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疼、那裡痛 卻查不出問題?

身體病痛、慢性病或是單純身體機能自然老化,都可能影響長輩心理和情緒,進而衍生許多問題。 

文.謝佳君


70歲李爺爺天天都要出門慢跑運動,對自己身體狀況很有自信。某天突然中風,雖然急救後保住一命,但原本每天行走、慢跑自如的他,變成必須靠人攙扶、推輪椅,頓覺失落、難堪、人生無望,對治療和復健更是消極以對,成天獨自一人關在房間中不說話。

65歲陳女士時常感覺身體各處莫名疼痛,看遍各科醫生、檢查也找不出原因,只能服藥控制。隨著年紀漸大,膝蓋退化、疼痛,原本週末總要和朋友去健行和爬山,也慢慢變得意興闌珊。為了重拾活動力,陳女士接受關節手術,沒想到手術後仍無法爬山,失落之餘變得更加封閉,對親友邀約更提不起勁。長期缺乏戶外運動,某一天她跌倒、住院,再也無法正常下床行走。

72歲趙奶奶從年輕就容易緊張、焦慮,身體一點不舒服就往醫院跑,但往往查不出什麼疾病。最近她健康檢查發現血糖異常、處於糖尿病邊緣,血脂數值也在不及格邊緣,這讓平常注重健康的她更加焦慮和憂鬱,認定這些慢性病已無可挽救,整日鬱鬱寡歡。

樂聆心理治療所負責人、臨床心理師鍾玉琪分析,長輩因為身體狀況產生的心理情緒問題,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

●早年身體健康、沒有重大病痛,但年老突然罹癌、得了急症或是慢性病,生理的轉變和衝擊導致身心狀況出問題。

●早年就有情緒問題或容易焦慮,伴隨年老後又有健康問題,兩者疊加造成身心問題更加嚴重。

鍾玉琪說,長輩出現身心症狀雖然不一定表示已罹患精神疾病,但對當事人和親友是警訊,應該重視而不是當成無病呻吟或神經質。尤其老一輩對身心疾病警覺性較低,或不想讓人知道而選擇不就醫,更會導致身心情況愈來愈惡化,「有情緒問題,很多長輩就直接聯想我是不是瘋了、我才不要就醫,但事實上尋求身心醫學的介入或社區諮商,在現今社會相當常見。」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廖以誠表示,很多症狀如慢性疼痛、關節退化,雖不會致命卻嚴重影響長輩生活品質,身體不舒服除了使心情低落,連帶不想出門、交談或活動,社交互動減少更使鬱悶的狀況雪上加霜。

疾病可能造成憂鬱、疼痛 憂鬱又加重身體的痛

但有一種情況是,年老後罹患會直接影響大腦功能的疾病,例如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等,出現精神與行為症狀的機會更高。

在失智症前期,除了有記憶力退化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外,現在臨床上更有所謂「輕度行為障礙」,之後演變成失智症的風險更高。

「出現輕度行為障礙的長輩,常常記憶力仍維持一定的程度,但對家人而言長輩好像變成一個陌生人,說他失智但又不像,可是與他互動相處變得困難且壓力大,比起單純只有記憶力退化變差,這類長者的照顧負荷更重,」廖以誠提醒,若出現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評估來延緩情況惡化。

憂鬱和心血管疾病也密切相關。《歐洲心臟期刊》歸納,約15~20%心血管疾病患者會產生憂鬱問題,尤其是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人風險最高;而有憂鬱問題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

如果同時有心血管疾病和憂鬱的人,全因死亡率(因各種原因導致死亡的機率)更比一般人高出6成。

有心血管問題的長輩除了服藥控制,更應增強心肺功能、多運動,家屬發現長輩心理情緒問題或長輩發現自己有異樣的情緒反應時,應尋求身心醫療的介入,或接受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以增加生活品質、降低整體死亡風險。

「病前人格」決定生理是否影響心理

不過廖以誠也認為,不是每個長輩都會因為身體狀況而影響心理,還是要看「病前人格」,這攸關當事人如何看待生活阻礙和生理病痛。有些長輩生性豁達、樂觀,能有效處理和適應壓力,不太會有憂鬱焦慮的情緒;但如果原本是容易緊張或比較悲觀的個性,身體狀況便很有可能演變成心理問題,「同樣得到無法根治、只能控制的慢性病,有的長輩從此一蹶不振、不想遵守醫囑用藥;有的長輩則是很快就能適應,改變生活習慣和用藥,一樣能過高品質的生活。」

自我檢測



身體退化族憂鬱症6症狀

□ 失眠、睡不好

□ 莫名疼痛、頭暈目眩但檢查不出原因

□ 脾氣變得暴躁或抑鬱

□ 人際交往退縮、不想交談

□ 專心度降低

□ 自信心、自我價值低落、自覺無能

失智症前期5大癥兆

□ 動機減少:不想說話、人際互動淡漠

□ 情緒失調:莫名緊張焦慮、憂鬱不悅或是情緒高昂起伏等

□ 衝動控制不良:容易浮躁衝動、言語粗暴、具攻擊性、喜怒無常等

□ 社交不適切:無病識感、缺乏同理心、說話粗俗、不合常規的社會行為等

□ 知覺或思考內容異常:多疑妄想、幻覺,總覺得有人偷東西或想傷害他,或聽到、看到不存在的人或鬼神等聲音影像

資料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廖以誠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2024/6月 第305期

本文摘錄自‎

這裡疼、那裡痛 卻查不出問題?

康健雜誌

2024/6月 第3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