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每天使用!能打造團隊安全感的語詞


一天的工作,是從打招呼開始的。

我想在很多職場裡,這一點都理所當然地實踐著吧?而這裡有個能夠提高心理安全感的簡單方法,就只需要再多做一點點就行了。

那就是「在打招呼時,加上對方的名字」。只是多幾個字,把名字給帶上,就能讓人覺得你並不是「有人來了,在跟大家打招呼」而已,而是「不是跟別人,是在對我著說」,如此一來,團隊成員們自然就容易開口。

事實上,有很多報告顯示,因為上司做了「呼喊名字的搭話」,「部屬藉著打招呼的機會,來發言或商談的情況變多了」。

「○○,早安」

「課長,早安。對了,請聽我說……。」

不只是打招呼,在開會等場合上也是,比起只丟出一句「有誰有意見的嗎?」改以「某某某,你怎麼想呢?」來作為引導部屬發言的「前置語詞」更加有效。如果來自部屬的回報或商談增加,日積月累下來,對於問題的預防、及早發現或在擴大之前解決,都會變得更加容易。

心理安全感的基礎,說穿了就是「好不好說話」

這或許會讓人覺得有點意外,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由上司或主管率先打招呼。原本日語裡的打招呼(挨拶)一詞,是源自於禪語裡的「一挨一拶」。「挨」與「拶」這兩個漢字都有著「推、迫」的意思,而這個詞的意思,就是指師父為了確認弟子的修行進度與狀態,所提出的「問答」。

說到打招呼,雖說我們總有著應該是「地位較低者或年輕人,向地位高者問候」的認定,但若從語源來看,上司、主管為了瞭解部屬、成員的狀態而打招呼,並依據對方回應的語調或反應來理解對方狀態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能夠由地位高的人主動打招呼的團隊,才會是「好說話」的團隊。

不知道大家在似懂非懂的新人或菜鳥時期,是否有過因為前輩、老鳥和顏悅色地對你說:「某某某,早安啊!」而感到安心的經驗呢?假使沒有,你又是否曾為了獲得這樣的待遇,而想要更快地成為團隊中的一員呢?

如果關係許可的話,不妨問問對方:「想被怎麼稱呼呢?」只要對方願意,改用暱稱來稱呼也是很有效的。附帶一提,我的名字是原田將嗣,所以大家都叫我「阿嗣」,有時候甚至連客戶也會這樣叫。

對某些公司來說,這一點或許難以實行。例如「大型企業的總裁」等等地位很高的人,「強行用暱稱來稱呼新員工」,當然很可能會帶來反效果,所以請依照自身團隊的狀況,來思考應該要怎麼做才好。

在面對面的場合裡,如果可以的話,看著每個人的眼睛來打招呼,會更加有效。

遠端工作時,要這麼做可能會有些困難,但只要在進行線上通話時盡量開啟鏡頭、朝著鏡頭透過畫面看向對方的眼睛來說話,就可以了。

既然都已經特意打招呼了,當然會希望做得更「有效」些吧?

在心理安全感的四大要素「話助挑新」當中,最為基礎的就是「敢言」這項要素了。而提升「敢言」要素,最簡單而且可以立即開始、效果又高的方法,就是本節所介紹的「帶名字的打招呼」。請盡快在今天的會議或明天早上,開始嘗試看看吧!


當部屬或同事前來商談時,雖然很想當場立即回應,卻不是總能做得到。畢竟你自己也可能會有被手頭上的工作逼到「毫無餘裕」的時候吧!

像這種時刻,就容易出現下面這種NG回應。

NG案例

「○○先生/小姐,我有些事想找你談一下……。」

「抱歉,我現在有點忙,晚點可以嗎?」

「……不好意思,那就晚點再麻煩你了……。」

假如對話像這樣子結束,想要商談的一方會感到困擾。

要是下次再開口時,又撞上同樣忙碌的時刻會讓人很過意不去;但不談談的話又沒辦法繼續做下去……。這樣一來,團隊裡的「敢言」要素跟「互助」要素就都減少了。

那麼應該怎麼做才好呢?在同樣忙碌的狀況下,若能以「不好意思,因為現在有點走不開……,三十分鐘以後談可以嗎?」等方式,指定出自己能夠接受商談的時段或時間點,會很有效果。

