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診斷術:望、聞、問、切神奇在哪?

中醫的四大診斷方法──望、聞、問、切,對判斷身體的健康有著神奇的作用。透過看特徵、聞味道、聽聲音、問病症、切脈就能將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查清楚。

01 望而知之謂之神:看一眼臉和耳朵就知道腎虛

至今,中醫診斷技術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共分為四診,分別是望、聞、問、切,望診排在首位。

古人常說「望而知之謂之神」,很多高明的醫師,見患者的第一眼,診斷就已經完成了,此人得什麼病他已了然於胸。而且,不光可以診斷出患者得了什麼病,還可以說出患者的生活背景、家庭情況、孩子的情況,甚至工作環境、居住環境大概是什麼樣子等。

例如,中醫怎麼看一個人是否腎虛呢?

耳朵又小又薄的人腎虛

中醫說「腎開竅於耳」,一個人耳朵長成什麼樣子,可以反映他腎功能的強弱、遺傳基因的好壞等情況。

俗話說「耳朵大有福」。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八○%以上的長壽老人都有一對大耳朵。


如果一個人的耳朵長得很大、有肉、比較豐滿,就表示他的遺傳基因好,也說明他父母的腎很好;反之,耳朵長得很小、非常薄,則表示他的遺傳基因不太好,也說明他父母的體質比較虛弱,可能不容易長壽。

長得尖嘴猴腮,往往腎虛、脾虛、肺功能差

我們都聽過一個成語叫「尖嘴猴腮」,面部無肉的尖嘴猴腮臉型,這類人通常腎虛;而一個腎好的人,他的全身肌肉包括面部都是飽滿的,看起來很有張力。

另外,下巴窄的人也可能腎虛,因為在中醫看來,下巴在五行中屬水,是腎的反射區。所以,腎功能好的人,下巴會比較飽滿;而腎功能較差的人,下巴會越來越窄。


顴骨在五行裡屬金,是肺的反射區。如果一個人的顴骨很高、肉少(這種人脾腎兩虛,先後天均不足,體質偏差),這樣的人性格直來直去,不會拐彎,做人做事也比較清廉,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反之,一個人顴骨的肉比較厚,表明腎與脾的功能比較好,皮下脂肪豐厚(顴骨是肺的反射區,肌肉是脾腎的反射區)。

腮在五行中屬土,是脾胃的反射區。中醫認為,脾主肌肉,當一個人脾胃功能非常好,合成代謝非常旺盛時,他的脂肪就會在皮下堆積,腮部就會比較豐滿;反之,腮部如果沒有肉,表示脾胃消化功能太弱了,表現在腮部就是腮凹無肉(猴腮)狀。

我們面部有一個地倉穴,其中「地」指脾胃,「倉」指倉庫,即藏穀處。一個人的脾胃好不好,脾胃裡的氣血足不足,看地倉穴就可以看出來:地倉飽滿則脾胃好,反之則脾胃有問題。

平時按壓、艾灸或針刺地倉穴,都可以起到調理脾胃的作用。

總的來說,肺、脾功能有問題,都會導致腎功能減弱(脾是五臟之母,脾虛不能滋養五臟,當然包括腎。金生水,肺虛同樣不能生腎水)。所以,有尖嘴猴腮臉型的朋友一定要多注意調理自己的肺、脾、腎。

延伸閱讀
腎虛以後,要怎麼補腎呢?

