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攤商都快被那個老頭氣瘋了。那個老頭幾乎天天帶著一群年輕人晃到雅典城中心的市場,在每個攤販好奇地東瞧西看,總有問不完的煩人問題,但最後卻什麼都沒買。「你到底要幹嘛?」有一天攤販這麼問他。那位名叫蘇格拉底的老先生說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我只是喜歡看東西,但其實這些東西我都不需要。」
在將近過了兩千五百年後,對當年這位希臘哲學家所說的話至今仍然適用。尤其在逛百貨公司或在廣大的網路購物世界裡瀏覽時,更是如此。
像是感覺到你進食過快時,餐具就會震動的那款「Hapifork」智能叉子,又或是用來去掉雞蛋頂部蛋殼的蛋殼去除器,這些我們認為對自己有幫助、可以讓生活更美好,或光是擁有就感覺很好的東西,其實都只是我們心中的物欲在作祟。
要滿足十個欲望,還是該戰勝一個欲望?
一如盧梭所說,真正的快樂在於欲望本身,而非欲望的滿足。很多時候我們渴望能獲得的東西,一旦到手後便很快就失去興致。
放手,需要學習,不論是物品或心靈上的斷捨離。要放棄一個心心念念的願望,光靠一個簡單果斷的決定往往是無法辦到的。無論是放手讓想分手的另一半離開,或接受一張宣告我們與健康人生永別的疾病診斷書,這些告別都會讓人感到痛苦。但如果我們能預先做好承受離別苦痛的心理準備,就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力量,因為「放手」能讓我們不再沉溺於那個未實現的夢想,或是困在自怨自艾之中。放手就代表自由。
蘇格拉底絕對是「放手」的專家。這位哲學大師從未掛心自己的生死,當他被判服毒死刑時,雖然他再強調自己無罪,說自己既沒有褻瀆神明,也沒有腐蝕年輕人的心靈,不過他接受國家對他死刑的判決。他強調:「或許一切必須如此,我認為這真的就是命運。」出自對法律的尊重,他拒絕了逃亡的可能性。
就連要蘇格拉底喝下毒藥之前,他的妻子、朋友與學生都絕望地哭泣時,他仍在傳授哲學,並帶著放手的心態探討死亡的優點。「我們離去的時間已經來到了。我為了死,你們為了生,我們之中究竟誰選擇了較好的道路呢?除了神之外,沒有人知道。」他說。顯然那杯毒藥他喝得相當鎮定。
絕大部分的人都難有蘇格拉底的豁達與淡定,而且這簡直是神與人之間的巨大差距,令人望塵莫及。不過他絕對有很多值得我們效法之處,其中就包括對「放手」的觀點。
我們可以透過努力來習得放手。拿得起的人,處處都是坦途,放不下的人,處處都是迷途。放下的態度可說是「具有智慧與深入思辨的結果」。
人們會衡量執著或放手這兩者的得失。放下就如同哲學家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說,是「清算願望」的結果。人們理解到,放棄會換得某些美好的事物,如終有一天不再飽受折磨人的想法所糾纏,心靈就此獲得平靜。學習放手之人,也比較容易接納日後生命裡不可測的因素,不會再被人生中的狂風巨浪吞噬。十八世紀的德國文豪席勒也說過:「如果人們學會承受他所無法改變的,並且帶著尊嚴放棄他所無法拯救的,那將會很美好。」
多一些寬容,少一點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點爭執,多一些感恩,少一點抱怨。這樣做可以使人生中許多事情變得更容易,也會讓人更知足。相較之下,無法放下毀滅性想法以及總是負面悲觀的人,比較容易生病。而憂鬱之人常在負面情緒中堅守著他們的人生信念,這也是他們心理疾病的一部分。
不過,完全相反的做法也並不健康。凡事都無所謂,這種可有可無的人生態度,跟冷漠或失去意義沒什麼兩樣。這種自甘墮落的放手,是不可能達到人們期望追求那種充滿意義的人生境地。
緊抓不放是人類的天性
如果放手如此重要又能讓人獲益良多,為什麼人們會覺得那麼困難?為什麼我們往往寧可堅持在不舒服的情境裡受困,也不願做任何改變?答案就存在於我們的天性裡:因為人是慣性的動物,安全感與可信賴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認為踏入未知領域就代表會有危險。
因此當要在既定狀況的已知苦痛與全新未知之間做出選擇時,我們往往寧願選擇舊有痛苦的那方,因為至少在那裡,是我們熟悉的地方,我們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所以我們才會積習難改,和對我們不好的伴侶湊合著過日,又或堅守著早已無法讓我們產生成就感的工作崗位。雖然改變可能代表我們可以向正面前行,但同樣也可能招來好鬥的敵人或未知的疾病,因此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慣例、常規與熟悉的組織架構。
