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重管理觀念 減重迷思全破解
Q1 減重少吃多動就好了,為何要手術? 首先要知道,减重七分靠飲食,三分靠運動。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慢跑30分鐘可以消耗 246大卡的熱量,而一杯珍珠奶茶的熱量就高達600大卡。藉此得知,其實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極可能給身體帶來過多的額外熱量。所以我們可以了解自己每天攝取的熱量及身體代謝的熱量,藉由專業療程改善飲食習慣,還是減重的不二法門。 一旦瘦不下來時,就要檢視飲食與生活作息。即便每天都吃得少,或持續維持運動習慣,但體重卻沒有持續下降,符合上述狀況即是所謂的停滯期。突破停滯期就是想辦法打破身體的習慣,包括及時修正飲食或運動計畫,去給予身體一些刺激來改變減重成果,過一段時間體重就有機會再下降。 減重除了運動跟飲食控制外,亦可透過內科藥物、中醫等方式來輔助。不過並非每個體重級別都能透過藥物解決,當BMI>32且內科無法解決過重體重時,可考慮外科手術來治療肥胖症及引起的代謝性疾病。當有減重需求時,務必尋找專業減重團隊幫助,才能獲得完整的治療方案與照顧喔! Q2 減重手術的風險是不是很高? 自從腹腔鏡手術技術的發展,減重手術皆以腹腔鏡執行,隨著案例經驗的累績,加上術前到術後的照顧流程標準化,減重手術風險大幅降低到百分之一以下,一方面在術前做很詳細的評估,來確認患者的狀態適不適合手術、適合做什麼手術,再者術後好好照顧傷口,依照醫療團隊建議去改善生活型態,減重手術反而才是幫助你擺脫危險的手段。隨著科技的進步,減重手術的安全性如同一個盲腸手術或膽囊手術一樣,大家可以更加放心。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可能會有差異,所以如果有興趣,還是建議去減重門診做完整的諮詢比較好喔。 那麼怎樣的人適合動手術?比起適不適合,應該是說「需不需要」。一般人的BMI值應該介於18.5到24之間,超過35死亡率就會達到正常體重者的兩倍。當然共病愈多,手術風險相對提高,預防勝於治療,在肥胖共病尚未出現或相當嚴重時,例如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血管疾病等,在符合條件下就積極接受減重手術治療,手術風險也會大幅降低。 Q3 聽說減重術後要一輩子吃流質飲食跟營養品? 這是錯誤的謠言喔!減重手術的最終目標是希望透過一次的手術來重新建立全新的良好飲食習慣,所以每位減重術後的個案,就像一個個呱呱落地的新生兒一樣,連飲食都如同回到小寶寶的狀態般地慢慢養成,也就是漸進式飲食。 所謂漸進式飲食就是,術後的第一個飲食階段是「清流質飲食」,例如水和運動飲料,完全無渣不刺激腸胃蠕動,主要補充糖分及水分。出院後返家的第一天則會進入「全流質飲食」的階段,這時可以嘗試燕麥奶、米漿、果汁或果泥等,全流質飲食含有少量纖維,營養較清流質均衡。 返家後的第三天進入「半流質飲食」階段,這時可以開始嘗試無糖豆漿、無糖優格、高蛋白飲,以及些許蒸蛋;半流質食物的特性是容易咀嚼消化,在選擇食物時以質地細緻、好消化為原則。返家一週後可以開始嘗試軟質飲食,並且攝取一天6份的蛋白質,如:嫩魚肉、雞肉、皮蛋豆腐、軟質水果等。所以減重術後只需要一週流質飲食的調整期而已,但不論是哪個階段的飲食,務必要記得放慢速度做嘗試,並且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進食喔! Q4 我食量很小,也吃不多,為什麼還會胖? 控制飲食是維持體態很重要的環節,總是覺得吃得少,但還是容易胖,可能是幾個原因,1.常吃高熱量密度的食物:例如麵包、蛋糕、炸雞等,這些精緻食物即使少量攝取,獲得相同的飽足感,但是空有熱量,卻沒有營養價值,才會變成吃得少但是容易變胖的狀況。2.基礎代謝率太低:減重的關鍵在於總熱量控制,而基礎代謝率的高低,會影響每天能吃多少食物,如果每天攝取身體所需要的熱量,久而久之就容易肥胖,如果基礎代謝率較高,能吃的東西自然比較多,另外,不健康的節食減重,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3.運動量少,肌肉量低:肌肉組織比脂肪組織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加上運動不足就會導致肌肉量變少,讓基礎代謝率變低,肌肉更容易流失。 現代人飲食大多不均衡、活動量減少,又加上上班族久坐的工作型態,是產生肥胖的原因之一。在飲食的調整上可以少吃加工或油炸過的高熱量密度食物,多吃天然的食物,如優良蛋白質、蔬果類、全穀類等,才能吃飽的同時也避免過高糖份及油脂。除了均衡飲食之外,運動是維持與提升基礎代謝率及增加肌肉量的關鍵,可以透過肌力訓練,來幫助身體長肌肉,並搭配優質蛋白質,才有助於肌肉組織增加。減重手術後的飲食以高蛋白、低脂肪為原則,且需要比過去攝取更多的水分來促進代謝,當然也要均衡攝取食物的營養,可以讓減脂的同時,維持肌肉量,避免掉髮。吃得少並不保證一定會瘦,應該多注意飲食型態和運動狀況,才能擁有健康的體態。 Q5 我是不是代謝不好、內分泌失調所以才會胖?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不健康的飲食型態(多紅肉、加工肉類與含糖甜飲料;少新鮮蔬菜與水果、堅果、全穀類)與身體活動量降低、以及久坐之生活型態,會導致能量的攝取與消耗之間無法平衡,成為肥胖滋生的溫床,當身體熱量攝取及消耗失去平衡,使得脂肪堆積,就會產生代謝異常。一般而言,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堆積多,也是偵測代謝症候群的判定標準之一。 另外,臺灣研究也證實,重度肥胖族群傾向不良的飲食型態以及較低的運動量;以遺傳的角度評估,目前已發現的多個基因異常也會影響體內不同的代謝機轉,進而增加肥胖之風險。代謝症候群簡而言之,不良的生活型態約占50%,遺傳因素約占20%。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與過量飲酒習慣的人容易有代謝症候群。長期各種因素造成心理壓力大者,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血糖上升,得到的機率也較高。所以進行飲食控制或接受減重代謝手術可以減少熱量攝取,改善代謝機制,降低肥胖的風險,達到減重的目標。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