最簡單的操作方法,就是每天搓耳朵。耳朵上有條迷走神經,其中一個分支負責腎上腺和腎臟的供血。所以,只要每天搓耳朵,把耳朵搓紅、搓熱,就可以強腎。

02 聞而知之謂之聖:聽聲音、聞氣味,就能判斷病症

說話直來直去,聲音比較刺耳,肺可能不太好

中醫四診的第二診是聞診──「聞而知之謂之聖」。

聞診,第一是聽聲音,第二是用鼻子聞。

會聞診的人,聽一個人的聲音,就能夠判斷出他的身體哪裡失調了。例如,一個人說話有氣無力,可能是氣虛;一個人說話聲音非常高亢,代表他的陽氣可能比較亢奮。

一個人身上有爛蘋果味,表示可能有糖尿病

除了「聽」以外,聞診還指用鼻子聞。

每個人身上的味道是不一樣的。例如,一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沒控制好,身上會散發一種爛蘋果的味道;一位有子宮頸糜爛或子宮頸癌的女性,身上會有一股特殊的惡臭。

有的男性也沒有什麼疾病,但身上會散發一種特殊的汗臭或腳臭味,表示他是一個雄性激素非常高的人。他身上有這種味道,不是不衛生,他再怎麼洗,這種味道還是有。正因為如此,男性也經常被稱為「臭男人」。

一個年輕小夥子,二十來歲,有這種味道正常,因為這個年齡正好雄性激素非常高。但如果一個女性從面前走過,你也聞到一股腳臭味,那她可能得了多囊卵巢綜合症。同樣,如果你在一個男性身上聞不到一點汗臭味,反而聞到了女性淡淡的味道,感覺他有一股女性的陰柔之美,就表示他的性功能可能有問題,而且這種人很容易患男科疾病。

表1 五形人的說話特點


03 問而知之謂之工:真正的大醫,只需聽你說兩句話就能開方

中醫四診的第三診是問診──「問而知之謂之工」。

在醫院裡,我們經常見到醫師和患者談話,其實這就叫問診。很多人去看中醫,如果不給他摸脈,他會覺得這個中醫的水準很低,怎麼問兩句就開藥了……

其實,善於問診的醫師非常了不起。

現在醫療診斷技術很發達,很多患者來找中醫前已經在醫院有明確的診斷,在此前提下治療方案會相對穩定,所以高明的醫師問幾句就能夠開具處方了。

「問而知之謂之工」中的工,是工匠的意思。問診是一種醫術、技術,所以被稱為工。古人認為,如果一個中醫能從工匠上升到高層次,他就是醫聖,再往上就是醫神。

04 切而知之謂之巧:一摸脈,就知道患腫瘤的人癒後如何

中醫四診的最後一個是脈診,也叫切診──「切而知之謂之巧」。

其實,脈診是普通人對中醫的第一印象,在臨床上經常遇見患者考我們:「王醫師,你給我摸摸脈,看看我有什麼問題?」

一個醫師如果脈診得準確,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例如,不管腫瘤患者有沒有做手術,中醫對於他的癒後效果有自己的判斷方法。

舉個案例:

三年前,有一次我回山東老家,家裡有個親戚得了乳腺癌,手術時發現,她的骨盆腔裡全是腫瘤,且廣泛轉移到兩個股骨和腰椎。當時原發部位的手術很成功,之後放化療也都做了,其中化療劑量達到了最頂點,但腫瘤還是沒控制住。最後醫師告訴她只能回家,然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這是當地最好的醫院給的診斷,她一看醫師都這麼說了,覺得應該是沒指望了,今年都不知道能不能挺過去。

我見到這個親戚的時候,她正躺在床上,然後我搭了一下她的脈,說:「你這個病有得治……」

如今三年過去了,她還活得好好的,大家都認為是奇蹟。

為什麼我知道她的病有得治?

當時我搭了她的脈,感覺她的脈象渾厚有力,而且心跳很慢。透過這兩點,我判斷她的癒後一定好。更重要的是她的脈跳得慢,證明腫瘤發展得慢,這為我爭取了治療的時間。

心跳大家都可以數得到,一般心跳快的腫瘤患者,多癒後不良;心跳慢的腫瘤患者,為醫師的治療留下了巨大空間,甚至可能被治癒。 閱讀完整內容
中醫望診──《黃帝內經》傳承千年的面診奧義,察言觀色、相面識病

本文摘錄自‎

中醫望診──《黃帝內經》傳承千年的面診奧義,察言觀色、相面識病

王棟;常虹

由 積木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