歐洲的工程師。第一批中國製的電動車也已出現在歐洲展廳,包含上汽集團(SAIC)旗下的名爵(MG),與蔚來、愛馳(Aiways)等新創。 但不久之後,隨著知名品牌推出更多新車款,新加入的企業,須與市場早已熟悉的他們一起競爭。(譯●邱韞蓁) 閱讀完整內容
電動車陣痛期已過?關鍵在這兩點
電動車銷量正快速增加。二○一八年,歐洲銷量為十九萬八千輛,今年預計可達一百一十七萬輛。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預測,未來四年內,電動車將占德國整體車市銷售四○%,在中國則占約二五%。全球銷量預計在二○二五年,能達一千零七十萬輛;二○三○年則達二千八百二十萬輛。
考量汽車業對許多經濟體的重要性,包括就業、城市發展,甚至地緣政治都將受到重大影響。
彼得.坎貝爾、喬.米勒(Peter Campbell、Joe Miller)
金融時報》倫敦特派員、慕尼黑特派員
大讀世界是一整套深度特別報導,由全球《金融時報》記者聯合運作,以長篇深入原則,探討國際、科學或商業領域等關鍵議題。
「影響很劇烈,這會改變一切,以至於參與者若轉型不夠快、沒有投資,未來將不太可能生存下來。」電動巴士製造商Switch Mobility執行長帕爾默(Andy Palmer)說。
全球許多大型知名品牌,包含福特(Ford)F-150 Lightning卡車、福斯(Volkswagen)ID系列等,現在都把未來押注在電動車上。
歐盟禁售、賓士將停產汽油車
根據麥肯錫調查, 電動和聯網汽車業自二○二○年初以來,已經吸引超過一千億美元的投資。Alix Partners顧問公司計算,未來五年,汽車製造商已宣布要對電子和電池技術投資三千三百億美元,這比過去一年總額還多四○%。
一些廠商的目標是完全淘汰內燃機。德國賓士就宣布,二○二五年開始,製車的所有系統都將改用於製造電動車型。
政治壓力是現在電動車迅速發展的部分原因。
去年,歐洲制定減碳排規定,引發第一波電動車銷售熱潮。LMC Automotive統計,即便因疫情封城,歐洲仍賣出七十三萬四千個電池模型,是二○一九年的兩倍,甚至比二○一七年至一九年加總還多。
英國宣布,二○三五年將全面禁售汽油與柴油汽車;挪威更是力拚二○二五年達成;歐盟則已提案,時間定在二○三五年。這些承諾須與支出計畫一同進行,尤其是加速安裝充電站等基礎設施,以說服消費者一起改用電動車。
除了國家外,城市也在大力減排,包含倫敦、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等。他們劃定低排放地區,對進入的高汙染舊車收費,促使許多駕駛轉而購買電動車。
而車輛的供給,也是造成市場上電動車革命的主因。
一直以來, 缺少可行性產品,是消費者選擇電動車的主要阻礙。但,車廠全力開發,現在能提供一系列車款給客戶選擇,有小型城市車,還有較大的家庭旅行車,計畫未來幾年再推出數十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