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別人的牙齒做假牙?八個有關牙齒與牙醫師的冷知識

拿別人的牙齒做假牙?

八個有關牙齒與牙醫師的冷知識!


牙齒,是我們每天起床睜開眼後就會使用到(刷牙)、卻好像對它不甚了解的器官。你知道哪些有關牙齒的事嗎?如果一時想不到的話,現在就跟你說說八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牙齒/牙醫師小知識!

林嘉澍 曾任基層診所牙醫師,現為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專任教師。


(Image by Freepik)

冷知識1 牙齒的人類密碼: 2 1 2 3


一位成年人有幾顆牙齒?如果我們把俗稱的「智齒」也算進去,則每位成年人最多有32 顆牙齒。以口腔中右邊上排的牙齒為例,分別是前牙區的兩顆切齒(也就是俗稱的「門牙」)和一顆犬齒,以及後牙的兩顆小臼齒與三顆大臼齒(其中第三顆大臼齒就是俗稱的「智齒」)。這些牙齒位置是左右對稱的,上下排牙齒也相同。因此一共有32 顆牙齒,其中單側、單排的切齒、犬齒、小臼齒、大臼齒數目分別是2、1、2、3。

不管是你我身邊的成年人,「古今中外」的每個人牙齒數量都一樣,人類的齒列(dentition)密碼就是2、1、2、3(圖一)。不同物種有不同的齒列密碼,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探討演化與分類時的重要線索。例如人類在演化上的親戚⸺黑猩猩齒列和我們同樣是2、1、2、3,但在靈長類中的闊鼻小目(Platyrrhini,又稱新世界猴New World monkeys)動物中,齒列密碼就是2、1、3、3,上下左右總共比人類多了四顆「小臼齒」。

至於老鼠(囓齒目)的牙齒就簡單得多(1、0、0、3),猜猜看牠們有哪幾顆牙齒?


▲圖一:人類口內的牙齒數目與位置。以左上排牙齒為例(從讀者的角度為右上角),由最前排中間的牙齒開始依次為正中切齒、側切齒、犬齒、第一與第二小臼齒,以及第一到第三大臼齒。(Adobe Stock)

冷知識2 牙齒形狀大小,你我他不一樣


當駐足於國際機場看到各族裔的人們,我們可以憑藉對方的膚色、髮色、外型等條件推測他可能來自哪個國家,這是因為許多身體樣貌在不同國家有著明顯的群體差異。那牙齒呢?假設讓大家嘴巴張開,我們是否能從口中斷定:這個人牙齒很大/很小,肯定來自某個族群?

英國利物浦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學者們為了探討這個問題,將三種不同族群:現代香港人(即中國華南人)、美國歐洲裔、英國人的牙齒,與考古研究獲得的英國羅馬時代居民的牙齒遺骸進行比較(請見延伸閱讀1)。結果發現在不同族群之間,確實存在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例如中國華南人的牙齒寬度比英國羅馬時代的人更大;現代英國人的切齒(例如正中門牙)則是四種族群中最大的。學者還指出此差異不僅可以由遺傳因素解釋,一個族群發展過程中的環境與文化因素(如飲食條件)也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述所說的牙齒大小,通常是指露出在牙床外的「牙冠」。除了牙冠大小之外,埋藏在牙床下,我們肉眼無法察覺的「牙根」長度也一樣在人與人間有明顯差異。牙醫師透過牙根與牙冠的比例(簡稱根冠比)來評估牙根長度,學者們也發現根冠比存在著個體間與族群間差異。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Alabama)學者的研究顯示,人類口腔中有幾顆牙齒的牙根確實比較長,例如犬齒的根冠比大於2,正中切齒通常小於2,而不同族群之間的根冠比也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請見延伸閱讀2)。了解人們的根冠比對牙科治療而言相當重要,因為牙醫師在拔牙前要仔細端詳X 光片,才能了解牙根的形態、位置並推想拔牙過程。而拔牙後的位置將來若要進行人工植牙,則牙醫師也需要對人工牙根(合金植體)的長度做準確的判斷。

冷知識3 現代牙醫的祖師爺是誰?其實不是「拔牙匠」


說到牙根與拔牙,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是古早時代的牙醫師只會拔牙,好像「拔牙匠」就是牙科的先驅。不過在牙齒治療中,其實拔牙恐怕已經是最後手段了。古人也很清楚這一點,所謂預防重於治療,最重要的還是避免齟齒或牙周病等狀況逐漸破壞口腔功能,因為在外科與感染控制並不發達的古代,刻意拔牙破壞傷口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例如感染併發症)。難怪唐朝文人韓愈曾說自己「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因為牙周病往往導致牙齒鬆動,到了這個階段他也知道自己「齒危」,救不回來了。

