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成功之道——基本、技術或心理分析?


起初是基本分析

誰還記得基本分析曾經是唯一實際或正確的交易決定方法?當我一九七八年開始交易時,只有少數交易者使用技術分析,市場中人認為,這些交易者根本就是騙子。這種情形讓人難以置信,但是在此之前,華爾街和大部分主要基金和金融機構都認為,技術分析是某種神祕的騙術。

現在的情形當然完全相反,有經驗的交易者多少都會利用技術分析來制定交易策略。除了學術界這種象牙塔外,「純粹的」基本分析幾乎已經滅絕,是什麼原因造成大家做出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答案很簡單,就是鈔票,我敢說大家對這個答案都不會覺得驚訝。根據純粹的基本分析做交易決定,實際上是很難持續不斷地賺錢。

我要對可能不熟悉基本分析的讀者解釋一下:基本分析試圖針對特定股票、商品或金融工具,考慮所有可能影響供給與可能需求之間相對平衡或失衡的變數。分析師主要利用數學模型,評估各種因素(包括利率、資產負債表、氣候型態與各種變數)的意義,預測未來某一時點的價格。

這種模型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少把其他交易者當成變數來考慮。藉著展現自己的信念和對未來的期望,造成價格波動的是人,不是模型。如果占去部分成交量的交易者,不知道有模型存在,或是不相信模型,根據所有相關變數做出的合理與理性預測的模型,就沒有什麼價值。

事實上,很多交易者——尤其是在期貨交易所的場內從事交易,能夠造成價格往任何方向激烈波動的交易員——通常根本不知道理當影響價格的基本供需因素。此外,任何時候,他們的大部分交易都是針對情感因素所做的反應,然而這情感因素卻完全沒有納入基本分析模型的參數中。換句話說,從事交易、進而造成價格波動的人並非總是做出理性行動。

最後,基本分析師可能發現,針對未來某個時點所做的價格預測雖然正確,但是在這段期間裡,價格波動可能極為劇烈震盪,因而很難繼續持有該部位以實現目標。

轉向技術分析

交易所之類的集中市場存在的時間有多久,技術分析的歷史就有多長。但是在一九七○年代末期或一九八○年代初期以前,交易圈都認為技術分析不是賺錢的有效工具。在這方面,技術分析師知道,要花好幾代的時間,主流交易圈才會接受。

任何一天、一週或一個月裡,都有一定人數的交易者參與市場,很多交易者為了賺錢,一再重複做同樣的事情。換句話說,個人會培養出行為模式,個人組成的團體持續不斷地互動,會形成集體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可以觀察、可以量化,重複出現的情形具有統計上的可靠性。

技術分析是整理這種集體行為,變成可以辨識的型態,能夠清楚指示一種情形發生機率高於另一種情形的方法。從某方面來說,技術分析讓你可以進入市場心理,根據市場前一陣子產生的型態,預測下一步可能的變化。

用技術分析預測未來的價格波動,效果遠勝過完全依據純粹的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讓交易者可以把精神完全放在和過去相對的市場現況,而不是只根據數學模型認定為合理和理性的東西,注意市場未來應該會有什麼變化。另一方面,基本分析在「應該如何」和「現狀如何」之間,會產生我所說的「現實落差」。現實落差使基本分析非常難以做出預測,只能做出極長期的預測,這種預測即使很正確,大家也很難運用。

相形之下,技術分析不但可以拉近這種現實落差,也讓交易者可以利用多到幾乎沒有限制的機會。技術分析開啟了更多可能性,因為技術分析看出每一種時間架構中,包括片刻之間、每天、每週、每年和介於其間的每一種時間架構中,都會重複出現相同的行為模式。換句話說,技術分析把市場變成可以致富的無數機會流程。

再轉向心理分析

如果技術分析這麼好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交易者,把重點從針對市場進行技術分析,轉移到針對自己進行心理分析,也就是分析自己的交易心理?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很可能只要問自己為什麼買這本書,就可以得到答案。最可能的原因是:你對你看出的無數賺錢機會和實際獲利之間的落差,感到不滿。