若想再多做一點來提升心理安全感的話,建議你可以提前設定好「商談時間」的時段及共通用語。

即便只有三十分鐘也行,主管或負責教導新人的前輩職員們,可以在自己的行事曆裡排入「商談時間」、「可進行討論的時段」這類的預定時程,並且與團隊成員共享。

「商談時間」是指優先接受成員們商談的時段。「如果沒事的話我會做自己的工作,但在這個時段裡,我會優先處理所有商談的要求,有需要就請跟我說。」請在團隊裡面設定出這樣的規則來。

此處的重點在於,能否把「商談時間」變成團隊的共通用語。那麼一來即便是新人,要說出:「今天的商談時間是幾點啊?」「因為這個時段是商談時間……,現在方便跟你談談嗎?」這類的話語,也會變得容易許多。

比起沒有設置共通用語,需要先請示「想要商談一些事情,請問現在方便嗎?」的情況,有「商談時間」的做法會讓「敢言」與「互助」兩個要素都變得更高。

當然,訂出了共通用語,卻沒有把商談時間排進行事曆,也只會讓成員覺得:「奇怪?怎麼沒看到商談時間啊?」而變得毫無效果。因此設定好共通用語後,即使一次只能安排三十分鐘、每週僅有幾次也沒關係,請把它重複排入行事曆的預設行程中吧!

在團隊裡設定共通用語

當團隊要引進什麼新事務時,請務必試著從「動點腦筋來命名,制定共通用語」這件事開始做起。

在擔任業務人員時期,我們會分享失敗案件或受到客戶責備的事例,並為這種會議取了個名稱,叫做「搞砸會」。說「失敗案例」、「客訴案例」總會讓人心情沉重,但如果說成「出現搞砸會的案例了」,在回報時,對於失敗或客訴等情況就較容易說得出口。

雖然站在上司的立場,通常會覺得:「怎麼會被客訴呢!搞什麼啊!」但比起出了差錯或失敗案例這些事,因部屬沒能回報而無法採取應對措施才是更深刻的問題啊!積極地蒐集「搞砸了」的情報,才是比較好的做法吧?

站在團隊成員的立場來看,這種「可以的話盡量不想說」的負面案件,正應該運用「共通用語」,讓人更有「動機」開口說出來。

舉例來說,在某家上市公司裡,就有個團隊會把麻煩問題叫成「哭臉 」,他們期待能夠以「遇到個有點大的哭臉了……」這樣的感覺,來達成資訊共享的目標。


當團隊成員提出了許多意見,有時也會有無法決定該從何處開始做起的情形。尤其急迫程度不高時,常常就會演變成「再討論看看吧」而被放在了一旁。

然而,比起持續在會議室裡討論,有時候實際上做做看反而比較好。特別是那些「即使失敗,傷害也小,很快就能恢復原狀」的項目,就請先試試看吧!

在這種時候,希望你可以使用的語詞是 ──

「公司裡提出了很多應該整理的資料與工具流程的修改提案啊!」

「是啊,要從哪邊開始進行好呢?」

「這個嘛,還是再討論看看吧……。」

「先來做看看吧! 做了就知道。」

這樣說的意義在於,「雖然不知道會否出現期待中的成果,但實際去做看看總會知道些什麼」。這的確是個督促挑戰的語詞啊!

這裡有個類似且很有名的句子,就是「只要去做肯定行」。兩者看起來雖然很像,但事實上其意義完全相反。

「只要去做肯定行」一句的重點在於「行不行」,換言之就是以結果、成果來進行評價。再想得深一層,或許就會感受到有「直到成功為止,繼續做」、「不容許說不行(=失敗)」這樣的深意。

另一方面,在「做看看就會知道」的情況下,比起「行不行=結果、成果」,更著重於把目標放在「知道=發現、學習」上。換言之,就是「已經討論夠了,先來實際執行吧!就算做不成,也可以從中學習來修正做法」。

心理安全感高的團隊並非不會出錯、不會失敗的團隊,而是能夠在激烈變化當中摸索、挑戰,並從結果中學習、修正方向後,向前邁進的團隊。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做了就知道」就是勇於挑戰,以從中學習為目標的一句正是能提升心理安全感的「前置語詞」。

接著來介紹「做了就知道」的應用類型:「所能獲得的就是成功或發現」

「這次的競賽能贏嗎……? 聽說很多大公司都有來參加,有點擔心。」

「不不不,你知道做了就能獲得的是什麼嗎?是『成功』或『發現』喔!」

「這個,是什麼意思啊?」

「即使沒能獲勝,也能得知客戶的真實想法跟評價,從中更可以發現能改善的地方;因為製作了簡報用的資料,技能會提升,同時也更新了關於我們公司服務的相關知識,言談上可能也能變得更好些;而且看到其他競爭公司的簡報,也可以有所發現。這樣一想,可真是令人期待啊!」