不過若說拔牙是最早的牙科治療技術,或許也不算錯誤。事實上在歐洲中世紀時代,往往是珠寶工匠在從事拔牙服務,大概是因為他們擁有操作礦石等堅硬物品的工具,恰巧能用來對付牙齒吧!但如果說到預防口腔疾病,那麼在古希臘時代與中國傳統醫學中,早已強調飲食與清潔對牙齒保健的重要性。因此,到底誰才是現代牙醫師的祖師爺呢?我想或許每個人都是⸺因為預防重於治療永遠是口腔保健的真諦。從古到今,對維持口腔清潔負起責任都是自己。

冷知識4 「近代牙醫學之父」與DDS


在牙科治療閒聊之餘,如果大家問問自己的牙醫師唸完牙醫系以後取得的是什麼學位,可能會有人提到「DDS」,這是「doctor of dental science」或「doctor of dental surgery」的縮寫。不過這裡怎麼會突然出現「surgery」(外科)這個字眼,牙醫師和外科醫師(surgeon)不一樣吧?

這個故事要從大約300 年前講起。在1728 年,法國醫師費查(Pierre Fauchard)發表了第一本系統性闡述牙科治療與理論的著作《外科牙醫》(Le Chirurgien Dentiste),對口腔內的治療工作與一般醫師治療的其他身體部位(如手腳)做出明確區分,也因此被視為「現代牙醫學之父」。但另一方面,費查又強調口內治療的操作本質與外科治療類似。換言之,像是使用器械操刀的外科訓練是「牙醫師」(在當年還是一個新名詞)教育養成所必備的。即便現今牙醫師不具備外科專科醫師的資格,但談論到口內治療時仍需要培養有如外科醫師(處理四肢與臟器)般的敏銳與精確度。

不過費查被譽為「現代牙醫學之父」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在強調操作技能之餘,也早早提出了治療口腔內疾病與了解全身系統性疾病的關聯性。這種視野也奠定了1840 年世界上第一所專業牙科學校「巴爾的摩牙科外科學院」(Baltimore College of Dental Surgery)的成立。

冷知識5 牙醫師如果不能幫助止痛,那還有什麼用?


即便牙醫師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獨立的教育與臨床養成系統,但這不意味著牙科治療就因此變得簡單,牙醫師與患者的敵人依舊存在!它或許就是你我想到看牙齒時,腦海中最陰暗的念頭⸺看牙醫師會不會很痛啊?

曾經有患者對筆者說過:「你們牙醫師如果不能(幫我)止痛,那還有什麼用?」這話雖然露骨,卻激勵許多牙醫師非得找方法攻克不可,其中一位就是來自巴爾的摩牙科外科學院的莫頓(William Morton)。經歷許多試驗後,1846 年他在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做了一場示範手術,用乙醚(ether)麻醉患者並成功切除腫瘤。這場劃時代的示範顯示了人類能有效地克服疼痛,而克服疼痛也就意味著能克服疼痛帶來的驚懼與痛苦,讓牙科手術治療不再是漫畫中滑稽又恐怖的模樣。

不過,講起牙醫師莫頓在麻醉學上的貢獻時,還是必須補充一下:麻醉技術當然不是從他才開始!好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學者都在試圖攻克這個問題,包括傑出卻低調的外科醫師朗(Crawford Long)與有「現代流行病學之父」尊稱的斯諾(John Snow)等學者。但這個例子至少說明一件事:在臨床技術的層面上,牙科治療絕對不是閉門造車;相反地,口腔醫學的進展也時時與內外科醫學攜手並進。


(Image by macrovector on Freepik)

冷知識6 華盛頓很了不起,但幫華盛頓製作假牙的醫師也是!


