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世界──投機的起源及1630年代鬱金香狂熱


在夜幕低垂時,夢境迷惑我們矇矓的雙眼,而在白晝日光下,鏟除土壤亮出了黃金;我們貪婪的雙手觸摸著戰利品、搶奪著財寶,汗水淌下我們的臉龐,一股深深的恐懼揪住了我們的心,害怕也許有人知曉黃金隱藏之處,欲奪取我們懷中之物;不久之後,當喜悅從腦中離去,當事物恢復真實,我們的心積極追尋失去之物,竭力在過往的陰影下活動……

──佩托尼奧(Petronius Arbiter),《愛情神話》(Satyricon)

以物易物和交易是人類的天性,而占卜預測未來也是人類根深柢固的渴望,這兩者合併起來就成了金融投機行為。19世紀美國著名交易人詹姆斯.R.基恩(James R. Keene)表示:「所有生命皆為投機,投機精神與人類一同誕生。」想了解歷史上最早的投機活動,我們得回溯到公元前2世紀,共和時期的古羅馬。在這個時期,羅馬金融系統已經具有現代資本主義的許多元素了:羅馬律法允許資產自由轉移,所以市場十分繁榮;人們借款時必須支付利息、貨幣兌換商能協助換外國貨幣,而羅馬領土內都能用銀行匯票付款。此時羅馬共和國內,大部分資本都集中在羅馬,就像是日後的阿姆斯特丹、倫敦與紐約。除此之外,當時人們已經發展出賒帳與信貸的概念,以及一種原始型態的保險,主要是針對船隻等財產的保險用。羅馬人顯然對聚斂財富很有興趣,熱衷於炫富與消費,而賭博就是當時的主流消遣娛樂之一。

始於羅馬共和國

在拉丁文中,「投機者」(speculator)一詞是指負責「留意」(speculare)附近有沒有發生事端的衛兵。古羅馬的金融投機者則稱為「財務官」(quaestor),是尋找者的意思。投機者群體有時被稱為「希臘仔」(Graeci),或是指「希臘人」。6這些投機者會在卡斯托爾神廟附近的廣場集結,「成群人們買賣稅務公司的股票與債券,用現金或賒帳方式買賣各種貨品,如義大利與各行省的農場及莊園、羅馬與外地的房屋與店鋪,船隻與倉庫、奴隸與牛隻。」7根據羅馬喜劇作家普勞圖斯(Plautus)對廣場的描述,廣場上滿是妓女、店家、放債人與富人。他指出其中特別不討喜的兩群人,第一是「不斷吹噓的人」,第二則是「無恥、多話且不懷好意的傢伙,毫無理由地大肆誹謗他人」。從他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日後股市中牛與熊的原形。

羅馬政府把許多工作都外包給資本家群體完成,這些叫做「Publicani」的群體會替政府包辦收稅、建神廟等任務。Publicani和現代的股份有限公司一樣,是獨立於成員的法人,分成多個「parte」──也就是股份──被不同人持有。它們有高層管理,會發布公開的財政報告(tabulae),還偶爾召開股東會議。許多Publicani的規模都相當龐大,僱用了數以萬計的奴隸。Publicani的股份分為兩種:「socii」是大資本家持有的大額股權,「particulae」則是較小的股份。人們多以非正式程序買賣particulae股份,和現代的場外交易很相似。Publicani利用信差網路在羅馬各個領土蒐集情報,以便計算在拍賣會上標案的開價,以及計算各個活躍企業的股份價值。

現在已經不存在當時股份價格相關的史料了,也沒有人描述當時股市行為,但我們已知股份價格會上下浮動。羅馬執政官瓦提尼烏斯(Vatinius)被控貪汙時,指控者問道:「你是否在價格最高之時強搶了他人股份……?」西塞羅(Cicero)也曾提及「股王」的概念(partes carissimas,最昂貴股份),並指稱購買上市公司的股份是種賭博,保守的人都會避免這類買賣。購買publicani股份的人不只有政治人物與大資本家,根據希臘編年史家波利比烏斯(Polybius)的記載,一般大眾對購買與持有股份也非常感興趣:「在全義大利,監察員給出了無數份公共建築的建設與修繕合約,以及在可航行河川、港口、園子、礦場、土地收稅的合約──簡而言之,所有受羅馬政府控制的交易,都交由外包處理。這些活動都由人民進行,可以說幾乎沒有人和這些契約、這些收益毫無利害關係。」佩托尼奧在描述羅馬共和國最後幾年時寫道:「骯髒的高利貸與金錢操作使平民百姓陷進了雙重漩渦,葬身其中……癲狂擴散到他們的四肢百骸,種種問題如附骨之蛆般糾纏他們。」也許這是對於第一場投機「狂熱」的敘述,不過相關資料實在太少,不足以證實這個說法。8

