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後的自然海岸-阿塱壹古道

中央山脈延伸到國境之南,餘脈在恆春半島展開,從車城沿著蜿蜒的199縣道進一個又一個山村部落,來到旭海時,你終須放棄舟車、巴士,揹起小小行囊,踩著或許蹣跚的步伐,穿越潮澗帶、岬角、海崖、礫石灘、在觀音鼻高繞點上遠眺海天一線的自然遼闊,在阿塱壹古道的行旅中,完成心中環島一周的小小美夢。
在許多古道健行的路徑當中,阿塱壹古道並不特別的艱難或漫長,從屏東的旭海到台東端的南田,也不過短短的幾公里,就連孩童都能在3-4個小時的嬉鬧跑跳中完成,但對古道迷而言,阿塱壹古道仍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它伴隨著太平洋海的壯闊景緻,逃過開膛破肚的開路命運,為台灣保住最後的自然海岸,這裡有著天涯海角般的遺世獨立之感,卻承載著原民部族的歷史命運。

因此,它不只是一條有著美麗風景的道路,也是一條有故事的道路,值得一再的佇足聆聽,一點一滴在心裡勾勒出古道的豐富面貌。

不要叫我阿塱壹

這是一個弔詭的事情,大部分的人視「阿塱壹古道」為台灣最後一段未受人為破壞的自然海岸慕名而來。但進入古道時,你有更多機會聽到解說員用「琅嶠卑南道-觀音鼻海岸」來描述即將在我們面前展開的路徑,而它還有一個官方名稱叫做「旭海觀音鼻保留區」,換句話說,在學者研究推敲下,從內文社-外麻里巴社-內麻里巴社到阿朗衛舊社的路徑,可能才是真正的「阿塱壹古道」。

而長達200多公里的「瑯嶠卑南古道」大致是由恆春東門起程,往東越小嶺,再溯港口溪北上,向東翻越山嶺出八瑤灣,最古道上崩崖地形,在海岸形成許多破碎的岩層,是一條既美麗又危險的路徑。後沿東海岸往北抵達台東的卑南,數百年來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及阿美族活動其間,1874年日軍發動侵台的牡丹社事件後,成為清廷駐台官吏、軍隊及多數漢族(閩、客籍)墾民前往後山唯一且最重要官道,甚至比後來越過大武山到西部的浸水營古道來得更早。
古道上崩崖地形,在海岸形成許多破碎的岩層,是一條既美麗又危險的路徑。

此行所謂「阿塱壹古道」,其實就是「琅嶠卑南古道」的北段,兩端分別是台東的安朔與屏東的旭海,當年東部卑南族裔循著這條濱海小徑向南遷徙,在部族間打獵、商貿、婚嫁、聯盟。也沿著瑯嶠-卑南道,在排灣族部落盤踞的恆春半島建立了新的社群。在往後的十幾個世代,斯卡羅族往南來到滿洲、往西到楓港,和週邊的排灣族及陸續來到恆春半島的平埔族、馬卡道族、客家人、漢族進行通婚、貿易,也戰、也和的努力維持著部族間的權力平衡,並進一步取得統領瑯嶠十八番社的統領地位,而乍看沒有特定族群氛圍的旭海,作為「斯卡羅」的卑南族後裔的新墾地,也正好展現了遷徒過程中兼容並蓄的性格。
自旭海往北,經過乾溪(里仁溪)、石門仔溪,越過觀音鼻,抵達塔溪瓦到台東舊南田的海岸,有著包含礫灘等各種地形面貌。
不可避免的,這趟行腳,我們也必須從地質、地理的「旭海觀音鼻保留區」,走進歷史的「瑯嶠卑南古道」。迎向太平洋的風

太平洋邊上崩落的岩層與潮間帶交織成豐富的海岸景觀。

「舞影婆娑 在遼闊無際的海洋攀落滑動 在千古的峰臺和平野吹上山吹落山 吹進了美麗的山谷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胡德夫


迎向太平洋的風

這一天東北季風颳得緊,天空已經陰霾了好幾天,灘岸上瀰漫著帶著鹹鹹的溼氣,有時還斜斜的飄起雨來。自旭海往北,經過乾溪(里仁溪)、石門仔溪,越過觀音鼻,抵達塔溪瓦到台東舊南田的海岸,向我們展示潮間帶、海崖、礫灘、河口、河階、沒口溪、古礫灘、礫灘等各種地形面貌,以及頁岩大量風化後的筆狀碎石。

正因為恆春半島是菲律賓海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的地區,頻繁的地震在這個海岸,不斷崩塌、破碎,海岸古道也就隨著季節、風向、颱風、地震,形成不斷變化面貌的灘岸,南段的旭海至乾溪,更是分佈著潮間帶、海崖、岬角、崩落的礁岩和扭曲變形的岩層。然而愈是這樣具有危險性的地方,偏偏都是擁有詭譎奇景的地方。

六百萬年前―岩層在海底沈積的過程中,尚未膠結就因為擠壓、崩塌、固結等作用形成的變形岩層,又因為幾百萬年來的地層抬升顯露出來,古道上不乏這類彎曲變形地層構造,從海崖一側裸露出來「一、2、3」地景正是這類地質年代演替的軌跡。
在海浪的推送下,在沒口溪形成的礫石河階。

