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踏入華爾街避險基金的世界

雷曼兄弟事件的回憶

「今天的資產定價模型考試取消。各位現在正面對著金融歷史的里程碑,有必要正確了解這個事件,並進行社會探討,所以今天的課程就改上次級信貸危機與金融機構道德危機吧。」

由於教授的一席話,財務課上擠滿百餘人的教室,一時之間嘈雜了起來。大部分人手上都拿著一份從凌晨翻到現在已經爛掉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另一手則拿著一杯20盎司的大杯咖啡。雖然我手上拿的是一杯加了糖漿的紅茶,但看起來也跟其他人沒什麼兩樣。我手上的報紙寫著「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證券走向歷史,出售給美國銀行(BoA)」,頭版上還刊登著拿著箱子走出公司大樓的雷曼兄弟員工的照片,以及象徵美林證券的華爾街公牛倒塌的插畫。2008年9月15日,我至今還清楚記得當天發生的所有事情,包括時間、人物、地點與瑣碎的對話。

教授剛說完話,問題從四面八方傾巢而出。「巴克萊不是正在進行出售談判嗎?政府金援貝爾斯登-JP摩根,但為什麼不幫助雷曼兄弟?」「現在一起算一下39億美元的虧損吧!華爾街預估的數值是22億美元,難道說資產負債表上還有沒掌握到的不良資產嗎?」「6,130億美元的債務,代表從去年開始的槓桿就是31倍,是我算錯了嗎?這個數字太不可以思議了……」「這個為什麼全部都是CDO(債務擔保證券)的錯?這不是衍生商品的問題,而是抵押貸款市場泡沫化所導致的不是嗎?」「美林要怎麼出售給BoA?商業銀行要怎麼進行投資銀行的業務?」源源不絕的問題,已經放棄講課的教授正冒著冷汗面對著眼前的學生們,他們大部分都預計隔年要到華爾街的投資銀行或基金任職,其中也有數十位,是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的雷曼兄弟與美林證券的預備職員。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生存下來的大型投資公司,就在一瞬間消失了。對於認為畢業後理所當然要進軍華爾街的我們而言,以投資銀行為首的金融業崩潰,簡直就好比世界末日,因為那個地方就是我們認為的全世界。那一天,除了這堂課以外,學校的所有課都無法正常進行,所有人都繃緊了神經,有些人已經預測到會收到取消錄取的通知,看不見未來的曙光,陷入絕望,徹夜哭泣。

2億的債務與提前到手的畢業證書

賓夕凡尼亞大學的華頓商學院被譽為「華爾街軍校」,是常春藤大學中唯一一家隸屬於大學的商學院。它名符其實,每年畢業生中有70%以上都在華爾街就職。由於它與華爾街相輔相成,學生們對紐約證券市場的任何一則小新聞,都保持高度警戒,對道瓊指數的一點微小變動,也會有敏感的反應。社團活動上,學生會實際運用基金賺取高收益,好似明天就可以立刻投身投資銀行的公司財務管理部門一般,實力過人的學生們比比皆是,有很多人在畢業前就會收到國際級避險基金(hedge fund)、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公司的入職邀請。對於在這種地方同甘共苦的我們,2008年的秋天實在過於殘酷。

「Applying to every bank under the sun……」(我正投履歷給這世界上所有的證券公司……)

安迪去年夏天完成了雷曼兄弟投資銀行部門的實習,正在等待明年的正式入職。不久前,他接到巴克萊 銀行人事部門的一通來電,瞬間成為準失業人士。安迪說,當時對方開始讀稿:「我們有義務竭盡全力協助各位再次就業,如有需要推薦信的話,歡迎隨時……」但他在人事部負責人還沒說完前就掛斷了電話。

「別吃,那披薩已經放兩天了。」

安迪正眼都沒瞧已經咬了一口披薩的我,脫口而出了這句話。看他的樣子,很明顯已經好幾天沒吃飯、沒洗澡,一直關在宿舍裡。

「那你怎麼不拿去丟!」

「別跟我說話,我在寫自薦信(cover letter)。」

猛然一看,本來除了高盛等級的公司,其他公司都不屑一顧的安迪,甚至還投履歷給一家位於波士頓沒沒無聞的小型資產管理公司。

當時的我正在準備和隔年就業息息相關的投資銀行實習,同樣感到一片茫然。

9月是美國大學的開學季,也是就業活動的開幕季。每年到了這個時期,華爾街的金融公司們都會展開一場戰爭,搶著賓大這種被公認為是金融人才培育大學的就學生。他們白天在校園,晚上在五星級酒店華麗的宴會廳,邀請學生參與宣傳活動。名滿天下的投資銀行、避險基金、私募基金公司派出同門職員,努力宣傳著「為什麼必須來高盛工作」、「在KKR工作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要拒絕摩根士丹利來橋水基金工作」,彷彿除了在華爾街以外,其他職業都不具意義。當然入職面試的過程也很激烈,還要跟其他名門大學的學生競爭,但賓大畢業的學生總有著壓倒性的合格率。

然而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整個校園陷入緊急狀態。幾天前還人人稱羨的大型投資銀行,接連消失。當時還有消息指出,留下來的高盛與摩根士丹利也跳脫了傳統的投資銀行模式,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花旗銀行、美國銀行、JP摩根開始收購不良銀行與地方銀行,原本是商業銀行的母集團,開始脫胎換骨成為超大型綜合金融公司,華爾街的地貌正發生變化。

在整體市場都在進行結構改組的情況下,業界每天都在發生劇烈改變,因此金融公司們不但沒有招募新員工,反而還解雇了在職員工。原本9月到11月,各種招聘活動排滿了我的行程,但這些活動接二連三消失殆盡,不知不覺間,只剩下一個空白又乾淨的月曆。最後,那一年我不得不放棄在金融圈就業。華爾街史無前例的招聘凍結(hiring freeze),為數不多的幾個就業大門,幾乎不可能向外國學生敞開。連擁有居民身分或永居權的美國學生都只能坐冷板凳,怎麼還會花錢聘請要費心思申請就業簽證的外國人呢?

