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新公司──什麼是「新經濟」?
什麼人在這世上賺了許多的錢?沙烏地阿拉伯的那些石油鉅子當然是其中之一。不過,隨著網路的普及,產生了一種珍貴的新原料,那就是資訊!媒體企業與數據分析公司就是靠資訊發大財。
我們每天在Instagram上瀏覽、聊天或閒晃的次數愈多,就會產生愈多關於我們的數據。諸如Facebook或Google等公司,會利用這些數據針對性地幫特定商品打廣告。
在30年前,恐怕沒有人能夠想到媒體企業居然可以賺這麼多錢,而且還能變得愈來愈有影響力。如果說,屬於「舊經濟」的公司所做的是製造汽車、服裝或武器等產品,那麼屬於「新經濟」的公司所做的就是提供數據。它們沒有任何粗重活;Facebook和Google不必將汽車運往世界各地銷售,只需點擊一下滑鼠,就能發送它們的產品。對於屬於新經濟的公司來說,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廉價地取得數據,然後再以高價出售。如果你接受WhatsApp或Instagram的使用條款,你等於就把自己的數據或個資送給這些服務商。沒有什麼原料的取得能比這種方式更廉價了!
「new economy」意思就是新經濟。諸如Apple、Amazon、Intel、Adobe或Facebook等新經濟知名企業,都群聚於美國舊金山市附近的矽谷。
網路媒體企業如何利用你的數據?
無論你在網路上做些什麼,都會產生數據;像是你的購物行為、聊天內容、在Facebook上分享的連結、在Google上查詢的主題,或是在Instagram上發布的照片等等。如此大量的數據是種危險嗎?
你在網路上的每個動作都會引發一串連鎖反應。首先,社群媒體、銷售平台或搜尋引擎會得到與你的行為有關的數據。舉例來說,如果你在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張小狗的照片,那麼你可能喜歡毛小孩,也許你甚至是個狗主人。分析師(連鎖反應的第二環)可以透過取得你的購物數據,更準確地找出答案。因為你或許也會在網路上購買狗飼料。或者,你曾在寵物用品商店使用電子現金卡(EC-Karte)付款。又或者,你有一張集點卡(Payback Card),它會記錄你的每筆消費。對於數據分析師(data analyst)來說,你在網路上或在購物時的每個動作都很重要。所獲得的數據可以透露給分析師許多關於一個人的事情;例如這個人究竟是個喜歡走出戶外、還是喜歡待在家裡的人。
不過數據分析師會探查得更深入。他們會蒐集與你的偏好和品味有關的資訊,進而去思考,好比你的數據透露了做為選民的你的哪些事情,而他們又能如何針對性地促使你去支持特定政黨的候選人。
接著,他們會透過Facebook或其他方式餵給你你想看到或聽到的資訊。在專業術語裡,人們稱這種方法為「微目標定位」(microtargeting)。「微目標」(也就是做為一個人的你)會被直接取悅、討好。
諸如紐約的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分析師,會從你在網路上的行為得知,你喜歡或不喜歡些什麼。
每回的線上購物都會透露關於你的生活方式的某些事情。舉例來說,一個購買了某昂貴品牌的割草機的人,或許擁有一棟附有花園的房子和許多的財富。
為何Instagram和WhatsApp如此強大?
如果你想購買一輛自行車,你可以去比較許多不同的商家,有許多不同品牌的自行車可以選擇。換言之,各商家與各品牌會相互競爭。然而,如果所涉及的是社群網路,情況則截然不同。
Facebook是一家美國的公司,它的旗下擁有社群網路Facebook與線上服務Instagram和WhatsApp。Facebook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群網路,幾乎已經到了無可匹敵的程度。它的創始人是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在2003年時,這個原本在哈佛大學(位於美國麻州劍橋市)攻讀心理學與資訊學的學生開發出了一個名為「facemash」的網站。學生們可在這個網站上評價女性的顏值。為此,祖克伯未經許可張貼了眾多女性的照片。在女性和校方的反對下,這個網站後來遭到刪除。
到了2004年,祖克伯接著又創辦了社群網路Facebook,繼而更在2012年以「Facebook Inc.」這個公司的名義將企業上市。從那時起,Facebook的股價不斷上漲,更在全球開拓了超過20億的用戶。這意謂著,全球每三人就有一人每個月至少使用Facebook一次。這產生了極為大量的數據。該集團還透過旗下的線上服務WhatsApp與Instagram獲得其他更多的使用者數據。憑藉這些數據,該集團對它的客戶們有非常多的了解。
誰能做些什麼來對抗這種情況呢?使用者嗎?他們可以像是放棄WhatsApp,改用Threema等其他的服務。然而,使用者多半連嘗試一下都沒有。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很難背離Instagram或WhatsApp;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朋友也都使用這些服務。
小建議:不妨去打聽一下替代的即時通訊服務,像是Threema、Telegram或Signal等軟體。
小建議:請檢查一下,哪些App可以取用你的哪些數據。你可以在一般商務條款與設定裡找到這方面的資訊。
這也是為何許多使用者根本不去閱讀一般商務條款,而立即勾選同意的原因之一。他們無條件地希望成為使用者社群的一部分、希望待在使用者社群裡,即使得要放棄某些權利,或白白贈送關於自己的數據也在所不惜。他們就是相信,這個集團不會去做壞事。
然而,在過去幾年裡,各種醜聞卻一再浮上檯面,像是Facebook上的仇恨言論太晚被刪除、數據分析公司取用了數以百萬計的Facebook用戶的個資。
政治踩了Facebook的煞車。
在經濟中有所謂「壟斷」的概念。也就是說,人們或顧客所仰賴的某種商品只有一個供應商擁有。如果只有一家公司供應自行車,那麼無論如何你也只能向這家公司購買自行車,即使它們品質不好,老是故障。在社群網路方面,Facebook就具有這樣的壟斷地位。一個人如果想在網路上與他人交織成網絡,幾乎非得使用這項服務;即使他自己已經意識到它的缺失,例如在個資保護方面。然而,自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以來,許多國家卻都試圖對Facebook施予更多的影響力。因為在那場大選後,人們發現Facebook並未保護大量的使用者數據免遭「劍橋分析」所取用,這家紐約的數據公司憑藉這些數據,針對性地為政治人物與政黨進行宣傳,最終對於選舉結果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在被人大肆批評後,Facebook的創始人祖克伯承諾,未來將更妥善地保護客戶的數據資料免遭取用。此外,歐洲也在2018年實施了更為嚴厲的數據資料保護法令。
誰是媒體世界裡的間諜?
