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搖電話機的年代

臺灣最早的電話是1897年3月由澎湖守備隊架設的部隊聯絡電話,由澎湖郵便局至媽宮、西嶼燈塔間架設的聯絡電話。之後1900年陸續在臺北、臺中、臺南、基隆、斗六設置人工電話交換台,開放使用市內電話,但這時電話的登記費、基本費和使用費率都十分昂貴,只有富商或高官才會有裝得起電話,所以當時如果有誰打過一次電話,都要被旁人羨慕好久。

從日治時期到1950年代比較常見的是「手搖電話機」,學名又稱「磁石式電話機」,這種電話機的發電原理和發電機相同,電話機裡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磁鐵,兩塊磁鐵中間形成一個磁場,當中間有一個線圈經過並轉動時,切割磁力線,就會產生感應電流,所以手柄搖得越快,產生的電流也越大,有了電以後便能通話,先打到人工交換台(接線生),再由人工交換台轉接到你想要聯絡的號碼。也因為電話機旁邊有個L形的搖把,所以也俗稱「搖把子」電話。

初入電信局報到

1954年7月,我和同學林獻焜到臺南線務段報到。臺南線務段是負責彰化以南的長途架空明線維護,及彰化、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局以外的電信局,電話裝修工作。時任段長的陳俊業先生常常勉勵我們,工作要多看多學習,多閱讀雜誌(那時有《新聞天地》、《拾穗》月刊)來加強國文基礎。

年輕時剛進電信局就當技術員,位階較低且從事業務的同事多以異樣的眼光看待我們,因為我們剛入職的位階就比他們高,薪水也比較多,所以他們就要求我們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後也必須分攤他們的工作。因為他們是老鳥,所以我們這些菜鳥也只好乖乖聽從。

各電信局送來的裝電話申請單平均分攤十餘件,必須依照各用戶使用的材料來計算材料費,他們是用算盤來計算,而我們只能用筆算,算來算去次次都不同,等到算完材料費其他的業務同事早就下班了,面對如此困境,我只有自修珠算提升自我計算能力才能解決如此困境,所幸,苦練一段時間也就能得心應手,但想想也是充滿感謝,因為這樣我也就多學了一項技能。

整修長途架空明線(嘉義—新營)

某日,段長指派隊長,選調五個技術員,其中也包含我,並僱用小工五人,之後便隨著裝載料具的工程卡車在外住宿。

1950年代前後電話普及率低,所以當時多以明線(裸線)做為傳輸媒介,而我們進行的長途架空明線就是沿縱貫鐵路邊的田地建設。每天清晨7點,就得帶著便當上車到場工作,有時清潔桿上的隔電子(用於架空輸電線路中起到電氣絕緣和機械固定作用的裝置),也有換修拉線,挖出埋在地下的橫木(木橫擔,用來支撐各項設備架設於電線桿上重要骨幹,通常五到十年要更換一次)。還記得當時天氣炎熱,沿途鐵軌一直冒煙,中午只能找大樹遮陽,起初我因體力不足,覺得頗為辛苦,隨著時間的過去,慢慢也鍛鍊出好體力。


▲架設長途架空明線,有時需要好幾個人同時在電線桿上相互協助。

建設「鄉鄉有電話」

1955年電信局就與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合作開始建設長途電話鄉村支線,直到1965年此計畫已接近完成。當時除了因距離與地形等限制,少數高山中較偏僻的小村落或離島地區未能完成裝設電話裝置外,全臺大部分鄉村多數都已完成。(這時所謂的「電話裝置」是指「電信代辦處」或「公用電話」,所以仍是全村村民共同使用一部電話裝置的情況)。

接著,為了讓臺灣所有地區都有電話可用,電信局接下來又繼續推動「鄉鄉有電話」與「村村有電話」計畫,於是在1975年,臺灣231個鄉鎮終於達成「鄉鄉有電話」,而在1980年10月高雄縣杉林鄉木梓村的電話接通之後,「村村有電話」計畫也終告達成,總計受惠者有7,239村,全臺灣的電話網路終於全面建立。

另外,電信總局為配合政府農村經濟發展政策,在偏遠鄉村裝設市內電話及長途電話鄉村支線,成立「鄉村市內電話代辦處」以推動「鄉鄉有電話」。陳段長也親自帶隊,建設褒忠、崙背、土庫、元長、東勢、麥寮、四湖、臺西等鄉的鄉村電話。


▲負責架設的作業員常常都要自己揹著料具爬上電線桿。

在架設線路時,為走最短的距離,都會經過甘蔗園,田中產業道路泥濘難走,也容易被銳利的甘蔗葉割傷皮膚,有時更會看到蛇、田鼠或大蜈蚣等害蟲,工作環境不算輕鬆,有時也擔心破壞農人辛苦種植的莊稼。所幸,當時的電信法有一條「電信得擇便建設」當作護身符,也慶幸工作順利,一切都平安無事… 閱讀完整內容
創新與變革--一個電信人的故事

本文摘錄自‎

創新與變革–一個電信人的故事

廖天才

由 商鼎數位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