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YOASOBI為何能屢創佳績?
「我希望你在下星期內想出一個超越雙人音樂組合YOASOBI的概念。」
假使你是新手音樂製作人,你能針對這個課題在片刻之間提出假說嗎?
二○二○年,YOASOBI的〈向夜晚奔去〉(夜に駆ける)榮登日本告示牌熱門百大單曲榜(Billboard Japan Hot 100)的年度榜首。儘管YOASOBI已經奠定了頂流歌手的地位,但他們是首組未發行實體單曲CD就拿下年度榜冠軍的歌手。自此之後,YOASOBI也屢創佳績。
一般而言,藝術家或歌手的作品通常都是根據自身戀愛經驗和生活體驗而作。不過,YOASOBI的創作來源有別於他人。他們是以「小說原作」為靈感來創作歌曲的。
無論藝術家多麼才華洋溢,如果創作來源只靠自身經歷,總有一天會面臨江郎才盡的困境。假使到了四十歲、五十歲還在創作歌曲,當然也可能會發生沒有素材可用的情況。
但是,由於YOASOBI的靈感來源是以小說為原型,因此可以創作出無數作品。即使自身的經驗有限(舉例來說,就算是自已的戀愛經驗或朋友的經驗談,頂多也就是幾十個左右吧),但反觀小說,在網路興盛的今日,網路上充斥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未經加工的寶石」,可以用來創作歌曲。
因此,對於YOASOBI來說,基本上沒有「創作素材枯竭」的可能性,他們可以源源不絕地創作歌曲。再加上他們採用的是年輕作家的小說,還能將年輕人獨有的感性融入歌曲創作之中。
除此之外,他們也將歌曲配上動畫。第一首歌曲〈向夜晚奔去〉的動畫,就是出自當時還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的創作者Ai Niina(藍にいな)之手。
把小說當成創作素材,動畫部分交給動畫師處理,由Ayase負責作詞作曲,ikura擔任主唱,每個人各司其職負責完成自己的部分。這種分工結構已被視為創作出熱賣作品的嶄新「機制」之一。
接下來,不妨試著思考一下今後創作出「熱門歌曲的法則」吧!
在這種機制的運作下,今後YOASOBI很可能持續創作出大受歡迎的歌曲。
只要與優秀的創作者合作,就能從世界各地募集小說和動畫,並可以挑選出「最棒的作品」。在不久的將來,以加拿大小說為創作原型,與英國的創作者共同譜曲寫詞,再交給中國的動畫師製作動畫,並且YOASOBI唱的不是日文歌,而是英文歌——即使出現這種模式也不足為奇。
只要推出了大受歡迎的作品,全世界的創作者都會慕名而來吧!
如果不只是獨靠自己的能力,而是借用全世界有能之士的才華,就能提高屢創佳績的可能性。
順道一提,韓國流行歌曲K-POP就是從世界各地招募來作詞、作曲和編曲的創作者,並從中篩選出適合人選的。
因此只要成為了像BTS(防彈少年團)這樣的國際級藝人,就能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也就能從中挑選出「最棒的作品」。進而形成「為勝利組提供最佳歌曲」的架構。
只要弄清楚YOASOBI的機制,不難預見今後應該還會出現更多相同類型的藝人。此外,想要推出大受歡迎的作品,製作人也必須要有能力去從世界各地找到動畫家,或作為創作原型的小說和歌詞、歌曲,可想而知這個角色將能夠發揮出巨大的影響力。
從這個機制來看,無論是BTS還是YOASOBI應該都會持續推出深受喜愛的作品,而且未來應該也會再出現如此類型的藝人吧。
只不過,在試圖打造相同類型的藝人時,製作人也掌握著成敗關鍵。換言之,我們甚至可以提出一種假說,那就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存在能夠「整合」全球創作者及其作品的優秀製作人。
接下來,讓我們回到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吧。
「我希望你在下星期內想出能超越YOASOBI這個音樂組合的概念。」
如果你還記得我前面曾說明過的內容,現在是否覺得自己好像也能夠提出某種假說了呢?
