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韌性?


什麼是心理韌性?


「小明又跑出教室了。」

輔導老師掛上電話後,嘆了一口氣,透露出些許的無奈,更多是見怪不怪。

「這星期是第幾次了?」我好奇的問。

「希望是最後一次……」

一邊說話的同時,幾位輔導處的夥伴很有默契的起身,走往四年級的大樓。就在教室不遠前,一個白白淨淨的孩子在樓梯前來回踱步,雙手抱胸,臉色非常難看的嘟著嘴;一位老師相當有經驗的站在孩子旁邊看著他,貌似在說話,但孩子似乎沒什麼回應。

等我們一行人又走近了一些,才聽到孩子不斷喃喃自語:「我要回家,我不要待在這,我要找我媽……」

「現在還在上課中哦。」旁邊的老師提醒著。

「我不管啦,我要找我媽!我不想上課了,我要回家!」

「可是現在還沒放學哦。」老師耐著性子回答。

「我不管啦!快給我手機,我要打電話!我─就─是─要─找─我─媽!」

當下,孩子的情緒幾乎潰堤,聲音已從咕噥變成嘶喊,響徹整層樓。沒有人從教室探出頭,看來同一層樓的老師們,都已經習慣了這個場面。在孩子身邊的老師看到我們,聳了聳肩,一副莫可奈何的表情說:「一樣的原因。」

關於挫折忍受度的迷思

我和輔導老師兩眼對望,大概知道答案。通常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或是班上分組沒人找他,小明很快會情緒飆高,也不管是什麼課,當下就想著要衝出教室回家,不願待在班上。雖然平常導師也相當關心孩子的心情,但類似的挫折或不順發生時,小明也不買帳,起身就要跑。

回到現場,小明還在崩潰中。我和老師們彼此心照不宣,試著慢慢靠近還在嘶吼中的小明,輔導老師靜靜蹲在孩子的旁邊,邊觀察邊安撫。等到小明情緒開始漸漸消退了,輔導老師慢慢的引導孩子走到輔導處。

剛好,下一節課就是我跟孩子的會談時間,看著孩子氣嘟嘟坐在會談室裡,似乎是個大挑戰,而這也是我工作的日常:陪伴每個在壓力下失控的孩子,一起找回他們面對自己、面對生活的能力。

我和學校合作的許多年來,不管是工作中的觀察,還是和老師們的討論、交流,大家普遍有一種感覺,似乎愈來愈多的中小學生,甚至是高中、大學生,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挫折、壓力的忍受度愈來愈低,很容易因為一些不順心或不如意的事,就反應超大。不少家長在心理諮詢時,也不約而同提到這個現象,好像愈年輕世代的孩子,愈看不到他們父母那年代吃苦耐勞的能耐。

家長及老師對「孩子挫折忍受度不佳」的普遍看法,引發了我的好奇。

這是真的嗎?孩子的挫折忍受度愈來愈低嗎?如果是真的,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孩子愈來愈難忍受挫折呢?甚至我們在這邊說的挫折忍受度,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有辦法培養嗎?

在我們繼續往下之前,同樣的問題,也想問問正在閱讀此書的你。我想邀請你,利用三十秒鐘的時間,在空白處試著用筆寫下(或是在腦海中思考)答案:

你認為什麼是「挫折忍受度」呢?

我認為挫折忍受度就是:____。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詢問許多家長與老師,他們覺得什麼是挫折忍受度。大多數人對於挫折忍受度的期待是:能夠愈挫愈勇、不怕挑戰、很堅強、不輕易放棄、不因為遇到一點困難就哭哭啼啼或試圖逃避、不會被失敗打倒等。大部分的答案,似乎都是希望孩子在面對逆境(學習、人際關係、挑戰挫折、失敗等)時,能夠很堅韌、不放棄,就算失敗了,也要很快站起來。

挫折忍受不只是堅強

對我來說,以上這些對於挫折忍受度的解釋說法,既能算對,也算不對。對的部分在於,這些「堅強」、「韌性」、「勇敢」,的確是挫折忍受度的一個面向,卻不是全部,當我們用「挫折忍受度」來描述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太強調面對挫折時的耐受性與堅固性,彷彿只要夠強韌,禁得起挫折的摧殘跟折磨,就能抵擋大部分的挑戰。

這種看法的問題在於,它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挫折是個持續變化的動態過程,「忍受」只是整個過程中開頭的一小段,只強調對挫折的忍受,會讓我們忽略其他更重要的心理益處。

