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下跌逾九成累積虧損逾百億
曾經是台灣最被看好的新創事業,獲得國內外重量級產業龍頭注資,如今在資本巿場卻光采盡失,市值僅餘三億美元。Gogoro最大的敵人,其實正是它自己。 文/陳雅潔我們對二○二四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並不滿意,正在努力解決供應鏈和產量問題,以滿足台灣對Pulse和JEGO這兩款新車日益增長的需求;第二季的六千五百輛車積壓訂單,預計將在第三季交付時實現收入。」 八月十五日,Gogoro公布上半年財報,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開門見山地談到公司持續虧損,交車不及,導致營運狀況不符合預期。因為在今年第二季,Gogoro總營收為八○九○萬美元,年減七.二%;淨損為二○一○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擴大虧損一四五○萬美元。毛利率更因平均單價降低,自去年同期的一五.二%,大減至五.二%。 公司續虧損 調降今年展望 Gogoro財務長Bruce Aitken指出,由於台灣市場的挑戰以及國際銷售速度低於預期,因此今年第二季和全年營收,都低於先前預期。最新的預測是今年收入在三.二億美元至三.四五億美元之間,且有超過九五%的收入將來自台灣。 然而,在今年二月,Gogoro所發布的預測為全年營收在三.八五億美元至四.二億美元之間,較二三年營收成長至少一○%;其中約九○%來自台灣市場,一○%來自國際市場。 雖然Bruce Aitken也強調,上半年的營運現金流與二三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約一千萬美元,「我們對長期業務保持樂觀與信心。」但事實是,Gogoro從二二年四月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以來,股價一路探底;截至九月六日收盤價一.一一美元,已經從初上市時的高點一四.一美元,下跌超過九成,顯示投資市場並沒有對Gogoro投下信任票。 公司中文名稱為睿能創意的Gogoro,從一一年陸學森宣布創業、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及威盛王雪紅注資的消息曝光後,就一直是台灣媒體的焦點。憑著自行研發全球首創的換電電池系統及電動機車,一五年發表第一部新車,不但迅速成為台灣電動機車龍頭品牌,也陸續引進許多國際大咖參股。 包括台灣政府的國發基金、日商Panasonic和住友商事、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英國資產管理公司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法國能源集團Engie等,都曾經參與募資,今年更引進英國石油集團旗下的嘉實多控股二千五百萬美元資金。而最大股東尹衍樑據估算,個人及其關係企業,還有長子尹崇堯,前前後後砸進的資金已超過三億美元,可控制股權達到約五○%。
股東陣容華麗 金援不手軟 但華麗的股東陣容,並沒有讓Gogoro的營運表現起飛。這家公司從成立至今,營運現金流始終都是負數;截至二三年底,帳面更已累積四.二六億美元的虧損,目前市值僅三.三億美元,讓市場對其未上市前認為估值可達十億美元新創獨角獸的想像,直接幻滅。 為何Gogoro業績不見起色?據產業和投資界人士觀察,有以下三大問題: 一、定位不明;想當能源公司,但機車產銷才是根本。陸學森多次公開表示,Gogoro是一家「智慧能源公司」,公司的價值並非產銷電動機車的市占率,而是透過便利可攜的換電系統,改變能源使用方式。但根據財報,Gogoro近年來換電服務在營收占比最多四成,而且成長緩慢,主要收入還是來自硬體銷售。 業界人士分析,車賣得多,換電收入才會往上累積。但Gogoro近年銷售表現較前幾年疲軟,因此拖累換電收入的增長幅度。所以說白了,賣車才是帶動Gogoro營運成長的關鍵。 但Gogoro的自我定位,可能是最大的羈絆。據了解,宏達電創意長出身的陸學森,對於產品設計的重視遠高於產銷規畫,才會導致產能餘裕,新車訂單卻嚴重積壓、交車緩慢。供應鏈業者透露,去年就已聽聞Gogoro將推出新車型,也開始動員協力廠商、進行採購,「但都已經要上線生產了,設計圖又拿回去重改,沒有人這樣做車的啦。」 