我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理由在於:
—我原本就知道YOASOBI。
—我知道他們如何創作歌曲。
—我知道他們如何製作音樂影片(PV)。
—我知道K-POP如何創作歌曲。
說實在的,大腦能湧現假說「就只是因為知道而已」。
因為知道,所以立即想到。
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就是為學習瞬間思考跨出第一步。
只要吸收各種資料和現象,並從中釐清機制,大腦自然會湧現出各種假說。
瞬考01
能夠立即想起已知的事情,這就是實踐瞬間思考的第一步。
能夠立即想起已知的事情,這就是實踐瞬間思考的第一步。
02 一無所知地進入顧問業
或許有些讀者認為:「這些能夠活躍於顧問業的人,原本就才華洋溢,所以才能瞬間湧現假說吧?」但這是一個誤解。
我從理工科研究所畢業之後,進入一家名為橫河惠普公司(現為日本惠普公司)的製造商擔任系統工程師。幾年後,就在我三十歲生日那天,糊里糊塗地跳槽到了「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以下簡稱BCG)這間策略顧問公司。
與我同期進入公司的同事全都是來自銀行界或貿易公司等一流企業的人。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是畢業於海外名校,擁有 MBA學歷的高材生。
其中只有我是既沒有留學經驗,也沒有任何經營管理或經濟相關知識就進入公司的人。
儘管我相當後悔在自身條件惡劣的情況下進入這間公司,但也為時已晚。
進入公司之後,甚至在兩個月內都沒有被分配到什麼像樣的專案。
「公司肯定是搞錯了才會錄用我吧?」、「如果我一直這樣毫無戰力,會不會有一天被開除啊?」正當我胡思亂想的時候,公司將一份機械製造商的新機型開發專案分派了給我。
專案啟動後,專案經理詢問小組成員道:「雖然專案才剛剛起步,但對於應該開發哪種新機型,大家有沒有什麼大膽的假說呢?」
大膽的假說……就連提出普通的假說都有困難了,更別提什麼大膽的假說了。
雖然專案經理輕描淡寫地說:「話說回來,在各種調查的過程中,現階段的假說也會有所改變。總之大家加把勁吧!」但聽他講完後我只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在前一家製造商工作時,我唯一的經驗就是謹慎地完成上司交辦的任務,所以從來不知道到工作還需要思考假說。
在這家公司工作,原來還需要思考什麼假說嗎……?
這是我在工作中第一次被要求提出假設,堪稱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我之所以換工作並不是因為「想要成為顧問」這類明確的理由,而是出於朋友偶然的一句話。
高中時期的朋友H先生曾任職於安盛諮詢(Andersen Consulting,現在的埃森哲公司Accenture),他跟我說:「BCG好像正在招聘熟悉IT領域的人,你不妨去應徵看看」。
我試著爭辯說:「如果換工作的話,你任職的安盛諮詢或IBM等系統相關的公司不是更好嗎?」但是,他跟我說:「在IBM或安盛諮詢這類公司內有很多懂IT的專業人才,你會被埋沒其中,與其如此,還不如去這類人才較少的公司。」H先生說完這句話就離開了。
雖說如此,我連怎麼到BCG應徵工作都不知道。
就連BCG的業務內容我也知之甚少。
然而幾天後,我翻閱報紙時,便在求職廣告欄上看到了BCG招聘顧問的徵才廣告。雖然現在的報紙上幾乎沒有徵才版面,但當時的報紙刊登有很多徵才廣告。
投遞履歷表之後,順利地收到了面試通知。我完全沒思考面試官會問些什麼問題、應該如何應答等等,儘管我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參加面試的,不過面試過程很嚴謹,當天總共與七位面試官面談。我跟最後一位面試官的對話就像兩人在討論事情一樣,我心想:「不會搞砸了吧?」雖然我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哪裡表現得不錯,總之後來BCG的錄取通知書送達了我家。
至今我依舊不知道自己做對了什麼。
幾天後,我親自前往BCG的辦公室,迅速地在錄取通知書上簽名,決定換工作。在我當場簽名之後,負責招聘的女性員工露出有點驚訝的表情。「您沒去麥肯錫等其他公司面試嗎?」她開口問道。於是我認真思考並反問她:「您的意思是建議我參加其他面試嗎?」不過,她回答我:「不是,沒有這個必要。」隨後便拿走了已簽名的錄取通知書。
