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破產、台灣逾10萬人捲入 揭開最大加密幣風暴始末

標榜善良、利他的天才交易員,卻害投資人賠掉買房錢


文●李欣宜、陳慶徽

雙十一當週,多數人沉浸在購物節撿便宜時,對全球加密貨幣投資人來說,卻是過去十年最黑暗的一週。許多人甚至形容,加密貨幣產業迎來了宛如金融海嘯的「雷曼」時刻。

「我有九成資產都被鎖在裡面……,我為我的決定付出了慘痛代價。」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台灣社群合夥人Benson,在社群向兩萬多名成員坦白。

資產歸零、買房頭期款消失……,各種噩耗傳出。讓這些人資產蒸發的,是這家總部位於巴哈馬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其日交易量高達一百四十億美元,相當於台股二○二一年的日均交易量。

「沒有人想到FTX破產會發生,一切都爆發得太快了。」穩健數位資產管理執行長徐崇寶說。

他熱中公益、支持監管 曾被公認「最不可能出事」

規模龐大、用戶眾多, 原本被幣圈視為「最不可能出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的FTX,卻在雙十一當天宣告破產。

根據其公開文件, 全球一百萬名債權人損失超過一百一十億美元,比國泰金控今年前十月累計營收還高,連全球頂級創投紅杉資本和淡馬錫控股都是受害者。

這事件,更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自事件爆發的十一月六日起,三天內,全球前十五大的主流加密貨幣市值,因市場信心動搖,跌掉了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兆六千億元),超過鴻海、聯發科、中華電、台塑化的市值加總。

許多名人,如美國職棒大聯盟天使隊球星大谷翔平、NBA明星後衛柯瑞(Stephen Curry),更因曾為該交易所代言或站台,遭投資人集體訴訟。其引發的連鎖效應甚至驚動美國總統拜登,白宮為此發布聲明安撫民心。

而這一場全球性的災難, 台灣也處於風暴中心。

台灣粗估有超過十萬名FTX用戶, 損失金額從數千美元到數百萬美元不等。根據加密貨幣媒體CoinGecko統計,台灣平均每月造訪該交易所網站的不重複訪客逾十五萬名,和另一調研機構慢霧科技的統計結果大致吻合。

所有人都在問,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事實上,這平台並不是今年第一家出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但卻是影響最廣泛且最讓人意外的一家。

原因在於,該平台創辦人完美的編織了一個「美麗陷阱」。


▲ 第2大加密幣交易所FTX倒閉,用戶資產一夕歸零。創辦人佛瑞德(圖)及核心團隊目前在巴哈馬,接受當地政府調查。法新社

今年三十歲的FTX前執行長佛瑞德(Sam Bankman- Fried,業界簡稱SBF),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在華爾街知名避險基金工作,頂著名校和華爾街金童光環,在從事加密貨幣交易嘗到日賺百萬美元的甜頭後,他和朋友接連創辦了全球最大加密貨幣避險基金之一的阿拉美達研究(Alameda Research) 和FTX。

打從一開始,他的交易所就和同業有明顯差異。它提供市場最完善的加密貨幣衍生性金融商品,除了現貨、合約交易及質押,還包括加密貨幣指數、雙向選擇權合約等創新商品。

更重要的是, 他標榜著「善良」形象。

相較於許多加密貨幣業者對監管法規不屑一顧,佛瑞德卻常在公開場合呼籲政府應設立監管交易所的機制,甚至數度出席政府聽證會。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美國國會和證監會應制定一項計畫,讓數位資產平台可以選擇加入聯合監管計畫。」佛瑞德今年二月出席美國政府聽證會時表示。

他甚至標榜自己是利他主義者。二一年,該平台成立慈善捐贈基金,承諾捐出平台手續費收益的一%,給關注氣候、疾病等議題、有資金需求的非政府組織。他並不斷對外宣稱,他雖熱愛賺錢,但同時信奉「有效的利他主義」,強調會將所賺取的收益回饋社會。

