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做到的呢?
慘烈現狀
剛工作的第一年,我覺得自己很笨。
沒有業務經驗,也沒有人際敏銳度,簡直就是個書呆子。我那時既不能憑藉精湛的業務能力脫穎而出,也沒有天生的人際敏銳度讓我在與同事和主管的交流中如魚得水。開會時我從來不敢發言,聚餐時我也不敢坐在顯眼的位置,完全是個職場透明人。如果有人介紹我是一位畢業於北大的博士,我甚至會感到羞愧,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優點,配不上大眾印象中博學多才的北大博士形象。
當時,因為總覺得自己能力差,所以我非常自卑,變得敏感而脆弱,週日晚上幾乎都因焦慮而失眠,週一又因焦慮而不想上班,需要站在鏡子前替自己打氣很久才肯出門。自卑、敏感、脆弱、被動、不諳人情世故,都成為我極其明顯的缺點。
在當時的我眼中,與我同批進入公司的每一個同事都比我優秀,他們要麼能說會道,要麼充分具備臨床方面的專業知識,要麼英文口語水準拔尖,要麼善於察言觀色、抓住機會,只有我簡直一無是處。不勝任就會被淘汰,我意識到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必須做點什麼改變自己。從哪裡改變呢?肯定是從提升能力著手。但當時的我,已經不能用木板長短參差不齊的木桶來形容,根本就是一個「平底鍋」。我到底該從哪裡開始改變呢?
痛定思痛,我如何改變
我決定先看看自己現在的工作職位到底需要什麼能力。既然我沒有什麼長處,不如先根據職位的需求對症下藥,快速提升。
於是,我在公司內網找到職位職責說明,把裡面提及的能力一項一項地挑出來,根據我所理解的不同經驗形成的能力階梯,列出了如表1-1所示的醫學研究員職位能力要求自我整理表。
然後,我針對職位要求為自己繪製了符合當時個人能力發展的重要且緊急矩陣圖(見圖1-1)。對照矩陣圖,我進行了如下分析:
1.主動與同事打好關係不是我的強項,當時的我精力有限,思來想去,我選擇先不去主動提高情商、刻意經營同事關係,免得做不好適得其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更緊迫。
2.簡報製作能力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非常重要,但當時我的職位對此沒有太高的要求,或者說要求並不高,能把專案實際執行好、把簡報講清楚即可,至於簡報做得是否炫酷、高級,並沒有那麼重要,完全可以半年後再花精力學習。
3.最終,我找出兩個比較重要且相對容易提升的能力,分別是:產品領域的臨床知識累積和英文口語。我希望自己能在短期內提升這兩個基礎能力,於是替自己設定了3個月的目標,開始制訂提升計畫並嚴格實際實施。
針對臨床知識,我採取的策略是閱讀文獻自學、背專業書、拜訪客戶。我透過討論學習關鍵點等方法,快速提升工作職責範圍內的疾病領域知識累積水準;透過以教為學加強認識,主動創造與銷售團隊接觸、溝通、培訓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查漏補缺。
我印象中當時最常做的事就是每天晚上洗完澡後坐在書桌前,拿出一篇提前列印好的與產品相關文獻,開始從頭讀到尾。不但從頭讀到尾,而且還記筆記,看過之後總結重點,有時還會製作幾張簡報,通常做這些事情需要1~1.5小時。剛開始比較吃力,慢慢地讀得多了、能融會貫通後就不那麼吃力了,後來速度越來越快。
我還發現了適合自己的看文獻的方法:只看研究目的、研究條件與結論,並從結論中分析那些對我們的產品特點有加持作用的觀點。如果對結論感興趣,再回過頭去看推導出結論的資料,之後看資料的得出過程;如果對結論中描述的引用文獻感興趣,我會再去搜索相關文獻,第二天補充閱讀。
經過2個月這樣高強度的學習,我在產品領域的知識累積達到了團隊第一的水準,與客戶交流時,客戶經常驚奇地發現我對相關疾病領域最新的文獻都瞭若指掌,於是會對我這樣一個認真好學的小女生表示非常認可和欣賞,甚至敬佩。在這個過程中,我不但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更和客戶成了可以交流專業知識的朋友。客戶願意與我交談,因為與其他只關心研究方案如何執行的醫學研究員相比,我顯得更積極、更專業、更有前瞻性,並且能和我們的臨床客戶打成一片,對學術研究和未滿足的治療需求感興趣。
