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三峽的樸實之味

愛上三峽的樸實之味


熱鬧又豐盛的春節饗宴後,是該走入山林、圖個自然清幽。來到大台北不遠的三峽,坐在日式老屋品茗, 走進生態有機茶園裡逛茶園、喝咖啡, 或是造訪藏身老區巷弄的文青豆製所、市場內的懷念小吃, 每一項嘗試都讓人愛上三峽的樸實之味。
去年底剛開幕的咖啡館,

茶園瀰漫咖啡香
1.「 熊空茶園」裡一處形成同心圓的地景茶園。
2. 中間刻意留下老樹的造景茶園。
3. 三峽山區裡最早開花的山櫻。

循著三峽山間小路,來到海拔七百公尺的「熊空茶園」, 日治時期,這裡是台灣農林公司的茶園及茶場,時至今日,以低度開發原則,轉型為有機生態茶園。遊客中心外的觀景平台,即能眺望三峽、鶯歌等市鎮景致,若再往上走到茶園最高處,天候好時還能瞧見桃園海岸線,視野更加開闊。

園區廣達一百六十多公頃,雖然開放步道區域不大,但邊走邊逛也得花上大半天,有機茶園的茶樹種植並不密集,園區保有十分天然的自然景觀,步道環繞幾座茶園,隨著地貌不同,茶園也變化出不同景致,有的茶園因為要避開巨石而形成了同心圓,茶樹與巨石的組合,自然而粗獷;另一個景觀則是刻意保留中間老樹,讓茶樹形成放射狀栽種,創造出別樣茶園風光。

除了茶園,園區還有柳杉林及台灣杉,也種植不少櫻花和楓樹,從一月綻放的山櫻花,到二、三月開花的富士櫻、吉野櫻,春天還有桃花、李花依序接力,為翠綠園區帶來繽粉色彩。

遊客中心提供簡單餐飲外,去年十月於樹林間打造咖啡館,成為偌大園區內最佳的休憩所,上方及四面透明採光,冬天裡曬進溫暖陽光,隨意坐在室內、室外都令人身心放鬆,咖啡豆是自家南投鹿篙咖啡園出品,「手沖鹿篙咖啡」微酸中帶著淡淡果香,或是來一杯「茶園碧羅春綠茶」也不錯,慢悠品嘗早春的氣息。
「 手沖鹿篙咖啡」採用自家於南投魚池種植的咖啡豆,微酸溫順。(150元/杯)
咖啡館自然採光,擁有舒服的戶外風景。

熊空茶園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竹崙路243-2號

電話:02-2162-1710、0911-915-950

營業時間:09:00~17:00 

門票:100元/人,可抵全商品,不含餐飲。

老屋尋訪品茗處
「 大寮茶文館」原本為日治時期大寮茶場的場長宿舍。
1. 老屋裡有數間供客人品茗的懷舊茶座。
2. 採自昔日休耕茶園中野生茶樹的「野放綠茶」,茶湯清澈又具濃郁茶香。(480元/罐)
3. 茶文館的獨家「特製甘茶蛋」,滋味濃郁。(50元/2顆)

熊空茶園山下,還有一座「大寮茶文館」,說起它的歷史,得從一八九九年台灣農林前身「日本三井合名會社」說起,當年日本人在北台灣大規模開闢茶園,選在三峽竹崙地區設立「大寮茶場」,大量契作阿薩姆茶樹,製作出聞名的「日東紅茶」,也是台灣紅茶先驅。

眼前一棟棕牆黑瓦、圓形牛眼窗的日式老屋,就是當年的日本場長宿舍, 擁有七十多年歷史,如今變成充滿古樸風韻的品茶空間和茶文館。三間懷舊茶座布置高雅,除了有在地三峽陶器家的瓶;茶文館裡還販售著少量的野放茶, 源起於七〇年代因人力、匯率等生產成本過高,造成茶園長時間休耕,一些老茶樹優勝劣敗下長得高大、葉片厚實飽滿,這些在自然生態下成長的野放茶, 據說具有獨特香氣及甘甜。