就好像吃飯這件事,其實是整個消化系統都在參與運作的,你從咀嚼開始,到胃部分泌胃酸、大小腸吸收養分跟水分,最後把不要的部分排出體外。通常消化系統愈好,就愈能從食物中得到養分;可是如果腸胃健康出了狀況,雖仍能將食物吃下肚,但也無法好好吸收並得到好處。忍受挫折的道理就像吃東西的開始,你不是只有吃,還要能夠消化食物,產生養分,這才是重頭戲;對照到挫折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不是只有忍受挫折,我們應該還有消化、吸收養分、排除的過程。

因此,一般所說的「挫折忍受度」,可吸收能無法完整傳達這整個心理活動的過程,或許我們可以用近代心理學家比較接受的說法:「心理韌性」(resilience),亦稱「復原力」。

當我們說一個人具備心理韌性或復原力時,並不是指他都不會難過,也不是說他一直很堅強。很多大人容易誤會心理韌性或復原力的意思,以為就是要「堅強」、「勇敢」,任何跟堅強或勇敢的相反狀態,都會被放大成懦弱的表現,所以很多人往往認為:堅強的人不能哭、勇敢的人不能怕、堅毅的人不能想放棄等。這些看法都是對心理韌性的誤解。

心理韌性不僅是從逆境中復原,真正更重要的是,他具備了一種心理素質,能幫助他從適度的傷害、錯誤、挑戰、壓力或挫折中「獲益」。也就是說,心理韌性不僅能讓一個人在逆境中復原,同時也在這些經歷中帶來進化與成長的契機。

應對未來的關鍵素養

在未來的世代,科技發展將超乎我們的想像,不斷以更快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面貌。就像過去農業社會,每經過一百年,世界可能才小小變動一次;現在幾乎每幾年就因為科技的新發展,顛覆我們還來不及習慣的步調。不妨想想,我們才肯定電腦為人類帶來更多的便捷,沒多久網路、手機、社群媒體就相繼問世,一次又一次為生活帶來衝擊:電腦從D O S作業系統改成Windows介面;通訊工具從BB. Call換成手機,接著智慧型手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傳統的電視節目,正逐漸被網路自媒體取代。

事實上,每次科技帶來生活型態的改變,背後是更多傳統工作的消失跟新職務的出現,而這一切只是這十幾年間,發生在你我周遭的事情。我的第一代手機,如今還安靜躺在儲藏室的箱子裡。悲哀的是,它再也沒有派上用場的機會,就像我們過去熟悉但已消失無蹤的工作一樣。

想到這裡,或許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面對壓力或挫折時,若缺乏可以消化這些挑戰與情緒的能力,一旦被失敗或挫折帶來大量的情緒淹沒後,可能會讓我們失去比想像中更多的機會:失去從挑戰中學習的機會、失去從困頓中建立自信的機會、失去從挫折中自我探索的機會……這些失去的總和,使我們逐步讓出掌控人生的權力。

具備心理韌性,能幫助我們一步步從無法預測的未知當中,面對、接納、消化、站穩、進化。令人高興的是,愈來愈多研究不斷證明,這是一種可以後天培養的能力。

家庭與大腦對心理韌性的影響


人的教育是在出生時就開始了。

在他還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就已經受到教育了。

——盧梭《愛彌兒》


家庭與心理韌性

近幾年,除了治療所的工作外,我也和幾個縣市教育局的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合作,每個月和許多學校的專輔教師、駐校專業人員碰面,一同檢視他們手邊正在輔導的孩子,並討論協助的方法。

孩子的問題琳瑯滿目:中輟、拒學、霸凌、情緒困擾、人際關係、未成年性行為、違法事件等,凡是學校認為很難處理的棘手個案,最後都會轉到我們輔導團隊手中。幾年下來,我們檢視過的輔導個案,幾乎包含你能想像的所有問題類型,而在這些孩子中,我們看到一個相當普遍而明顯的共通點。

雖然每個孩子的問題都不一樣,不過我們不會只看他們在校的問題行為,因為那往往是最末端的結果。我們團隊非常嚴謹、仔細,把能收集到的所有資訊都攤開俯瞰,出生、成長、家庭成員、結構、功能、教養品質等因素全部羅列在內,然後彙集在一起,從裡面找出問題可能的癥結點,再來討論輔導策略。

