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大復甦 全民對抗卡路里
文/涂憶君
疫情雖然一度衝擊民眾進入室內運動場館消費的意願,卻意外帶動健身運動產業的新形態,如今,特色化場館愈開愈多、科技運用愈來愈廣泛,還有KOL 加入帶起周邊新商機。只要跟得上新趨勢,大家都能在這個產業中,找到新的發展機會。
隨著疫情逐漸和緩,台灣的室內運動產業正在逐漸復甦,但市場卻出現結構性的改變。這場疫情不僅加速既有業者的轉型,也讓新玩家、新科技、新場館四面八方湧入,讓這個本來就持續成長的產業,走向更多元與更分眾,也帶動新一波的台灣室內減脂商機。
在出版業工作的A先生是室內健身的愛好者,過去他幾乎只有到大型連鎖健身俱樂部重訓、上課。但現在他的選擇更多了,不只專精某一運動項目的工作室一間間地開,身邊朋友討論的頻率也不斷提高,瑜伽還能分成空中瑜伽、紅酒瑜伽等,肌力訓練可以再分成徒手訓練或重量訓練,就連上個運動課該怎麼穿?該怎麼吃?該怎麼搶明星教練課程?都成為一聊起來就會停不下來的話題。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二○二一年做的網路調查,如果以「三三三」作為有在規律運動的人口,一七年至二一年為止,台灣十三至六十五歲人口中,有超過三三%一直都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二一年還達到三四%。
尤其,隨著民眾對於運動的想法,已不再像過去局限於「減肥」的範疇,運動衍生出的飲食、心靈、預防醫學等「大健康產業」,讓台灣運動產業的商機更加擴大。
教育部體育署根據美國運動醫療協會(ASCM)公布二一年二十項運動健身趨勢項目,調查台灣民眾對於運動趨勢的看法,「戶外運動」雖仍高居首位,不過偏向室內運動的「線上訓練」、「虛擬實境訓練」、「瑜伽」等,已在民眾認知的前十大運動趨勢中榜上有名,顯示室內運動的玩法將更加多元。
趨勢:逾三成群眾共識
運動不只是減肥轉向心靈、預防醫學
實際數據也能驗證台灣運動市場的成長。教育部體育署估計,台灣十三到七十九歲的民眾,在一九年疫情尚未發生之際,運動消費支出總額已上看近一千四百億元,二一年台灣縱使有三級警戒干擾,仍創造一三三五.八億元的商機。
進一步從與室內運動相關的細項分類來看,根據財政部統計,二○年台灣運動場館的營業額已經來到二百餘億元,特別的是,營業家數甚至無懼二一年時疫情的三級警戒,仍然以每年雙位數的成長率持續增加;不過,二一年民眾在室內運動的開銷,像是場館入場費、運動課程費等,受疫情的影響,出現兩成以上的減幅。
但危機也成了產業轉型的契機,室內運動誕生出的三大新模式,順勢創造了產業三大新機會。
▲居家健身風潮,讓健身意見領袖(KOL)劉雨涵(May)的健身影片吸引許多粉絲觀看。 陳俊松/攝
居家:線上KOL躥起
從運動、器材到飲食周邊商機爆發
一是居家健身熱,催生出運動意見領袖(KOL)新玩家。過去的室內運動除了自主訓練外,多是仰賴教練的指導教學,但疫情帶起的居家健身風潮,讓各種主題的KOL有大肆躥起的機會,像是健美型、健身型、拳擊型等;根據網紅行銷公司AsiaKOL統計,台灣流量與聲量最高前二十大運動型KOL,有十三位都是與室內健身相關。
像是以健身餐、健康食譜起家、在YouTube上擁有近五十萬名訂閱者的健身KOL劉雨涵(May)就表示,疫情爆發短短一年多,其頻道的訂閱數就從二十萬人,倍增到四十萬人。特別的是,訂閱者不再像過去多僅專注在居家訓練菜單,還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與瑜伽、伸展、冥想、健康飲食等的內容。
KOL甚至會成為商品銷售的帶貨者,劉雨涵指出,在疫情期間有諸多和健身、甚至大健康產業相關的知名廠商主動合作,像是國際運動服飾、雞胸肉、健康食品等,甚至還和知名運動品牌代理商合作,銷售居家健身器材。而據統計,民眾願意花費在運動裝備(如運動服、運動鞋等)的消費支出金額,已占整體運動產業支出逾四成,如再加計尚未納入政府正式計算的健身餐點等,定將更為可觀,也因此讓健身KOL衍生周邊商機。
數位:相關科技新創蓬勃
軟體服務、線上課程改變產業樣貌
二是民眾疫後重視數位化,帶起運動新科技。美國運動醫療協會每年固定調查,穿戴裝置已經成為近年高居前二名的運動趨勢項目之一,民眾如今在室內健身,不再只依賴私人教練或是跑步機上的量測數字,反而重視精確的生理學數據。
這讓Apple、Fitbit、華為等品牌的穿戴裝置銷售量,在全球迭創佳績,台灣也有新創公司看見了這一波趨勢,分別切入了穿戴裝置的軟、硬體開發;像是八洋精密(CREST)就推出可以提供運動數據分析的智慧手錶,Gomore則專攻智慧穿戴裝置必須導入的健康運動數據演算法。
Gomore創辦人郭信甫表示,穿戴裝置的銷售量以每年一五%成長,未來甚至很有機會成為「手機」般的存在,需要定期汰換、更新,而軟體服務更是另一大商機。
另外,疫情讓運動場館積極朝向線上開店、無人化場館等轉型,讓新舊企業都有機會加入運動產業新戰局,如17FIT、BookFast等,都是專精於運動場館數位化的SaaS(軟體即服務)公司,就連彙整各家場館課程資訊的入口型App,也成為創業的項目之一。
由上市公司連宇轉投資成立的BookFast新儀科技,過去做的是零售業的POS系統,BookFast總經理曾鈺琳表示,一七年因為看好運動產業成長,一九年公司決定轉型聚焦運動場館的數位化服務;消費者如今可以靠著網站、App隨時預約課程,也能選擇線上授課,還可以透過手機驗證,就能輕鬆進出場館,翻轉過往場館使用模式。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新運動商機 3大模式崛起
《財訊》
2022/9月 第667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