來到這裡可以安靜地泡壺有機茶、搭配茶食,靜享老屋的美好;也能走到戶外庭院享受冬陽,欣賞百年荔枝樹的茂盛枝葉;或是漫步於前方的觀光茶園,循兩旁種著櫻花的階梯而上,步行幾分鐘就能從高處俯看整個園區。

由於日式老屋空間有限,台灣農林再將一旁的二層水泥老屋改建為二館, 二樓為辦公室、一樓做為禪意茶席,保留舊有質樸的磨石牆,日式疊蓆空間, 旁邊引天光入室,大面窗景是毫不矯揉造作的庭園景致,透過周圍的花藝盆栽和字畫,讓人不知不覺放慢腳步,心情自然沉澱下來。
角落擺放的茶葉為茶文館帶來茶香。
茶文館二館空間充滿禪意。
茶文館主要以介紹推廣茶文化為主。
冬季,茶花放綻茶園。
以日治時期老屋改建的大寮茶文館,裡頭充滿木頭質樸美感。
大寮茶文館不定期舉行與茶藝相關的展覽。

大寮茶文館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竹崙路142巷2號

電話:02-2668-1928、02-2672-6569

營業時間:10:00~17:30

巷弄暗藏濃醇嫩

從清水祖師廟沿著三峽溪畔的清水街走,再彎進小巷弄內,才能發現這間寫著「禾乃川」國產豆製所招牌的和風小店,乍看以為日本店鋪的禾乃川,名字取自於所在位置「秀」「川」街拆開來的字,事實上,這是家道道地地使用國產非基改黃豆的豆製品店,也是在地經營已久「甘樂文創」的新品牌。
小小店內掛著三張大大的友善無毒小農介紹,店內原料全產自他們之手, 不使用三分之一價格的進口黃豆,而是混合奶香足的高雄選十號黃豆和具有自然甜度的台南四號黃豆,每天現場製作新鮮豆漿;至於豆腐,則以熱豆漿加入天然鹽滷製作,有著飽滿的黃豆香氣與扎實口感,店長說,這是禾乃川想給客人的單純原味。如果有人想嘗試動手做豆腐,他們也有豆腐DIY,雖然只有幾個步驟,也得掌握好溫度及按壓技巧,一不小心,豆腐變「滿面豆花」, 外觀雖然坑坑疤疤,但仍舊好吃。

有了禾乃川每天現做的新鮮豆漿, 甘樂文創更結合三峽在地的碧羅春、栗子金南瓜、黑芝麻及大甲芋頭等,加入豆漿內現打,不論是南瓜豆漿或碧羅春豆漿都相當好喝。

豆腐、豆渣也化身為「甘樂食堂」的美食元素。近期推出的「糀の味」預約套餐,以豆、酵、釀為主軸,餐前酒是以花蓮羅山有機米釀成的開胃甘酒, 接著以自釀橘子醬搭配大頭菜等漬物, 米飯是雲林的玉香米,佐料是現磨的杏仁、腰果,再拌上鹽滷調醬;煮物則有味噌菠菜豆腐、怪味豆腐、豆腐麵線捲,加上主食中的獅子頭、肉香豆腐排,最後以香甜滑嫩的「黑芝麻豆腐」結尾,自是飽足卻無負擔。
口感如起司的鹽滷豆腐搭配菠菜,底層以自製味噌調味。(糀の味6人套餐菜色)
主菜中的肉香豆腐排,清爽無負擔。(糀の味6人套餐菜色)
套餐中唯一重口味的怪味豆腐,有著孜然的香和朝天椒的辣。(糀の味6人套餐菜色)
在米飯撒上現磨堅果與鹽滷拌飯醬。(糀の味6人套餐菜色)
1. 禾乃川不只可以現喝豆漿,還能體驗豆腐DIY。
2. 初次豆腐DIY,外觀雖不好看,但豆香與口感仍美味。
3. 隱身於三峽巷弄間的國產豆製所「禾乃川」。
4. 三峽「甘樂文創」不只是餐廳,也是認識三峽在地故事的地方。

5. 只選用南台灣契作小農非基改黃豆,每天現做的純濃豆漿。(50元/350ml、100元/100ml)
6. 三峽日曬麵線包裹豆腐油炸, 外脆內嫩。(糀の味6人套餐菜色)
7. 涼菜中拌入自釀梅汁油醋, 讓生菜鮮蔬與豆腐更加美味。(糀の味6人套餐菜色)
8. 甘樂文創的「現打豆漿」加入三峽碧羅春茶粉或南瓜, 調和出自然無添加的滋味。(150元/杯)