羅馬的Publicani在帝國體制下凋零了,但資產、物資與貨幣的投機交易延續了下去。9在公元3世紀,法定貨幣問世後,這種政府律令下創造的金錢,沒有內在價值,價值取決於大眾對它的信心,此後貨幣危機也變得頻繁許多。卡里亞地區米拉斯(位於當今土耳其境內)的市議會不滿地表示,在囤積硬幣的投機行為作用下,「城市安全受少數人的惡意與歹念動搖,他們攻擊並搶劫了整個社會。投機行為透過他們進入我們的市場,城市無法取得足量的生活必需品,以致許多市民與整體社會受物資稀缺所苦。」這在現代倒是屢見不鮮的怨言。

中世紀的金融投機

中世紀時期,歐洲社會十分不利於金融投機,包含了實務與思想方面的因素。在封建體制下,現金交易被實物支付取而代之,羅馬時代許多金融交易都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在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的率領下,中世紀學者復甦了亞里斯多德的「公道價格」(just price)觀念。阿奎那認為,「一件物品賣得比實際價值貴,或買得更便宜」都是不公道且不合法的行為。10高利貸也同樣受到了譴責。在那個時代,追求利益被視為道德敗壞且危及公益之舉。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認為,人們對於財富的無盡欲望是三大罪之一,另外兩種罪則是對權力的貪婪,以及淫亂猥褻。聖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可容不下投機者的存在。中世紀發生飢荒時,往往由政府插手供應糧食,投機囤物則受法律禁止。這些反對牟利與投機的指責也持續影響後續時代,就連現代政客譴責投機者的惡性行為時,也是下意識地延續了中世紀修道士經院哲學派(Scholasticism)的偏見。

到了中世紀晚期,許多義大利城邦開始發售有價政府債券。13世紀中期,威尼斯人可以到里阿爾托(Rialto)區域交易政府債券,投機行為似乎走上了正軌;1351年,為了應對意圖使政府基金價格大跌的流言蜚語,政府立法阻止了這些流言;後來在1390、1404與1410年,政府多次想防止延期販售政府債務(也就是債券期貨,bond futures)的行為;威尼斯總督與總督議會成員也試圖立法禁止「內線交易」。14世紀,佛羅倫斯、比薩、維洛納與熱那亞也開始有人交易公債。義大利城邦紛紛將收稅工作外包給「monti」,monti是一種公司,它們的資本分成了可交易的股份(luoghi)。這些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和羅馬時期的Publicani十分相似?11

中世紀社會文化雖然對貿易與金融有許多限制,但在北歐的大集市卻是例外。這些集市起源於古羅馬的議事廣場與酒神節,後來流傳到北歐,基本上成了股市原型。15世紀的萊比錫集市裡,人們可以交易日耳曼多個礦場的股份;在巴黎附近,大齋期過後開業的聖日耳曼集市裡,人們會交易市政債券、匯票與彩券。安特衛普市每年春秋舉辦兩場長時間的集市,也全年允許自由貿易,因此被人形容為「不間斷的集市」。到了16世紀中葉,安特衛普建了史上第一間固定的交易所(bourse),名稱取自鄰近布魯日市的布爾斯飯店(Hôtel des Bourses),許多商人集會都聚集在此。

16世紀中葉以降,關於投機市場條件的記載就詳細了許多。金融市場整體發展出了信貸的觀念(所謂交易所的意見〔ditta di borsa〕),債券價格反映出了人們對於債務不履行等未來事件的預期。市場操縱情形在1530年代出現了,當時佛羅倫斯金融家加斯帕.杜奇(Gaspar Ducci)組織了財團,財團帶頭試圖壓低里昂市場的價格(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謂的「空頭襲擊」)。到了1550年代中期,安特衛普與里昂市場上突然出現皇室債券的投機風潮,後來法王亨利二世(Henri II)在1557年暫緩還債時,這股投機風潮才戛然而止。12

