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金錢對你的意義,不再受錢束縛


如果問你:「交易能給你什麼?」相信許多人第一直覺都會回答:「交易不就為了賺錢嗎?」的確沒錯,我交易也是想賺錢,所以,交易心理其實大部分探討的是:「錢跟你的關係!」

事實上,我是個可以吃水餃連吃1個月,每天穿迷彩內衣出門、不買奢侈品的清心寡欲男,較多的花費通常是忍不住的口慾,想吃美食,但也不至於花上鉅款。

那為什麼還需要靠交易賺很多錢呢?

一開始,因為我「想證明自己」,證明我能比投資做不好而影響生活的爸爸好。小時候,我總認為爸爸不買喜歡的東西給我們,或者出手小氣、喜歡計較,都是投資失利害的。但等到開始投資後,我似乎也陷入父親的惡性循環之中,不敢花錢,凡事猶豫再三,只差在我還勉強能辨識當下的心理狀態。

當我釐清錯誤心態後再做交易,我喜歡上交易要對自己負責的感覺,也覺得交易像是場有趣的心理戰,甚至我可以把喜歡的心理輔導及心理研究融入交易之中,幫他人做交易心理諮詢、釐清交易心理,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讓交易在我的生活中,有更多元及正向的意義。

所以除了錢以外,賦予所做事務意義感很重要,意義感是推動你人生持續前進的動力。交易要做得好、做得久,賦予意義是個不錯的方法,不論是「交易像創業」,交易是「適合個性的工作」,或是你的某個目標「只能靠交易才能完成」等等。

找到意義,你才會自發性地持續進步,才能在虧損萬念俱灰時,再撐下去。

有空或交易不順時,可以反思一下,交易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找不到答案,不交易,也是個好選擇。

賺多少才夠?

之前參加一個家族治療的工作坊,是跟伴侶、父親之間關係有關的,在工作坊的主持心理師帶領下,帶我看見小時候父親沒有滿足我跟母親金錢與物質的部分,如何影響了我的成長,並促使我在成立家庭後,想把這份遺憾轉為對物質的追求,補償給我的太太。

這種過度渴望財富的念頭,是辛苦的、是折磨的。更重要的是,還會在交易決策的過程中,不自覺地用較大的槓桿交易,渴望賺到超過自己實際所需的財富。

事實上,我跟太太組成的家庭算蠻有財務餘裕,在我退伍以前,我們各有一份薪水不錯的穩定工作,想要做什麼基本上都是無虞的。

但從小深植在內心的「匱乏感」,促使我不斷想賺更多錢,最好多到可以讓我跟太太都不用工作,不用煩惱工作壓力及物質生活,而這份「金錢焦慮」,其實是十分不理性的。

我們可以從物質、心理面這兩個面向來探討滿足感:

一、物質滿足

「滿足」聽起來是抽象的名詞,當內心對財富有強烈匱乏感及不安全感時,會產生災難性思考,「錢好像很不夠用、我好像快要變成窮人」,金錢焦慮會隨著收入的暫停而不斷湧上心頭。

為了破除這個非理性的念頭,我們要務實地盤點自身財務狀況,確實清點實際的資產,破除不現實的貧窮想像。

首先,要了解個人的現金流狀況(盤點收入、支出),你可以先把所有的戶頭、存摺等等拿出來,看看自己總共還有多少存款,並計算自己正職與兼職的收入。

接下來,把現有的房貸、車貸等定額債務列出,並透過記帳的方式,抓出每個月大概的平均支出花費。支出統計是評估物質滿足的關鍵,因為你可以「量化慾望」,知道每個月的慾望要花多少錢滿足。

把收入減掉支出,就是你可以用的現金流,而投資可以用的錢,會從現金流入提撥一定比例到現股交割戶頭、期貨保證金戶頭中,也就是你可以虧的錢。把這些東西好好盤點清楚,你才不會一直「感覺」錢好像快不夠用。我以前投資大賠那段日子,常覺得好像快要沒錢了,但認真盤點後,才發現只要節省一點,甚至還能存下一點錢。

二、心理滿足

心理滿足的部分比較抽象,我區分為「感受到自己滿足」、「感受到滿足別人」兩種。

① 感受自己滿足:

藉由心理學、行為財務學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曾說:「金錢對人生滿意度也有重大影響力,但只有在你缺乏資金時,金錢才能影響你的快樂。貧窮帶來苦難,但只要收入超過基本需求一定程度,就不必然增加你的快樂。」

