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友用音樂搭起文化與公益的橋梁

大提琴奇才馬友友在全球六大洲演奏巴哈的音樂,同時喚起大眾對各種環境議題的關注與支持。

撰文:克勞蒂亞.卡爾布


▲2019年在印尼雅加達,馬友友舉辦「紅樹林裡的音樂」演奏會,幫助科學家及社區居民傳達拯救受威脅的紅樹林生態系有多重要。

2月在開普敦一個陽光普照的早晨,羅斯.弗里林克守候在一棟位於陡峭山坡上的私人住宅門口。弗里林克是「改變海洋計畫」的共同創辦人,這個環保組織致力於保存南非沿海水域的海藻林。這天,他召集了一群同事與音樂家一起歡迎馬友友來到開普敦,這位大提琴家正在六大洲巡迴演出「巴哈計畫」,開普敦是全世界36 個巡演地點之一。

準備迎接這位在全球享有盛名的音樂家讓他們惶恐不安。「我們都有點怕怕的。」弗里林克後來這麼說。可是馬友友一到,所有的緊張就消散了。這位大提琴家的臉龐顯得友善親切,並表現出充滿關懷、誠摯與好奇的態度。「他發自內心的微笑感染了整個房間。」弗里林克說。

在這棟用木頭與石子打造的小房子裡,弗里林克與改變海洋計畫的另一位創辦人克雷格.福斯特向馬友友說明他們的行動。這項行動旨在保護他們口中的「非洲大海洋森林」,弗里林克將搖曳的巨藻叢林類比為亞馬遜原始雨林,當中有茂密的林冠,以及像飛鳥一般在水流中翱翔的魚兒。這些環保工作者向馬友友展示他們利用在開普敦海灘被沖上岸的材料所做成的打擊樂器與其他樂器,包括用鯊魚卵鞘做成的沙鈴、用鮑魚殼做的弦樂器,以及用座頭鯨耳骨做成的鼓。接著他們向馬友友介紹南非歌手佐蘭妮.馬侯拉,馬侯拉協助這個團體將樂器、音樂、歌詞組合起來,打造出他們的海洋森林主題曲。

在馬友友聆聽下,馬侯拉和一群改變海洋計畫的音樂家與合作夥伴初次表演了〈我的兩棲靈魂〉,這是他們從海洋汲取靈感所打造出的歌曲。這些他從未聽過的聲響,以及樂手的創意,讓馬友友聽得出神。「他們把我們看不到、感覺不到、聽不到的東西呈現出來了,變成看得到、聽得到、摸得到。」馬友友後來這樣告訴我。這首曲子賦予非洲大海洋森林一個聲音,也讓馬友友成為熱衷的支持者。

接著輪到大提琴家演奏了。他坐在山邊以漂流木裝飾的戶外露臺,在下方舞動的白浪和開普敦高聳天際的山脈間,演奏了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表演環境和馬友友動人的演奏讓聽眾深深悸動。這位音樂家的本質也打動他們──他的豐沛情感讓大提琴從琴弦到琴身都引人心醉。

馬友友顯然是個具行動力的人。還沒離開開普敦,他便同意支持改變海洋計畫。幾個月後,他在社群媒體上貼出他此次造訪的故事,並拍了一段支持改變海洋行動的影片,受訪時,他也強調保護海藻林的必要。去年秋天,馬友友邀請馬侯拉及改變海洋計畫的音樂家,和他一起參加聯合國75 週年慶的線上音樂會。馬友友是聯合國的和平大使,他在演出曲目中加入了〈我的兩棲靈魂〉,與德弗札克及貝多芬的作品一起演奏。

自從在開普敦與馬友友的那次私下聚會後,改變海洋計畫已從地方性的環保圈子躍上國際舞臺。「這讓我恍然大悟,因為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為海洋贏得大眾在情感和理智上的支持。」弗里林克說:「要如何做到這一點?方法就是跟已經贏得大眾感情與理智支持的人建立關係,而且這些人很自然地與你的保育工作立場一致、想要參與並盡一己之力。」他又說,馬友友的支持正是改變海洋計畫原本欠缺的一環。「他為我們打開了許多原本不可能打開的門。」

