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助人的真正本質


你是否曾經覺得,在生命中種種重要的事情上,我們所受到的指導往往少得可憐?我們彷彿天生就該知道如何成為最好的伴侶,就算沒有上過任何相關的訓練課程。某天早上起床,你突然意識到自己成為了青少年的父母,但事先並沒有通過任何檢定。你到公司後,被告知要帶領團隊,但你能參考的前輩範例都糟糕透頂。應該不難想到更多的例子——化解衝突、理財——那麼,助人呢?

我們都知道助人的行為無處不在,卻幾乎沒有人好好分析。你會驚訝很少有書籍直接探討助人的意義或方式。即便是助人的職業,提供的相關訓練也遠比你我想像的更少,重點似乎都放在技術能力的指導——這當然也很重要,但絕對不夠。假如我們小心地拆解助人的過程,列出所有效益良好的部分,就更能了解為什麼有時候會出錯了。這也能讓我們建立共同的詞彙,好好討論超級幫手症候群。在這一章節的最後,我們將能回答下列的問題:

.為什麼人們不採納我的建議?
.什麼都不做也能帶來幫助嗎?
.立意良善就夠了嗎?
.假如不知道自己帶來的影響,還能算助人嗎?
.自助算是助人嗎?
.給予幫助會讓人變得依賴嗎?
.人們在嘗試幫助別人時,最常犯的錯是什麼?

「幫助」的定義

讓我們從字典開始。「幫助」(Help)在英文牛津字典的定義是「提供服務或物質上的援助,讓某人能進行某事,或讓過程更為容易」。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提供」這個詞,因為這給了受助者協商的空間,甚至能夠拒絕。我個人認為,定義應該更進一步明確解釋:唯有受助人想要時,才能稱為幫助。此外,該定義對於「行動」過度強調,說的是讓某人能進行某事;不過,你也能單純幫助某人好好活著。我不是在吹毛求疵。當我們檢視不同型態的幫助時,就會發覺支持型的幫助時常被忽略。治療師會幫助人們活得更好:更平靜、更接納自我。回到字典本身,幫助的模式顯然不只是「服務或物質上的援助」。同情心、惻隱之心或愛呢?支持型的幫助又再次遭到忽視。

為了本書,我們重新定義「幫助」如下:

在人們想要且需要時,提供資源、資訊、專業和/或支持,讓某人能進行某事,或讓過程更為容易。

四種型態

新定義跳脫了字典裡的「服務和物質援助」,點出還有其他的型態。幫助的型態大約分成以下四種:資源、資訊、專業和支持。當我們提供幫助時,就是落在這四種範疇之中。若翻回前幾頁,你會發覺超商店員在伸手拿取罐子時,提供的是資源;幫朋友安裝遊戲主機時,提供的是專業。這都屬於四種幫助的型態之一。

當助人出了問題時,多半是因為提供了錯誤的幫助型態,助人者和受助者的期待間出現落差。想像一下,你打電話向朋友抱怨你蠻橫的上司。朋友替你感到生氣,不斷說著你明天就該用自己的資格和專業,去找新的工作(資訊上的幫助)。通話的尾聲,你喃喃地說自己只希望被好好傾聽同理(支持上的幫助)。

更進一步檢視這四種型態,就能讓我們看清在不同的情境下,該採取怎樣的幫助型態。與此同時,也想想你最自然給予的是哪一種型態的幫助。如此一來,你會漸漸了解到自己是哪一種風格的助人者,也能夠意識到自己承受超級幫手症候群的風險有多大。

型態①:資源

你是否總是在為他人做事?你是否會把東西借給別人,卻拿不回來?你是否在付帳時總是搶第一?假使如此,你和本書的許多受訪者一樣。你們慷慨大方,對自己的財產看得很淡。然而,對助人者來說,擁有往往會伴隨著罪惡感。超級幫手症候群的患者如果擁有資源,就會覺得必須和匱乏者分享。一旦開始分享,就會像是生產線上把海鹽焦糖餡擠進巧克力裡的工人一樣,停都停不下來。

