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歷史,是一部迷人的集體成就傳說。數千年來,我們已經實質地提升人類的數量、生命周期以及可用的資源。拜集體努力之賜,現代的人們比以前更加富裕,也更健康。
人類的創新是進步的核心,知識的演進具體展現在新的科技與教育領域上,因此也創生新的可能性與契機。用火、農業、書寫、數學、印刷術、蒸氣引擎、電力、盤尼西林以及電腦等,都是推進與提升人類生活水準的其中幾項發明。
縱然人類的創造力驅動上述改進,但進步並非永遠如此順暢或迅速。有時候,進步是令人痛苦、曠日廢時,並且引發喧囂騷動的──對個人及社會而言都是如此。
舉例而言,大約一萬年前人類從採集糧食轉變為農業生活。就長期而言人類變得更富裕健康,但移轉至嶄新的農業技術之後,也導致長達數世紀的生活品質下降。英國的工業革命也發生相似的延遲發展,在技術革新的數十年間,生活品質根本無法改善。人類的負擔不只是經濟的,也是心理的。由於工業化,當時的人必須離開家人在異地工作生活,傳統的社區也變成快速成長的都市,這通常導致缺乏社區支援與安全感。他們也必須學習新的技能,適應嶄新的角色與身分認同,以及通常相當陌生疏遠的工作方式。對許多曾經歷此種轉變的人而言,進步的感受必定相當遙遠。
上述兩種轉變都有一個共同模式:人類的創新締造了科技進步,但科技進步對既有的經濟與社會結構不利。作為回應,人類必須展現不同型態的創新──社會創新(social ingenuity)。如果科技創新締造的新契機是以新的知識為基礎,社會的創新就要創造不同的生活方式,才能讓科技創新可同時從集體與個體的角度,改善全體人類的生活。
但重要的是,科技創新不會自動孕育出社會創新。沒有社會創新,科技創新也無法帶來純粹的益處。這就是為什麼,比起實際經歷,我們必須用回顧的角度,才能夠更為清晰地看見進步與改善的歷史模式,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各個兩種類型的人類創新出現缺口的時期,特色都是焦慮、轉型,以及社會實驗。
科學怪人症候群
我們正處於一個科技與社會創新的缺口日漸增大的時期。科技創新迅速獨走,社會創新卻腳步蹣跚,導致我們的社會形式──也就是構成我們生活脈絡的結構與系統──尚未跟上腳步。
在瑪麗.雪萊的小說《科學怪人》中,維克特.法蘭克斯坦博士(Dr. Victor Frankenstein)創造的科學怪人叛變,並殺害他的製造者。現代人也有一種「科學怪人症候群」(Frankenstein syndrome)的感受,害怕人類創造的科技成就不僅無法帶來進步,反而終將起義反抗人類進而導致悲劇。換言之,科技創新即將證明自身是如此強大且發展迅速,威脅人類原有的生活方式,連帶地也使人們必須承受各種風險,包括失去工作,以及生而為人的感受。
媒體的報導充斥這類標題──「全球有八百萬人將在二○三○年的自動化浪潮中失去工作」1或「超過半數美國人的工作將岌岌可危」2。上述的恐懼並不僅限於經濟層面,也關乎生存(existential)問題。物理學家史帝芬.霍金相信:「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發展將可讓人類滅絕。」眾多公眾人物都懷有這種恐懼,包括比爾.蓋茲以及伊隆.馬斯克。雪萊的作品其實是提醒我們留意人類智慧與創新的警喻。
