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型人:成功人士的作息屬性


新的一天,應該從凌晨四點半開始

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新的一天,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凌晨四點鐘醒來,發現旅館裡的海棠花未眠,於是開始思考人生美學,最終寫出了著名的散文《花未眠》。

這裡有一個關於柯比的故事:美國籃球巨星柯比堅持在凌晨四點起床。雖然他有著頂級的運動天賦,但天天早起練球、做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記者問柯比:「你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呢?」

柯比反問記者:「你知道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嗎?」

記者搖頭說:「不知道,那你告訴我,洛杉磯的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

柯比說:「滿天繁星,燈光寥落,行人很少。」

說到這裡,柯比突然笑了,接著說:「其實洛杉磯每天凌晨四點鐘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中的洛杉磯的街道上。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變化;兩天過去了,黑暗依舊沒有變化;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凌晨四點鐘的黑暗仍舊沒有變化,可是我變得肌肉強健了,有體能和力量,並且成為一名投籃命中率很高的運動員……」

柯比的一席話讓記者動容,也讓他成為萬千球迷心中永遠的偶像。雖然柯比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留下的高度自律精神、不屈不撓的進取心,化為了洛杉磯凌晨最明亮的星!

成長的經歷會告訴你:每天早起五分鐘,人生將被賦予另一種可能;每天多付出一點努力,一天不見回報,一個月不見回報,一年不見回報,但十年一定會有所回報的。

現在,我們再將目光移到凌晨四點半的哈佛大學—這所世界頂級學府,凌晨燈火通明,隨處可見埋頭苦讀的哈佛學子。他們自主學習,自己安排課餘時間去完成導師安排的作業,或者學習其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即便到了深夜,甚至是凌晨,哈佛圖書館裡仍舊座無虛席。

除了圖書館,哈佛校園裡的其他地方,比如學生餐廳、教室、實驗室,甚至是醫療室裡,全都是刻苦讀書的哈佛學子。他們認真地看書、專心地做筆記、小聲地討論問題……

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讓這些哈佛學子如此勤奮、如此努力呢?

這可能與哈佛的學風有關。哈佛校訓中有這樣一句話:「假如你想在畢業以後,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如魚得水,並且得到大眾的欣賞,那麼你在哈佛求學期間,就不會擁有閒暇的時間去晒太陽。」雖然不是每一位哈佛學子都會在凌晨四點半起床讀書,但無論什麼時候,哈佛校園裡都能見到學生埋頭讀書的身影。所以,哈佛又被稱為「不夜城」。

哈佛大學的校園有49座圖書館,其中二十四小時開放的圖書館,最受學生的歡迎。因為學生可以在裡面讀書,也可以在裡面小憩……到了早上六、七點,查爾斯河對岸到處是早起的哈佛學子。他們有的在晨跑,有的匆忙趕往教室,有的抬頭仰望日出……

這時候的你,是否還躺在舒適的被窩裡,甜美地睡覺呢?

很多年輕人的早上是這樣度過的—鬧鐘響起的時候,馬上按掉,再睡幾分鐘;當鬧鐘繼續響起時,又一次按掉;直到非起床不可的時候,才揉著惺忪的雙眼,不甘願地下床……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你的夢想。

哈佛學子能夠早起,能夠自主學習,是因為心中有夢想。當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努力時,是心甘情願地去努力,並且會有源源不斷的動 力,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去克服。

儘管不是每一位哈佛學子都能在凌晨四點半醒來,但他們永遠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被窩裡。當鬧鐘響起的時候,他們會立刻起床,迎著朝陽追趕自己的夢想。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夢想,那就堅持早起吧!時間是一天一天過去的,夢想是一步一步實現的。只要你能夠勇敢堅持下去,你也能夠看到凌晨四點半的海棠花與星光。

永不浪費—哈佛大學「時間使用指南」

在哈佛大學,「時間管理」是最重要的課程,甚至比創新、格局等課程更受學生的喜愛與重視。在進入哈佛的第一學年,導師會故意將學生的「時間表」安排得很滿。這樣可以很好地鍛鍊學生應變、抗壓能力,以及時間管理能力。