她似乎認為我會和當時許多應聘者一樣,等收到麥肯錫或其他諮詢公司的面試結果之後再來做決定。
後來我也負責過BCG的人才招聘工作,直到那時我才發現在我任職期間,沒有任何應聘者是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就立即簽名的。
就這樣,我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決定進入BCG工作。
瞬考02
即使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進入顧問業的人也能提出假說。
只要掌握重點,任何人都能夠提出假說。
即使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進入顧問業的人也能提出假說。
只要掌握重點,任何人都能夠提出假說。
03 即使閱讀再多假說相關書籍也無法構思出假說
當時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程度遠遠落後於同期進入BCG的同事,所以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嘗試閱讀與經營管理有關的書籍。
雖然現在坊間出版了許多假說相關書籍,但在一九九五年時,根本找不到這類出版品。
再者,也不太可能因為閱讀過這類書籍,假說就能源源不絕湧現出來。
自從進入BCG後,我便開啟了諮詢顧問的職業生涯,後來參與得愛企業管理諮詢公司(Dream Incubator Inc. 以下簡稱「DI公司」)的創業過程,也曾擔任過總經理等職務,在策略顧問領域有長達二十五年的經歷,雖然我認為自己能比他人更快提出假說,但我完全不認為光靠閱讀假說或經營管理書籍,就能靈光一閃湧現假說。
相較於此,我更傾向於將近十年的《公司四季報》(会社四季報)死背硬記下來(我稱之為「完整背誦四季報」),或是仔細閱讀《日經商業》(日経ビジネス)、《日經電腦》(日経コンピュータ)和《日經電子》(日経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等商業雜誌的文章,以及刊登在雜誌上的廣告,這些方法對於培養建立假說的能力有所助益(其實我並不是覺得「完整背誦四季報」有意義才這麼做,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偶然為之罷了。但是,這個偶然的行為卻奠定了我顧問職業生涯的基礎。詳細情況,請容我後述)。
廣告能反映出當時的市場狀況,因此具有參考價值,總之在商業雜誌內刊載了許多案例。換句話說,這些都是「案例的寶庫」,如果能吸收這些資訊,將成為建立假說能力的泉源。
透過「完整背誦四季報」將企業相關資料儲存在大腦中,對於建立假說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因為當你將大量的現象和案例加以模式化並儲存於大腦中時,大腦會更容易湧現假說。記憶大量案例之後再閱讀假說類書籍,跟腦中尚未記憶現象和案例的狀態下閱讀這類書籍,兩者的效果截然不同。
AI也是如此,學習的模式越多,輸出的結果就越準確。如果大腦中沒有輸入大量的事件和現象,在面對新的現象時便無法提出假說。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在大腦中輸入了多少案例和現象,以及根據對這些資訊的整理方式,工作的速度也會大不相同。
順道一提,像這樣將某種現象、事物、自己的知識或經驗比喻成某種「類似的事物」的行為,就稱為「類比」(Analogy)。換句話說,就是在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事物中,找出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對於建立假說而言,類比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乍看之下似乎不同的兩件事,往往隱藏著共通的機制。
透過發現其中的機制並輸入該機制,就可以更容易進行類比。
如此不僅可鞏固建立假說的能力,也能加快提出假說的速度。
瞬考03
輸入資訊就是建立假說能力的源泉。
重要的是藉由類比發現機制並逐漸累積。
閱讀完整內容
輸入資訊就是建立假說能力的源泉。
重要的是藉由類比發現機制並逐漸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