最終,我已經可以與臨床專家平等地就疾病領域的知識與產品的知識進行對話,這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針對英文口語,我的方法是報名專業課程、請輔導老師幫助我快速提高口語水準。因為上學時經常做筆譯,我的英文讀寫能力不錯,但是口語能力就很普通了。我的工作需要經常與國際總部開會,我聽不懂國際總部的同事在說什麼,又說不好英文,非常影響溝通,幾乎無法有任何亮眼的工作表現。於是我下定決心要提高口語能力,改變這個被動局面。
當時我一個月的薪資才3萬元,就報名了學費為12萬的英文口語提高班,然後開始風雨無阻的學習。從公司坐地鐵大約要45分鐘才能到補習班。我每天下午6:00下班,於是每週一、三、五下班後,我都會快速從公司衝出來,坐地鐵在6:45左右趕到補習班附近,然後用15分鐘吃個漢堡或米線,7:00開始上課。那時每週都有三天的晚餐只能吃漢堡或米線,無比單調,但我卻因為一心想著飯後可以開始上英文課而無比興奮。上完課是晚上9:00,我會在補習班附近的街道上散步,在腦子裡大概回想一下今天都學了什麼,或者什麼都不想,放鬆忙碌了一天的神經,然後坐地鐵回家。週末的課我也是一大早就坐著地鐵過去,從我家到補習班要坐一個半小時的地鐵,但是我90%的週末課程都沒有缺席。3個月後,我的口語水準突飛猛進;5個月後,我的口語達到了高級水準。
於是我開始有能力介入團隊與國際總部的電話會議,透過參與討論促進業務開展,這同樣給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同時,日常工作中我也開始側重於補齊自身其他的劣勢:人際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那時的我已隱約形成提升自身能力的策略:明確針對每個職位的要求,判斷自己在當下最需要提高的2~3個能力,用短期衝刺、一鼓作氣的方法來學習和快速提升,並透過日常工作迅速把「紙上談兵」變成「實戰演習」。
在不斷實踐並學習了生涯規劃的課程之後,我對如何針對一個人制定個人能力提升策略、持續發展職業技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逐漸摸索出培養自身職業能力的方法,這成了我不斷提升職場競爭力的法寶。
職場能力究竟是什麼
通常,面試官在面試求職者時會很注意其所具備的能力是不是和職位要求匹配,那麼究竟什麼是能力呢?
能力是個體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在特定的活動或情境中,進行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任務的素質。比如,醫生最基本的能力是診斷、判別和治療疾病,能否根據病人的症狀,將疾病確診出來並提供正確的治療方案,是檢驗醫生是否具備這種能力的直接方式。IT技術開發人員最基本的能力是寫程式,能否根據客戶需求將產品按時、有品質地開發出來,是檢驗其是否具有這種能力的方式。
職場能力其實呈同心圓結構。這個理論我最早是在古典老師的作品中接觸到的。職場能力可以拆分成才幹、技能、知識三層,這三層由內而外地構成一個同心圓(見圖1-2)。
最外圈是知識,就是你懂得的東西,它需要有意識地專門學習和記憶才能獲得,常與專業學習或工作內容相關,通常用名詞表示,以廣度和深度為評價標準。知識不可遷移,需要專門學習才能掌握。
中間是技能,是我們能使用和完成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各方面發展,可以在不同職位和行業之間遷移使用,以熟練程度為評價標準。
最內圈是才幹,是我們「自動化」地使用的技能、品質和特質。習得才幹需要天賦,同時也需要後天的訓練。才幹對職業發展能達到怎樣的高度有很大的貢獻,但單一的才幹無法直接展現,需要與知識、技能相組合。
大多數人都是採用「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畢業後基本上都還給老師)+在工作實踐中學習職位必要知識」的方法,擴充自己的知識庫。但是,一方面,知識本身其實相對容易獲得,尤其網路時代,知識的快速檢索、蒐集、歸類已經是例行動作;另一方面,知識不可遷移,在不同職位之間共通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拓展知識不是重點,培養自己的「可遷移的技能」,個人技能的提升才是重點。技能和才幹需要終身培養。
能力發展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從「無知無能」到「有知無能」。
第二階段:訓練固化為技能,從「有知無能」到「有知有能」。
第三階段:內化為才幹標籤,從「有知有能」到「無知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