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石虎消失,如何波及人類與生態系?

劉建男 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 保育各個物種與生態系就是替人類保留從大自然中獲取價值的機會,留給後世創造更好生活品質的可能。

• 石虎是臺灣淺山的頂級掠食者,具有文化、調節、支持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穩定整個生態系的重要角色。

• 美國黃石公園的灰狼消失後,一度破壞生態系的穩定和健康。若石虎消失,同樣將嚴重影響臺灣生態系,最後波及人類生活。


(ourskyuamlea, CC0 1.0, Wikimedia Commons)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及臺灣雲豹(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是臺灣原生的兩種貓科動物。其中臺灣雲豹被認為已經滅絕,石虎族群則推估僅剩數百隻,分布侷限在中臺灣的淺山地區,與人為活動區域高度重疊(圖一)。近年來,石虎遭到路殺、犬殺、因危害家禽導致獵捕、毒殺和光電設施開發導致棲地消失及零碎化等議題常出現在新聞媒體版面。許多人擔心再不積極保護,這數量已相當稀少的臺灣原生物種,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步上臺灣雲豹的後塵。

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的衝突下,如何衡量兩者的輕重是十分重要但卻又不容易的一件事。論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很重要的一點是先了解生態系統或物種存在的價值,不僅有助於民眾理解生態保育的意義,更能讓決策者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發生衝突時,能夠用以權衡輕重並做出正確的判斷。本文將淺談淺山生態系及棲息於其中食肉目動物的價值,以及為什麼需要保護牠們。


生態系與物種的價值

生物多樣性包含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與牠們的變異(variation)。地球上每一個物種的產生,都是經過無數個突變的累積、長時間演化的結果,而每一個物種都是生態系的組成分子之一,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維持生態系的穩定,也各自對人類帶來許多直接或間接的好處。除此之外,每個物種都具有與人類好處無關的價值。簡單來說,就像人類有人權一樣、動物也有動物權,每種生物都具有生存權,這種並非人類賦予也與是否帶給人類惠益無關的權利稱為內生性價值(intrinsic value),既然不是人類賦予的價值,我們當然沒有權力去剝奪。

生態系的組成包含物種(生物)、無機環境(非生物)以及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生態系中的每一個物種無論是在基因、物種或生態系層次,都能帶給人類諸多好處,這種價值常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ecosystem services)表示,包括四種服務功能:供給(provisioning)、調節(regulating)、文化(cultural)及支持(supporting)。

上述四大類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中,有些是我們每天都享受得到的好處(例如食物)因而容易被理解;有些則因為沒有立即的受益(例如氣候的調節)或對許多物種還有太多不了解,因此容易被忽略或不被重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經常被低估。舉例來說,某些物種可能具有治療人類疾病、發展科技、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基因或蛋白質,但如果這些物種在還沒被研究、了解之前就滅絕,我們就永遠失去利用牠們提升人類福祉的可能性。因此,保育物種並避免牠們滅絕,就是替人類保留從大自然中獲取價值的機會。

臺灣淺山的食肉目動物

臺灣有80 多種原生的哺乳類野生動物,包括分布在各個區域的11 種食肉目(Carnivora)動物(圖二)。其中,最容易使動物受到威脅、同時也是人類土地利用較為密集的區域正是淺山地區⸺海拔800 公尺以下、平均坡度大於5% 的低海拔山區與丘陵地。淺山地區野生的食肉目動物有石虎、麝香貓(Viverricula indica taivana)、鼬獾(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食蟹獴(Herpestes urva formosanus)及白鼻心(Pagumalarvata taivana)等。此外,也是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及其他多種野生動物的家。然而農業開墾、聚落的拓展及道路等基礎設施開發,讓淺山地區形成聚落、農地及林地鑲嵌的破碎地景,不僅造成野生動物棲地消失及零碎化,更導致野生動物族群量下降、基因交流受阻,與人類的衝突(例如侵擾雞舍、路殺),以及與流浪犬、貓競爭棲地及食物的機率也顯著提升。

歐亞水獺(Lutra lutra)已在臺灣本島消失多年,目前僅在金門地區有近200 隻的小族群,臺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臺灣高山小黃鼠狼(Mustela nivalis formosana)、黃鼠狼(Mustela sibirica taivana)及黃喉貂(Martes flavigula chrysospila)的族群則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地區。淺山地區野生的食肉目動物有石虎、鼬獾、食蟹獴、白鼻心及麝香貓。石虎主要族群的分布侷限在苗栗、臺中及南投地區,近年來在雲林、嘉義及彰化也有零星的發現;麝香貓在宜蘭福山、陽明山、嘉義阿里山、高雄及屏東交界的淺山地區、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等地有較穩定的族群;白鼻心、鼬獾及食蟹獴在全島中低海拔地區廣泛分布,近年來的監測結果顯示這三種食肉目動物的相對族群豐富度呈現穩定或增加的趨勢。


為避免淺山地區野生動物滅絕,除了針對個別物種面臨的威脅擬定具體可行的保育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落實生物多樣性主流化,讓政策決策者、執行者、開發者及一般民眾都能正確了解這些野生動物的價值。以下舉石虎為例,說明淺山地區食肉目動物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供給:石虎曾廣泛分布在全臺淺山地區,文獻記載清代時石虎毛皮在交易市場出現,以前白鼻心、石虎等也曾被獵捕作為蛋白質或寵物的來源。

