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得太快,生命卻愈來愈長,面對無法預測、無從把握的未來,只有一種人才能活得從容:終身學習者。這已是各國戰略,台灣成人進修率卻遠遠落後。
家長、老師、企業與國家,怎麼鼓勵學習精進?作為個人,我們如何不設限地追求自我實現?
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高雄前鎮高中學生黃麒彰(左)與蔡濟謙就因為好奇,到海邊實際觀察船隻並製作影片,親眼證實了課堂上聽到的地圓理論。
躋身世界五十大名廚的唯一華人江振誠,只有淡水商工餐飲科畢業,卻成為全球最頂尖的主廚之一。
十月,他在台北、台中、台南三場工作坊中,傳授品牌與經營心法,台下坐滿董事長、經理人、年輕創業家專心聆聽。江振誠第一句話就是,「今天的文盲不是不會讀和寫的人,而是無法自我學習的人。」
他對於廚藝、食物、音樂、設計的造詣,他創造七個品牌的經營管理能力,甚至是流利的英文,都是透過有紀律的苦學,實踐完成。
未來的世界,只看IQ、EQ已經落伍,只有LQ(Learnability Quotient,學習力商數),才能讓人與時俱進,從容面對變局。
全球企管顧問公司萬寶華從二○一六年起,在全球推廣學習力(learnability)的概念。
質化的LQ,幫助職場成功
學習力的重要,與職場成功有關。根據萬寶華集團,學習力的定義是:能透過快速適應,並發展新技能,以維持自身就業力的意願與能力。
萬寶華集團與知名的霍根職能測評系統公司(Hogan X)合作,推出一項學習力的線上測驗(learnabilityquotient.com)。
他們認為,學習力評估不該量化,而是質化。根據風格不同,每個人可能擁有好幾種不同的學習者性格,包括冒險型、知識型與非傳統型三大類的九種性格(見表1)。其中有喜歡新鮮人事物的探險者、依賴經驗與常識的行動派,以及對新趨勢有高敏銳度的創新者等。
從分析可看出,不論怎樣風格的人,都有成為終身學習者的潛力。
愈來愈多國家認知到,終身學習的能力會影響到國力。
德國、新加坡,終身學習作為國家戰略
面對環境的變化,許多國家領導人已將終身學習提升至國家戰略層次,猶如國防一樣重要。
根據暨南大學教授吳明烈的成人教育調查報告,二○一六年台灣十八至六十四歲成人繼續參與學習的比率已達三五%,比起一四年的三二%,持續成長。
儘管如此,與OECD國家相比,台灣的成人教育比率遠低於平均值五○%。相較之下,歐洲尤其是北歐國家,成人學習的文化根深柢固,多國比率超過六成。(見表2)
韓國在一三年,將終身學習目標入憲,以「一百歲時代建構國家終身學習體制」為目標,提高終身學習資源可近性、建構線上線下終身學習體制,建立終身學習國家。
為了厚植人民在未來職場競爭力,新加坡政府也推出「技能創前程」(Skills Future)計劃,辨認出未來世界需要的能力,協助人民技術升級(見194頁)。
在社會教育方面,德國因東西德分裂歷史因素,讓德國人成為最樂於出國旅行、接觸學習不同文化的人,寓學習於無形(見172頁)。
終身學習,並非全新概念。然而,隨著科技進展,也讓學習的觸角,達到以往難以企及的廣度,讓終身學習不只是國家目標,而能細緻到城市、鄉鎮層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的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已有橫跨五十多國的兩百多個城市加入。這些城市能有效動員各種資源以提升全面學習機會、活化家庭與社區學習、促進職場學習,以及打造出具有終身學習文化之城市。
在台灣,一○年由教育部正式提出建構「學習型城市」政策。至一八年,全台已有十五個縣市共同推動,並從城市向下扎根到「學習型城鄉」。透過全國性計劃,教育部邀請各鄉鎮市根據在地特色提出學習計劃,例如基隆就規劃出海港與漁業轉型工作坊。
從國家、社會再到城鄉的未來,讓每個人在各種場域,都有學習機會的關鍵,也許在科技。
科技讓學校教育更自主、適性
因為科技進展,讓以固定進度為主的學校教育,更增添了自主學習的新面向。
手握七千萬美元基金的矽谷學校基金執行長葛林柏(Brian Greenberg)日前訪台時說了一個故事:有個小學一年級的班級使用電腦輔助教數學,兩個月就把整學期進度上完,以往只能乾等下學期,但現在有了電腦可自我調配進度,在確定全班都學會的前提下,老師決定直接跳級。
「學生都超級興奮,充滿了學習動力,」他說。因為如此,有個女生發現了自己的數學天分,甚至已經跳上到高中程度數學。
「這樣的自主調配學習進度,是因為科技才變得可能,」葛林柏說。
科技學習風,也吹進頂尖大學。
從明年一月開始,美國賓州大學工程學院的電腦與資訊科技碩士(MCIT),將首度在Coursera平台上提供線上學位課程選項,僅需賓大實體課程學費的三分之一。
「原本每年只能收七十位新生,明年開始可以收五百位,」賓大校長葛特曼(Amy Gutmann)接受《天下》訪問時強調,這是常春藤盟校中第一個線上、也是唯一不需相關學士背景的碩士學位。
「我們的辦學目標,是希望學生不僅能在今日的職場成功,更能為未來世界做準備,」葛特曼說。
不舒服,正是成長收穫的時刻
不只在學校,只要願意突破舒適圈,學習機會其實無所不在。古往今來,不論尊卑都會面臨到人生中的悲歡離合等困境。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言,「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逆境帶給人的力量,可在越南台商蔡文瑞身上看到。
