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胖一點比較好?

老人家胖一點比較好?


怎樣才算健康胖

文/葉語容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張秦松

「阿婆變好胖。」小孫子的童言,頓時讓阿嬌的笑容僵在半空中……

70 歲的阿嬌,2 個多月前在浴室跌倒、腿部骨折,最近幾乎足不出戶,原本就有點圓潤的身材,一下子就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愛美的她今天見到許久不見的孫子,小孩子不擅說謊,但真心話卻她的心涼了半截。

阿嬌自更年期後就瘦不下來,平時不太吃東西,常常一天只吃一餐,但一緊張就狂吃零食,也許如此,所以瘦得有限。「人家說年紀大的人胖一點比較好」這是朋友告訴她的。「不過,如果真的好,為什麼一跌倒就骨折?」她真的越來越想念,身體輕盈可以趴趴走、不會喘吁吁的年輕歲月。


追蹤722 位居住於東臺灣老年人達5 年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發現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介於24 ∼ 27(過重),以及大於27(肥胖)的2 個組別,死亡率比24 以下的組別更低;也就是說,年長者確實「過重」有比較長壽的趨勢。

專長肥胖醫學的成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張秦松,也在台灣中部進行規模1,200 人的調查,同樣發現BMI 在23.8(公斤/ 米2)這個分界點以上,老年男性的全因死亡率(所有原因死亡的比率)較低,老年女性的數據雖呈現類似趨勢,但可能因為調查樣本老年人的規模較小,所以並沒有找到有意義的臨床分界點,然而也強調老年人的體重建議應該考量性別的差異性,未來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台灣的營養調查研究也顯示,BMI 與死亡風險的關係呈「U」型,也就是大概在22 以下到26 以上,死亡率會升高,在這2 個數字之內,相對風險低。此一範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右移,此一現象在80 歲以上長者則影響較不明顯。

關乎死亡率、生活品質 肌肉力很重要

對某些人而言,比起死亡更在意的可能是「生活品質」。越向老年邁進,「行動力」、「牙口」、「腸胃功能」、「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也越大,因此「肌少症」的問題近年受到重視;「肌肉品質」包含肌肉量、力量以及身體動作的能力,與每日生活切身相關。前面提到的BMI 是以體重計算,但體重裡包含骨骼、水分、肌肉、脂肪等元素;如能維持肌肉品質在良好的水準,不只行動力良好,還有防治疾病、提昇免疫力等多種綜效。

「根據成大家醫部在中部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65 歲以上男性如果能將肌肉重量維持在8.7(體重公斤數/身高公尺數/身高公尺數)以上,死亡率會比8.7 以下的死亡率,少3 ∼ 4成。女性可能因為樣本數不大,有趨勢性但未找到明顯有意義的分界點。」張秦松醫師分享他們的本土研究結果。同類型的研究也發現,肌肉量指標相較於BMI 對於全死因死亡率的影響更為顯著,對於老年人來說,肌肉量指標較高的族群可以減少約5 成的死亡率,因此,若要提昇老人健康與生活品質,專注於肌肉量流失的減緩與提昇是首要之務。

民眾一般容易接觸到的測量法,大多是使用「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impedance Analysis,BIA)」來檢測身體組成( 例如肌肉量),如果用肌肉質量指標「肌肉重量(公斤)/體重2(公斤)」來呈現,依據亞洲肌少症診斷共識建議,男女性的正常建議值分別需大於等於7 以及5.7;不過坊間此類機器良莠不齊,且會受到眾多因素影響,準確度不一定高,想要精確診斷肌少症,建議到醫院在專業醫療團隊照護下,使用較精確的醫療儀器測量。


