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你我不閱讀 台灣沒前途
西方菁英名流,即使忙碌仍抽空讀書,反觀台灣社會,從上至下普遍欠缺閱讀文化,於是短視庸俗、人云亦云,如此,前途何在?
以前讀《紐約時報》書評版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每天都會有短短幾行,找一位社會名流,談他最近讀了什麼書,書中有什麼金句或重要段落,讓他記憶最深。
由此可知美國的菁英階層及名流是有在讀書的,除了這種讀書訊息外,每年暑假,總統度假時隨身會帶什麼書,通常都會成為媒體報導的重點。
可見美國是個讀書社會,上自總統,下至各行各業名流,大家雖然都很忙碌,但都會抽空閱讀。閱讀已成了他們的文化和習慣,正是有這種文化習慣,所以才支撐起閱讀的相關行業。近代各國受到網路的影響,許多人一年可能沒讀一本書,但美、英社會的出版業和書店卻仍相當活潑,重要著作亦不絕如縷,也惠我良多。
但台灣卻是個閱讀文化相當欠缺的社會。台灣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閱讀風氣相當鼎盛,因而產生重慶南路的變革。但隨著社會繁榮及網路發達,閱讀文化卻不能與時俱進,於是台灣的出版業及書籍行銷業遂日益凋零。
台灣的家計支出,書籍消費的比例逐年降低,出版圖書業早已成了夕陽產業。人們常常聽到的是哪家出版社關門、什麼書店又要打烊等負面新聞。
台灣的出版圖書業不振,有人希望在稅務上施加援手,但出版圖書業既是一種行業,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因此我最關注的是如何提振台灣的閱讀文化,如果台灣的政商人物及名流都能像美、英社會一樣,大家都閱讀,閱讀風氣就會在大家的帶頭示範下自然形成。
沒有閱讀文化,就不會形成蓬勃的閱讀市場。市場是被文化所決定的,當有了閱讀文化,知識才會進步。
今天的台灣日益短視庸俗,它的真正原因乃是台灣欠缺了閱讀文化所致。當一個社會不閱讀,就不會有視野,也不可能有社會更新的動力。重建台灣的閱讀文化,應是目前台灣首要之務!一個社會的菁英名流,如果不閱讀,只會耍嘴皮、呼口號、人云亦云,這個社會要想有前途,是很難的!
美、英社會的一流大學都有一流出版社,大學也有一流的書城,它們帶動出根深蒂固的閱讀文化,菁英和名流都在讀書,而台灣呢?
▲南方朔
作家.詩人.評論家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