我不得已改變了就業策略,決定進攻管理顧問公司。以麥肯錫、貝恩、BGG為代表的顧問業,本就是受歡迎程度僅次於金融業的出路,華爾街就業市場崩盤後,畢業生們大舉湧入顧問業,創下了史上最高的競爭率。我的競爭對手如此強大,我要跨越的高山如此高聳。「怎麼辦,我只是一個留學生……」想到我可能束手無策,只能就這麼回韓國,我感到非常害怕。再加上,當時的我有一個非常現實的煩惱。我出生在一個難以負擔常春藤學費的平凡公務員家庭,為了補齊一年超過5萬美元留學費用,必須向韓國的銀行貸款。問題在於2008年衝擊全球的美國金融危機,導致韓元兌美元的匯率暴漲,1美元折合超過1500韓元。2007年,還是新生的我懷抱著夢想來到美國,當時匯率一直保持在900韓元上下,卻在一年內幾乎漲了1倍。才剛讀完第一學年度的我,瞬間就揹上了上億韓元的貸款。

我沒有其他辦法,為了降低貸款金額,只能把目標放在提早畢業上。為了提前修滿畢業學分,我一學期選修了8門專業科目。由於我的目標是就業,當然也要保持良好的成績,所以我大學生活唯一的回憶,就是忙碌地往返在教室和中央圖書館之間;還有在凌晨2點圖書館關門之後,在唯一24小時開放的亨斯邁大樓(Jon M.Huntsman Hall,商學院的大樓名稱)的某個小角落,繼續看著我還沒看完的書。當天亮之前進來大樓打掃的管理員,拿著吸塵器四處碰撞發出聲響,吵醒堅持到凌晨、最後趴在桌上睡著的我,我就會再打起精神,開始為上午的課堂考試做準備。印象中,我幾乎沒有在宿舍床上好好睡過一覺,宿舍只不過是我用來換衣服和洗澡的空間。因為真的太過累人,我每週至少都有一次是邊哭邊看著書。

21歲的冬天,我終於結束為期2年半,非常短暫又充實的大學生活。離開校園的我,只剩下1張不能保障未來的常春藤畢業證書,以及2億韓元的債務(依當時匯率折合約500萬新臺幣)。

關於反覆與遺忘

當年的我被埋沒在自己的個人情勢中,沒有時間觀察大局,但是回想起來,那時期卻帶給我偌大的啟發。不只是投資人,這段時間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記得的歷史現場。然而該稱之為金融市場的短期性嗎?人們會快速忘卻歷史上反覆發生的金融危機,並從中恢復。這裡我想強調的,並不是景氣復甦的積極彈性,而是人們非常容易忘記可能招致嚴重金融災害的投機心理,以及相對應的非理性行為。

從歷史上看來,資產泡沫化的現象一直存在。但是幾百年來,人們的行為與市場情緒卻沒有改變。假如過度仰賴屬於人類本能的貪婪和側重性思考,投資就會變質成為投機。最有趣的地方在於,這種現象唯有在不動產上會出現被極度放大的現象。我為了完成引頸翹望的留學生活,踏上美國國土的2007年,剛好就是投機心理與不動產交錯爆發的時期。這件事情距離2000年代初期,美國大型網路泡沫化導致經濟發生動盪,還不到10年之久。

現在回想起來,一件以常理來說非常不可思議的事,當年卻公然在華爾街上演。「最糟糕的貸款成形於市場的最高點」(Banking truism: The worst loans are made at the best of times)。市場高點的貸款是一種破壞性的創造(destructive creation)。本來愈容易賺到的錢,就具有愈強大的破壞力。當時的華爾街正忙著出售必定會造成資本潰堤的結構性融資衍生商品,騙子貸款(Liar’s Loan)型態的住宅抵押貸款橫行市場。銀行們別說是住宅抵押了,甚至還同意以將近100%的貸款價值比(LVT),放貸給應該加以拒絕、以幾千萬為單位的信用貸款者。在沒有所得證明與在職證明的情況下,無限制發行的不良住宅抵押貸款,也就是被稱為「sub-prime」(次級貸款)的不良商品,但信用評估機構們卻毫不在意地給予這類商品高度的信用等級。

扮演著監視與監督作用的主體們,反而助長了不良貸款。應該規範這些衍生商品的管理當局卻袖手旁觀,導致市場上,即便是不良商品,只要不違法,就會根據供需原理,毫無差別地進行交易。一夜之間躍升成為A等級的次級證券,被包裝成高報酬MBS(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等衍生商品,回歸金融界。對此,避險基金、證券公司、年金等大型機構投資人的需求爆發,這些地方聚集了這麼多聰明人,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 閱讀完整內容
華爾街交易員的投資解答:金融風暴後的華爾街十年見聞

本文摘錄自‎

華爾街交易員的投資解答:金融風暴後的華爾街十年見聞

紐約居民

由 方舟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