這是技術分析的問題,一旦你學會看出型態、解讀市場,你會發現其中有無數賺錢機會。但是我敢說你現在就知道,你對市場的了解和把這種了解變成持續獲利、變成穩定上升的財產曲線之間,有著驚人的落差。

想一想你有多少次看著價格圖表,對自己說:「嗯,看起來市場會上漲(或下跌)。」再看著你認為會發生的事情確實發生,但是你除了看著市場波動之外,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同時對你原本可以賺到的所有財富痛心疾首。

預測市場走勢、想到你應該可以賺到的所有財富,和實際進行交易之間,有著重大的差距。我把這種差距和類似的其他落差,叫做「心理落差」,心理落差使交易變成你所知道的最艱鉅任務,也是你最難以精通的行為。

其中的大問題是:你能否精通交易?能否把交易變成像純粹觀察市場、思考獲利一樣輕鬆而簡單,而不是像實際進行交易那麼難?答案不但直截了當、十分「確定」,而且正好也是本書希望告訴你的事情——你必須深入了解自己和交易本質,這樣實際交易時,才會像純粹觀察市場、考慮行動時一樣輕鬆、簡單,沒有壓力。

這種要求看來可能有點無理,有些讀者甚至可能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實際上並非如此。的確有很多人精通交易藝術,拉近了機會和獲利表現之間的落差。但是你可能認為這種贏家相當少,數目遠不及經歷不同程度的挫折,甚至感受到極端憤怒、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創造渴望之至的長期獲利的一般交易者。

事實上,長期贏家和其他交易者之間的差距,好比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差異。地球和月球都是同一個太陽系的天體,因此具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但是性質的差別好比天壤之別。同理,從事交易的人都可以自稱是交易者,但是你比較少數長期贏家和大多數交易者的特性時,你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差別也像天壤之別。

如果登月代表交易者的長期成就,你可以說登月是可能完成的任務,登月之旅極為艱辛,只有少數人能夠完成。我們從地球上抬頭看,通常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月亮,月亮似乎極為接近,以致於我們只要伸出手,就好像可以碰到一樣。成功的交易給人同樣的感覺,任何一天、一週或一個月裡,市場都提供大量的資金,讓每一個能夠進行交易的人去賺。因為市場不斷地波動,這些資金也不斷地流動,使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大為增加,而且似乎可以讓你隨手抓住。

我用「似乎」區分兩種交易者之間的重大差異,交易者如果學會怎麼長期獲利,或是突破我所說的「長期獲利門檻」,這些錢不但唾手可得,甚至好像可以讓他們隨意取用一樣。我敢說,有人會覺得這種說法令人震驚或難以相信,但是事實如此。其中有一些限制,但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錢極為輕鬆自在、毫不費力地流進這些交易者手中,以致於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大惑不解。

然而,交易者如果沒有晉升到這種精英團體,「似乎」的意義就是似乎,他們渴望的長期獲利或最後成就好像「唾手可得」,或是「隨手可以抓住」一樣,實際上卻一再地從他們眼前溜走或消失。交易只會讓這種交易者感受到情感上的痛苦,不錯,他們的確也有歡欣鼓舞的時刻,但是說他們大致都處在恐懼、憤怒、挫折、焦慮、失望、背叛和後悔狀態中,一點也不為過。

這麼說來,這兩種交易者有什麼不同?是智力不同嗎?長期贏家就是比大家都聰明嗎?比大家勤奮嗎?比較善於分析嗎?還是能夠採用比較好的交易系統?他們是否擁有天生的人格特質,比較容易應付交易的強大壓力?

這些可能性聽來全都相當有理,但是交易圈中大部分失敗者也是社會上最聰明、最有成就的人,這種說法就沒有道理了。長期輸家的成員絕大部分是醫師、律師、工程師、科學家、企業執行長、富有的退休人士和企業家。此外,交易圈中最高明的市場分析師大都也是最糟糕的交易者。智力和高明的市場分析的確對成功可能有幫助,但這卻不是造成長期贏家與眾不同的決定性因素。

既然不是智慧、也不是比較高明的分析,那麼原因到底是什麼?