馬友友的音樂生涯驚人地精采。這位音樂神童七歲時便為甘迺迪總統演奏,此後錄製的專輯超過100 張,得過18 座葛萊美獎,曾為九位美國總統演奏。然而,現年65 歲的馬友友依然謙沖為懷、孜孜不倦,而且是個堅定樂觀的人,以分享音樂的方式與他人及世界建立連結。

馬友友相信文化──他將文化廣泛地定義為匯聚了藝術、科學與社會──可以緩解紛爭、強化社群連結、促進社會正義、保護地球。2018 年,馬友友開始了充滿雄心壯志的巴哈計畫,用文化作為橋梁來連結社群、展開對話,並為公益行動吸引目光。

馬友友至今已經巡迴了36 個目的地中的28個,包括印度孟買、墨西哥的墨西哥市、塞內加爾的達卡、紐西蘭的基督城。這個計畫的主軸是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在超過兩個小時、沒有中場休息的演奏會當中,馬友友背譜演奏。音樂演出與「行動日」搭配,在這些活動當中,馬友友會跟社群領袖、公民、藝術家、學生及社會運動人士,一起為重要的當地及國際議題引發關注。例如,在芝加哥的時候,馬友友便用大眾捐出的槍枝所做成的鏟子加入種樹活動,以此直接面對槍枝暴力議題。在韓國,馬友友與一位傳統風箏師傅造訪非軍事區的一所小學,讓學生、村民、老師有機會將他們對未來的期望裝飾在風箏上。

在每一站、每一次活動,馬友友的任務都一樣:傾聽、發現,並與他人攜手建立更好的未來。父母都來自中國的馬友友出生在巴黎,四歲時開始演奏大提琴。在法國度過幼年後,他在七歲那年隨家人移居到紐約市。混合了中國、法國與美國的文化影響讓他困惑,卻也讓他很早便對世界充滿強烈好奇。

馬友友的職業生涯在他少年時期展開。1971年5 月,15 歲的他首次在卡內基音樂廳獨奏。他就讀哈佛大學時,發現自己對人類學的熱情,也與來自不同文化、興趣各自不同的同學來往,「那時的我是事業剛起步、還在摸索如何在世界安身立命的年輕音樂家,哈佛的經驗與此搭配得剛剛好。」如今回顧時他說。

這些互動關係形塑了馬友友對音樂的看法,他認為音樂是一種共享的經驗,可讓他從中獲得知識。他始終渴望吸收知識,從他在活動中不斷停下腳步與陌生人聊天、問大家問題,就可以看得出來,儘管他的工作人員一直輕輕拉著他前進。馬友友想聽大家的見解,他想要了解。馬友友在近40 歲那年到非洲學習喀拉哈里布希曼人的音樂傳統。那次造訪讓他領悟了關於音樂的一個基本真理:音樂是有機的,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演化的生命體。
喜愛合作是馬友友的特色。在1990年代初期,他與歌手巴比.麥克菲林推出大放異彩的專輯〈天籟〉。2000 年,他推出絲路合奏團,集結了來自數十個不同國家的音樂家,包括加里西亞的風笛手克莉絲汀娜.派朵。有一天晚上,我在紐約大學聽到馬友友和派朵演奏優雅的巴哈薩拉邦德舞曲,將兩種不常合奏、但真該更常合奏的樂器融合在一起。

馬友友將這些跨文化的連結類比為生態學中的「邊緣效應」,在兩個不同棲地(例如森林與熱帶草原)相交會的邊界地帶,便會產生這樣的效應。在這樣的地方,某些類型的生物多樣性與生命形態會蓬勃發展。在馬友友的世界,邊緣是創造力勃發的地方,而巴哈計畫便是要把這樣的邊緣地帶發掘出來。