享長壽 女性腰圍不宜太大、男性不宜太小

「不過,我們的研究也發現女性年長者腰圍在86.7 公分以上、男性腰圍在77.6 公以下,死亡率較高。」張秦松醫師說。腰圍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因腰圍大小與內臟脂肪多寡呈現正相關,與三高、血管硬化等代謝性疾病關聯性頗大; 我國對「代謝症候群」的判定標準之一,是「成年女性腰圍超過80 公分、男性90 公分」;然而在考量給予老年人的腰圍切分點建議時,需要將更多的因素納入考慮,例如存活效應( 能存活超過65 歲以上的族群已經經過許多疾病篩檢而存活,因此有其獨特性)、遺傳基因以及營養攝取等因子,因此,對於老年長者的最適腰圍建議應有不同,成大家醫部醫療團隊的研究顯示當女性年長者腰圍太大,超過86.7 公分;或老年男性腰圍太小,小於77.6 公分,需更留意死亡風險。

養肌肉 每天都要做的保養功

「隨著年齡的增加,可以讓肌肉生長、合成蛋白質的多種荷爾蒙分泌也跟著下降,像是生長激素、胰島素、睪固酮,抑制肌肉生長的腎上腺皮質醇則增加分泌,使得肌肉流失比年輕時更為快速,而且生活習慣變得以靜態生活為主,加上飲食營養攝取不足,所以保持肌肉量會越來越困難。」張醫師指出,人的肌肉多寡,最大的影響因素是「遺傳」,肌肉纖維的數量,有些人天生較多、有些人少,但後天的正確保養可以減緩肌肉流失速度。

對於年長者而言,想要活得長壽有健康,滋養肌肉是每天都要做的保養功課;要養好肌肉,飲食跟運動是最佳解方,兩者缺一不可:

1. 飲食

張醫師建議每位長者每天每1 公斤體重要吃到1 ∼ 1.6 克的蛋白質,例如:70 公斤的長者,1 天的蛋白質建議量約是70 ∼ 112 公克。特別注意這個分量是比年輕時更多一些、不是變少,所以如果因為某些原因食量變小,首先就宜留意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會不會開始缺乏。

知道了蛋白質的重量,還需要轉換成食物的分量,比較簡單的記憶法可以這樣概估:

• 1 顆蛋、約200 克的豆漿、約200 克的牛奶、半盒豆腐,各有約7 克的蛋白質。(市面上的小分盒裝豆漿、牛奶常是200 多公克為1 盒,這樣大約就接近8 克的蛋白質。)

• 肉類「1 份」是以35 公克計算,大約是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之後的體積,這樣每份所含蛋白質也是7 公克。

• 魚類的「1 份」比較少,大約30 公克,就是比3 指併攏小一點,含有的蛋白質也是7 公克。

• 黃豆、黑豆等「原豆」蛋白質含量較高,只需要20 克就有1 份,約含7 公克蛋白質,大約等於1 匙塑膠湯匙滿出來的分量。(通常五穀米中較容易吃到原豆)

使用「7 公克的蛋白質為1 份」來記憶,這樣用目視的也大概可以估計吃的蛋白質是否足夠。如前所述,這位70 公斤的長者每天建議吃70 ∼ 112 克的蛋白質,除以7,也就是10 ∼ 16「份」食物,只要記憶食物份數即可。

如果,長者因為疾病、臥床、牙口不好、自覺消化不好等原因無法正常進食,或減少進食,營養容易變差,也可以使用流質營養補充品,像是住院病人常喝的代餐、乳清蛋白,或是豆漿、牛奶,甚至改變烹調方式促進食慾,但需旁人多費心。張醫師提醒:「自覺消化不好,不代表腸道吸收真的不好,應該調整飲食方式,不要因此節食。此外,自然的原型食物還是最好,油鹽糖的分量也要留意」。

「維生素D 也建議補充」,張醫師建議,除了可以在早上7 ∼ 9 點或下午4、5 點間太陽斜射時,一邊運動一邊曬太陽,刺激身體自動合成維生素D,也可以適量補充保健食品,「維生素D 不但可以讓免疫穩定,也能促進肌肉生成,對年長者增肌長壽養生有正面的助益。」

2. 運動

運動方面,張醫師建議每周有氧運動宜累積最少達150 分鐘,每次至少10 分鐘以上,達到有點喘的程度才能幫助心肺功能。然而,建議進行有些負重提供阻抗的肌力訓練,對肌肉的保養才更有明顯幫助,像是使用啞鈴、瓶裝水進行運動,建議每周進行90 分鐘左右。