這代表著,「如果你能滿足基本需求,你就有可能跟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一樣快樂」。康納曼也提到,想要創造滿足感,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創造美好回憶」 ,你得去做那些你熱愛、會讓你興奮及悸動不已的事。對我來說,是旅遊、美食和親友快樂相處與幫助他人等,而你也需要思考屬於自己的心理滿足感來源。

② 感受滿足別人:

至於感受滿足別人,這個比較淺顯易懂,你不應該用猜測的方式,去揣摩他人是否會滿足,最好的方式是「直接詢問與核對」。

以我跟太太相處為例,以前我都覺得要賺到年薪幾百萬、不用讓老婆上班,才能當個滿足家庭的好丈夫,但後來跟老婆懇談才發現,只要偶爾帶家人國內外旅遊、吃美食,就已經很滿足了。

其他那些經濟條件,都是我自己想像出來,想要滿足我對金錢的焦慮以及不安全感而已。所以,如果你對某個人有心理滿足上的愧疚感,不妨在一個好的時機、安全的環境與關係下,直接詢問對方,確認他的感受、核對你們的關係!

如果對方已經滿足,就可以卸下你心裡的重擔;如果還沒滿足,你也可以知道確切努力的方向,不用撞破頭還做白工。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多愛自己一點,你的內心越富足,對於錢的追求也就越不辛苦!

不實際的金錢期待與槓桿

以前交易操作還不成熟時,「控制槓桿」 是我最大的毛病,不論什麼行情或商品,總是all-in打滿資金,甚至還爆倉交易。儘管我知道這是錯誤的,但總有種賭博上癮、金錢上癮的感覺,看著未實現的獲利爆多,內心就十分興奮,不停幻想財富自由到來的那天。

為什麼槓桿無法控制下來?

除了還沒因為交易爆倉吃過苦頭以外,前面有提過,因為父親的緣故,使我從小對於金錢的過度壓抑,讓我在投資與交易時產生心理補償的作用,我希望取代父親的角色,賺很多錢讓家裡的經濟狀況與生活變好。

印象很深刻,我跟媽媽都很喜歡巷口的日式別墅,高中到剛出社會時,一直告訴自己:「總有一天,要讓媽媽從舊公寓搬到那種別墅。」抱著這樣不務實的期待,很努力地想辦法賺錢,大學靠著投資賺了些錢,但離目標還很遠,再加上不喜歡從軍生活,想賺大錢離開,這些不實際的信念,都影響我交易時的錯誤槓桿。

補償作用(compensation)是精神分析學派裡的一種防衛機制,指的是我們想透過現在的過度努力,來彌補過往所匱乏的。從阿德勒心理學提到的目的論來看,補償與自卑感可以是種動力,但如果沒有正確覺察成長脈絡對現在生活的影響,則很容易被「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壓垮自己。

交易過程中, 你會發現很多「知道,但做不到」的事,這些「做不到」,常是成長中的「遺憾、匱乏」在拉扯你,因為以前的不滿足,現在才想加倍努力、鍥而不捨地追尋,但當你把自己的奮鬥引擎操到過熱時,很容易使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崩潰。

我開始學會妥善控制槓桿的時候,正是我放下「要幫媽媽買棟房子,才是孝順」、「賺大錢,才能讓我的老婆小孩過好日子」這些非理性念頭的時候。

影響投資決策的金錢匱乏感

蠻多人諮詢時都會跟我反映:「不知道為什麼,常常自己想的跟做的不一樣。」其中主因在於:「交易決策時的情緒干擾,部分源於過去不愉快的經驗,特別是跟錢有關的感受。」

有位認真的讀者小野找我諮詢交易心理的問題,他說2021年在美股賺了超過100萬,但2022年行情不好做時,開始遭遇一波波投資亂流,導致百萬獲利全部回吐還倒賠,使他開始陷入無限的自責循環之中,甚至還一直負面思考 :「我是不是這輩子注定不能有錢?」

小野跟我說,他會接觸投資的原因是想改善家境,從小看媽媽單親辛苦地把自己帶大,所以長大後很渴望可以賺錢讓媽媽過好日子,投資時也把母親的退休金一起投入進去,希望可以藉由投資翻轉過去艱苦的窮日子,沒想到事與願違,因為虧損導致母親的退休金也岌岌可危。

大部分的人交易時,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狀況,你的交易預期,跟某個心理預期連結,當這個心理預期太強烈,或是沒那麼合理時,就可能干擾到你的交易情緒。