至於個人層面的記載,安特衛普商品交易者克利斯托夫.克茲(Christoph Kurz)曾經思考過市場上資金緊繃和鬆弛的循環。他相信未來價格是由上帝決定,能透過占星方法得知,而人們之所以在價格最高時買入,是因為「上天的影響,喜好或欲望蒙蔽了本能的理性」。克茲和現代技術分析師一樣早起,「就如泡在海中身邊盡是水一般,周身盡是工作,因為我們的占星師之前寫了許多,文字卻是毫無條理;因此我不相信他們的信條,而是尋找屬於我自己的規則,找到之後,我在歷史紀錄中驗證規則的對錯……」後來克茲棄市場而去,成為成就卓越的政治占星師,甚至道出了教廷即將消滅的預言。

資本市場在法國與法蘭德斯逐漸發展,卻在16世紀後半被法國宗教戰爭、荷蘭起義以及一連串的政府破產事件擾亂。1557年後,里昂失去了金融中心的地位,而1585年西班牙軍攻陷安特衛普,導致安特衛普的交易所一蹶不振。隨著安特衛普殞落,數千名新教徒與猶太難民逃離西班牙軍,將資本與貿易技術帶到了荷蘭,使得阿姆斯特丹這顆金融新星開始崛起。這些移民刺激了荷蘭經濟,造就了歷史學者所謂1590年代的荷蘭「經濟奇蹟」。到了17世紀早期,荷蘭共和國成了歐洲最進步、最繁榮的經濟體,荷蘭商人在全球各地做生意,在挪威買木材、在西印度群島買糖、在馬里蘭買菸草、投資威爾斯的鐵工廠與瑞典的莊園、承攬俄羅斯沙皇的出口壟斷收稅工作,以及為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供應奴隸。

銀行業、複式簿記、股份有限公司、匯票與股市等金融資本主義的機構與慣例雖然不是荷蘭人發明的,但荷蘭人建立了商業經濟,並且以高度進步的利潤動機為商業經濟的核心,進而在穩固的基礎上集結了上述機構與慣例,讓它們成長茁壯。在1602年,第一間正式獲得政府特許的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而後壟斷了東方貿易。十九年後,荷蘭西印度公司成立了,目標是開發美洲的商業機會。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銀行(Amsterdam Wisselbank)成為歐洲第一間中央銀行,它的範本則是熱那亞的聖喬治銀行(Casa San Giorgio)。阿姆斯特丹銀行在經營方面非常保守,它不支付存款的利息,只依照銀行的黃金持有量發行鈔票,也不提供借款服務。儘管如此,有了這間中央銀行,全球各地的荷蘭商人都能用世界通用的貨幣收付款了。荷蘭各城市的政府透過發行債券與彩券的方式籌資,引起了大眾的興趣。到17世紀早期,歐洲各地都有人將資本投資在荷蘭的各種金融資產上了,投資方式包括買房地產、年金、市政債券、匯票與中期貸款。這個時期的阿姆斯特丹不只是大型貿易中心,更是全世界的金融首府。

人們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新交易所成立於1610年)交易形形色色的金融商品與服務:「貨品、外匯、持股、海上保險……(它是)金錢市場、金融市場,(也是)股票市場。」證券交易所自然成了投機活動的大熔爐,經常有人簽訂期貨合約,也就是在未來某日以固定價格交付或收取貨品的約定。從上一個世紀就開始有人交易多種貨品的期貨了,其中包括穀類、鯡魚、香料、鯨魚油、糖、銅、硝石與義大利絲織品。17世紀初期,東印度公司的「股權」期貨交易也出現了。投機者還能以抵押股權的方式借貸,借到市場價值五分之四的款項(這等同日後被美國人稱為「保證金貸款」的借貸方式)。除此之外,交易所還有人買賣股票選擇權──在選擇權合約期限內,買家有權利以固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股份,但這和買期貨的不同之處在於,你沒有一定要買賣股份的義務。同樣在17世紀,東印度公司推出了「ducaton」股票,價格是一般高價股票的十分之一,如此一來較不富有的投機者也能加入市場了。期貨、選擇權與ducaton股票都算是我們所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也就是價值衍生自某個基本資產(例如股票)的金融合約。衍生性金融商品與證券借貸創造了資金槓桿的機會,股票價格只要稍微上漲,投機者就能獲得更高百分比的利潤… 閱讀完整內容
金融投機史【25周年長銷典藏版】:綜觀三百年九大投機狂潮,從泡沫中洞悉人性

本文摘錄自‎

金融投機史【25周年長銷典藏版】:綜觀三百年九大投機狂潮

愛德華.錢思樂

由 今周刊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