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殺到家門口 危機亦成轉型契機

非洲豬瘟殺到家門口 危機亦成轉型契機


防堵非洲豬瘟,農委會緊急宣布禁用廚餘養豬一個月,但暫時禁用廚餘只能緩解眼下危機,長遠而言,政府仍應設法改變既有的廚餘處理方式,帶動養豬產業轉型。

撰文‧朱姵慈


▲為防堵非洲豬瘟,全台豬農共體時艱均使用飼料養豬一個月。

有非洲豬瘟陽性病毒的肉製品都已經來到社區,在家門口附近了!」九月一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上火線,宣布全國停止使用廚餘養豬一個月,以免國內畜牧場在非洲豬瘟疫情中淪陷。

台灣與日本, 是東南亞目前僅存的非洲豬瘟「 非疫區」,但這項動物傳染病仍無疫苗,豬隻只要吃到含病毒的食物就有可能染病,最壞的狀況下必須全面撲殺。為了守護每年產值逾七百億的養豬產業,即使是以廚餘養豬的業者也願共體時艱。

但中國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兼任副教授羅玲玲認為,禁用廚餘養豬一個月只是權宜之計,因為邊境檢查再怎麼嚴密,也不可能永遠將含有病毒的走私肉品阻絕於境外,政府該思考的是,如何逐步落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的中長期目標;具體作法除了最基本的金錢補助,還要就廚餘去化提供適當的人力技術支援,才能帶動養豬業成功轉型。

其實,早在二○○五年,農委會與環保署為撲滅口蹄疫疫情,就曾推動「清潔隊回收廚餘不提供養豬」,試圖減少國內廚餘養豬規模,但民間私人契約收受的廚餘不受影響,原因就在於養豬業者反對全面禁用廚餘。

豬農憂成本暴增
盼政府輔導轉型


「我們也是幫社會處理廚餘, 如果有管理好, 有什麼罪?」台中市廚餘養豬協會前理事長朱家慶,是使用廚餘的豬農之一,為顧全大局,他願配合暫時停用廚餘的政策,但也擔心禁令不斷延長,更不能接受廚餘養豬遭汙名化,「農委會自己也說,只要高溫蒸煮、中心溫度九十度以上、持續攪拌一小時,就足以殺死病毒,我們也都照做。」

然而,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直言,國內有太多未立案的「黑數」養豬場,政府根本無法確保這些養豬場有沒有確實執行高溫蒸煮,只要有一家便宜行事,讓豬吃下病毒,代價還是由整個產業共同承擔,「我們就是怕有萬一, 一八年非洲豬瘟出現,就呼籲政府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張佑誠分析,許多農民堅持廚餘養豬的主因,就是成本便宜,但隨著科技進展,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相較於餵食飼料,廚餘養豬不但費工費時,也無法精準掌控豬隻吃進的熱量與營養成分,使增重表現不穩定,疾病問題也較多。

事實上,不是所有廚餘養豬業者都拒絕轉型,只是希望政府能提供完整的配套措施。

推出「黑豬王」品牌的台中豬農王文通表示,他從一九八五年就已購置廚餘蒸煮設備,定期上傳溫度照片至地方環保局並維護汰換設備,每年光是蒸煮廚餘用的瓦斯費超過一百萬元,「要禁廚餘,我不會反對,但(政府)要給我們時間去換(設備),輔導我們怎麼去轉型,這是重要的問題。」他說。
王文通解釋,國內以廚餘飼養的豬隻約八%,大多是飼養時間較長的黑毛豬,假如黑毛豬全都改吃飼料,成本將會是目前餵食廚餘的三倍;一旦漲價,消費者又未必買單,恐將影響豬農生計。

對於轉換成本,農委會已編列五億元預算,針對配合停用廚餘一個月的養豬場,每頭豬補助五百元;若永久轉用飼料的養豬場,每頭更補助二五○○元。

但除了金錢補助,禁用廚餘,馬上會面臨另一個棘手問題:每天由豬隻消化的上千噸廚餘,變為無用的廢棄物,考驗環保單位的處理能力。

「廚餘要資源化,而不是去化!」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指出,廚餘處理絕不只給豬吃與銷毀兩種選項,廚餘、豬糞尿、食品加工下腳料這類「生物廢棄物」,都可以經過科學方法加值轉換成為肥料、飼料、再生能源、生質材料等資源,不僅友善環境,還可以取代進口飼料、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參考日本廚餘資源化
是好主意也是好生意


黃育徵進一步解釋, 台灣常見的廚餘養豬流程,是由養豬業者直接向餐廳、機構收集廚餘,自行蒸煮處理後提供豬隻食用;他建議政府應成立跨部會團隊,整合政策與國公營事業等資源,投入「生物資源高價值全利用」循環合作計畫,以廚餘為例,應從源頭分類為「食材、飼料、肥料、能源」,再加以轉換應用。

根據黃育徵觀點,廚餘養豬不只是單純的「是非題」,而是由政府協助成立的專業機構,透過細緻的分類處理,確保豬吃到乾淨、健康的食物。

以同樣擋下非洲豬瘟的日本為例,民眾剩食可以作為豬的食物,只是日本以冷藏車將剩食運送到工廠,洗淨廢棄物後送上輸送帶挑出異物,再經高溫殺菌、乳酸發酵後,調製成專業化飼料分送給養豬業者使用,「廚餘有機資源化和產業化是個名副其實的『好主意』,也是一筆『好生意』!」黃育徵說。

至於豬農由餵食傳統廚餘轉為使用專業飼料增加的成本,也能透過這套循環合作的構想中獲得補貼。黃育徵舉例,循環利用生物廢棄製成的肥料、材料創造的收益,可以轉而回饋養豬產業。

為阻絕非洲豬瘟, 揚棄傳統廚餘養豬勢在必行,但除了因應眼前危機,相關部會更應跳脫「禁或不禁」的二元思惟,藉由合理的資源轉換模式, 找出兼顧防疫、畜牧產業、環境生態的政策方案。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90期

本文摘錄自‎

非洲豬瘟殺到家門口 危機亦成轉型契機了

今周刊

2021/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