「原來如此,的確別家的簡報是很難得看到的,連我也開始期待了!」

比起在「負面圖書館」裡存放語詞,更該朝「目的地」前進

以上的情況,「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這句好像也能派上用場。但是像「失敗」這類的「負面語詞」累積多了以後,腦子裡的「負面圖書館」就會堆滿了負面性的藏書。如此一來,會讓人越來越難以用盡全力。被人提醒「正式上場時,別太緊張啊!」結果反而更緊張了 ── 這樣的經驗不知你是否也曾經有過?

就像比起說「別緊張」,用「放鬆點吧」來表達會更好;與其使用「別在意負面部分」這樣的說法,不如以「能收獲」、「成功或發現」來提示對方可以前進的目標事物,會讓事情更加容易進行。


當你發現業務或計畫的進度不如預期時,都是怎麼做的呢?

在此時,能夠維持住團隊的心理安全感、冷靜地瞭解實情、整理狀況、進一步改善及實行的一句話,就是:「被什麼卡住了呢?」

「究竟是被什麼卡住了呢?」或是「停在了哪裡呢?」用英語來說,相當於疑問詞「What/Where」,請以此讓事實變得清晰起來吧!

「○○先生/小姐,關於那個計畫,是被什麼卡住了呢?」

「啊,其實是已經請宣傳部那邊做確認了,可是他們還沒回覆……。」

「原來是這樣啊。那等待的這段時間裡,我也來催催宣傳部長那邊吧!」

此處需要留意的是,「好像沒什麼進展的樣子,為什麼?」這樣的詢問方式。

事實上,「為什麼?」(Why)有著歸咎於對方的語感,會讓人退縮,對於促進工作進展的效果絕對不會太高。

你應該也曾經看過,被你詢問「為什麼」的人,實際上並沒有講出任何原因,只是嘴上說著「不好意思」、「很抱歉」等謝罪話語的模樣吧?

與其追究原因,更該先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What / Where」與「Why」同樣都是疑問詞,但其中有著很大的不同。當我們詢問「為什麼」時,對方接收到的訊息不會僅是字面意義上的「詢問原因」,而容易被解釋成「在指責、追究做得不好、沒做到位的地方」,最後就容易導致自行謝罪或反省的情況。

之所以會出現這情況,或許原因出在於孩童時期的學習上。不知你是否有在表現得不太好時,被詢問「為什麼?怎麼會這樣?」的記憶呢?它可能是「為什麼會忘記帶東西?」「為什麼沒有做功課?」

然而另一方面,當我們表現良好的時候,卻不太會像「為什麼會考滿分?」「為什麼能夠贏呢?」這般地被追問「為什麼」。

因此,「Why」成為了讓聽到的人感覺不出用意,只像是在責備、追究對方的語詞。請放棄這樣的語詞,冷靜地運用「什麼?哪裡?」、也就是「What / Where」,來把事實給弄清楚吧!

若發話的一方採用「What / Where」的說法,就能夠不帶情緒地進行詢問,進而迅速發現問題並做出應對,可說是一舉兩得。

如果想要更客氣地詢問容易膽怯的成員,也可以參考以下的例子。

「○○先生/小姐,這是為了一起改進、想要瞭解狀況而做的詢問。現在這個案子,卡住的點是什麼呢?」

「我接到A前輩的指示後,開始查找過去的案例。只不過先前從B先生那邊分配來的任務還沒有結束……所以事實上,還沒能開始進行。」

「原來如此啊,謝謝你告訴我!這樣我就瞭解狀況了。在明天的固定會議上,我想跟A先生和B先生談談關於優先次序的分配,你覺得如何?」

請像這樣,盡可能淡化掉究責對方的語氣,以有助於推進團隊整體工作的發話方式為目標吧!還有一個希望你知道的重點,那就是 ── 即便對方有錯,但向對方究責、讓對方承認錯誤,對於解決問題、推展工作進度而言,可說是毫無幫助。

請把「為什麼」換成「什麼」,不責備個人,而是討論解決方法或如何能夠推進工作,以成為「敢言」、「互助」要素含量高的團隊為目標吧! 閱讀完整內容
全球最強團隊都在用的「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55

本文摘錄自‎

全球最強團隊都在用的「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55

原田將嗣,石井遼介

由 方舟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