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變變變 你該怎麼變?

2022年,對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無所適從的新起點。首先,新制考招上路,考科項目、題目內容、採計科目均大換血。國家新政策也連番上陣,「半導體學院」「國際金融學院」兩大國家隊,積極培育國際級人才;「雙語國家」政策起跑,全英授課將成大學生活新常態;因應「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減碳成為必修課,人才培養刻不容緩。面對一連串的衝擊,《遠見》預測趨勢、盤點政策、透視產業新法規,帶你贏在未來!

文/謝明彧



「新課綱首屆考生 難翻身想重考」、「學測數A頂標恐創新低!補教老師怒批:考生先忘掉這科吧」⋯⋯

今年1月21∼23日舉行的學測結束後,帶給許多人滿滿的衝擊。尤其數A創下十年最難,直接影響目標為理工科系的學生,也因今年頂大商管科系改採計數A,讓許多文組學生考完後走出教室,幾乎是欲哭無淚,想著「我是不是得明年重考了?」

2022年,對許多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全新的起點,甚至是個無所適從的新起點。

考試無從追回,做出正確選擇

今年是新制考招開始的第一年,考科項目、題目內容、採計科目都大換新。新舊制的變化,與過往科系採計項目的轉變,從去年的年中開始,就引發了各方爭議。

由於學測和分科測驗的考科改變,讓頂大商學院改採計較難的數A,以致原本目標為商管科系的文組學生,突然發現自己落居劣勢;加上過去若學測表現不好,還有7月的指考可以再搏一次,但今年指考改成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讓需要採計相關科目的學系,只好回頭採計學測成績,導致學生只要學測沒考好,等於無從挽救。

採計學科的改變,讓各校系的採計科目組合,較過去暴增1.14倍,從76種變成163種,甚至出現不符合現階段高中班群(類組)規劃的組合。這些都讓很多人怨嘆:「我怎麼這麼衰?剛好碰到制度改變?」

然而,考試已無從追回,對今年的考生來說,更重要的是,現在該如何做出最好選擇?

答案是,先觀察哪些是今年開始實施的新制與新政。不管是考招制度、採計項目、新成立學院、新通過法規,每一項政策改變所對應的就是相關資源的挪移。其次,再觀察哪些學校或科系會受到政策與企業青睞,意即隨著資源補助、預算增加,將帶動哪些科系師資新聘、課程變革。

此時就有機會,把手上的那副牌,在未來四年打成一副超越現有組合的絕佳組合。

《遠見》採訪幾所大學校長與教務長,選出引領學校資源挪移最重要的三大新政,做為今年學子選擇學校與科系時,看見未來機會點的參考。


▲今年2月大學考招新制上路,考科與採計項目的變動,讓許多學生和家長,對於該如何做出最好的志願選填,突然充滿迷惘。(張智傑 攝)



新政1〉「雙語國家」政策 大學課堂全英授課成常態

2022年,最重要的高教改變之一,就是雙語國家政策落地。

去年(2021)9月教育部宣布啟動大學雙語學習計畫,預計投入5.8億元預算,挹注大學雙語教學轉型,110學年度共核定補助4所重點培育學校、25校計41個重點培育學院,以及37所普及提升學校。

獲選的重點培育學校與學院,在兩年後的2024年,必須達到全校至少有20%的大二學生與碩一學生,在其當年所修學分中的20%以上為全英語課程;2030年更需達成「50-50-50」,也就是至少有50%的大二學生與碩士學生,其當年學分中的50%以上為全英語課程。

翻開補助名單,四所重點培育大學分別為中山、成大、台大及台師大;41個重點培育學院則有政大商學院、中央電資學院、清大工學院、台科大工程學院、中興生命科學院、輔大管理學院、東吳商學院、銘傳國際學院等,幾乎涵蓋公私立前段班大學的知名學院。

若你的目標是前段班大學,「用英文上課」必將成為入學後課堂的新常態。擔心自己的英文程度跟不上未來的英語課堂嗎?

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說,大學雙語教學的目標,不是讓學生變成翻譯機,而是願意放膽說英文,各校會營造讓學生開口的情境。而綜觀目前獲選重點培育的各校,都已成立雙語學習中心,並在大一英文、英文通識上大力推動深化與開課,甚至採用全新教材。

台大教務長丁詩同建議學生,主動去修英文相關課程,在大一就練習聽說的基本能力,最重要的是打破「完美英文」迷思,讓自己可以用出來。畢竟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意味著「大學畢業生的英文能力」不只得會用英文學專業科目,也必須熟悉用英文與人溝通,讓英文使用在日常溝通中變得無礙,將是未來大學生的基本競爭力。

新政2〉「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 科系「+減碳」儲備黃金人才

2022年,對企業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攸關台灣減碳作為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將修法,外界預測2030年和2050年將成為兩大時間關卡,企業在2030年必須減量達20%,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

政府設下倒數計時的死線,也意味「減碳人才」將成為未來8∼10年內,全台企業都必須新增聘的黃金人才。

「自2000年全球企業紛紛跟進網路化之後,這是最大規模的全面企業轉型,」前友達執行長、近年投入輔導企業減碳轉型的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憂心指出,現在企業急著要人,但台灣的大學卻還沒有一所「永續系」,連開設減碳學程的學校也極少,就算有,也都是給企業人士或碩博學生。

趨勢已在眼前,但專門科系卻仍付之闕如時,想搶進這個新興領域,依然有選擇依據。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特刊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本文摘錄自‎

高教變變變 你該怎麼變?

遠見特刊

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