我分析訪談和問卷的數據時,發現參與者所提供的資源可以分成七類:勞力、地位、空間、工具、物資、數據和財務。除了提供或出借資源的義務感外,每個類型也都隱含了陷阱。在我逐一討論時,你或許會辨識出自己的助人傾向。這裡的勞力指的是最顯而易見的資源,也就是為他人做事,例如幫忙提購物袋、載鄰居去醫院、為年長的親人上網添購日用品等等。這類的助人者在時間上會受到壓縮。假如不是自己在幫忙,就是在提供其他人的勞力,像是「我派我兒子去幫她做這件事」。他們也會提供其他資源,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透過自己的地位帶來影響,例如「我在人事部門為他說了些好話」。提供空間的例子則有答應別人把古董餐桌寄放在車庫,反而讓自己沒辦法停車,或是讓朋友睡在自家沙發上。有許多助人者讓別人住進家裡後,就一直無法擺脫對方。工具、物資和數據這些類別則囊括了從雨傘、衣物到書籍,甚至是房車等等,當然也包含我們最常聯想到的工具,例如螺絲起子。

物質上的資源供給會帶來一個問題:你是否希望對方歸還這項資源?若是的話,這些資源該以怎樣的狀態歸還?天生的助人者在提供資源時,往往不太擅長保護自己的權利。其他人則可能見獵心喜,得寸進尺。

有些受訪者提到,在索取出借資源的過程感到挫敗,對方往往會拖延,物品也可能損壞或就此消失。十五歲時,我向朋友的母親借了一袋心理學的書籍。我整個夏天都帶來帶去,在巴士上或公園裡閱讀。當我歸還時,她拿出其中一本檢查,先是撫平皺巴巴的封面,而後又把內頁的每個摺痕都拉平。其他本書的狀態也差不多,她一臉嫌惡。對於沒辦法如她所預期地顧好這些書,我充滿罪惡感。

而在財務的幫助方面,要如何索回資源就是更頭痛的問題了。即便在沒有出借或贈與的情況下,金錢就已經會引發很多情緒了。光是想到錢,就會讓我們不安。超級幫手症候群的患者會購買他們負擔不起的禮物。他們常常會借別人錢,卻總是拿不回來,這使他們的憤怒情緒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如同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三場中,波隆尼爾(Polonius)對出發就讀大學的兒子所警示,金錢可以輕易地摧毀友誼:

不要向人借貸,也不要借貸給他人,
借貸會讓人失去金錢和友誼,
借貸也使人忘記節約。

無論你是否認同,在錢離開皮夾的那一瞬間,最好就忘了它的存在。

假如你真的希望取回出借的資源,那麼最好透過具體的約定來表達清楚自己的期待。你可能會覺得很難,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後面會再來討論劃清界線。現在,你只要知道具體的約定,即事先講好東西須歸還、歸還的時間和物品的狀態就好了。

型態②:資訊

我剛從普萊斯的麵包店回來。一出門,羅德就對我喊著:「別忘了莉莉的蛋糕要用的雞蛋。」走上坡道時,我提醒一位鄰居她的手提包拉鍊沒拉上。她向我道謝,並告訴我社區烤肉的日期已經確定是星期六。我說我會做醃製的烤肉串,她說她要準備一大碗拿手的奶油捲心菜沙拉1。我在人行道上等了一陣子,一位司機才停車示意我先過馬路。到了麵包店後,普萊斯太太說酸種麵包*剛剛出爐。她一邊將麵包裝袋,一邊告訴我星期四店休。我的手機震動,是露西傳訊息給我:「藍野豬說下週碰面沒問題。」我回到家,看到羅德正在將過篩的可可粉混入麵粉中。「該死!我忘了買雞蛋。」

資訊型的幫助代表的是提供其他人有用的知識。和提供有用的資源相反,這種類型的幫助借出後,你還能保有這些資訊。舉例來說,你可以口頭和別人分享你喜歡的書,而不是把你自己那本借給對方。提供資訊型的幫助時,你不用面對自身資源被剝奪的風險。這對於助人者來說是個優點——資訊很便宜。在每天發生的數以百萬助人行為中,資訊型的幫助最常見,幾乎無所不在,也因此容易被忽略。幾乎每一次的對話都會包含資訊分享。在上述前往麵包店的十五分鐘路程,我就可以舉出十個這樣的例子。

資訊型的幫助是我們使用語言的核心,又包含了宣傳、解釋、回饋、通知、敘事和提醒。這甚至可以是非言語的,例如手語或是揮手讓我過馬路的司機。這幾乎是我們得知一切重要訊息的方法,也是各層級學校所傳遞的。教導的過程利用了這類型幫助的另一個優點:你可以同時向一群人傳遞資訊。另一方面,溝通卻也有許多棘手之處:你永遠不知道對方是否完全理解。通常,你無從得知對方是否接受你的建議,或是你的建議是否有效。在資訊型的幫助上,你不一定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帶給對方助益。更甚者,由於資訊很廉價,對受助者來說還有另一個缺點:他們得自行過濾假訊息、廣告或洗腦的資訊。