禾乃川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秀川街13號

電話:02-2672-8121 營業時間:09:00~17:00

費用:豆腐DIY 每組3~5人,850元/組。
甘樂文創/甘樂食堂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清水街317號

電話:02-2671-7090

營業時間:11:00~21:00

備註:甘樂食堂採預約制,2人以上即可預約,預約電話02-2673-1857或可提前1天於「甘樂食堂」粉絲團私訊。「糀の味」料理每人680+10%服務費,4人以下雙主菜,4人(含)以上3主菜。

清晨擁抱閒適感
三峽地標清水祖師廟,廟內精巧石雕的三層雙龍柱、花鳥柱為其特色。

假日的三峽,不論是著名的地標清水祖師廟、還是三峽老街,總是擠滿觀光人潮。避開假日,或者趁著老街店家還沒開門前,先來三峽報到,放眼望去是市場買菜的婆婆媽媽、趕著上工前填飽肚子的人,此時的三峽才露出真性情。

很多人會在市場外尋找小吃,其實有幾家老字號小吃,隱身在位在三峽公有市場二樓,像是從早期在市場外擺著攤車兜售,到現在已有五十多年歷史的「月珍香大腸圈」,多年來就只賣大腸圈這一味,每天從豬肉商取得新鮮大腸,清晨四點就忙著將大腸去掉油脂、雜質,再費工將炒香糯米一匙匙放入大腸,接著用蒸籠蒸熟,因為用的是真的豬大腸,因此頭尾大小不一,吃起來也沒有礙口難嚼的口感,加上糯米先與油蔥爆香過,即便是尋常一味,卻是讓在地人時時想念的好味道。

而同樣從街邊擺攤起家、一賣就是二十多年的「阿香麵店」,曾讓美食家胡天蘭點名過,一早店裡坐滿食客,鍋鏟與炒鍋的鏗鏘聲不斷,不少人為了招牌「現炒飯」而來,裡頭並沒有特別食材,只用鑊氣炒出醬油及蛋香,簡單而迷人。

店內另一個畫龍點睛的美味,就是以蝦米爆香的黑豬油、再加入紅蔥頭, 新鮮製作出來的油蔥肉燥醬汁,淋在「陽春麵」上,散發濃濃古早香味,讓人食欲大開。店裡還有各式現切小菜, 新鮮乾淨的豬腸、粉腸、豬肺、肝連、嘴邊肉、豬皮…等,或當配菜,或加入薑絲煮成清湯,幾個五十元銅板, 就能讓人在一早吃得元氣滿滿。

飽餐一頓後,再步行至三峽老街, 欣賞紅磚拱廊建築上曾留下繁華印記的山牆,再到有著十分精彩花鳥柱、龍柱的清水祖師廟一遊,山城的人文風景同樣古樸有味。
每天以新鮮豬大腸做成的大腸圈,咀嚼不礙口。(170元/斤)
「月珍香大腸圈」是三峽公有市場的老攤。
一早,三峽公有市場周邊即人聲鼎沸。

月珍香大腸圈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生街186號2樓(三峽公有市場)

電話:0927-679-090 營業時間:07:30~14:00,週一公休。
三峽老區裡的街角壁畫, 旁邊就是秀川街。
不少三峽人一早就來「阿香麵店」報到。
平日來逛三峽老街,少了人潮、多了欣賞老屋建築的閒情。

阿香麵店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生街186號2樓(三峽公有市場)

電話:0989-664-377

營業時間:06:30~13:30 ,週一公休。
1. 阿香麵店的招牌是用火候炒出醬香的「現炒飯」,幾乎每桌都有一盤。(60元/份)
2. 具有傳統油蔥古早味的「陽春麵」。(35元/碗)
3.「 豬腸湯」的腸子處理得很乾淨。(35元/碗)

閱讀完整內容
鏡週刊第73期

本文摘錄自‎

愛上三峽的樸實之味

鏡週刊

2018/2月第73期