對於人類創新的擔憂不只限於科技發展,人類的壽命也引發深刻的不安。在二十世紀期間,藉由數個公共衛生的技術提升以及驚人的醫學發展,人類的創新已經顯著增加壽命的長度。在二十世紀初,出生在英國的女孩,預期壽命是五十二歲;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數字已經提升到八十一歲──二○一○年時,預期壽命則是八十三歲。等到二○五○年,中國就會有四億三千八百萬人超過六十五歲(這個數字已經超過目前的美國人口總數);在日本,五分之一的人口將超過八十歲。但是,我們沒有慶賀這種卓越非凡成就的餘裕,而是擔心老齡社會將會導致各國破產、退休金制度瓦解、公共衛生成本提高,造成經濟系統產生不可避免的衰敗。我們害怕人類的創新,擔憂知識的演進終將對人類的生命與福祉造成侵害。
對於人類技術成就的反思與憂慮確實可以理解,但我們相信這種擔憂也會限制人類的發展。從歷史的紀錄來看,我們是否可以找到任何方法,確保人類確實能夠獲得裨益?嶄新的智慧科技與更健康的長壽生命,難道不應被視為契機,而非問題嗎?麻省理工學院的年齡實驗室(AgeLab)主任約瑟夫.高夫林(Joseph Coughling)認為:「延年益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對於這個成就,我們唯一的想法難道是這個成就將導致醫療照護系統崩解?我們為什麼不能善用機會,在人們變老之後,創造新的故事、儀式,以及神話?」3
關鍵的挑戰問題在於,為讓所有人可以確實獲得福祉,社會創新的廣泛流傳程度,必須比肩科技創新。這代表我們所有人都要創新,做好準備,質疑傳統常規,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培養更深刻的眼光,勇於實驗和探索;也代表我們的社會機構──無論是政府、教育,或企業組織──都要迎接社會創新的挑戰。
追求社會創新的需求,就是我們撰寫這本書的基礎動機。我們希望引發一場對話,探討身為人類的我們應達成何種成就,來回應新的科技進展與更長久的壽命,我們又該如何讓未來的數十年持續繁榮富麗。當你思考未來數年可能發生的種種一切,我們希望支持你;我們想要激發你的好奇心,思考社會創新的各種可能形式;我們希望提供你各種工具,讓你可以先行探索所有人都將體驗的轉變與騷動。
社會先鋒
想要探討人類社會即將到來的轉變,我們無可避免地需要專注在「機器人興起」以及「高齡社會」兩個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個現象用語的非人特質(impersonal)。它們的主題是機器或「他者」。但是,想要讓上述發展能夠裨益所有人,人類的創新就必須著重在「人」(personal)。
這是因為,在延年益壽與科技發展之中,看似非人的趨勢發展,加起來的效果其實對於身而為人的意義產生重大衝擊。正如我們在本書探討的內容,如果我們結婚,這個衝擊將會是我們要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以及兩性的工作分配;還有我們學習的內容,我們學習的方式,以及我們學習的對象;我們如何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與工作,拼湊我們的工作身分認同;我們在不同生命階段該如何做出與未來攸關的選擇,以及我們如何建構自己的生命敘事。
人類生命的基礎將無可避免地持續改變。而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則是:你想要生命的基礎改變為何種模樣?