幾乎每支手機裡都存在著隱藏的App,也就是隱藏的(惡意)程式。更不用說電腦裡的病毒了。它們是數位媒體世界裡的蛆蟲。然而,它們是什麼樣的程式呢?它們又想從使用者那裡得到些什麼?
它們要嘛就是想要發掘關於你的行為的資訊、讓你的生活變得困難,要嘛就是想要透過你的設備將有害的軟體繼續轉傳給其他的使用者。人們通常會說它們是惡意程式或惡意軟體。惡意軟體可以傳染給你的手機、電腦或筆電,有極多的類型,舉例來說:
所謂的「病毒」(virus)非常討人厭,因為與致病的「真實」病毒類似,它們可以自我繁殖,也可以寫入資料檔案、作業系統或程式裡。
如果電腦告訴你,你的設備裡有病毒,這有時是真的,但有時這個壞消息的傳達者其實正是病毒的一部分。「恐嚇軟體」(scareware)會讓你害怕感染病毒,並且建議你下載某種防毒程式,但那其實才是真正的惡意程式。
「流氓軟體」(rogueware)會假裝要幫你刪除惡意程式,就在你想要刪除惡意程式時,你反倒下載了惡意程式。
「電腦蠕蟲」(computer worm)會透過網際網路散布到各個網路系統所屬的個別電腦。
「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指的是那些假裝對你有好處、但卻在它們的核心裡埋藏了病毒的程式。
「間諜軟體」(spyware)通常會出現在手機和電腦裡。它們的目的在於發掘關於你行為的資訊或你的個資。憑藉這些數據,企業就能針對性地進行廣告宣傳。間諜軟體往往會隱藏在某個好用的程式裡,或你所下載的某個遊戲中。
藉助所謂的「勒索軟體」(ransomware),勒索者會將受害者的作業系統鎖住,直到受害者支付贖金,他們才會為受害者解鎖。舉例來說:在飯店裡,人們會用晶片門卡來開門。勒索者可以鎖住那些門的使用代碼,使得客人無法進入房間,或讓房門永遠保持開啟。接著飯店業主就會被勒索贖金,在收到贖金後,勒索者才會再次讓作業系統正常運作。這筆贖金往往是以比特幣支付。
比特幣(bitcoin;英文原意為「數位硬幣」)是一種可用來在網路上付款的數位貨幣。人們必須先用「真正的」金錢去換取。
駭客是在未經授權下侵入電腦系統的人。
除了各種惡意程式以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在未經授權下取得你的數據資料。舉例來說,你的密碼可能會被人以「網路釣魚」(phishing)的手法騙取。為此,駭客(hacker)會模仿你所熟悉的網頁。它們可能是銀行的網頁或賣家的網頁。一旦你在這些虛假的網頁上輸入你的授權資料和密碼,竊賊就掌握了這些資訊,進而會去掏空你的帳戶。
特洛伊木馬一詞源自希臘神話。前來攻打特洛伊的人,在久攻不下之下,索性假意送給特洛伊人一匹巨型木馬。在特洛伊人將這匹木馬帶進自己的城市後,事先藏在木馬裡的士兵伺機而出,進而奪取了那座城市。
最高機密──你該如何設定安全的密碼?
密碼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果你使用一個你自己容易記住的密碼,它也很容易就會被破解;如果你使用一個複雜的密碼,你自己也很容易就會忘記。不過,倒是有一種能夠解決密碼壓力的補救方法。
不定時更改自己的密碼,不要在多個服務裡使用同一組密碼,服務商所提供的密碼一定要更改。
一組密碼應該至少要有12個字符,包括大寫與小寫的字母、數字及特殊符號。應該避免使用重複的數字、字母或符號。
應該避免使用自己的名字做為密碼,父母、好友、兄弟姐妹或寵物的名字亦然。永遠別以自己的手機號碼或出生日期當作密碼。
不要選擇像是「Fortnite」(要塞英雄)、「Princess」(公主)或「JamesBond007」(詹姆士.龐德007)這類流行的用語或名字做為密碼。
此外,不要將密碼存在電腦或手機上。如果你用手寫的方式記下,應將筆記藏在安全的地方。絕不要將自己的密碼透露給他人。感情難免生變。在更改密碼前,說不定你的前男(女)友早已利用你的密碼搞了什麼破壞!
沒有興致去思考或記住密碼的人,不妨藉助網路上的密碼生成器。同樣能在線上取得的密碼管理器也很有幫助;它們能將私密的數據資料以加密形式儲存在硬碟的資料庫中並產生一組主密碼,之後人們則可使用這組密碼取用其他的密碼。你不妨去參考一下人們所做的一些最新測試,看看有哪些密碼管理器獲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