馬友友認為巴哈計畫就像經典的童話故事「石頭湯」,故事中村民各自貢獻高麗菜、紅蘿蔔、馬鈴薯和牛肉,放到一個裝滿滾水以及一塊石頭的鍋子中。「這是我的石頭湯。」馬友友告訴我:「我演奏大提琴,這是我所能貢獻最好的東西。那你們想在鍋子裡放入什麼呢?你們想要怎麼展開對話?你們在想些什麼?你們需要什麼?你們在跟什麼樣的問題奮戰?」

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譜於18 世紀初期,是大提琴曲目的顛峰之作。1890 年,年輕的帕布羅.卡薩爾斯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港口附近一家老舊的店裡發現這些組曲,他研究了這些組曲12 年之後,才在25 歲時公開演出其中一首。馬友友幼年在巴黎時學習了這些組曲(他的小提琴家父親教他一次記住兩個小節)。

從馬友友童年開始,巴哈和卡薩爾斯便充滿在他的生命中,為他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提供指引。馬友友指出,在第六首組曲中,巴哈譜寫的音樂是針對五弦樂器,而不是四弦的大提琴,因此演奏者必須有高超的技法,聽眾也必須積極參與,在耳中延續大提琴家已經演奏過的音符。對馬友友來說,這樣的互動隱喻著他的生活方式:追求難以想像的境界,以同心協力的方式達成。卡薩爾斯則為馬友友留下了一直導引他的原則,從他倆初次見面後留存至今,當年馬友友七歲,而卡薩爾斯已經八十多歲,這個原則是,先當人,再當音樂家。

馬友友慷慨的精神在丹妮卡.弗萊許眼中非常明顯。弗萊許創辦的非營利組織「蘇卡奇塔」致力於為印尼的紡織工藝師培力。2019 年底,在雅加達的「行動日」活動中,弗萊許帶了一群來自東爪哇省鄉村的女工藝師來見這位大提琴家。馬友友以一視同仁的方式歡迎她們,視她們為有重要智慧可以分享的人類同胞。「再多告訴我一點。」他喜歡這麼說。一開始這些工藝師都害羞得不敢直視馬友友。不過當他坐下來跟她們互動後,她們便開始信任他,很快就在馬友友的大提琴伴奏下,唱起家鄉的歌。在教完馬友友做蠟染後,這些女性告訴弗萊許,她們從來沒有覺得這麼被尊重過。「她們真的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而且被看見。」她說。

在蘇卡奇塔的使命中,環保是重要的元素,要減少紡織業者倒入當地水域(包括汙染嚴重的西大魯河)的染料,因為那會形成有毒逕流。弗萊許與工藝師致力於在布料圖案中使用天然染料,藍靛葉可以萃取藍色,水果可以萃取黃色,桃花心木和蘇木可以萃取紅色。不過她只是地球上數十億人口中的一名女性。

馬友友的目標是放大弗萊許的音量,「讓這個行動更上一層樓。」他說。去年12 月,他邀請弗萊許接管他的IG 帳號,讓弗萊許跟馬友友超過37 萬的追蹤者分享蘇卡奇塔的使命,這遠超過弗萊許通常觸及的人數。她說,馬友友的支持「讓我們從一開始就主張的事情顯得更有正當性、更重要。」

巴哈計畫原訂持續兩年,在2020 年結束。但後來爆發了全球疫情。在謹慎的隔離措施之下,馬友友在2020 年秋天仍得以在臺灣表演,不過巡迴巴黎、伊斯坦堡、沖繩和突尼斯的計畫都暫緩或改期了。一旦可以安全地旅行與集會,馬友友就會繼續他的全球之行,在那以前,他以線上實況或錄影的方式演出。

去年秋天,我問馬友友希望為後人留下什麼。「我希望盡可能簡單地生活。」他說。已經當祖父的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守護我們所繼承的土地與水源。這是我們的工作,「世界各地的人們不管老少都應該說,我們珍惜它,它是我們的家,我們因它而獲得養分、獲得意義。」他告訴我。「不管我們做什麼,我們都要愛地球。」

閱讀完整內容
國家地理雜誌5月號/2021年第234期

本文摘錄自‎

馬友友用音樂搭起文化與公益的橋梁

國家地理雜誌

2021/5月號第2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