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從迷TikTok改迷ChatGPT!

親子一起變AI高手攻略


文/何佩珊、陳盈螢 攝影/楊文財

「教育跟業界的(AI)落差越來越大,我就想說:哇,那我小孩怎麼辦?」說話的人是科科世界(KKCulture)執行長、亞洲串流音樂平台龍頭KKBOX共同創辦人林冠羣,他不只是一名創業者和企業負責人,同時也是兩個中學生的爸爸。

身處在創新科技第一線,看著國內外企業爭相在為AI造浪,一股焦慮感也油然而生。秉持著創業家精神,面對這個問題,他不只是想,更直接捲起袖子動手做。二○二三年五月,林冠羣透過一場夏令營,展開教育實驗,要試著從中找出那把可以為孩子打開AI這扇門的鑰匙。

他雖不能保證,拿到這把鑰匙,孩子的未來就會過得比其他人更好,但在這場實驗中,他找到了打造AI時代相當重要的「創作自信(Creative Confidence)」的方法。


▲宜蘭縣中山國小的資訊課程在林穎俊老師的設計下,不只教數位工具如ChatGPT怎麼操作,也會引導學生進行創意思考、邏輯思辨。

面對大人也陌生的AI新工具:
與其擔心抹殺創意,如何使用是關鍵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跟林冠羣一樣有科技創業者的思維與資源。而且對孩子來說,AI是新東西,對多數大人也是。

AI會不會讓孩子失去思考能力和創造力?如果孩子使用AI作弊、過度依賴AI怎麼辦?現在已經要上這麼多才藝課了,難道還要再多補一堂電腦課?而且,這對孩子升學有幫助嗎?

面對趨勢浪潮下的嶄新工具,許多未知、困惑、恐懼也跟著浮上家長們的心頭。但,AI或許沒這麼困難、這麼可怕。

積極在課堂中導入AI教學的宜蘭縣中山國小資訊組長林穎俊,最初也曾經是持懷疑態度的那個人。

「我一開始不想碰。」林穎俊直言,如今教學現場的數位工具已經太多,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浮濫。如果只是為數位而數位、為AI而AI,他不認為對孩子可以帶來幫助。

然而,他實際接觸ChatGPT後,出現了轉變。他發現,這樣的工具,確實可以成為孩子很好的學習夥伴,甚至讓過去迷戀TikTok的孩子,愛上學習。
台中私立葳格高中附設小學部老師王達偉則是在注意力不足的兒子身上看到,過去那些兒子難以靜下心來讀完的文章,有了ChatGPT協助做摘要,就像是在原本爬不上去的坑洞裡,架上一道梯子,閱讀能力因此突飛猛進。

商周訪問多位將生成式AI實際應用於教學的先行者們,也大多認同:相對於抹殺創造力的擔憂,他們看到更多的,反而是因為AI激發出孩子更大的創造潛能。

當然,這個工具不完美。AI到底可以為孩子帶來加分還是扣分,重點還是回到使用者。

然而,即便認可AI確實可以幫助孩子成長,但面對一個大人自己也沒學過的工具,該從何開始?林冠羣在過去一百二十多個探索AI教育的日子中,得出的答案是:不害怕。
用成就感增強自信、駕馭它
先創造動機「知道學AI能做什麼」


因為唯有先不懼怕,孩子才可能真正理解這個工具,嘗試和AI互動,然後成為能駕馭這個工具的使用者。在林冠羣看來,這是比起學會工具使用步驟和技巧更重要的事。

至於要如何消除恐懼?林冠羣說:「你(小孩)能用它做出一個可以去炫耀的作品時,就不害怕它了。」

不論是將學校課堂裡的作文,透過AI轉變成酷炫的漫畫;或是在過年時,用AI生成獨一無二圖樣的紅包袋等,都可以是建立創造力自信的方法。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關鍵:學習動機。

「AI是一個沒有目的的工具,它自己不會想要做什麼。」台南市大成國中老師蔡智恆說,使用者的想法很重要。

「你先要有意圖,就是我學這個要幹嘛?如果我不知道學來幹嘛,就沒有學的動機。」蜂行資本顧問薛良斌本身熱中於研究AI,也會讓自己的孩子認識和嘗試使用,但從不強求他們一定要用。

Hahow好學校組織學習體驗平台總監陳逸文也強調,相比於家長、老師逼著孩子去學,「最好的學習都是從內在出發。」因此,與其說,要孩子去學習AI,更適切的理解應該是,透過AI幫助孩子在自己的專長、興趣上,發揮得更好。

AI已是一波無法阻擋的巨浪,但老師和家長可以做的,是在一旁為孩子遞上衝浪板,讓他們不怕站上浪頭勇敢前進。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4/2月 第1891+1892期

本文摘錄自‎

讓孩子從迷TikTok改迷ChatGPT!

商業周刊

2024/2月 第1891+18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