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而死的藝術,皮克斯的動畫演進史

好萊塢動畫片第一把交椅解決了最棘手的問題,成功奪回主導地位,製作富有意義又進步的流行電影。

Text by Joe Dunthorne
Translation by Tony Kao
我三歲兒子埋頭吃著飯,努力跟涼拌高麗菜奮鬥⋯⋯此時他突然拿起叉子指著媽媽,用平靜的語氣說:「你要死翹翹囉」,之後他對我說:「你也是。還有⋯」他滿口食物說著:「我也會死翹翹,莉拉寶寶也會,每個人都會死掉,沒人會活著。」他咀嚼完食物後吞下,順手拿起了大飲料杯。

回頭想想,我真的很難推斷我兒子什麼時候對無法避免的死亡這麼有興趣,還關心起他認識與喜愛的親友,畢竟今年我們真的離死亡稍微近了一些。我家後花園後面的那幾位鄰居,每天都在分享更新後的死亡人數,不然就是最新疫苗的副作用。就算我們跟他們聊天氣,他們也會扯天候如何影響懸浮微粒的變化之類的。

如果我說我兒子第一個假想朋友是「新冠病毒」的話,鄰居們可能會望風而逃。在遊樂場裡,我兒子會把他朋友抱起來,大喊:「我有新冠病毒!」,這樣講的確能讓其他家長不敢靠近,進而保持社交距離。我兒子離譜的事還不少,而他之所以對死亡這麼感興趣,或許可追溯到去年12月的一個特別午後,我們經不起他的魯小小,讓他看了人生第一部劇情片。

之前我們只限制他看Youtube上的影片,畢竟很方便嘛,於是我們給他看衛生紙工廠的短紀錄片;他看了好多遍,才知道怎麼把原料攪在一起,最後變成一捲捲的超大滾筒。對於這類影片他已越看越膩,我們明白是該準備其他樂子給他打發時間,而且這類影片最好是快樂的結局,於是我們想到了迪士尼+。

當然啦,一開始我們就說好要管控孩童收視的內容,我朋友為兒女挑的第一部片是《冰雪奇緣二》,為此還吃了不少苦頭:他們可愛的女兒進了戲院,結果兩小時後變成公主控,吵著要有公主裝才肯離開。先前我們參觀過朋友家,發現滿屋子都是艾莎的娃娃、布鞋、拖鞋、床單與浴簾,還有騎腳踏車一定會用到的艾莎頭飾。《冰雪奇緣》第一集裡,艾莎公主困在自己創造的冰宮裡,而在現實世界中,數百萬的父母被困在自己家裡,家中快要被像山一樣的迪士尼周邊商品給淹沒,永遠要幫他們的兒女清洗耳朵裡的亮粉。

我兒子收看的第一支影片當然要符合他的人格發展,帶給他視覺上的新體驗。基於道德責任,我們挑選了「新皮克斯」的片子,畢竟這四個字本身就是品質的保證(別忘了皮克斯可是被迪士尼收購了)。我們那年代沒有像皮克斯一樣的電影公司,所以我們很開心皮克斯能進入小朋友的生活,更棒的一點是:我們大人陪看這類動畫片,得到的樂趣可能還比小孩子多。

皮克斯過去35年來會成功,可歸功於早期打下的深厚基礎。皮克斯最初創立於1986年,所經營的業務是生產電腦硬體,其主打產品是一款素色灰、方型、大小約野餐籃的電腦,名為「Pixar Image Computer」,能進行數位分析並改善影像,要價135,000美元。價格如此高昂,卻與一般灰色盒子無異:沒有軟體、沒有螢幕、沒有介面,光是內部的影像處理器就要價35,000美元,想當然耳銷量不佳,唯一能稱許的,或許就是產品有美觀的LOGO。在販售電腦失利後,皮克斯宣佈放棄此一業務,繼續研發一些軟體渲染器,最終皮克斯找到了自己的強項,那就是製作電腦動畫片,而第一部成品,就是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
如今皮克斯已製作了24部動畫長片,包含本月上映的新片《路卡的夏天》;而在爛番茄電影評分網的「十大最佳孩童電影」裡,有六部由皮克斯製作。該公司所製作的動畫長片已贏得16座奧斯卡獎,在全球累積了140億美元的票房。我們當然了解這些作品的傑出之處,不過部分批評者還是試圖在《汽車總動員》裡挑毛病。說實話,就算皮克斯的動畫再爛也值得一看,《汽車總動員》並沒有那麼差,只是人們當初以《瓦力》的高度來看待這部電影。兒童看《瓦力》開頭所感受到的衝擊,就如同我們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潛行者》一樣。

以下我會談談皮克斯的藝術發展史,或許會帶點個人觀點。當我14歲時,《玩具總動員》剛上映,在那個電腦繪圖迅速發展的年代,這類電影對我來說最為新鮮。當時我願意花上幾個小時打戰爭類型的遊戲,就是為了看那些過場動畫與畫面,譬如像素風格的契努克直升機等;而最初觀看《玩具總動員》給我的感動,在於陽光折射在行走車輛上的細節,但當中最吸引我的,還是片中傳遞的情感,當時我觀看影片時非常投入,發自內心地關心那些蠢玩具。19歲時,我欣賞了《怪獸電力公司》,片中描繪不少躲在小朋友床下的怪獸。本片的人類主角是一位兩歲大、紮著雙辮的小女孩「阿布」⋯⋯如今我都聽滑板龐克(skate punk),寫虛無主義詩歌,看來這部電影不適合我了。

我只記得這部電影是我首度了解到小孩子為什麼那麼具有吸引力,這位兩歲大的小娃兒是如此迷人可愛,還帶點傻呼呼的氣質及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樣,更成為了怪獸的伙伴。一般我所見到的小屁孩都很叛逆,甚至還打著一些壞主意,但當我看著電腦動畫做成的女孩,聽著由兩歲童星──Mary Gibbs配音的聲音後,我徹底改觀了。阿布在劇中咯咯地笑,偶爾還會打嗝,讓我的心快要融化了。皮克斯倒不至於讓我想生第二胎,但肯定觸動我想再有一個寶寶的渴望。20年後過去,我發現我跟片中小女孩一樣,都是笨笨的模樣,我老婆身為皮克斯的忠實愛好者,也不反對我拿皮克斯的影片給小孩看。

所以過完聖誕節後,我們跟兒子坐在沙發上,把燈光調暗,拉上窗簾,讓他看人生第一部電影,也就是新的皮克斯動畫長片──《靈魂急轉彎》。雖然我們早知道這部電影談論的是死亡及死後的世界,但還是很期待皮克斯會怎樣呈現並探討這樣的議題。同時我們也很高興《靈魂急轉彎》是皮克斯第一次啟用黑人當主角,代表了某種程度的進步。我跟老婆可是「完美」的爸媽,所以我們決定把生死教育的任務,丟給加州某位百萬編劇。

閱讀完整內容
Esquire君子國際中文版192期2021年8月號

本文摘錄自‎

向生而死的藝術,皮克斯的動畫演進史

Esquire君子國際中文版

2021/8月號第1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