調節:石虎是淺山生態系中的頂級掠食者,以老鼠等嚙齒類小型哺乳動物為主食。嚙齒類動物常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失,也是許多疾病的帶原者或中間宿主,包括鼠疫、漢他病毒症候群(Hantavirussyndrome)等多種人畜共通傳染病,皆會透過嚙齒類動物傳染給人類。以嚙齒類動物為主食的石虎能有效降低老鼠族群密度,有助於減少病原在老鼠族群中傳播及將疾病傳染給人的風險,此為疾病調節的服務。另外,食蟹獴除了取食蝦、蟹等甲殼類外,也會取食蝸牛,對於在低海拔氾濫的外來種非洲大蝸牛,或多或少具有抑制族群量的作用。食肉目動物從字面來看是以吃肉為主的動物,但麝香貓、白鼻心等食肉目動物也經常取食植物果實及嫩葉。這些取食植物的食肉目動物,有助於植物的種子傳播、更新及擴散,對生態系的穩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文化:在日本西表島,數量僅約100 隻的西表山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石虎的亞種),在日本政府及當地人的努力之下,儼然已成為當地最重要的象徵,也是吸引觀光客前往旅遊的生態資源。若石虎族群能在臺灣穩定回升,或許也有潛力發展出以石虎為主題的生態旅遊。筆者過去執行石虎調查計畫時曾訪問許多年長者,有許多人提到在他們年輕時,石虎(山貓)不算少見,有些是山林偶遇,有些是養的雞被偷吃,對他們來說是生活與記憶的一部分。食肉目動物也是許多人攝影、繪畫的題材,更是學生學習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的重要素材。

支持:石虎及其他食肉目動物的存在,有效控制嚙齒類的數量,降低植物種子、小苗或農作物等的過度危害,又能協助種子傳播,不僅確保初級生產量,還有助於維持生態系中的水、氣體及能量循環的正常運作,提供一個能支持上述三種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健康生態系。

如果石虎及淺山食肉目動物滅絕⋯⋯

灰狼(Canis lupus)曾經廣泛分布在美國各州,但因為攻擊家畜產生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使牠們被大量獵殺而在美國區域性的滅絕。黃石國家公園的狼群在1920 年代中期消失,由於狼群是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食物網中的頂級掠食者,對於偶蹄類動物扮演著由上而下控制(top-down control)的角色。在狼群消失之後,鹿科等偶蹄類動物開始大量繁衍,數量增加卻同時導致森林底層的植被被大量啃食,接著利用森林底層植被棲息或繁衍的動物也受到了影響。一個頂級掠食者物種的消失,不僅影響獵物的族群數量,更連帶影響了整個生態系中不同能量階層的物種,甚至破壞生態系的穩定及健康。在1995 年及1996 年,也是灰狼在黃石國家公園消失70 年之後,管理單位不得不將狼群重新引入黃石國家公園,希望重建一個健康的生態系。後續的研究也發現重新引入狼群15 年之後,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族群數量變少,在許多地方偶蹄類對植群的啃食也有減少,植群的更新及小苗成長狀況變好,而河狸(Castor)、美洲野牛(Bison bison)等物種的族群數量則增加(請見延伸閱讀1,圖三)。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黃石國家公園狼群的故事正可以用來推測如果臺灣淺山生態系的食肉目動物不幸滅絕將會產生什麼後果。首先,嚙齒類動物的數量會增加,不僅增加疾病傳播及傳染到人類的風險,更會造成包括農作物及許多植物的種子、嫩葉、小苗,甚至樹皮被啃食而導致死亡。蛇類、猛禽等取食老鼠的掠食者數量可能隨著老鼠增加而增加,但這些掠食者數量增加也會取食其他鳥類、兔子等獵物,使整個生態系的能量循環產生波動。原本藉由麝香貓、白鼻心等食肉目動物取食及傳播種子的植物,也會失去最重要的傳播及更新的媒介。食蟹獴消失後,抑制非洲大蝸牛的功能也跟著消失。

如果淺山食肉目動物消失,勢必嚴重影響淺山生態系的穩定,最後影響到人類的生活。我們的下一代也只能從照片、影片裡看到牠們的模樣,再也無法體驗在野外遇見石虎、食蟹獴等動物的那種感動。


為了未來而保育

石虎在日據時代普遍分布全臺,但在不到一世紀的時間,竟變成族群量估計僅剩500 ~ 600 隻的瀕臨絕種動物。近年來,政府機關、學術單位、民間保育組織及許多民眾皆致力於石虎的研究及保育工作,對於石虎的分布、族群概況、繁殖、活動模式及棲地利用等生態學及生物學有顯著的了解,對於石虎受到的直接跟間接威脅也做了詳盡的盤點,並針對各項威脅提出保育措施(請見延伸閱讀2)。

石虎保育行動的短期目標希望族群量能止跌,中長期目標則希望族群量能回升且分布範圍擴大,最終脫離瀕臨滅絕的險境。雖然讓石虎族群止跌回升、脫離險境不是一蹴可及的簡單任務,但在公、私部門協力及非常多人的努力之下,相信我們能創造一個石虎能安居的淺山環境,許一個石虎族群能永續繁衍的未來。

每一個物種就像一本書,裡面有很多的知識可以用來提升人類的生活福祉。一個物種滅絕就像把一本我們還沒有仔細閱讀過的書燒掉,我們損失的不僅只是一本書,還有那本書特有的價值。為什麼要保育一個生態系或一個物種?簡單來說,不僅僅只是崇敬自然、尊敬生命,更是為了我們這一代及以後的世世代代著想,留給他們一個能創造更好生活品質的機會。 閱讀完整內容
科學月刊10月號/2023 第646期

本文摘錄自‎

封面故事四:無價的食肉目動物 如果石虎消失,如何波及人類與生態系

科學月刊

10月號/2023 第6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