行經沿途崩崖與破碎墜海的礁石,伴隨著不宜滯留的緊張感受,腳下踩的是俗稱「鉛筆石」的片狀、筆狀破碎頁岩,窸窣作響之餘,還要小心打滑。

夏季慎防沒口溪的晚娘面孔

在這美麗而難以捉摸的面貌中,「沒口溪」也是古道上潛在的危險之一。照說溪水在山上積蓄能量之後就會開出河道奔向大海。但在這裡強勁的東北季風,從太平洋上不斷的推波助瀾,一次又一次把礫石往陸地上送,回頭浪卻沒足夠的力道把礫石帶回海裡,集水區不大的溪流即使拼了命要出海,終究是軟弱無力,反而在河口形成一階一階的河灘地。

保留區裡有乾溪、里仁溪、石門仔溪三條沒口溪,平常水量稀少多半呈現乾涸的狀態,一堵比河灘地高出1、2m的礫石灘堤,往岸邊延伸,河灘地上也總是佈滿了芒草,礫石、泥沙、漂流木,也正因為是淡水、海水交界處,沒口溪也是各種蟹類和動植物的觀察據點。

但一到夏季―突來的暴雨或是颱風來襲,往往會形成湍流,衝出海口,6到8月間雨季期間變化多端的天氣,最能感受到沒口溪的晚娘面孔,帶隊解說員的背往裡也往往帶著長繩與勾,以備不時之需呢。

聽石頭唱歌超療癒

無論古道上崩崖地形如何奇偉,但對我而言最療癒的還是腳下一路相隨的礫石灘,或大或小、或輕或重,一顆顆潮裡來、潮裡去的卵石,早已磨去了稜角,留下美麗的圖騰。質地細膩加上隨意分佈白黑色條紋,古道台東端的南田村為名的「南田石」,深受藏家喜愛,其實它就是硬砂岩常中摻雜了石英脈紋;另一種「西瓜石」吧,在古道上也很常見,它有著獨特的光滑表面,浸在水裡就浮現綠色的光澤和紋路,摸起來冰涼而細柔。
鹹、淡水交界的沒口溪生機盎然是生態觀察的好地方。

「這是什麼石頭?」這個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常讓遊客樂此不疲,也讓解說員有機會上一堂「石頭記」,紅色含鐵、白色是石英,過份輕的浮石是海底火山爆發時,石頭裡夾雜著許多氣泡,冷卻過程裡空氣跑掉了,留下許多孔隙,應該是蘭嶼來的。

撇開石頭的身世,我喜歡坐在礫石灘上聆聽石頭在浪花裡滾動的聲音,低沈而規律的催眠著混亂的思緒,灘岸上許多遊客用扁平的石頭堆起來的石頭塔,讓我想起藏地高山上的佛塔,人們本能的用一種向上的符號表示祈福,在這裡就是石頭。

鵝卵石海岸看起來很美,但石頭高高低低,走起來就像喝醉酒了一般,搖搖晃晃、顛顛簸簸,走這趟古道少不了一雙好鞋的陪伴。

高繞路段 好漢坡的報償

自古以來觀音鼻就是古道上的天險,過去的旅人總是,趁海浪退回之際敏捷地跳過一個又一個圓石,以最快的速度躲過海浪的追襲直到繞過地岬,往來南北。「臣去時過此,尚有石級參差,勉強可度;回時則棄輿步行,前挽後推,躡足於崚嶒危石之尖,凡數百步乃過。」時隔百年有餘,這段文字對人們穿越此處「等待退潮-走浪跳石」的描述仍然十分傳神。

但隨著幾年來隨著前往阿塱壹的旅人漸多,基於安全考量,人們自觀音鼻旁的山腳下開闢出一條山徑繞過嶺頂,再下切到另一側的山腳下。新的高繞路段地形陡峻,幾乎是40、50度仰角的碎石坡,必須手腳並用,穿過一片海岸林蔭,然後在約100m的山腰循著小徑繞過觀音鼻,這裡通常也是旅人的休憩站,古道上唯一的遮蔽,在此享用隨身攜帶的簡便午餐,歇歇腳,再循著小徑下切到山腳下,在眼前敞開的是海岸 軸的另一端,陡峭的地形以及浪花在岩石上拋出網狀紋路,讓有懼高症的人必然驚懼,都叫你別回頭看。

但不看多可惜,來到一個迫使你停下腳步的台階,你就會發現眼界更加不同,腳下的驚濤駭浪彷彿變成一幅立體油畫,反射各種光線,而最美―莫過於從嶺頂上展望綿延藍色灘岸,大部分的旅人到此都會覺得好漢坡的考驗值回票價。
海濱動植物生態廊道

台灣海岸線700km的美麗,擁有250多種台灣海濱植物和多達25種的海漂種實,因此古道也是由林投果、月桃、血桐、黃槿、蔓荊(海埔姜)、台灣赤楠、台灣海棗、大葉山欖及草海桐等台灣常見海濱植物編織而成的海岸,生長在海岸的植物要能防風、抗鹽,還要耐曬、保水,從最底層的閑花野草、低矮灌木叢,到熱帶植物群相,形成了濱海植物寶庫。

