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櫻遊覽車悲劇後,政府必做的三件事!

蝶戀花旅行社武陵賞櫻一日團遊覽車,二月十三日晚間在國道五號翻覆,三十三人不幸罹難,是三十年來最嚴重的國道事故。悲劇發生後,遊覽車司機勞動條件奇差無比、靠行車不受管控、一日遊行程風險較高的「黑幕」,也再次被掀開來。
今周刊
觀光局去年風光公布,前年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達一.七八億人次,創近十年新高。諷刺的是,國內旅遊業的「榮景」,竟是靠遊覽車司機低薪、長工時的血汗勞動條件換來的。

更令人氣憤的是, 二○○六年台南梅嶺重大遊覽車意外後,十年來陸續又發生多起遊覽車事故,官員每次都宣示要「通盤檢討」,但前述多項「結構性問題」卻遲遲未改善,等於政府放任悲劇一再重演。

究竟台灣的遊覽車管理和旅遊產業出了什麼問題?

力推「雙駕駛」歐美行之多年 避免獨撐

台北市勞動局指出,從一月二十九日起,已故駕駛康育薰至少連續上班十二天,違反《勞基法》規定。此外,武陵賞櫻一日遊長達十幾小時, 歐美國家面對類似行程,通常會配「雙駕駛」,由兩位司機接力開車,台灣卻是一人獨撐。 超時工作加上疲勞駕駛,變成壓倒康育薰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遊覽車駕駛每日開車時間不得超過十小時;連續開車最長不得超過六小時。但實際上,駕駛常常連續開車超過六小時,全日工時往往超過十二小時,專跑「一日團」的司機尤其嚴重。

交通部去年十月公布一份「遊覽車營運狀況調查報告」,有四千多位遊覽車駕駛答覆問卷,其中有一五.四%坦承有連續開車超過六小時經驗,顯示司機違規駕車比率並不低。交通部手握這份「血汗紀錄」,卻未介入改善,已是失職。

另一個問題,是遊覽車駕駛工時認定困難。勞動部前年公布「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其中提及遊客下車至景點遊憩,駕駛可自行利用的時段,認定為工作時間。這讓駕駛工時認定模糊,勞檢時難判定是否超時工作。

已有三十多年駕駛經驗的資深遊覽車駕駛蔡啟勳說,「車子是駕駛的第二生命。」遊客下車遊玩時,司機須隨時守在車子附近,完全不可能休息。尤其現有景點或車站,幾乎沒給司機好好休息的地方。

對此, 交通部將嚴審司機須長途駕駛的一日遊行程,要求業者應採「替換駕駛」機制,設定適當分段點,讓不同司機接手。

拉高管制標準 除了陸客團 國旅也應嚴控

在一二年底發生新竹尖石遊覽車翻覆意外後,時任行政院長的陳冲即提醒,遊覽車駕駛工時管制非常重要。他當時說,業者可能會覺得成本變高,「但若不付這些成本,一旦發生事故,恐將付出更高代價。」

監察院也曾於一三年糾正交通部及公路總局,點出官方未確實改善靠行車生態所衍生駕駛不易管理的問題。行政部門主事者與業者的麻痺、不作為,正是推波助瀾的幫凶。

事實上,為避免司機疲勞駕駛,觀光局早就要求陸客團行程不得過分緊湊,例如搭遊覽車環島應以八天七夜為原則,少於八天七夜應搭配航空、高鐵運輸。

此外,一二年起,陸客團遊覽車每日行駛里程也訂上限,「平均每日不得超過兩百五十公里」。近年甚至修正為:「單日不得超過三百公里,但往返高雄市經屏東縣至台東縣路段,得增加至三百二十公里;行駛高速公路達當日總里程六○%者,除行經或往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外,當日得增加至三百八十公里。」

何以對陸客團訂出如此細緻的規範,但沒有擴及所有遊覽車?

交通部長賀陳旦日前坦言,陸客團管理有高度政治性,過去政府的確較少介入國內旅遊。

賀陳旦指出,公路總局○六年曾研議訂定遊覽車總量管制、汰劣機制及管理靠行車問題,當時還沒來得及修改,「大家想爭取陸客團,遊覽車快速成長,紀律就鬆懈了。」全台遊覽車也因此由○六年不到一萬二千輛,至一三年暴增為一萬六千輛。

遊覽車數量多到交通部難以控管,行政部門又未在第一時間明定各種旅遊形態的管制規範,正是旅遊品質「失控」主因。

觀光局研議, 往後國內旅遊若以遊覽車為交通工具,行駛平面道路每日以三百公里為原則、山路為兩百公里,若道路形態混雜,以兩百公里為準。但未來能否落實稽查,將考驗政府的執行力。

清查一日遊行程 勿讓司機、遊客一起玩命

「 這根本是惡性腫瘤!」談起被業界俗稱「天天遊」的一日遊,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李式嘉激動地說,一日遊行程是建立在對司機的壓榨上,「早就該廢!」

點開國內知名旅行社的武陵農場櫻花季一日遊網頁,行程上寫著:清晨四點五十分從台北出發,晚上七點半返回台北。司機返家休息沒多久,隔天又要早早出門,沒有充足休息,何來安全駕駛?

針對國內旅遊削價競爭、行程過長問題, 交通部、勞動部這次啟動遊覽車及旅行業專案聯合稽查,要揪出違法業者。

觀光局也將全面檢視國旅行程,如由台北出發至阿里山、武陵農場、清境農場等一日遊行程,若被認定有司機超時開車等潛在風險, 將要求「不合宜」的行程下架。

但政府其實也是不合宜旅遊團的推手。去年十一月,行政院與觀光局為因應陸客減少,擬定三億元擴大國民旅遊補助方案,所有業者都可申請,導致國旅市場競爭激烈。遊覽車業者透露,三億元方案讓業者大量開出一日低價團,司機疲於奔命。

交通部去年公布的「遊覽車營運狀況調查報告」中,有五七六家遊覽車業者提供答覆意見,其中高達九五.五%業者認為,國內遊覽車市場削價競爭嚴重。

多項資料都證實,政府早知道遊覽車管理已失控,但多年來行政部門未有效規範,任由業者惡性競爭、消耗司機,悲劇才不斷重演。

政府該做的是盡快補齊法規漏洞,並強制所有遊覽車安裝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持續追蹤駕駛有無超時工作。

今周刊
此外, 大客車車體安檢也值得關注。據統計,全國三萬四千多輛大客車中,有一萬兩千多輛○九年前出廠的大客車,未接受過「翻滾測試」等車身結構強度檢測;未來交通部除定期檢驗車輛外,也應積極思考如何確保遊覽車的結構安全。

政府和業者必須大破大立,讓改革一次到位,而不是發生一件意外,才補一塊漏洞。消費者也應「換腦袋」思考,別盲目追求「俗又大碗」的旅遊團,反而犧牲旅遊安全…閱讀更多

本文摘錄自‎

賞櫻遊覽車悲劇後 政府必做三件事

今周刊

2017/2月 第10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