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 AI輔助及早診斷大突破

文.邱淑宜

台灣每年胰臟癌發生人數大約2,500∼3,000人,而每年死亡人數也逼近這個數字(2020年為2,450人),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7。

8成5胰臟癌病人確診時已擴散轉移,5年存活率不到10%,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使胰臟癌有「癌王」之稱,體育主播傅達仁、演員李麗鳳、名嘴劉駿耀、世界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等,都因胰臟癌中最可怕的胰腺癌病逝。


Shutterstock



胰臟癌發現難、治療也難 可說是預後最差癌種

「胰臟癌是醫界永遠的難題,」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義大醫院副院長林肇堂指出,「胰臟癌的難,一是早期診斷難,病患確診時往往已中晚期;二是復發率高治療難。除了早期病患有機會切除腫瘤後保命,中晚期難治癒,治療旨在延長存活時間。」因此可說是預後最差的癌症。

胰臟癌分4期,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說,腫瘤局限於胰臟不超過4公分為第1期;其餘依淋巴結或血管視侵犯及轉移程度劃分2、3、4期,胰臟癌早期通常是指第1期,還能開刀乾淨清除腫瘤,獲得生機,但只有少數病患能幸運早期發現胰臟癌。而「小型胰臟癌不等於早期胰臟癌,」林肇堂指出,不少胰臟癌病患看似早期可以開刀,但術後發現癌細胞早已轉移到其他器官。

胰臟癌為什麼難檢查出來?「沒有明顯危險因子、早期沒有特殊症狀或根本沒有症狀,以及欠缺有效篩檢工具,都讓胰臟癌難早期發現,」林肇堂說,胰臟位於腹腔深處,隱身在腸胃道後面,檢查不易,加上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即使出現症狀也很容易被誤認是腸胃道不舒服而忽略。「只有長在胰臟頭部的胰臟癌,因阻塞總膽管造成黃疸,在病患因黃疸就醫時有機會找到小於2公分的腫瘤;長在胰臟體部及尾部的腫瘤幾乎沒有症狀,等到腫瘤大到侵犯神經或其他內臟,病人症狀顯現,都已經超過2公分。」

「當腫瘤超過2公分,大多已經擴散了,」廖偉智說:「容易擴散是胰臟癌的特性。」胰臟癌的擴散有兩種,一是腫瘤局部侵犯周邊神經、淋巴、血管;一是遠端轉移,胰臟癌的細胞容易進入血管,擴散轉移到其他器官。也因為胰臟周邊很多重要血管,當腫瘤大到侵犯血管,已難以開刀切除。

胰臟癌影像難以判讀 層層疊疊猶如大海撈針

目前胰臟主要檢查工具有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CT),但胰臟位在後腹腔,前面有胃及十二指腸擋著,照超音波容易被腸氣阻擋,很難照清楚;電腦斷層雖然照得出腫瘤,但小顆腫瘤在肉眼判讀時有遺漏之虞。

「研究發現,小於2公分的第1期的胰臟癌, 大約40% 沒有在電腦斷層檢查被發現,」廖偉智說,因為腹部有很多器官,一個病人一次電腦斷層檢查大概有500張影像,每張影像裡有超過10個器官與構造,太多細節要注意,但腫瘤可能只顯現在其中1、2格影像中。而一名醫生每天至少判讀10名病人的影像資料,有如大海撈針。

臨床上不少病人已出現症狀,但電腦斷層上看不到胰臟有腫瘤,因而選擇觀察追蹤,3個月後再檢查一次。「別的癌症或許有下次機會,但胰臟癌病患可能只有一次機會,3個月之差,腫瘤就可能從小於2公分到大於2公分,病患從原本有不錯治癒機會,變成治癒機會低而且預後差,」廖偉智看了不少從其他醫院轉來這樣的病人,扼腕感慨。



早期發現是唯一保命之道 AI輔助判讀準確率85%

鑑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胰臟癌唯一保命之道,以及解決臨床困境,台大醫院與台大MeDA Lab實驗室聯手研發AI輔助偵測胰臟癌工具「助胰見」,借助AI輔助與補強人眼判讀CT影像的局限,是全球第一個胰腺癌自動判讀AI模型,團隊以台大既有的胰臟癌病人電腦斷層影像測試,正確率高達92%,再與健保署合作用全國性資料驗證,正確率也達91.1%。

更令人振奮的是,臨床上人眼判讀出小於2公分腫瘤偵測率約60%,「助胰見」提高到85%,是很大的突破。希望今年取得食藥署醫材許可,屆時將可正式用於臨床診斷,廖偉智也強調,AI只是診斷輔助,不是用來取代醫師,最後的診斷還是要由醫師進行評估。

「助胰見」判讀電腦斷層影像,1分多鐘即可知道結果,電腦螢幕上左右並列原始影像及AI偵測結果,AI會標示出病人胰臟癌的可能性及相對位置,供醫師對照、診斷。他強調,AI判讀不會增加檢查風險,「所以只要有做腹部電腦斷層,無論理由是什麼,都是一個篩檢胰臟癌的良機,」或許就偵測出早期胰臟癌,救自己一命。

AI助陣,及早診斷胰臟癌露出曙光;胰臟癌的腸道菌相研究,則讓胰臟癌有了精準治療的可能。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2022/3月 第280期

本文摘錄自‎

胰臟癌》「癌王」發現+治療都難 AI輔助及早診斷大突破

康健雜誌

2022/3月 第2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