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轉變為成人的人際關係

現今已有許多報章雜誌,不斷在探討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這是重新自我審思的好機會―究竟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才是好的?又或者,該怎麼做才能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好?基於心中的困惑,我曾藉由閱覽書籍、參加相關講座,以及聽取一些經驗豐富的友人給予精采的建議尋找答案,而大家的論述各自有理。但是,每當我真正下定決心身體力行,總覺得有些困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努力嗎?在外人看來,關係不佳的情侶或夫妻之間,會走到那樣的地步,問題都是出自於他們不夠努力於維繫彼此的感情。但事實上真的都是如此嗎?我想,他們與一般人並沒有不同之處,一定也曾經想過要認真的維持好這一段關係。所以,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呢?
人際關係的經營,跟讀書或學習樂器不同,並非只要努力練習就能慢慢累積實力。人際之間的互動,有時候不管再怎麼努力練習,也不一定能變得更好,甚至常常會產生反效果。人與人相處,就好像在玩兩人三腳的遊戲,儘管有人很認真,但如果不能配合同伴的腳步,就很容易絆倒跌傷。或者,我們自己很認真玩遊戲,對方卻一點都不在意,可能會讓我們氣得想解開繩子自己跑,或甚至想換一個新搭檔算了。只是,把對方換掉,難道就能讓彼此好好配合,能解決問題嗎?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常對「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這件事感到挫折。往往愈是努力想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卻反而弄得愈糟糕。比如:努力避免讓自己受傷,卻還是受傷了;或是已經盡力不傷害到別人,但傷害還是發生了。經歷如此渾沌,我終於找出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與對方保持距離」。只要能與他人保持距離,就既不會受傷,亦不帶來傷害。
即使在一起,也要保持距離
唯獨這樣,天上之風
才能在你們的關係之間飛舞
偶然讀到哈里利‧ 紀伯倫(Khalil Gibran,1883 - 1931,黎巴嫩詩人)的一首詩,優美極了。喔,不只,是非常有智慧。而這就是解答!說實話,我因為保持「不受傷的距離」,深深感到孤單。後來成為一名精神科醫師,我才知道「保持距離」的另一個意思則是「迴避」。
來到諮詢室求助的人們,內心大多很痛苦,苦從何而來?早期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奧地利心理治療師、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說:「人類的苦惱全來自於人際關係。」沒錯,許多人會對於人際之間的問題感到痛苦不已,卻無法從那段關係跳脫出來。即使他們順利離開那段關係,當有新的機會與下一個人建立新關係時,卻依然用相同的模式經營,則原本的問題仍是存在的。人之本能,即為逃避痛苦、追求快樂,但我們為什麼總是糾結在人際關係裡,無法脫離痛苦?為何我們都期望著彼此的幸福,卻沒有收穫,最終僅剩互相傷害呢?

因主管的無視而不擇手段想獲得認可的職員、哭訴著不知如何管教脾氣失控學生的教師、怒喊著「這是最後一次」卻又不斷掏出養老金幫助子女還卡債的父母、任誰都看得出來對彼此有好感卻先拒絕對方的女性、假裝不知配偶外遇的先生、被大學生女兒打罵卻悶不吭聲的媽媽、無法忍受下屬提出不同意見而火冒三丈的上司、為了讓愛人留在自己身邊而施展暴力或試圖自殺、因愛人出軌而分手後又與有相同前科的新對象展開戀情……等等。這些不理智的事情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上述這些故事的主角們在日常生活裡,多為明白事理的人,但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卻容易做出上述選擇與行動。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出在「關係框架」。就好比烤麵包時會使用模具,讓每一個麵包長得都一樣。人際關係也有像模具般的框架,這個框架會讓我們在與他人建立新關係的時候,不自覺的沿用過往相同的關係模式。這些基本的框架早在年幼時期已形成,基本框架由「孩子與大人」間的關係傳承,和「大人與大人」間的關係又有著微妙的差異。因此,當我們成人之後,人際的框架會漸漸從「孩子―大人」之間,轉換成「大人―大人」之間的關係框架。年幼時期在人際關係上受過傷的人,對於關係框架的轉換較難以掌控。這些無法紓解的情感、信念,以及對依戀的渴望填滿了框架,並由中獲得生存的空間。這樣的關係框架雖有助於幼年的生長,但套用在成人關係上的話,會產生諸多問題。

一個 孩子會單方面的依賴大人,又或在不得已時依大人的指令做事,在與大人意見分歧時只能生悶氣、或用耍賴的方式獲得所需。但在成人間複雜的人際關係裡,解決互相矛盾的方式與幼兒不同,我們為了保護自己,或許得適當的說出讓自己憤怒的原因。我們不能僅以「自己」為中心,除了對自己負責之外,也應考量對方的立場。成人間複雜的關係,常會讓仍糾結在基本框架裡的人們,無力為自己調解。因此,成人的你,若仍處在一段段令你心力交瘁的人際關係裡,必定要重新對你的基本關係框架展開審查。因為,我們容易不知不覺的一直在使用過去年幼時期,維繫關係的方式來建立現在的各種關係。關係之困境,並不是一件能由改變對方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無法了解自己的「關係框架」,則無法改變陳久不變的關係模式,將會導致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反覆發生。

閱讀完整內容
守好你的心理界限,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本文摘錄自‎

守好你的心理界限,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文耀翰

由 新樂園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