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改變,你不知道的三件事

1.

二○○○年的某個週六,芝加哥的一家郊區電影院一如往常的出現看電影的人潮,他們準備觀賞下午一點五分由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主演的動作片《危險人物》(Payback)。觀眾能免費拿到一杯汽水和一桶爆米花,條件是要在電影結束後留下來,回答幾個關於販賣部的問題。而這些影迷對自己將要成為非理性進食行為的研究對象渾然不覺。
觀眾拿到的爆米花不大正常。非常難吃。其實,它之所以難以下嚥,可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爆米花在五天前就已製作完成,不僅不新鮮,而且咬不爛,吃的時候會發出吱吱聲響。有位觀眾覺得口感像極了保麗龍,還有兩個人忘記爆米花是免費贈送的,要求退款。

有些人拿到中桶爆米花,其他人則是拿到大桶爆米花,大桶爆米花的尺寸像是大型浴缸,大到可以放在院子裡當兒童戲水池。因為人人有份,所以不需要分著吃。這項研究的主題是找出一個單純問題的解答:拿到大桶爆米花的觀眾,會不會因此吃得比較多?

無論中桶或大桶的爆米花,份量都多到不可能一個人吃的完。因此,讓我們把真正的研究主題說得更具體一點:雖然大家的爆米花都多到吃不完,但拿的愈多,會不會就吃的愈多呢?

研究人員在電影播映前後偷偷摸摸的替爆米花秤重,因此能夠精確的測量每個人究竟吃了多少。研究結果令人震驚:拿到大桶爆米花的人,比拿到中筒爆米花的觀眾多吃了五十三%,相當於一百七十三大卡,也等於多抓了二十一把爆米花。

康乃爾大學食物與品牌實驗室(Food and Brand Lab)的負責人布萊恩‧汪辛克(Brian Wansink)教授是這項研究的主持人。他在其著作《瞎吃》(Mindless Eating)一書中闡述了研究結果:「我們也做過其它爆米花研究,無論調整哪些實驗的細節,結果都一樣。不管實驗地點是在賓州、伊利諾州、或愛荷華州,也不論播放的是哪一種類型的電影,所有的爆米花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論。當你給得愈多,人們就吃得愈多。就是這麼簡單。」1

沒有其他理論可以解釋這種行為。這些人不是因為好吃而吃(這些爆米花不新鮮又咬不爛)。也沒有要把整桶吃完的慾望(份量實在多到不可能吃得完),而研究對象是否感到飢餓,也無關緊要。這裡的結論簡單明瞭:容器愈大=吃得愈多。

最好玩的是,研究對象拒絕相信實驗結果。電影結束後,研究人員向觀眾說明了有兩種尺寸的爆米花桶和過去的實驗結果。接著詢問研究對象,會不會因為拿到大桶的爆米花,就吃的比較多?

大多數研究對象都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並表示「這種事根本騙不了我」,或者「我很清楚自己到底吃飽了沒。」

呵呵!
2.

假如有人讓你看了爆米花研究的相關數據,卻沒提到爆米花桶的尺寸。單就你所看到的數據,一眼就能夠看出每個人究竟吃了多少:有的人嘗了幾口、有些人吃了一堆、還有些人似乎在挑戰人類胃容量的極限。有這樣的數據,你可以放心得到以下的結論:有些人是理性的食客,其他人則是大胃王。

和你一起研究這份數據的公共衛生專家,很可能會對大胃王的健康感到憂心。他會說:「我們必須幫助這群人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要讓他們知道暴飲暴食對健康的危害!」

但先等一下。要讓人吃少一點爆米花其實很簡單:用小一點的桶子裝就好了,根本無須擔心他們的健康常識和心態。

從這個例子不難看出,要讓改變從簡單(縮小容器的容量)變得複雜(說服人們扭轉想法)有多容易。而這正是關於改變,出人意表的第一件事:看似是人的問題,其實往往是情境問題。

3.

這是一本協助你做出改變的書。我們所謂的改變涵蓋了各個層面,包括了個人、組織、和社會。或許你想要幫助弟弟戒賭:或許你希望你所帶領的團隊體認經濟狀況,更懂得節流;又或許你希望有更多鄰居騎腳踏車上下班。

上述的主題通常會被分開處理:對公司高層來說,是提供「變革管理」的建議;對個人而言,是提供「自助」的忠告,至於社運人士,則是「改變世界」的建言。這種劃分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所有針對改變付出的努力都有些共同點:任何改變都代表有人得開始採取不同的行動。你弟弟必須離開賭場;你的員工必須改搭大眾運輸工具。總之,所有為了改變所做的努力都有一個共同目的:你能否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
我知道你現在一定在想:人們抗拒改變。其實不是那麼簡單。每天都有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而每位父母絕對毫無保留的擁抱這種改變。想像一下其中的變化有多大!如果有個老闆,每天半夜為了不要緊的事大聲尖叫,把你吵醒兩次,你還願意為他工作嗎?(或是一個每次你穿上新衣服,就會吐在你衣服上的老闆?)但人們不僅不抗拒這種巨大的變化,反倒還自告奮勇。

人們常常在生活中擁抱各種大改變,除了小寶寶之外,還有婚姻、新居、新科技和新的職務。與此同時,其他日復一日的行為卻讓人抓狂:癮君子菸不離手、孩子愈吃愈胖、老公永遠學不會把髒襯衫丟進洗衣籃。

可見有些改變很困難,有些改變卻很簡單。其中的區別在哪呢?我們在本書中主張,成功的改變有一套共同模式。要能成功改變,領導人必須同時做到三件事。我們已經提過其中一件事了: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必須改變他所處的情境。

當然,情境並非唯一要素。你可以把酗酒的人送去戒酒,借助新環境讓他保持清醒。但當他離開戒酒中心,失去了環境的幫助之後又會如何呢?當業務經理緊迫盯人的時候,你或許會看到業務的業績飆升,但當一切回復常態後,情況又會如何呢?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不僅要改變他們身處的環境,還要影響其情感和理智。

問題在於:情感和理智往往背道而馳,而且情況非常嚴重。

閱讀完整內容
學會改變

本文摘錄自‎

學會改變

奇普.希思、丹.希思

由 樂金文化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