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風險高2.5倍 如何陪癌友走過?

「台灣癌症自殺率全球第一」


癌症逐漸變成慢性疾病,病人的心理健康也愈來愈受到重視,然而實際求助身心科或精神科的癌友,不到十分之一。如何協助病人重拾鬥志,是醫護、家人與病人要共同面對的議題。

文—林以璿 攝影—王建棟

李周憲不只是一位醫生,更是一位曾經想要輕生的癌症病友。

「久病厭世是真的,」臉色蒼白、體重不足五十公斤,戴著彩色頭巾的他感慨道。

醫學院大三那年,因為莫名發燒一個月,李周憲在一連串檢查後確診為急性骨髓白血病,也就是所謂的血癌。

「一開始很有信心,覺得一定可以撐過去的,」他當時樂觀地想著,只要一年的治療時間,就可以返校重拾課業。

然而,教科書上沒有提過治療過程會有多少挑戰。

移植手術後的排斥情形,遠遠超乎李周憲的想像,連藥物都壓制不住劇烈的腹痛和血便,讓他罹患了憂鬱症,甚至曾經嘗試放棄生命。

慶幸的是,家人的陪伴加上即時的憂鬱症治療,讓他走出了最痛苦的治療期。

身為抗癌過來人,目前在義大醫院擔任放射腫瘤科醫師的李周憲也格外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態,「特別是自己來看診的病人,或是明顯跟家人處不好的病人,我會花比較多時間聊聊,因為抗癌如果只靠自己,真的很困難。」

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確實是亟需投入更多關注的領域。

癌友自殺風險,比平常人更高

二○一七年由台大公衛學院團隊透過全國癌症登記檔案資料庫,分析了健保開辦以後癌症病人的自殺風險。

結果發現,癌症病人的自殺率比一般人高二.四七倍,尤其是被告知罹癌的第一年,受到心理、經濟壓力等影響,風險更是一般民眾的五.五倍。

相較起來,二○二二年《自然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團隊分析,全球癌症患者自殺風險較一般人僅高出○.八五倍。

「就我看過的各國研究裡,沒有比台灣還要高的數字。台灣的癌症自殺率可說是全球第一,」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分析。

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也指出,儘管跨國比較容易因為統計方式不同出現偏差,「但看起來我們確實比其他國家高一點。」

他曾遇過一名頭頸癌晚期的病人,住院期間不斷要求想回家處理事情,「結果返家隔天就自殺了,他不好意思在醫院死,才一定想要回家。」

台灣每年約新增十二萬癌症患者,隨著國內的全癌症五年存活率已經突破了六成,「但是我們對癌友的心理照護,卻沒有跟上,」方俊凱表示,「正是因為癌症逐漸成為慢性病,更需要重視癌友與疾病共處時的心理健康。」


▲身為癌症過來人,義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李周憲提醒,患者的心靈健康,同樣需要受到重視。

資訊不足,導致癌友失去信心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醫師林帛賢分析,「癌症自殺不是數字的問題,是特殊性的問題。」

不同於其他精神疾病造成的輕生傾向,癌症病人對於絕症的既定印象,是導致病人認為「死定了」而選擇輕生的關鍵。

因此,初診斷告知病情時,就是很關鍵的時機。

「要讓病人擁有正確的癌症認知,像是有多少治療方式、能不能夠治療好,這些都要讓病人知道,」林帛賢指出。

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表示,醫護在告知病情上,需要特別謹慎。

他在三十年前曾為一名攝護腺癌的老榮民看診,詳細直白地告訴病人現在的狀況不樂觀,「結果下星期對方的家人過來,說老榮民回去就跳樓了。」

這堂震撼教育讓他從此意識到,醫護在闡述病情時的方式,不應該小看資訊對於病人造成的衝擊。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自二○一○年從日本引進癌症病情告知溝通技巧訓練的標準化模式,稱之為「分享模式」(SHARE model),就是希望透過實證研究與參考歐美國家曾經使用過的訓練模式,提升醫師的溝通技巧與病情告知技術,以促進病人與醫師的溝通,減少病人的不安。

然而,由於缺乏經費補助,醫院評鑑也沒有納入參考,「分享模式工作坊」只能於二○一六年停辦。

健保制度讓醫病溝通時間不足

方俊凱觀察,臨床上半數癌症患者都需要合併精神科、身心科治療,然而實際求助的癌友不到十分之一,病識感不足,就醫率也偏低。

「最常見的就是憂鬱症跟失志症候群,」他分析,失志症候群指的是病人持續存在絕望、無望感、無助感和生命意義與目的的失落,「這些人的自殺機率甚至高於憂鬱症。」

癌症患者失志的原因,主要包括身體因素與家庭因素。

為了更貼近病人需求,國民健康署於二○○七年在各大醫院設立腫瘤個案管理師,能夠協助解決醫療資訊以及病人生活上會遇到的問題。

不過,謝瑞坤表示,「個案管理師能夠幫你找到解決方法,但這個角色本身不是解方。」像是個管師能夠為有家庭問題者媒合社工,為情緒低落的住院病人媒合心理師。

「但是癌症病人對疾病本身喪失信心,這個問題還是在醫師,」謝瑞坤表示,台灣的病人對於醫師的黏著度跟信任度很大,「因為要讓病人對病情有信心,關鍵是醫師;要跟病人一起決定治療方式、解決癌症疼痛的,也是醫師。」

然而,現行的健保制度是以門診數決定醫師收入,「我半小時看一個病人跟三十秒一個病人,收入是一樣的,誰會願意花那麼長時間看病人呢?」謝瑞坤指出,若是能變以量計價的給付方式,將治療的品質也納入考量,讓醫師能夠在單一病人身上投入更多時間,病人才能從醫師端獲得足夠的資訊與建議,共同決定最好的治療方案。
家庭支持是癌友心理健康關鍵

除了強化醫療端的照護,「癌症病人的心理健康中,家庭還是最重要的一環,」李周憲表示。

尤其是治療過程中,如果病人出現負面的想法與做法,例如開始把心愛的物品送人,或是不斷透露想要放棄、撐不下去時,就需要家人們適時介入引導。

「一定不要選擇沉默,沉默在病人看來可能是一種默許,」王正旭提醒。

和信醫院身心科主任、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鄭致道建議,不需要強行灌輸病人正面想法,而是扮演傾聽的對象,「可以選擇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病人抒發情緒低落時的想法。」若是長期忽視患者的表達,反而會導致情緒累積。

除了治療之外,病人也需要跳脫癌友身分,回歸一般生活。

「我都跟病人說,要找有興趣的事情做,不要一直把自己當病人,」李周憲分享,自己在抗癌期間頻繁投稿,透過書寫獲得力量。他的病人中,也有許多人重拾插花、烘焙等興趣,甚至終於能夠一圓夢想。

「癌症已經成為慢性病,但病友的心理健康要顧好,也才能真的長久與癌共存,」方俊凱鼓勵說道。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2022/12月 第763期

本文摘錄自‎

自殺風險高2.5倍 如何陪癌友走過?

天下雜誌

2022/12月 第7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