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殺中國無人機 國軍有神秘的「外星武器」
◎蘇仲泓
在經過一整個月以射擊信號彈示警不明空拍機,以及有官兵「 自發性」丟石頭驅趕畫面曝光後,飽受輿論抨擊的陸軍金防部,終於在8 月底提升至實彈驅離等級,迫使其飛返廈門等地, 進而在9月1日證實首度將其擊落,一掃被「看沒有」的怨氣,此舉有維持士氣作用,惟值得觀察的是,無論目前民用空拍機擾我外島有無中共官方授意, 還是所謂網紅蹭流量,以及相關行動究竟會維持多久,我方除「硬殺」之外, 「軟殺」能量能否加速建構到位,一旦戰線拉長,重要性勢必浮現。
民用空拍機侵擾、蒐整我方戰情 外島官兵疲於奔命
要先分清楚的是,現階段侵擾我外島的,仍以民用空拍機為大宗,代表飛行距離、在空時間、抗干擾能力都有其限制,和軍用無人機存在相當落差,因此防區防空連裝備的20 機砲甚至DMS 雙聯裝刺針飛彈這種對空武器,當然都有攔截摧毀能力,但難免有大砲打小鳥之感,先不列入討論,惟小型空拍機頻繁飛入我禁限制水域,或進一步抵近我外島海防崗哨,重則拍到我哨所圖表、記錄我據點位置,進行系統性蒐整,輕則使官兵疲於奔命,一有狀況就得處置, 宛如海、空軍應、處中共機艦的外島版, 平時造成我方無謂耗損,戰時增添突擊成功機率。
由於國軍整體採守勢,不管政治人物怎麼喊,始終保持高度克制,避免對岸借題發揮,除重申絕不開第一槍,即便空拍機都已進入目視可及的高度,還是以射擊信號彈這種宣示大於實質意義的作法反制,只是守住原則,對於強調外島獨立作戰的國土防衛概念究竟是好是壞,值得深思。
2方法反制不明空拍機 軍憲警配賦無人機干擾槍
目前反制最有效的方法有二,一是直接將之擊落的「硬殺」,二是透過訊號干擾方式,使操控者無法繼續操作的「軟殺」,截至目前外島似乎只存在硬殺,至於信號彈根本連軟殺都不算。
由於空拍機入手門檻低,普及率高,即便劃設禁航區,民眾飛行前也得先考照,但未經許可升空或因操作不慎掉落人群中,都對飛航安全、大型活動現場形成直接威脅;2018年委內瑞拉甚至出現以無人機投擲炸彈行刺總統的情況, 因此反制無人機原本就是軍警必須面對的課題。除軍備局曾展示具發射捕捉網的大型多軸無人機,直接將其「捕獲」,近年包括跨年晚會前,負責維安工作的警分局偵查隊、漢光演習確保戰備道周邊區域淨空的空軍、大選年肩負元首維安重任的國安局特勤中心、憲兵,都有公開展示「無人機干擾槍」的紀錄,其中不乏可以外接瞄具的模組化設計。
無人機干擾槍外型特殊,媒體常以「外星武器」稱之,其運作原理即是干擾空拍機訊號,使其失控墜落,或飛返操控者所在之處,讓軍警可以進一步將人逮捕,有效射程約在1至2公里間;前期駐軍以信號彈示警雖不算處置失當,但金門當地應該有能先調集的干擾槍,避免對岸民用無人機低飛,我方不僅無法有效反制,甚至得丟石頭的負面效應擴大。據了解,目前軍方已從本島調干擾槍支援,除了調裝備,更調平時負責維護機場空域安全的地勤單位進駐,因此後續理論上會有更周全的反制,嚇阻民用無人機猖狂亂飛的現狀。
採購「無人機防禦系統」 明年外島優先部署
無人機干擾槍雖然方便,但從歷年曝光時機,可知絕大多數是單一活動或特定期間為主,除非變成哨所固定標配,不然只能算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因此建構長期性的反制系統就顯得相當重要。事實上軍方近年另有採購由中科院研發、偵測干擾一體的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根據官網資訊,該系統針對機場、沿海、邊境、重要設施進行防護,突顯與干擾槍之於單一事件的差異性,且因能以車載方式機動部署,運用彈性大;國防部預算書指出,規劃今年至2026年在全台45處營區建置該系統,金額達43億餘元,且因應中共「 灰色地帶衝突」,明年獲裝後將優先部署在外島,強化前線反制能量。
回顧過去一個多月外島應處無人機來看,從信號彈示警到實彈驅離、擊落, 背後涉及程序建立與決心形成,無論初期識別、中期通報、後期處置,還是所謂「一點生變、連鎖反應、全面制變」,反應軍方異常小心,避免任何擦槍走火, 然必須警覺的是,從共機頻繁在我西南防空識別區現蹤,到近期視海峽中線為無物,常態性逾越「默契線」,突顯其藉壓迫我海空域,創造對己有利的新既定事實,仍是連串動作的主要目的,無論一再退讓,還是前線缺乏應變彈性, 到頭來,得利的還是對方,前線的士氣更還因此賠進去而不自知。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