這有點像偵探辦案的感覺,把所有資料整合在一起,找出其中的蛛絲馬跡,思索偵查的方向。我們在這種模式下看到的,不再只是個案表面的行為問題,而是問題背後的問題,孩子與家庭彼此長年互動的影響下,如何演變成今天的結果。當我經驗愈多,見過愈多案例,我和許多資深督導、輔導人員的看法愈不謀而合:大部分孩子的問題,可說是家庭狀態的延伸,我稱之為「心理素質的世代移轉」。

如果你聽過社會「階級複製」這概念,大概可以知道社會每一個不同的階級,會因為資源的差異,讓下一代的發展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家長與孩子在社會的階級流動中,往往會有重複的輪迴。這種階級複製的現象,在心理層面也有類似的狀況,也就是家庭互動塑造了孩子各自的樣貌,我稱之為「心理素質的世代移轉」。簡言之,家中大人的心理狀態,包含個人議題、婚姻跟親子關係品質等,透過互動的方式,對孩子心理發展帶來影響。

這種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不論是好是壞,家庭就是世代移轉的基本單位。舉例來說,一個沒有責任感的爸爸,和一個對關係沒有安全感的媽媽共同組成一個小家庭,爸爸總是逃避責任、不分擔家計,而媽媽對這種態度相當不安與憤怒,於是夫妻常常衝突與爭執,這間接影響了他們跟孩子的互動。孩子可能敏銳接收到媽媽心裡的焦慮與委屈,但發現自己對這些大人之間的事情使不上力,於是感到很無力和挫折,慢慢對家庭的想像產生某種排斥或抗拒的感受。同時,孩子也可能受到爸爸的影響,缺乏學習負責任、承擔的機會,反正爸爸不做的事,媽媽都會接手,然後這些感受、態度與價值觀,慢慢成為他人格的一部分,在孩子自己沒有覺察的狀態下,影響他日後的生活。

上述只是一個太過簡化的例子,事實上,我們經手的輔導個案,家裡的狀況往往更加複雜;有時家庭問題不是只存在於兩代之間,還可能是老、中、青三代群魔亂舞。因此,臨床經驗及研究結果都明確指出,孩子的身心狀態深受家庭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最終都會展現在大腦的功能上。

近十年來由於科技進步,我們透過新型的儀器,比以往更能看到孩子大腦如何受到家庭教養的影響。目前有大量研究指出,許多不當的管教方式,例如體罰、蔑視、羞辱、忽略,甚至是父母之間的爭執,不只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長期下來還會影響大腦的結構與發展,損害了腦袋的功能和品質,不僅無法培養出心理韌性的能力,日後還會引發心理疾病。相對的,家庭適當的管教和品質良好的關係,也能為大腦帶來豐富的營養,奠定心理發展的基礎。

大腦與心理韌性

近年來,不少學者想更細緻探究心理韌性。他們想知道:究竟這樣的復原力是大腦哪個地方在負責?如果我們能找出大腦中與復原力有關的地方,對於心理韌性的了解跟認識,將會有更進一步的幫助,甚至可以找出更多幫助大腦發展復原力的方法。事實上,的確有學者針對這問題做了研究,並發現我們大腦似乎有個區域跟復原力有關。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學者透過一系列心理測驗、核磁造影技術,研究受試者在情緒控管、焦慮、人格特質的表現,跟大腦有沒有什麼關聯,結果真的發現與復原力有關的幾個指標,牽涉到大腦中一個很重要的區域: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這區域的體積大小,與復原力呈現了正向的關係。其實早在這項研究之前,過去學界就已發現前額葉中幾個區域,跟情緒的整合與調控有關。

我們大腦的前額葉在哪裡呢?你不妨可以張開手,像是量體溫那樣將掌心貼在額頭上,所貼住的部位(額頭)後方的區域就是額葉。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域,就是因為這一層薄薄、不起眼的組織,讓人類跟地球上其他物種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前額葉是相當重要的角色,就像一家公司的執行長,負責訂定公司的營運方針、管理各部門的運作、執行總公司的營運計畫,以及組織相關的資源,其經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營運效能。

現在我們已經明白,大腦前額葉和情緒調控與整合有關,又與復原力高度相關,而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家庭實在是孩子們奠定心理韌性基礎的重要培訓場。

可是,這又回到了一開始的疑惑,為什麼愈來愈多的家長和老師認為,孩子心理韌性的表現跟水準,似乎一代不如一代?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不同世代之間的差異呢?難道真的完全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嗎?我們或許可以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 閱讀完整內容
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本文摘錄自‎

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陳品皓

由 親子天下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