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半導體勢力消長 關鍵在七月
一部法案卡關 美國兩黨各有盤算
「當這宗投資案完成時,這裡將是全美國最大的晶圓製造基地,足以支持未來的成長……。」六月二十七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新聞稿中盛讚台灣環球晶赴美國德州投資的決定,環球晶決定投資五十億美元,興建美國最大的十二吋晶圓片生產基地,這起投資案將補起美國缺乏本土大型矽晶圓製造廠的缺口。
不過,消息一出,環球晶股價從五二六元,一路跌到四三六元,市值蒸發一七%,因為,美國建廠成本比台灣高上好幾倍。雷蒙多在新聞稿中也指出,「環球晶之所以願意在美國投資,是相信美國國會兩黨將在未來幾週達成協議,通過創新法案……,最晚今年秋天,這些公司必須做出最終投資決策。」
台廠赴美 出現正反論調
美國政府一面歡迎台灣半導體業者赴美投資,但另一面,美國輿論仍然反覆出現「半導體集中在台灣生產,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論調。
近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是六月二十日,由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 和前谷歌執行長施密特(EricSchmidt)聯名登在《華爾街日報》的投書,標題是「半導體產業無法自主,將危及美國安全」。
這篇文章舉出各種數字,想強調半導體製造集中在台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台北距中國只有一一○英里,一旦台海發生衝突,我們將從領先兩個世代,變成落後兩個世代」。
文章中寫道,「一九九○年到二○二○年,中國興建了三十二座大型晶圓廠,同一時間,世界上其他地方,興建了二十四座晶圓廠,但美國本土新建的晶圓廠數目為零!」文中敦促,美國國會應盡快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力抗中國主導半導體技術的野心。
不管拉攏還是警告,這兩方的目標,其實都是美國國會。因為,美國國會其實早就看到在半導體領域落後的危機,在二○年十二月就草擬晶片法案,法案如果通過,美國將撥款五二○億美元,約合台幣一.五二兆元,獎助私人企業在美國投資半導體在地生產,法案能否通過,也影響台積電和環球晶能否在美國順利投資量產。
相關法案其實今年已經得到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投票通過,但為何美國商務部和前谷歌執行長施密特仍要公開倡議,要美國國會趕快通過法案?
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資深合夥人譚耀南觀察,民主黨希望藉由這一次法案在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之後的調解方案中,加入有關健保藥價降價的相關預算方案,並且將矛頭指向共和黨,主張如果不及時通過該法案,就是共和黨人在和中國競爭的大戰略上幫助中國。但共和黨認為,這樣做是把民主黨長期以來對藥價的議題夾帶過關,並在通貨膨脹的議題上火上加油,兩邊陣營僵持不下。
六月三十日,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納的推文清楚的表達了立場,他寫道「如果民主黨人堅持推動自家版本的調解法案,就不會有兩黨支持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麥康納原本在投票中也對《美國創新與競爭法》表達支持,但由於民主黨計畫強行通過法案,因此對拜登政府最在意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開刀。
力抗中國 贊成派盼加快
幾小時後,美國白宮反擊,根據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報導,白宮新聞祕書發出聲明痛批「參議院共和黨議員,為了保護大藥廠,不惜幫助中國和美國競爭!」
美國政治媒體《The Hill》分析,如果法案不能在今年七月過關,就必須等到十一月期中選舉之後才能通過,很多原本有意投資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公司,如英特爾等公司都警告,法案若太晚通過,將縮減在美國投資的規模。
美國媒體分析,「美國拜登政府極度想要半導體相關法案過關」,這宗法案已經拖了一年多,半導體法案因為極為重要,反成為兩黨惡鬥下的人質。
今年七月,美國國會兩黨的協調狀況十分關鍵,譚耀南分析,「接下來是純粹的政黨政治角力,目前看來,是否能依民主黨的想法通過,還很難說。」如果美國兩黨在這個會期能協調成功,民主黨可以把五二○億美元的半導體相關支出加入預算。但如果協調破局,民主黨只能先通過縮小版的預算案,再慢慢找機會讓半導體相關法案過關。
僵局若解 美國半導體利多
美國若能順利解開僵局,不只台積電有可能得到補助,連聯發科等IC設計公司也會受益,因為美國也會鼓勵在美國境內投資IC設計,並將成立新的半導體製造和封裝技術研究單位。眾議院在法案說明文件中解釋,這些機構是為了幫助新創半導體公司成長,度過成長前的低潮挑戰而成立;意思是說,一旦法案通過,未來美國會有許多新創半導體公司出現。六月二十九日,聯發科宣布在印第安納州成立第一個位於美國中部的半導體晶片設計中心。
法案一旦通過,美國要如何重拾半導體成長動能?艾利森和施密特建議,第一,美國不應只投資最先進的製程,英特爾和格芯手上擁有的傳統製程,其實已足以製造目前市場上所需九八%晶片,從坦克到電視都能使用。第二,美國應該和台灣、韓國合資半導體公司,用美國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換取合作機會。第三,美國應該注意研發和製造之間的關係,必須兩者並重,才能得到真正的突破。
今年,美方的各種動作,表面上針對台灣,真正的關鍵,其實仍在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山莊;由於英特爾等公司已表態,法案不過關,就無法按計畫在美國設立新的半導體廠,今年七月將是觀察台美半導體勢力消長的關鍵時刻。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