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讓年輕人怦然心動的生育政策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
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
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
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撰文‧鄭閔聲 研究員‧黃浩珉
理財達人郭莉芳,是四個孩子的媽。她十八年前生第一胎時,唯一能領的補助是勞保生育給付;到了現年七歲的小女兒誕生那年,生育給付才從一個月投保薪資增加到兩個月,她設籍的台北市,則額外發放每胎兩萬元生育獎勵與每月二五○○元育兒津貼,「後來還有很多我錯過的友善生育政策不斷上路,但我身邊不敢生的人,還是不太敢生。」
「不敢生,不是這幾年才開始的,我就有很多同學是「頂客族」,就算有生的,通常也只生一個。」四十八歲的郭莉芳觀察,「原因,大概是我們這一代的集體焦慮吧⋯⋯,每個人都想給子女最好的資源,偏偏又覺得自己手上的資源有限,到了該生育的年齡,就會有很多顧慮。」
不敢生養的集體焦慮 今年人口估「自然負成長」五萬人
郭莉芳口中那股無形的集體焦慮,不僅在台灣社會瀰漫許久,情緒更逐年增強。在她初為人母的二○○三年,台灣的時期總生育率首次跌破一.三,正式成為「超低生育率國家」,但全國出生人數仍逾二十二萬人;二○年,全年僅迎來十六萬多名新生兒,內政部初估的生育率是○.九九,出生數比死亡數少了近八千人。
情況還可能更糟。二一年第一季,全國新生兒還不到三萬五千人,比死亡數少了一萬兩千多人;若狀況維持不變,全年出生人數將低於十四萬人,預估人口「自然負成長」五萬人。
生育率低落的負面效應是跨越世代並持續惡化的,因為當下生得少,意味著未來「有能力」生的人也跟著變少。
二○年,全台灣共有五六八萬名十五到四十九歲的「育齡婦女」,由於二十一世紀的新生兒數量遠低於一九七○、八○年代,國內育齡婦女數量將逐年減少,就算樂觀推估未來五年都有高達十萬名女嬰出生(去年不到八萬名),到了二○四○年,同年齡層女性仍將只剩三九六萬人(國發會推估約三九○萬人),一頭栽進人口學家眼中最棘手的「低生育率陷阱」。
回不了頭的趨勢政府僅能力拚平緩人口驟降曲線
「台灣人口負成長是回不了頭的,政府再怎麼鼓勵生育,也無法逆轉此趨勢。」前政務委員、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解釋,政府鼓勵生育的用意不是為了逆轉人口萎縮的趨勢,只是不要讓人口數下降得太快,以免對國家財政與經濟造成難以承擔的衝擊。
新生兒與人口數快速下降,將直接導致人口結構快速老化。根據國發會推估,二○年台灣介於十五到六十四歲間的「青壯人口」有一六八一萬,四○年僅剩一三三○萬;同一時間,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則將從三七八萬成長到超過六七○萬。
人口老化,將造成勞動力不足,加重政府支付退休金的財政負擔,撫養壓力也可能拖垮青壯世代與國內經濟成長。《無人地球:全面改寫經濟、政治、國際局勢的人口崩潰之戰》一書作者伊比森(John Ibbitson)和布里克(Darrell Bricker)就分析,二十到四十工作者不僅創造最多財富,同時還進行消費,日本經濟過去三十年間停滯不前,部分原因就是高齡人口消費愈來愈少、需求愈來愈低,銀行願意提供的創業貸款也愈來愈少。
郭莉芳一再「錯過」的獎勵生育政策,就是中央與地方政府不樂見此狀況發生,所做的各種努力。
中央研究院在一一年發表的《人口政策建議書》中,曾歸納台灣少子化現象的成因,簡單來說,就是台灣人普遍晚婚,壓縮了能生育的時間,再加上愈來愈多壓根不打算結婚的「單身貴族」,造就超低的生育率與實質出生數。十年後的今天,檢視各項數據,我們驚覺這部打造少子化社會的機器,運轉得比當年更有效率;政府的力挽狂瀾作為,絲毫沒有拖慢它的腳步。
中研院發表政策建議的一一年,台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是二十九.四歲,一九年已延後到三十.四歲;同一期間,婦女生產第一胎平均年齡從不到三十歲上升到三十一歲;結婚對數從十六萬五千下降到十三萬四千;二十到四十九歲婦女有偶率,從五一%下滑到四六.三%。這些數字如果是與邁入超低生育率的○三年比較,差異更加明顯。想解決問題,就必須先理解形成統計數字背後的深層原因。
67%適齡受訪者為何不想生?理由:經濟壓力重、未婚、年齡太大
「時空背景和○六年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少子化原因就是「不想生」的社會氛圍,和擔心「養不起」。」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辦公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寫著人口與生育率的推估數字。為什麼特別提起○六年?因為早在當時,他就是政府部門對抗少子化的總指揮官。
時間回到○六年六月七日的行政院院會,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裁示:「少子高齡化將對教育、勞動、醫療及社會安全體系造成衝擊,如何有效調整及積極因應,人口政策扮演關鍵性的角色,請政務委員林萬億督導相關機關,針對當前最迫切之少子、高齡化及移民等三個議題,著手研訂具體之實施計畫,並據以撰擬人口政策白皮書。」
原來,十五年前的政府就已發現低生育陷阱的嚴重後果,並著手研議因應對策;但當年拍板調整人口政策的閣揆與銜命規畫的政委,十五年後回到同樣的位置上,為什麼還是面對相同的老問題,就連解決方案也大同小異?
《今周刊》與家庭計劃協會合作、針對十五到四十九歲民眾進行「二○二一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在這份調查中,有六七%受訪者未來不打算生育,最主要原因依序為「經濟壓力」、「尚未結婚」、「過了理想的生育年齡」。
傳宗接代已過時催生要用對方法資源用在刀口上要讓已生的還想生
這三項原因,毫無違和地同時在今年四十八歲的小鄒身上呈現。在公家機關擔任機要人員的他,十年前與交往多年的女友結婚,晚婚的兩人,當時就達成共識,要先想辦法買一棟房子,讓生活有保障,再考慮生小孩,「一開始是擔心經濟條件不敢結婚,沒結婚當然不會生;結婚到現在還沒存到頭期款,但年紀已經過了,基本上也不會生了,兩個人生活、慢慢存錢,也沒什麼不好。」他的語氣裡聽不出遺憾。
小鄒夫妻每月收入超過十萬元,經濟條件不算差,但究竟是因為擔心養不起小孩所以不生,還是沒把生育當成優先事項,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大概都有吧。」他說。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這樣做,我願意生
今周刊
2021/第126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