還記得前面提到朋友要你辭職的例子嗎?你需要的是支持型的幫助,得到的卻是資訊型的幫助。我旁邊的桌子上擺了一本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家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的著作《助人的藝術》(Helping),這是針對助人的主題,我所能找到的少數參考書目。沙因教授提出「許多種類的幫助」,並給了二十六個例子。但參考對照之下,我發現其中十五項都屬於我的資訊幫助類別。更具體來說,有九項屬於建議。沙因只給了兩個支持型幫助的例子(就連心理學的教授都輕忽了這個面向)。簡而言之,對大多數人來說,最直覺的助人方式就是提供建議。假如你有強烈的助人衝動,給建議對你來說就特別有吸引力。

資訊型的幫助不只是傳遞事實或建議而已,也包含了分享觀點。身為心靈方面的指導者,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激發人們自我探索。當人們了解自己的動機和潛在的信念,就會帶來生命的突破。因此,資訊幫助雖說是最日常的型態,但也可能有最強大的影響力。

型態③:專業

對於容易罹患超級幫手症候群的人來說,能提供專業幫助的職業特別吸引人。他們常出現在健康照護、社會工作和專業服務等產業,或是任何能提供幫助的職場。

這類型的幫助最大的特徵,就是專家具備受助者沒有的能力。這和資源型的幫助不同,資源型幫助的受助者知道該怎麼做,但卻沒有時間或必要的資源。最顯易見的例子包含外科醫生動疝氣手術、工程師維護警報系統,或是技師移除電腦病毒。當我們提到專業幫助,就會想到資格和權威,但這兩者都不是必備條件。記得,重點在於提供的幫助型態,而不是提供幫助的人。假如我們認定的某領域專家,教導另一個人關於該領域的知識,這就只算是資訊型的幫助。相對地,無論助人者是不是公認的「專家」,如果是為不知道該怎麼做的人做事,就是提供專業協助。假如你是為同事的手機設定垃圾簡訊攔截,或是為剛開始學習吉他的朋友調音,都算是專業協助。我們為孩童所做的許多事,例如綁鞋帶,都可以算是專業協助。

不知一事,必知他事。

──非洲俗諺

現在,我們已經明確定義了專業型的幫助,可以來看看這個類型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專業幫助可能至關緊要,甚至能救人性命,但卻也會伴隨一些風險,許多都源自於助人者必須為受助者做些什麼,或對受助者做什麼。通常,親力親為會事半功倍。事實上,會在第一時間選擇提供專業協助的理由,都是因為比起示範做法,自己動手做快多了。和資訊型的幫助不同,專業者不會傳遞他們的知識,受助者在事後也不會有所學習。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結果無傷大雅——我無須知道怎麼治療自己的疝氣;不過在其他狀況裡,卻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依賴性。假如父母持續幫小孩綁鞋帶,他們就永遠不可能學會自己綁。因此,在提供專業幫助之前,應該先思考是否有其他更適當的協助方式。

通常,專業幫助再搭配其他型態的幫助時,能達到更好的成效。在情況緊急時,專業幫助者可能會忽略資訊或支持性幫助的需求。對受助者而言,不只是有人幫忙把事情做好而已。工程師可以教導客戶該如何重新設定入侵警報系統。有時候,也應該提供資訊做為支持型幫助的一部分。健康照護的專業者可以向受助者解釋整個醫療程序,讓對方知道一切都順利進行。

另一種風險則是此幫助型態連帶的責任。假如過程中出了錯,專家就會受到指責。因此,我們更該思考自己提供的幫助型態。這也是為什麼全球專門職業責任保險(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產業的總值直逼四百億美元。

提供專業協助會賦予助人者權力。背後的風險是受助者在面對助人者時,可能會感到脆弱或不足,而助人者也可能濫用他們的權力。

最終,對於身為強迫性助人者的專家來說,最大的風險莫過於摯愛的家人朋友對其專業無止盡的免費索求,為此而精疲力竭。許多受訪者都提出相關的例子。一位牙醫師提到,她在派對上被某位女士擋在廚房裡,對方扯開臉頰,要求她檢查缺損的牙齒。這位牙醫師說,她不假思索地拿出了手提包裡的手電筒… 閱讀完整內容
善良人的生存法則:學會自我疼惜,終結「超級幫手症候群」

本文摘錄自‎

善良人的生存法則:學會自我疼惜,終結「超級幫手症候群」

潔思.貝克(Jess Baker), 羅德.文森(Rod Vincent)

由 方言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