創新的產品組合、流暢的App介面、提供平台用戶高達八%的活存利率, 再加上佛瑞德本人的優質形象,種種因素讓FTX在短短三年內就成長為市占率僅次於幣安(Binance)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紅杉資本曾盛讚佛瑞德是天才,而他本人在今年六月還拍胸脯向投資人保證「FTX是最『乾淨』的加密貨幣機構。」

但,謊言的向光面有多美麗,背面就有多陰暗。
旗下企業互相注資、玩槓桿 金錢遊戲曝光引發擠兌潮

在佛瑞德願主動受制度監管的背後,其實是手下企業相互注資的異常裙帶關係。

這次事件的引爆點FTT,是FTX以自身平台價值為基礎發行的平台幣, 就像是FTX自行發行、但無人擔保的股票。

而另一主角阿拉美達,是佛瑞德在一七年創辦的公司,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所報價、套利等服務,同時也是避險基金和風險投資機構,投資了幣圈多家公司。

十一月二日,阿拉美達被媒體踢爆,其總資產中有近四成是由FTT組成。

該公司先是向FTX購入了價值約五十八億美元的FTT,再回頭以此質押,向FTX借款。通過這種手法,FTX將手上多達一百億美元的客戶資金轉移給阿拉美達。

簡而言之,佛瑞德在兩家自己控制的公司之間,以自己發行的貨幣為籌碼,相互注資,讓阿拉美達拿著從交易所用戶而來的資金,操作槓桿投資,獲取更大利益。

就在阿拉美達和FTX的黑箱操作曝光後,原先,市場還是堅信FTX的穩固地位,不以為意,直到幣安執行長趙長鵬在事件發生四天後,宣布拋售其帳上價值約五億八千萬美元、占總流通量近兩成的FTT,引發市場恐慌。

三天內,該幣種的價格斷崖式下跌逾八成五,用戶瘋狂擠兌,從FTX提領了超過六十億美元,遠超出該平台的日常儲備金存量。

由於FTT價格雪崩,阿拉美達此時也無力償還當初從FTX借來的一百億美元,直接導致FTX宣告破產。

表面上看來,這是個「邪惡天才交易員」的故事,但其實更該問的是,為何這樣的故事被允許發生?

一手遮天的背後,凸顯著加密貨幣產業脆弱的監管機制。

監管制度無統一標準 但介入又有違中心化精神

FTX的規模堪比上市公司,但,此產業目前卻沒有規範交易所該何時、如何公布財務資訊,用戶和交易所之間的交易,全憑信任。再加上全球各地對於加密資產的監管態度不一,導致交易所的合法性更加破碎化,沒有統一標準。

台灣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MaiCoin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劉世偉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讓各國政府正視該如何加強監管離岸交易所。

「FTX破產短中期來說肯定是災難,但中長期來說,會排除掉不健康的做法和業者,」劉世偉說,「未來幾個月到幾年,我認為許多國家會讓離岸業者二選一,你要不完全本地合規化,或者就完全不要服務本地國民。」

例如在此事件後,國外開始有人呼籲交易所應公開資產儲備證明(Proof of Reserve,PoR),以供用戶查核,目前全球前幾大交易所多表示將跟進。

但這仍是兩難。雖然一派人認為,政府應盡快介入監管,否則未來仍可能發生更大規模的危機;但另一派則認為,中心化監管有違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精神,應加強發展透明公開、社群共治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模式,否則又將走回傳統金融老路,扼殺產業發展。

美麗的謊言,如果不是環環相扣的貪婪與監理單位的漠視共同編織,其實也不會成立。

佛瑞德的公司治理漏洞百出,但當中每個環節的利益關係人又為什麼願意參與其中呢?包括希望藉此致富的創投和每一個投資人,或許都難辭其咎,人性逐利而居,願者上鉤,如此而已。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2/11月 第1828期

本文摘錄自‎

10天破產、台灣逾10萬人捲入 揭開最大加密幣風暴始末

商業周刊

2022/11月 第18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