不論進行哪種運動,都請留意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增加身體適應性,張醫師分享:「門診中不時會遇到一些長輩,接觸到運動好處的建議,原本不太運動的人,突然變得很努力,而造成運動傷害、心律不整等問題前來求診」。要提醒讀者的是,運動的好處真的非常多,但並非萬靈丹,而且運動傷害中,肌腱、韌帶的傷害很可能無法完全治癒,增加復健跟日常行動的負擔,這些都得不償失,所以一定要「循序漸進」跟「選對適合的運動」。因此老年長者開始運動時,仍建議到門診與醫師商量最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處方。

年輕存骨本、肌肉本 老年生活不擔心

邁入60 多歲之後,「胖一點」可能真的比較好!但胖的不應該是脂肪,肌肉重量指標應維持前述的建議值以上較好,適度的運動跟營養可養好肌肉、維持骨本。有些人在年輕時怕胖節食減肥,沒想到減去的是肌肉,卻復胖成脂肪,這種壞習慣如果到了老年期還不改,再加上疾病、腸胃不好等任何一個惡化因素,很容易變成「肌少肥胖症」;肌少症衍生的問題已經不少,如果再加上脂肪多,恐怕會讓老年生活越來越受限。

最後提醒,以上建議的各種指標,顯示老人略胖較好,但如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仍要針對自己狀況規律服藥,吃足蛋白質但少油;此外,即便脂肪太多真需要減重,也請牢記張醫師所說:「減重要減脂肪,不是肌肉。」年長者可以飲食清淡或吃素,但不要犧牲營養攝取,「節食」真的是大忌。


健康享長壽準則

• 享長壽的腰圍

(1) 女性年長者腰圍在86.7 公分以上,男性腰圍在77.6 公以下,死亡率較高。當女性年長者腰圍太大、超過86.7 公分,或老年男性腰圍太小、小於77.6 公分,需更留意死亡風險。

(2) 男性長者的BMI 大於23.8 公斤/ 米2;肌肉量指標大於8.7 公斤/ 米2 有較少的死亡風險。

(3) 對於老年長者而言,肌肉量指標較高的族群可以減少約5 成的死亡率,專注於肌肉量流失的減緩與提昇是健康長壽的首要之務。

• 從年輕時存骨本、肌肉本

(1) 邁入60 多歲之後,肌肉流失速率更快,保養更為重要。

(2) 如果醫師建議須減輕體重,應減少體脂肪量,盡量避免減少肌肉。

(3) 可以飲食清淡或個人喜好吃素,但以不犧牲營養攝取為基礎。

(4) 切忌聽信不正確的流言,採用不健康的節食方法,減少肌肉量是大忌,得不償失。

• 每天要做的「養肌肉」保養功

飲食篇

(1) 每天每1 公斤體重吃到1 ∼ 1.6 克的蛋白質。(如:70 公斤的長者1 天的蛋白質建議量約是70 ∼ 112 公克)

(2) 食量變小,首先就得留意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會不會開始缺乏。使用「7 公克的蛋白質為1份」來記憶,用目視估計吃的蛋白質是否足夠。

(3) 疾病、臥床、牙口不好、自覺消化不好等原因無法正常進食,或減少進食,可使用流質營養補充品(如:代餐、乳清蛋白,或豆漿、牛奶),甚至改變烹調方式。

(4) 補充維生素D:可以在早上7 ∼ 9 點或下午4、5點間太陽斜射時邊運動邊曬太陽,也可以適量補充保健食品。

運動篇

(1) 有氧運動:每周宜累積達150 分鐘,每次至少10分鐘以上,合宜的心跳數( 達到有點喘的程度)。

(2) 負重肌力訓練:每周進行90 分鐘,可使用啞鈴、瓶裝水運動。

(3) 進行任何運動請留意「循序漸進」原則增加身體適應性,最好與醫師商討建議的運動處方。 閱讀完整內容
能力雜誌2023年11月號

本文摘錄自‎

老人家胖一點比較好?

能力雜誌

2023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