哈佛學子也不是徒有虛名,他們每天堅持早起,研究各種案例、參加各種討論小組,同時還能夠兼顧娛樂和社交。時間在每個人那裡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人,能讓相同的時間產生不同的價值。哈佛學子每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時,他們卻能秉承「永不浪費」的原則,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在哈佛學子看來,時間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不管失去什麼東西,都不能失去時間。因為每一寸光陰都擁有生命的質感,珍惜時間就是珍愛生命。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過:「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不嚴加管理,你就會一事無成。」

我們也看到,那些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老師讚不絕口的「資優生」,都是時間管理的高手。哈佛大學同樣要求學生擁有超凡的時間觀念,為了讓學生懂得高效能地利用時間,哈佛大學甚至為學生制定了專業的「時間使用指南」,其目的就是讓孩子養成「永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哈佛校園裡一直流傳著「神童」羅伯特.歐本海默的故事。

1922年秋天,歐本海默考入哈佛大學。在選擇科系的時候,他猶豫了很久,因為他曾夢想成為古典文學家、詩人或者畫家,不過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更接近「現實」的專業—化學。他覺得要透過自己的能力去改變世界,化學或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在學期間,他十分重視時間管理,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

早上,他總是第一個起床,第一個進入實驗室;中午,他匆匆忙忙地吃個麵包,然後又投入到實驗之中;晚上,他都是最後一個離開實驗室且經常讀書到凌晨。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鐘應該用在什麼地方,雖然每天讀書的時間比一般人長很多,但生活仍舊井井有條。因為他「惜時如命」、刻苦努力,所以他只用了三年時間,便把學分修滿了,而且成績優異。這在當時幾乎是無法做到的奇蹟,為此他也被哈佛人稱為「神童」。這位「神童」也沒有讓人失望,1945年,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終於以自己的能力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格局。

世界上真的有「神童」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擁有超強天賦的人,最後不一定能創造奇蹟,不過懂得利用時間,並且刻苦努力的人卻可以!歐本海默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便在於時間管理,他能夠有效地利用時間,也就掌握了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

在哈佛,時間管理課一直是教授和學生眼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你覺得歐本海默的時間管理術已經年代久遠,那麼現在來看看當代哈佛大學生的一天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2018年,一位名叫約翰.費舍爾的哈佛學霸走紅於網路,因為他拍攝了一段影片,記錄了自己在哈佛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影片中,約翰.費舍爾將一天要做的事情做成計畫表,每件事情在什麼時候去做、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都在計畫表中一目了然。

約翰.費舍爾在影片中說道:「昨天是低效的一天,我的鬧鐘響了,幾個星期以來我第一次按下了鬧鐘並賴床了。我認為,你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情,會為當天定下基調。這就是為什麼我每天早上,都希望能高效地起個好頭。但當我按下賴床按鈕時,我便以放棄抵抗的方式開始新的一天,這就像滾雪球效應,會讓一天都變得低效而糟糕……」

約翰.費舍爾能夠將每天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除了堅持早起、按計畫行事以外,更重要的是他還具有自律精神。當我們每天抱怨「時間不夠用」的時候,都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否存在浪費時間的行為?我是否制定出讀書計畫?我是否擁有自己的「時間使用指南」?

時間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在哈佛大學,教授和學生所推崇和應用的「時間使用指南」,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 效率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法則

同一個問題,有人半小時就解答出來了,有人卻要花費半天的時間,差別就在於大腦運轉的效率。如果能夠在相同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時間是不是就會「多」出許多呢?高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只要能提高自己的效率,就能讓時間增值。

2. 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好計畫

在每一天或者每一週開始之前,花一點時間做好計畫,否則很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時間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永遠不知道花在哪些地方了。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計畫:你可以把每週或者每天要做的事情全部記錄下來;太大的任務可以分解成幾個較小的任務,然後為每個任務訂出「完成時間」。

3. 分清事情的「優先順序」

時間要用在刀口上,因此你必須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必須做的,哪些事情是想要去做的,根據優先順序將它們進行排序。如果發生衝突,我們應該放棄優先順序較低的事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天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必要的,如果想要參加派對,又不能影響到睡眠時間,那麼按照優先順序排列,睡夠八小時應排在參加派對之前。