我跟交易圈中最高明和最差勁的交易者合作過,也曾經幫忙最差勁的交易者變成最高明的交易者,我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最高明的交易者能夠持續一貫地勝過其他人,當然有特別的原因。如果要我把所有的原因簡化為一個,我會說最高明的交易者的思想跟大家不同。

我知道這樣聽起來很玄,但是如果你考慮到思想不同的意義是什麼,就會知道這一點的確具有深遠的影響。所有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思想都跟別人不同,我們可能並非總是在意這種事實,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假設別人的觀念和我們一樣,對事情的解讀也跟我們相同。事實上,這種假設似乎一直都很正確,一直要到我們發現自己和別人在共同體驗到的事情上,有著根本的歧異時,才知道這種假設並不正確。除了我們的身體特質之外,我們的思考方式也是讓我們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原因,與眾不同的程度很可能超過我們身體特質的差異。

我們回頭談交易者,最好的交易者和還在釐清思路的交易者之間,思考方式有什麼不同?市場可以說是提供無數機會的天地,同時卻也常用一些最不利心理的狀況,考驗每一個人。有時候,每位交易者都會學到顯示機會存在的市場資訊,但是學會怎麼看出交易機會,不表示學會了像交易者一樣思考。

長期贏家和別人有一個不同的決定性特質,就是贏家建立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心態,能夠維持紀律與專注,最重要的是能夠在逆境中保持信心。因此,贏家不再像其他人一樣,受到常見的恐懼和交易錯誤影響。每位交易者最後都會學到一些跟市場有關的事情;卻很少有人學會成為長期贏家絕對必要的態度。就像大家可以學習改善揮桿或揮網球拍的技巧一樣,是否能夠持續一貫,毫無疑問地取決於他們的態度。

交易者超越「長期獲利門檻」、學會能夠在市場環境中有效運作的態度前,通常會在情感和財務上經歷很多痛苦。難得的例外通常是生在成功交易家庭的人,或是在開始交易生涯時,得到了解交易真正本質、又知道怎麼傳授技巧的人的指導。

為什麼交易者經常碰到情感上的痛苦和財務上的慘劇?答案很簡單,大部分人都不夠幸運,不能在正確的指引下,開始交易生涯。然而,其中的原因複雜多了,我至少花了十七年,研究交易背後的心理動力,因此能夠發展出有效的方法,教導成功的原則。我發現交易充滿了思想上的矛盾與對立,以致於要學習成功之道變得極為困難。事實上,如果要我選擇一個詞,歸納交易的本質,我會用「矛盾」來形容(根據詞典的定義,矛盾是似乎具有對立性質的東西,或是跟一般信念或大家認為有道理的東西相衝突的事情。)

交易者經常碰到財務和情感上的慘劇,是因為在交易環境中,原本很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運作很順暢的很多觀點、態度和原則,會造成正好相反的效果,根本行不通。大部分交易者開始交易生涯時不知道這一點,根本不了解交易的意義、有關的技巧,和這些技巧需要培養的態度。

下面的例子是我上述說法的顯例:交易本來就具有風險,就我所知,任何交易的結果都無法保證,因此,錯誤和虧損的可能性總是存在。這麼說來,你進行交易時,能夠認為自己是冒險家嗎?這個問題聽起來似乎很難回答,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個問題的合理答案十分明確,一定是這樣。如果我從事本來就具有風險的活動,那麼我一定是冒險家。任何交易者都會做出這種十分合理的假設,事實上,不但所有交易者幾乎都這樣假設,而且大部分交易者都對自己從事冒險引以為傲。

問題是這種假設可能再離譜不過了,交易者從事交易時,當然是在冒險,但是這點不表示你接受相對的風險。換句話說,所有的交易都有風險,因為結果只是可能性,卻沒有保證。但是大部分交易者從事交易時,真的認為自己是在冒險嗎?真的接受交易的結果沒有保證、只是可能性的觀念嗎?此外,交易者是否完全接受可能的結果?

答案絕對是… 閱讀完整內容
賺錢,再自然不過:心理學造就90%股市行情,交易心理分析必讀經典

本文摘錄自‎

賺錢,再自然不過:心理學造就90%股市行情,交易心理分析必讀經典

馬克‧道格拉斯

由 大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