在這背後所牽涉到的,是神經生物學的變化過程,以及對人類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的依附關係。來自伯恩的心理分析學家暨社會學家卡塔莉娜.雷(Katharina Ley)指出:「緊抓不放是人類的天性,相較之下,放手卻是需要我們學習的。」人與人之間的依附關係,是在我們呱呱墜地時就開始的,無論何時,只要感到恐懼、不安時,我們的依附系統就會啟動,因此人們只有在確定自己是安全時,才敢涉足新的領域。
無論是失去所愛之人、放棄夢想或離開熟悉的環境時所感受到的心理痛楚,還是有人扎扎實實在我們心窩上打了一拳的身體疼痛,這時我們大腦產生反應的都是同一個區塊,釋出的也是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P物質」,這裡的「P」就是「Pain」(痛楚)。所以我們會因為要避免疼痛發生後的痛苦,而採取逃避的行為。
相較之下,只有少數人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大膽當個冒險者。根據統計,喜歡追求刺激並樂在其中的人不到二十%,在這群刺激追尋者中比較有節制的人,是包容性強、具有好奇心,且有強烈求知欲的。而較極端的人則會主動去冒險,我們可以在攀岩社團、高空彈跳以及驚險刺激的遊樂設施上看到這些人;如果生活過得不順利的話,他們則可能淪為賭場與戒毒中心裡的常客。
一個人是否具有適時放手的智慧,不只由他的基因而定,也要看他的人生經歷。年幼時曾有過分離焦慮症的人,對於別離這件事,會比不曾經歷過分離苦痛的人更感到畏懼。不過,我們的依附系統始終都能接受新的安定依附經驗,因為這種穩定的感覺是我們所希冀的。如果有一天我們找到一個可信賴的伴侶或能陪伴終生的好友,那麼早期的創傷就能平復。
練習放手的一小步,讓自己邁出開闊的一大步
斯多葛學派代表之一的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ktet)是放手這件事的先驅,他建議我們,可以先從小處著手學習。
在《道德手冊》這本書裡,他建議讀者在每次的失去後都要體悟到,放手是種崇高的良善,這對人生境遇的任何時刻都有幫助,而且也很值得為它努力。他認為:「先從微不足道的事物做起。如果別人灑掉你一點油、偷了你剩下的酒,這時便要想著:『沉著就是這麼昂貴,冷靜就是這麼貴重』,如果不付出代價的話,我們什麼也得不到。」這是要我們善用良機,在傷痛時做練習。如果小事能辦得到,那麼在往後遭受重大挫折時也能勇於面對。
當然我們也可以拒絕前行,守在原地不動,但是這樣做應該要有正面理由支持,而不是因為害怕改變。例如,與其杞人憂天地想著:「如果我和丈夫離婚了,我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我又會不會孤單寂寞?」而是應該鼓勵自己:「我只是想再經營一段更好的婚姻;我其實是愛我先生的,他也有很多優點。」
完美主義者必定會覺得放手特別困難,他們為成就下的定義,標準高到他們永遠無法到達的狀態;而且他們往往不只是家裡的暴君,同時也是個工作狂。不過即便是這種人,也可以學習放手的哲學,只要他們願意從跨出一小步開始。像是:有客人造訪時,不需將家裡整理到超級整潔,即使有一點小凌亂,也頗具人味;雖然工作還沒做完,但還是要盡量早點下班;刻意去做些隨興、不用花大腦的事;即使還沒完全準備好也可以從容赴約……等。我們必須學習在不盡理想的狀態下過平常的生活,只有留下空間給不完美,才能體驗到百分之九十的投入可能就已足夠。
如果真的無法放手、放下,不妨也可以先暫時放著。像是每天抽空安排一小段休息時間,或是偶爾偷閒一下。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非常需要排出「什麼都不做」、「無事可做」的無聊與放空時刻,讓忙碌的心智安定下來。
有一種讓人練習逐步放手的方式,稱為「反思後的淡然」,也就是冷靜下來再思考,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就會不一樣,也會和這些事物保持距離,這有助於我們不再執著或偏執,而能對其他選項保持開放的態度。因為距離會讓人避免陷入心煩意亂的情緒中,使「放下」這件事變容易了。走到遠一點的地方看自己,會比站在原地看自己要清晰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