4. 享受時間管理帶來的成就感

當你圓滿完成某個任務時,內心通常會有滿滿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勵你繼續努力,珍惜時間,永不浪費。當然,每個人對成就感的理解不同,有人認為「掌控時間」是一種成就感,有人認為「節省時間」是一種成就感,也有人會因為「不浪費時間」而產生成就感。無論怎樣理解,成就感都會成為時間管理的巨大動力。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

如果不懂珍惜時間,我們的生命也將變得雜亂無章,許多時間也會浪費在瑣碎的小事之上;相反的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做好時間管理,才能讓一切井井有條。

哈佛大學的「時間使用指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擁有相同的時間,只不過每個人對時間的態度不同—是躺在床上等待生活的暴擊,還是早起創造人生的奇蹟,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

他們能在早餐前就把今天的工作搞定

早起,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尤其對一些貪睡、懶惰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但可能你不知道,很多優秀的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好習慣,他們甚至能在早餐前就把今天的工作搞定……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呢?

美國作家戴蒙.札哈里斯(Damon Zahariades)寫過一本書叫《早上高效能》(Morning Makeover),書中描寫了他在亞馬遜工作時的早上時間安排:凌晨四點起床,倒上一杯咖啡,認真整理和回顧前一天的銷售資料;五點半洗個熱水澡,穿好衣服去星巴克寫作;七點半吃個簡單的早餐,然後去公司。

這樣的時間安排,讓他輕鬆地完成了工作任務,並且還抽出時間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撰寫時事週刊和出版一本暢銷書。然而,當他從亞馬遜辭職之後,一切都變亂了。

他開始享受自由的時光,每天早上不設鬧鐘,讓自己睡到自然醒。每天的起床時間,也從以前的凌晨4點,變成了上午10點。然後是瀏覽新聞和上網、隨便吃個早餐、收拾好東西、出門去咖啡館……通常在上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反正已經很晚了。事後,他不止一次反思自己這段「自由時光」,他幾乎浪費了所有早上的時間,整天都沒有計畫和安排,做事沒有任何動力,人沒有得到放鬆,反而變得越來越焦慮了。

他認真對比了以前的早上和現在的早上,自己完全是兩種狀態。最終,他還是毅然決定,要重新重視每一個早上,要讓自己重新回到以前那種充滿活力、效率驚人的巔峰狀態。

世界上有很多的成功人士,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珍惜時間。因為他們的生活繁忙,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無比珍貴。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早起,利用短暫而高效的早上時光,去做更多的事情。

星巴克的前執行長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發郵件給員工、健身、騎車、遛狗……這些事情做完之後,還會回家陪妻子喝一杯咖啡,然後才去辦公室。

迪士尼公司執行長勞勃.艾格(Bob Iger)在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說,他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因為那時候不會有太多干擾,能做很多事情……對此,哈佛商學院教授比爾.喬治(Bill George)還專門撰文指出:「像艾格這樣有意識地鍛鍊,能夠幫助領導者更具創造力,更易接受新觀點新思路。」

很多時候,你只看到別人的成功,卻沒有看到別人背後付出的艱辛。成功的人,總會比別人多付出一點點。無論這「一點點」是時間、精力,或者是努力,都能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所以,當看到別人登上成功的領獎臺,你不必驚訝,也不必羨慕,這都是別人付出努力之後應得的榮譽。世界上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所有的進步都是用汗水換來的。

哈佛校訓裡有這樣一句話:「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當別人早早起床,將一天的工作做完之後,你是不是還在被窩裡做著美夢呢?別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總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情;而你在白白浪費時間,早上不想起床,晚上不想睡覺,美好的時光匆匆而逝,最後留下的又是什麼呢? 閱讀完整內容
哈佛凌晨四點半:社會菁英基礎能力的培養邏輯

本文摘錄自‎

哈佛凌晨四點半:社會菁英基礎能力的培養邏輯

韋秀英

由 崧燁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