二、財務規畫混亂;投資計畫金額遠高於現金流入。Gogoro作為換電系統營運商,換電站建置、電池更新,都需要持續資本支出;二一年至二三年間,每年在資產、設備的投資金額約一.二億美元之譜,幾乎占了營收的三分之一。 但在營運及投資現金都持續淨流出的情況下,仍不斷進行海外擴張計畫,去年更宣布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八年、十五億美元投資案,將成立車用電池工廠及布建換電系統。陸學森在法說會上指出,目前進入工廠許可申請的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即可量產。 「真的很勇敢!」車界人士分析,這麼高額的投資案,Gogoro強調將可獲得印度政府補助,可是補助一塊錢都還沒看到,客戶也沒看到。若是補助落空,以Gogoro阮囊羞澀的情況,要如何支應印度廠後續? 三、已上市卻沿用新創方式籌資,股權高度集中。營運基本面不見進展,Gogoro的籌資方式,也令投資界不解。今年六月,潤泰集團轄下的Gold Sino Assets以購入普通股和權證的方式,再度注資Gogoro五千萬美元,換算每股金額分別為一.五五美元和一.六九美元。幾週後,又發布嘉實多控股將投資二千五百萬美元,取得Gogoro五.七二%的股權,換算每股金額約一.四八元。
籌資手法有異 投資界費解 作為新創公司,Gogoro在股票上市前,以策略投資人作為取得營運資金的重要手段;「但現在已經是股票上市公司了,還一直透過大筆場外交易股權的方式幫公司找錢,還滿奇怪的。」分析師指出,在證券市場掛牌也需要成本,Gogoro沒有設法造市、創造流通量、透過市場集資,等於白花了上市成本。此外,一味私募增加大股東的持股,偏偏目前大股東已全數被套牢,只要有任何一人想脫手,都會嚴重衝擊股價。 分析師也認為,從Gogoro上市以來,都沒有表現出積極改善虧損的態度,也沒有拿出具體作法,「進軍國際的計畫很多,但對公司、股東帶來多少效益,都提不出數字」。 其實,Gogoro過去兩年曾進行一波成本削減計畫,得到今年上半年營運成本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七五○萬美元的成果。只是據了解,人力精簡後,又擴大建置行銷和銷售系統,再展開召募卻碰上大缺工,結果人事支出沒減掉多少,反而減掉了銷售和服務的能量。 惡性循環下,Gogoro高層異動頻繁,而且雖然在台灣有龐大的使用群眾,體驗評價非常兩極,公司卻對抱怨和惡評幾乎都冷處理。最近更由於部分車型遭舉報採用非台灣產製的關鍵零組件,不符電動機車補助辦法的條件,導致某些車主領不到補助款,也不見Gogoro出面說明,任由網友討論炸鍋,衝擊品牌形象。 Gogoro台灣總經理姜家煒強調,只要是消費者該有的補助,公司會負責到底,絕不會讓消費者權益受到影響。 對於股價和營運表現不符投資人期待,公司則回應,新科技、新產品走向主流,都需要時間來推動,Gogoro在台灣的發展符合全球經驗,對於電動機車市場的成長動能仍有信心。 至於毛利率降低,Gogoro說明,去年開始建置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在台灣與海外都有生產,並且遵循當地與各國法規。在台銷售車輛也會在滿足國產化需求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持續推動成本結構優化。 Gogoro也透露,嘉實多控股在第一階段兩千五百萬美元投資後,還有第二階段兩千五百萬美元的投資金額,募得的資金將持續投注於推動電池交換系統與電動機車在台灣及全球市場的業務拓展,與強化營運綜效。 績效不佳 應務實面對挑戰 持平而論,Gogoro雖然營運績效不佳,其技術仍有相當價值,對台灣機車產業也有一定貢獻。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就認為,「如果不是Gogoro開發出換電模式,在中國電動機車早已大幅領先的情況下,台灣機車產業根本沒有在電動化賽道上與國際競爭的機會。」 但是創意和技術,是在產業競爭中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法人認為,Gogoro還是應該要務實面對改善營運的挑戰,降低成本創造盈餘,否則終將失去股東的支持。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