而它們的繁衍往往也靠種籽們,打一落地就會漂浮的本領!海埔姜的種籽,蒐集起來可以做成枕頭,這可是部落裡老人家的專利,而作為沙灘上的第一線植物的馬鞍藤的種籽漂浮在河口處的鮮明意象,甚至讓當地人稱塔瓦溪為「豆仔溪」,月桃葉鞘曬乾後還能編成繩索、草蓆、和提袋,外層月桃葉及內層的假酸漿葉包裹餡料做成的「烏烏木」是阿美族部落美食,還有血桐、九芎、山鹽青,在解說員口中,樣樣成了居民生活的植物圖譜,在古老的社會隔也幾乎涵蓋了人一生裡所有的面向。
聽石頭唱歌,堆疊石頭,是古道上最療癒的享受了。

正因為這裡沒有被公路開膛破肚、沒有漁港設施、沒有消波塊,濱海的海埔姜、馬鞍藤、肥珠豆、無根藤、濱刺麥、文珠蘭、雙花蟛蜞菊,可以年復一年在海岸礫石間播灑種籽,隨著洋流、颱風、季風和潮夕的消長,輪番在海岸邊上開出美麗的花朵,招引蝴蝶穿梭其間。沿著古道多達數百種植物,如而海岸林裡總能紀錄到山豬、夜行性麝香貓、鼬獾、白鼻心、穿山甲等物種,風起時,伴隨季風漂流的大軍,自然也包括9月會來到恆春半島的赤腹鷹和10月的灰面鷲。
高繞路段地形陡峻,幾乎是40、50度仰角的碎石坡。

不妨在部落過一夜

走一趟古道要花多少時間?從旭海出發快,還是從南田出發快?當我試著想在有限的文字篇幅裡去談古道的歷史脈絡、美景、地質、生態時,彷彿都只能點到為止,就到路的盡頭了。這才想起:我心目中的古道,並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加上反覆的詰問與紀綠,而且在進入古道前,就在部落等待日出、月升,在穿越古道後,又直奔社區裡旭海溫泉,浸潤的在清泉之中,大卸風沙鹽份,洗滌一身的疲憊,作為最大的撫慰。

然而最動人的還是聆聽耆老述說起古道上不同族群部落間的爭鬥與和解、百年前牡丹灣浪濤裡商船擱淺,每每引起涉外爭端的舊事,以及一個對台灣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殊死戰役― 牡丹灣事件如何在「琅嶠卑南古道」展開。

旭海―南田作為「琅嶠卑南古道」的北段,有幸在環島公路開闢的爭議中保留下來,但昔日的「琅嶠卑南古道」在哪裡?「恆春縣城東北行過射麻里(永靖)、萬里得(里德)、八瑤(港仔)、阿眉等社(旭海),僅越小嶺三重;中間溪澗迴環,路旁皆係水田,民蕃雜居耕作。出八瑤灣,北至知本社百四十餘里中,皆一線海灘,環繞山腳;怒濤衝擊,亂石成堆。」清朝‧吳贊誠在1877年對於「瑯嶠-卑南道」已經有了清晰的描繪。
聆聽耆老述說起古道上不同族群部落間的歷史故事。
12月到隔年的2月是旭海的溫泉季。

即使現在大部分的古道路徑,都已經舖上適合車輛奔馳的柏油路面,但當你從車城進入199縣道或是從恆春進入屏東200號縣道進入山區,有機會到旭海、高士、牡丹、四林、石門等部落佇足,總能在地理、碑文、民間口述間聽聞少許有關牡丹社事件、排灣族遺事,就連恆春建城的歷史,也都要從瑯嶠卑南古道說起,但人們卻很難從歷史課本三言兩語的描述中,理解到在國境之南原住民部族在百年多前曾經遭遇的艱難。

如今這條瑯嶠卑南古道已經成為穿越蓊鬱的山林,到太平洋追風的這條綠色路徑,逢到野薑花季的時節,淡雅的香氣便隨風飄散,被譽為全國最「香」的公路。每年3到5月是野牡丹開花的季節,7到10月是野薑花季,11月的水稻收穫季有南排灣的傳統祭儀,12月到隔年的2月是旭海的溫泉季。

但更精彩的是各種深入部落社區的文化行旅-從石門到牡丹,閱讀歷史地景、在東源草原體驗草上飛的歡樂動感、在旭海阿塱壹古道走跳浪花、在高士歷史穀道追隨勇士的腳步,在部落享受野菜美食和原味料理,讓原民部落的生活以及屬於他們的故事,編織成旅行中最難忘的篇章。不妨在走訪古道之餘,以社區為窗口,透過在地解說員的引導,認識地景、體驗獨特的文化、期間有互動、有美食,走進部落不再走馬看花…閱讀完整內容
戶外探索Outside 2018年01月-2018年03月_No.35

本文摘錄自‎

阿塱壹古道

戶外探索Outside

2018/1月-03月No.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