數百萬人面對相同困境,詢問相同問題,這些困境與問題也成為孕育社會創新的基礎。過去曾經清晰明白的事物,不會是未來的良好指引。過往世代的傳統選擇,不可能也成為適合我們的選擇;過去曾是生活架構的社會結構,也可能失去作用。你必須學習理解潮流,同時保有勇氣與動機,以新的知識作為行動基礎。無論你現在是什麼年紀,只要長壽與科技將我們置身在嶄新的環境,我們就需要做好準備,以個人與集體的身分進行一場實驗。附帶一提,集體的範圍包括家庭、公司、教育單位以及政府。
所有人都要做好準備,成為一個社會先鋒(social pioneer),這就是本書想要傳遞的核心訊息。
芸芸眾生
我們藉由一群虛構人物的雙眼,觀看正在改變的環境──他們就是所謂的「芸芸眾生」(everybodies)。我們希望藉由敘述他們的故事,讓讀者反思希望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進而自我衡量即將踏出的每一步是否合理。以下介紹接下來陸續登場的「芸芸眾生」名單。
• 弘樹與小圓(Hiroki and Madoka):他們是一對二十五歲的日本情侶,住在金澤市,覺得自己受到父母與社會期待的限制,正尋找適合兩人共度長久生活的新生活方式。
• 拉德西卡(Radhika):一位即將邁入三十歲的單身大學畢業生,住在印度孟買,勇於反抗傳統的社會常規,職業是自由工作者。她非常享受零工經濟所帶來的自由度,但知道自己眼前必須面臨眾多艱難的抉擇。
• 艾絲黛爾(Estelle):一位三十歲的單親媽媽,育有兩個孩子。她在英國倫敦商業區一家超市當兼職收銀員,晚上則在當地護理之家擔任護理師。她希望能找到更穩定的工作。
• 湯姆(Tom):一位四十歲的卡車司機,來自美國德州達拉斯,他與妻子還有成年的兒子住一起。他一直關注自動車科技的進展,也思忖自動車科技將對他的工作產生何種影響。
• 瑛(Ying):一位五十五歲,已經離婚的會計師,住在澳洲雪梨。她剛失業,因為會計工作已逐漸被自動化科技所取代,所以她的年紀與年資使得雇主不願再支付她薪資。為維持生計她必須繼續工作,她也認為自己還能繼續職業生涯。
• 克里夫(Clive):七十一歲的退休工程師,住在英國伯明罕郊外。他在六十五歲退休,與妻子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家庭成員包括四名孫子。然而他擔憂退休後的財務狀況,希望能在當地社群找到新的就業機會。
我們的想法
這本書的起源,是我們過去的暢銷作品《100歲的人生戰略》(The 100-Year Life :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出版後激發的眾多對話之延續。我們發現,人們討論生命變得更長久的時候,許多問題的根源都是科技與長壽人生的結合:我們的工作壽命變長,但工作機會將從何而來?機器人會不會奪走我們的工作?更長久的人生對職業生涯的意義是什麼,對不同生命階段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們相信,雖然我們已經對於「延年益壽」提出非常積極的觀點,依然必須處理人們對科技產生的恐懼和擔憂。想要避免科學怪人症候群,確實不容易。
我們希望結合一位經濟學家以及一位心理學家的觀點,提供更廣泛的視野,讓讀者更完整地探索科技和長壽生活之間的關係,以及提出確保人類繁榮的社會創新。本書第一部:「人類面臨的問題」,我們藉由檢視近年來驚人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探討科技和長壽生活之間的互動,思考人類生命周期與健康的發展趨勢,隨後回顧社會逐漸變得長壽的過程。我們藉由上述芸芸眾生的視野,想像科技發展引發的各種問題,以及因科技進步而創生的各種選擇。科技的成就,確實影響著我們如何建立讓人類持續繁榮的生活方式。
關鍵的問題在於,社會創新必須追求何種目標?顯然地,最核心的目標就是讓人類持續繁榮。但是,我們應該如何設計新的社會形式?又要用什麼標準判斷新的社會形式?經濟富裕必定有其重要性,所以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建立足夠資源,創造良好生活的財務基礎。然而任何正面的社會改革,都應該更深入地探討「身為人類的意義」:支持發展更有凝聚力且積極正面的人類敘事;賦予人們探索、實驗以及學習的能力;建立與維持人際關係。敘事、探索以及關係,是本書第二部:「人類的創新」的基調,描述所有人為適應長壽新人生時所需採取的每個步驟。
正如我們在第二部的觀點,身為一位社會先鋒,你還有許多值得完成的目標。但是你面對的選擇,以及你所做的決定,其實都深植於更寬廣的合作與互動脈絡之中。上述的觀點,將幫助你更順暢地與教育機構、企業以及政府部門互動。為了讓每個人都可以達成維持良好生活這個目標,社會機構必須進行重大改變,在本書第三部:「人類社會的呼應」,我們也提出經濟與社會系統應該著手進行的改變。改變的壓力非常巨大,但努力的目標也愈來愈明確,那就是我們迫切需要個人與集體都開始採取行動…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