以小野的例子來看,他想改善苦日子、賺錢讓母親過好日子的期盼與焦慮,加諸到交易上,所以有了較多「不能輸」的壓力,影響到他過度交易、無法確實執行停損等,只要虧損到某個金額時,就會觸發「完了,我可能不能給母親好日子」的焦慮與擔憂,不只交易信心大受打擊,也會讓投資計畫變得一團混亂,在交易執行面上產生問題。

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過程,已經跟非理性的心理預期、金錢焦慮產生連結時,可以從「交易策略」(治標)與「交易心理」(治本)兩種方式加以處理。

一、交易策略

如果你因為急著想賺大錢、改善窮苦日子,買了許多台積電(2330)的股票,期待可以從這筆投資,達到接近財富自由的獲利。但過了一陣子,你發現走勢不如預期或虧損時,你可能會開始感到緊張及焦慮,深怕辛苦賺的錢付諸流水,再也沒有辦法過上好日子。

對於這種方式的應對方法,是「一開始就設定好停損點」,代表著你知道最多會虧多少錢,如果怕虧損會帶來「回到苦日子」的焦慮,想「限制這個焦慮」,那就要限制「虧損」,當意識到最糟的狀況被限制住時,交易決策上的焦慮感與情緒干擾就會減少。

但這個方法並非長久之計,因為你如果停損很多次,還是會造成絕對金額上的一定虧損,導致你對金錢的焦慮感沒有實際上的減緩,只是把心理上短期劇痛轉換成慢性疼痛而已,所以你還是得回去關注交易心理的狀態。

二、交易心理

從交易心理的角度出發,比較能夠根本性地解決交易情緒的問題,這個方法就是要「斷開跟錢的感情」,我們可以從生活上、情感上去核對金錢焦慮。以小野的例子來看,小野的金錢焦慮來自改善家中經濟、讓母親過好日子,所以最好的做法是直接跟母親核對「母親是否需要靠錢改善日子」,或是跟自己做情感上的核對,「想賺大錢是不是我想逃避辛苦童年的替代做法」。

小野在諮詢的當下,做了情感上的核對,「賺大錢是他個人的期待,並不是母親的」、「媽媽從沒有要求過他什麼,導致他想讓母親過更好的生活」,聽完後我很佩服小野覺察的敏感度以及面對自己的勇氣,他終於在說出口後發現,原來干擾他投資決策的,是這些對金錢的期待與焦慮。

做投資與交易前,釐清自己的心理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要覺察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核對獲利預期與心理預期是否合理,當核對完成後,就能有效降低賺錢的焦慮。如果沒有去面對這塊焦慮,則很容易持續被「需要賺錢的焦慮」影響交易情緒,導致癱瘓正確的交易行為。

幸福與成就,不是靠賺多少錢來衡量

「17,130,527」,這是以前心輔官辦公室走廊上的酒駕警語海報,「少尉到上校滿20年所得」。

雖然這只是串數字,但曾是驅動我工作的信念。以金錢的角度來看,我20年工作的發展可能性與價值,幾乎都體現在這串數字,還有人人稱羨的每月退休俸上。

當我一踏進這個工作場域,就已經知道未來20年的財富軌跡,這個金額少嗎?又要賺多少錢才算夠呢?

這其實是不錯的中產階級薪水,但這份薪水並不會靠努力有大幅度上升,眼光也得放長到20年後的退休生活,才能安慰自己:「當下可能是值得的。」

直到自己開始工作後才發現:「過度聚焦未來、穩定,卻忽略了每個當下。」如果只想到金錢的總量,而忽略機會成本、心理成本及時間成本等,損失會比獲得還要多,所以我選擇離開。

我認為重點不是在賺夠多少錢,而是,賺的錢是否能「滿足你當下的狀態」,未來,就是由每個當下所組成,你在每個當下都會有對於未來的憧憬,每個人的慾望跟期待都不同,你賺錢的目標,就是想填補這些心理預期。

談到這邊,希望你認真思考,你的慾望與期待需要多少錢來滿足?是否真的得靠投資跟交易來實現嗎?

愛錢並不可恥,我也喜歡錢,但是,「錢不該是你唯一的歸宿」! 閱讀完整內容
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找出你的交易心理優勢,戰勝投資心魔

本文摘錄自‎

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找出你的交易心理優勢,戰勝投資心魔

李哲緯(鮪爸)

由 方舟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