來自彰化的蔡文瑞,在越南平陽省經營的鋒明興業,是全球前十大自行車坐墊製造商,卻在二○一四年暴動中被燒掉兩個廠。儘管一度一蹶不振、每天難以入睡,四個月後,他重拾勇氣,找到新工業區建廠,一年多後落成又重啟生產線。
「沒有太多喜悅,只有在困境當中,想力爭上游的決心,」他在新廠落成時說。
浴火重生的蔡文瑞面對逆境,也有學習。「至少人還在、客戶在、本事在,再賺就好,」他說,這次事件讓他深刻體會到,要更注意風險管理。他重新建廠,把安全措施做得更完善,加強消防安全、加寬廠房之間的距離。
儘管並非每個人都會遇到如此戲劇性的逆境,仍會有新挑戰層出不窮,迫使人們走出舒適圈。
幫移工創業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共同創辦人吳致寧,十月赴荷蘭參加論壇後,為文分享心得,「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不舒服、卻收穫最多的一週。」
原來,要跟來自全球近兩百國的一千八百位青年以全英文交流,對她來說是很大挑戰,「四天來,每一刻我都有躲起來或逃走的衝動。」
但是,她選擇勇敢面對不舒適。
「要走進世界舞台,我深刻感受到自己不足,」她寫道,「我需要更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我需要具備更好的英文能力、我需要去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與歷史、我需要更勇敢與打開心胸,才能夠更有能力與世界對話。」
吳致寧選擇抓住機會,讓世界看見台灣。最後一天,她受邀分享心得,已經能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希望世界能更看到台灣的自由、創新,和年輕人的活力。
走出舒適圈,讓她更有力量,做到自己原以為做不到的事。
日常小事,也是你獨特的亮點
生命,是不停歇的學習歷程。說話走路,寫字算數,跟同學老師相處,學習怎麼談戀愛、面對分手;在工作上,學習跟同事、上司相處;有孩子後,學習怎麼當父母、怎麼跟自己父母相處;年紀長了,學著安排老後生活,面對生命盡頭、思考生命意義。
在學校裡的,是教育;而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都是學習。生活中的學習,經常在當下沒感覺,卻對日後人生有深遠影響。
「我的學習都在無形之中,」教育部長葉俊榮接受專訪時說(見70頁)。他在就讀大學法律系時參加原鄉服務社團,前往尖石鄉服務部落小朋友,默默喜歡上原住民文化。
俗話說「教學相長」。葉俊榮以為,是他去教小朋友,多年後擔任內政部長要處理族群事務,才發現是原住民小朋友教會他很多,包括原鄉跟城市資源的落差,還有如何欣賞各種文化之美。
去年,內政部公告研擬修正姓名條例,讓原住民可用羅馬拼音呈現名字,是尊重多元文化的表現。日前,葉俊榮還在教育展上,以泰雅族語獻唱歌謠,豔驚四座。
如果不是大學時服務部落的經驗,他今日也許難有對於原住民如此深刻的理解與關懷。這是學習無形中給他的力量。
學習並不只關乎就業,也關乎人類如何在變動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
社會實踐,在變局中安身立命
九合一選前,一個陽光普照的週日下午,在士林舊街市集,手工編織帽的攤位上擺著「歐巴桑來了」牌子。無黨籍士林北投區議員候選人徐書慧,帶著女兒站在肥皂箱上,對來往路人宣揚理念。
從推動溫柔生產開始,徐書慧因緣際會認識了帶三歲孩子環島的共學團媽媽,自己加入共學社群後,她才發現,原來親子共學團的宗旨,跟原本想的不一樣。
「並不是讓孩子學什麼厲害的東西,而是父母一直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腳步,」徐書慧說。對她來說,這幾年最大轉變是從一個獨善其身的人,變成一個願意為孩子挺身而出、嘗試改變大環境的人。
今年,全台有二十二個像她這樣的歐巴桑,在十個縣市參選議員。儘管沒有政黨或金主支持,媽媽們透過共學團累積勇氣,改變自己,勇敢踏出參政的一步。
共學團媽媽們的公共意識和小民參政,何嘗不是學習的一種樣態?
在台灣剛滿二十週年的社區大學運動,以「作伙學習,翻轉地方」的號召,讓全台八十七所社區大學的學員不只學,更參與翻轉社區,促成實際改變,未來還要朝向「點亮一百個鄉鎮區市」的學習型城鄉政策願景前進。
社區大學,就是終身學習與實踐最鮮明的實例,讓許多原本對社區無感的人,關心甚至操心社區的生態環境與歷史記憶。(見138頁)透過學習,個人與社群產生連結,透過試著改變身邊環境,得到賦權的個人,才更能在茫茫世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也關注在大歷史中,人類該如何理解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面對變動的未來。
「至少每十年,要完全重塑自己,就好像軟體持續更新一樣,」他在近期一場演講中提及。這是因為,未來的世界會長怎樣,沒有人知道,但唯一確定的是,改變一定會持續發生。
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只有學習力才能克服挑戰。從運用國家、城市、社區的資源,到無所不在的網路、人際與生命旅程,能自我學習的人,就是未來人才。
安排自主學習進度的能力,需要從小培養起。矽谷學校基金執行長葛林柏來台演講時,讓11歲的兒子Jonah向學校告假兩週,把功課帶來台灣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