筆者的老師曾提到古人的假牙是以象牙製作,這話在當時聽起來不覺得怪,反正大象的牙齒也是牙齒。不過站在現代保育動物的立場,我們當然不能說「你的牙齒就是我的牙齒」便搶來用。但在古代還有一種更驚人的情況⸺拔取他人的牙齒來製作假牙。在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Hugo)的代表作《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一書中就描寫過類似情節。這凸顯了在過去材料科技的限制下,人們只能絞盡腦汁尋找適合的治療方式。

如果牙齒不好、口中有許多假牙的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知道現在人們能妥善地使用鈦合金(titanium)這種他當年未曾聽聞的事物來進行人工植牙,恐怕會非常羨慕。有關人工植體的研究在近100 年才逐漸蓬勃發展,事實上又與其他醫學領域,例如骨科植體的材料發展息息相關,再次顯示口腔醫學與其他醫學與科技領域的緊密關聯。筆者常在想,當年的牙科前輩到底如何判斷華盛頓口內的牙床大小形狀,製作出符合他口腔需求的假牙?現在的牙醫師除了有先進的影像科技外,還能配合數位科技的掃描以獲得清晰的口內影像,再使用3D 列印技術精確地製作出模型與假牙。但在華盛頓的年代,一切真得靠牙醫師的主觀判斷甚至推測。從雨果的作品到華盛頓的案例,再到現代牙醫科學,不僅可以見證牙科治療技術的發展,也看到人類材料與工程技術發展的縮影。

冷知識7 這(竟然)也是口腔醫學的一部分


牙齒究竟有什麼功能?很少人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大部分人恐怕都是發現自己的牙齒出了毛病,才會驚覺:「原來牙齒壞了這麼麻煩!」因為咀嚼吞嚥的困難直接導致我們無法享受美食,而所謂的「享受美食」其實也是口腔醫學的一部分!當代的口腔醫學已經不僅限於牙齒本身的功能,而更聚焦在牙齒與口腔整體,甚至是與其他系統間的互動。當大家享用義大利麵或西班牙燉飯時,會特別享受那種「彈牙」(al dente)的感覺與嚼勁,還有食物擰碎後釋放出來的好味道⸺以上就涉及了牙齒在周圍韌帶內主導感覺回饋的神經傳導機制,使我們能感受吃東西的力道,以及咀嚼與味覺的關聯;此外,咬碎食物能釋放滋味,而好味道又刺激我們吃得更起勁。追根究柢下來,顯示研究神經系統其實正是了解口腔功能的重要途徑!

除了享受美食,「享受美好的人際關係」也同樣借助牙齒。大家都明白矯正美齒是牙醫師的專長,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溝通與情緒表現都與牙齒有關。例如「露齒一笑」在過去口腔健康普遍不佳的年代,很可能反倒是大家希望避免的舉動(請見延伸閱讀1);而人在生氣的時候,往往最能表現憤怒的就是「咬牙切齒」的表情。過往曾有西班牙學者的研究顯示,在各種情緒表現中,人們往往會特別注意顯露牙齒所代表的敵意,這也對人際關係有顯著的影響。這些當代的熱門議題都凸顯一件事:口腔醫學絕對不僅僅是「嘴巴裡」的學問,而是與神經、心理、行為各方面息息相關。


(Image by pikisuperstar on Freepik)

冷知識8 「心口合一」的健康生活


過去臺灣衛生福利部下轄「心理與口腔健康司」〔註〕, 註不免讓人聯想到「心口合一」的重要性。隨著社會變遷與民眾對健康信念的轉變,現在更加確認心口合一的重要性。首先,口腔健康是離不開心理與行為議題。讀者可以問問身邊的家人朋友們,是不是最近就有人想到要定期檢查牙齒,但總有點擔心看牙這件事,甚至對看牙齒心生恐懼,明明牙齒不舒服了也一拖再拖,就是沒勇氣拿起電話預約看診?在最近一次較大規模的調查中,統計數據顯示臺灣民眾存在牙科焦慮的比例仍然相當高。即使享有全世界前端的口腔照顧服務,但如果人們心存焦慮恐懼,對口腔健康的預防與治療恐怕也會打折扣。

而心智方面的議題,也很難獨立於口腔健康之外。在當前的高齡趨勢下,當長輩發生咀嚼與吞嚥困難的狀況時,就更需要跨領域的整合,例如神經科醫師注意到認知功能障礙或是中風後的長輩,便要特別重視口腔功能的復健工作。在日本牙醫師也參與病患口舌運動與吞嚥能力的評估,而在臺灣也逐漸開始著重高齡與身心障礙領域的口腔健康照顧,以上都在在凸顯心口本合一,跨領域照顧的重要性。

註 衛生福利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已於去(2022)年4 月分家,成立「心理健康司」及「口腔健康司」。 閱讀完整內容
科學月刊11月號/2023 第647期

本文摘錄自‎

封面故事一:拿別人的牙齒做假牙?八個有關牙齒與牙醫師的冷知識

科學月刊

11月號/2023 第6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