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聯盟結合晶片聯盟 美國打造新版「ABCD包圍網」
持續拉攏印太盟友 美國對中展開多方「新圍堵」戰略
為了因應二戰期間日本極度軍事擴張, 英美決定對日進行貿易制裁與經濟封鎖,時值日本展開侵華戰役,因此在英美主導下由美國(America)、英國(Britain)、中國(China)與荷蘭(Dutch)等擁有日本周邊領土主權的國家組成了「ABCD包圍網」,主要對日本施以石油與鋼鐵的禁運,對其影響甚深。此舉雖逼使日本與英、美展開談判,但隨後英國提出包含日軍撤出中國的三條件及美國提出的赫爾備忘錄,極端壓迫卻促成珍珠港事變、引發二次大戰,所以該包圍網成功與否,自有公斷。
美國圍堵政策開啟冷戰不敵西方蘇聯解體
所謂的圍堵政策,則是冷戰期間美國特別針對反共主義的外交戰略,當時美國認為蘇聯共產主義已有中國大陸共產黨在國共內戰取得勝利,又有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陸續「赤化」,恐危及東南亞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危機,因此美國從政治、經濟、軍事及意識型態與周邊國家合作「圍堵」蘇聯。
這套政策後來衍生了著名的「杜魯門主義」(美國在世界各地援助反共政權,並建立針對蘇聯的全球軍事聯盟,後來的北約軍事同盟即是受其啟發)與「馬歇爾計畫」(對戰後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也奠定美國成為市場經濟國家龍頭的地位)。然而,圍堵政策雖成功遏止了共產主義在中南半島的擴張,但也自此開啟了以美、蘇為首,民主與共產世界對峙的「冷戰」。
冷戰促進了世界軍事、科技的迅速發展,卻也讓全球從此陷入核武壟罩,直到一九八○年代美國在雷根總統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再加上社會主義陣營本身內部矛盾(中蘇交惡),蘇聯內部經濟造成嚴重停滯,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可說是西方陣營的勝利。
再次串聯第一島鏈及周邊盟友 美國對中國大陸展開「新圍堵」戰略
隨著中國大陸崛起,因為國家利益和國際政治權力之間的衝突,加上貿易、投資、技術等領域越來越頻繁的摩擦,政治體制上的差異顯現兩國經濟利益的不同,美國國內開始出現中國大陸造成其利益損害的聲浪。另一方面, 美國自二○ ○ 九年歐巴馬擔任總統後,將國家戰略主軸從中東的反恐轉移至亞州,並提出「重返亞州」(Pivot to Asia)戰略, 積極與東協國家展開合作,並與中國大陸展開競爭關係。也使得本來就因為台海、朝鮮半島問題而互有矛盾的兩國心結更深。
這樣的美中衝突在川普上任後更加劇烈, 川普提出「 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Vision, FOIP),並以經濟上促進共榮、治理上捍衛良善治理與公民社會、安全上確保和平安全的區域秩序等三點為其政策核心。對中國大陸的政策部分,除了開啟中美新一輪「貿易戰」,更聯合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等「第一島鏈」國家形成軍事圍堵,提高對中嚇阻力。而最新進展則是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於六月二十二日在美國會面,並簽署國防及商業協議。至此,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新圍堵」正式成形。
組建晶片四方聯盟 美欲斷中晶片能量恐難如意
在此之前,美國已於今年二月十六日在AIT 主持下,邀請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及台灣的官員以視訊方式舉行俗稱「晶片四方聯盟」(Chip 4)的「美國―東亞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工作小組」視訊會議,這個聯盟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晶片設計核心技術,搭配台灣、韓國晶片製造能力及日本材料、設備零件的製程優勢,為美國半導體產業建立穩定供應鏈,同時也牽制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限制其取得高階晶片的管道。
然而,中國大陸並非當年蘇聯,不僅早已開始重組半導體產業,準備以自主實力突圍。另一方面,大陸所擁有之自然資源、軍事實力也絕非美國能全面圍堵成功,加上各國仍看重對中貿易合作,「新圍堵」政策或將效果有限,台灣也不應一廂情願,過度押寶美國。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